工科本科毕业设计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1-08-15侯学军肖鹏王力刘继林徐春碧
侯学军,肖鹏,王力,刘继林,徐春碧
工科本科毕业设计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侯学军,肖鹏,王力,刘继林,徐春碧
从毕业设计命题、设计指导、学生投入和教学管理方面分析了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过程控制、规范毕业设计教学的建议。
毕业设计;命题;答辩;指导教师;过程管理;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是工科类高校本科教学中相当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环节,通过设计选题、外文翻译、查阅文献、写开题报告、做设计、写论文和答辩等过程,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翻译资料、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和写作论文等多方面的能力。正确认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命题过程存在的问题
每年毕业设计命题,由各个指导教师负责。受教师自身水平和喜好的影响,设计命题随意性大,质量难以保证。同一专业的不同教师研究方向不同,判断标准难以统一。不同教师经历不同,出题侧重点差异较大。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学历高、基础理论深厚、创新意识较强,但实践能力差,出题易偏重理论而脱离工程实际。部分老教师科研项目多,现场经验丰富,出题实践性较强。少数老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科研能力较差,每年给出的题目基本一样,创新性不强。
命题老师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未把学生的发展与题目结合起来进行个性化命题。论文题目缺少更新,题目范围较小,相似相近和重复的多。有些老师每年都要出题,给出的题目内容、模板基本差不多,学生只需要修改往届毕业设计的表头、标题等就基本上完成了毕业设计。
(二)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引导者,对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深度的把握及完成至关重要。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多,而优秀资深教师相对缺乏。新引进的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和现场锻炼背景,在教学工作量驱使下,出现“一对多”的指导情况。有的青年老师一次指导学生数超过20人,指导任务重、平均辅导少,整体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使得教师指导设计责任心不够。承担科研项目较多的老师,整天忙于科研,迫于学校教学任务的要求,应付性地带几个学生做毕业设计,指导期间仅通过网络或电话联系,无暇关心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答辩之前则把往届毕业设计拿给学生仅作格式修改,造成毕业设计严重“放水”。
教师队伍青黄不接。青年教师学历高、基础理论知识深厚,但缺少现场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差。中年教师为学校科研教学的骨干力量,整天忙于科研,无暇顾及青年教师的成长。老年教师现场实践经验和科研经历都比较丰富,但大多等着退休,不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老教师快退休,青年教师还没有成长起来,整个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师资力量严重下滑,毕业设计指导质量下降。
(三)学生方面的问题
受近几年就业形势紧迫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设计之前没找到工作,做毕业设计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整天忙于面试、实习,没时间查阅文献资料。答辩前,才来匆匆忙忙东拼西凑,或者抄袭他人,蒙混过关。
许多学生对毕业设计题目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毕业设计内容和自己关系不大,对今后的工作或读研没有多大用处,没有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忙于考研复试,对毕业设计投入不足。有的在外兼职,对毕业设计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一些学生自控能力差,闭门造车。这些因素都使得毕业设计质量不理想。
(四)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
高校努力保障就业率,以致毕业设计管理环节松懈或失控。有的学校为提高就业率,默许降低毕业设计门槛,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外出应聘或到单位实习,毕业设计管理自动松懈,毕业设计质量整体下滑。
校外指导毕业设计过程“放水”严重。师资不足,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不得不由校外的企业人员担当。学校和企业又缺少沟通,对企业所派指导人员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指导人员对学校毕业设计要求不了解,他们只关心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把去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很少有实质性的指导。
毕业设计软硬件设施建设不能够落实。高校扩招,人均教学资源减少,加上重行政轻教学,造成正常毕业设计教学经费不足,没有供学生做毕业设计的专用教室和配套实习场地,也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及器材。
毕业设计过程及答辩程序简化。毕业设计从原来的出题、选题、外文翻译、调研、查阅文献写综述、写开题报告、开题、中期检查、初审、答辩、提交完整资料等过程,精简为定题、交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开题、答辩几个环节,答辩也由45分钟简化到10分鈡、5分钟,甚至问一句话就收场。有问无答和无问无答现象普遍,学生只要交上来的毕业设计格式完美,走了答辩的过场,都通过。
毕业设计监督机制失灵。建立的有关监督制度很多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评估,只有对格式的检查。督导组成员大多是返聘的退休行政人员,专业不精,不能深入内容审查。奖罚机制也只是徒有虚名。
二、措施建议
(一)提高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工科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时间最长的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查阅文献、实际动手、专业外文翻译、分析解决问题、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创新、专业论文写作等多种能力。教师要明确毕业设计教学目标,切实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充分认识毕业设计教学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加强师德师风修养,抱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准备,精心指导。
