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探讨

2011-08-15王朝正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群众

王朝正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探讨

王朝正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他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的指南,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与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运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传统文化;群众语言;宣传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1]。我们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当然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然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毛泽东同志曾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他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在干部和人民群众中的普及,重视通过语言文化、宣传教育等各种路径,让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让理论深深根植于大众生活之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的、平民的学说。探讨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对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重大。

一、结合我国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大众化”就是把这种中国特色的东西进一步向人民大众普及和宣传,使其内化为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然要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毛泽东同志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主张把它当作“行动的指南”。他领导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创造适合中国情况的中国革命新道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具体化,全党全国人民在实践中逐渐地认同了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的政治面貌、经济面貌、社会面貌,特别是精神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巨变。在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艰难的探索,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二、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民族文化是在世代传承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是全民族的共识,是民族的精神依托和支柱,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不与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相结合,人民群众不可能接受和认同。

毛泽东指出:对于中国优良的历史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2]。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具体特点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3]。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他把儒家传统文化中的 “经世致用”“内圣外王”的思想从书斋里移到安邦治国的实践上来,把“民贵君轻”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和唯物史观相结合,创立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他还用中国古代的“知行统一”观来阐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用古代《易经》《道德经》包含的富辩证法思想来加以说明,使枯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用“井底之蛙”说明观察事物时不仅要看到部分还要看到整体,用 “枪杆子里出政权”来说明人民军队的重要性,等等。毛泽东的独特之处就是他善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引经据典,善于采用大量中国历史上的格言、警句、寓言、俗语、典故、神话等来说明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大众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与民族的血脉——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让人民大众更易理解、认同、接受,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与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归根结底是一个实践问题,要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就是大众问题,实践的问题也是大众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实践的,它扎根于实践,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与实际相结合。

毛泽东非常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的国情,在这种分析研究中,重构话语体系。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毛泽东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总结农民运动的经验,写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两篇文章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写成的,同时由于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因而又形成新的理论创造。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全民族参加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实际相结合,始终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这无形中就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认同和接受。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如果不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不关注人民大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传播开来是不可能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书本中的枯燥无味的马克思主义赋予鲜明的大众和实践特色,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人是追求思想的,也是喜欢生动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学习群众的语言和准确把握群众的理论需求、接受心理和思维习惯,把深刻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话语讲清楚、讲明白,将“官方语言”转换成“群众语言”,采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人民才听得懂、记得住。马克思主义要走进大众就必须通俗易懂。

毛泽东非常强调用生活化的语言