(二)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学校应积极与周边企业建立起可靠的友好联合培养机制,分期分批派遣新进青年教师到合作单位进行实习锻炼,参与技术难题攻关。这样不仅增强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背景、实际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同时还可以结合现场工程问题进行毕业设计命题,提高毕业设计指导能力。另外,学校可充分利用合作单位的优势资源,安排部分学生到合作单位,由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工程问题设定毕业设计题目,并指导学生做设计。学生在合作单位做毕业设计期间还可以争取额外的就业机会。这样既可为合作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为学校教师减轻教学负担。
(三)规范设计成绩评定标准
不同老师指导的毕业设计题目不一样,评审标准不一样,致使不同小组评审的最终成绩差别较大。因此必须建立起严格规范的成绩评定标准。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交叉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制。建立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公平公正、规范的成绩评定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表现、精力投入情况、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水平、设计结果的实际意义、答辩情况等都要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对达不到标准的学生,绝不能姑息纵容。
同时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对选题、审题、调研、资料收集、文献查阅、设计要求、指导方式、论文撰写、图纸绘制、程序编写、答辩等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规定,确保监督“有据可循,有法可依”,最大程度地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强化过程监督与管理
首先要重视选题管理,避免盲目选题。在指导选题前,教师要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尽早与学生接触。结合学生未来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方向、兴趣的引导,避免盲目选题。命题要注意专业性、实用性、弹性。专业性指题目与专业密切相关;实用性指题目联系实际、源于实际、着眼实际,真题真做;弹性指题目内容有余地,既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又能让学有余力学生有深入的余地。选题内容尽量和学生将来工作和发展挂钩,增加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保证毕业设计选题以学生为本,自愿选择,一人一题。以社会需求为向导,确保真题真做。
其次要做好开题指导工作。开题报告对整个毕业设计相当重要。教师给学生下达设计任务书,要指定设计主要内容、任务要求、主要参考文献、时间安排等。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要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并写出总结,确定初步设计方案。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内容,认清重点、难点、关键点,确定设计方案和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学生写出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第三,加强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监督。要制定严格规范可行的《毕业设计规范》。建立校、院、系三级督导小组,对毕业设计的学生资格、教师资格和命题、设计过程、指导情况、答辩资格、答辩情况、成绩评定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督导管理和控制。突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第四,重视答辩环节。毕业答辩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1)加强答辩前心理辅导,消除学生畏惧心理。(2)实行教师点评制度,要求答辩老师认真评阅毕业论文,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毕业答辩,积极做好答辩准备。(3)规范答辩程序。答辩前先动员,强调答辩重要性。然后,根据设计内容分组,组织专业教师(每组不少于5人,指导老师不能参与自带学生答辩)主持答辩。每位同学答辩时间应该不少于40分钟。由专业人员现场记录,各评委无记名打分。不得随意简化答辩程序。(4)严肃答辩成绩评定。严格遵从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如实打分,如实点评。杜绝走过场等“放水”现象发生。(5)毕业设计内容单薄、工作量不足、质量不能达到基本要求,则退出答辩。给学生修改时间,然后经指导老师审核合格后,才能参与学校组织的第二次答辩。如果还不能通过答辩者,毕业设计按重修处理。
(五)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网络
现在网络技术发达,应该及早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网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学生开始做毕业设计时就建立QQ群,让同组学生在同一个群里相互交流学习。通过这个群,可及时发布要求、共享资料、寻求帮助、与往届毕业生交流,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同时也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综合能力。
三、结语
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许多问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呈现滑坡趋势。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规范毕业设计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1]宁媛.对加强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指导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2]黄万群,蒋淑英,李立英.以教学评估为契机提高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J].科教文汇,2009(7).
[3]权国政,等.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学模式探索[J].学理论,2010(3).
[4]杨平,马进明,王志萍.工科学士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指导模式的创新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5]周祖鹏,王荣.指导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3).
G642.477
A
1673-1999(2011)23-0162-02
侯学军(1973-),男,湖北黄冈人,重庆科技学院讲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
201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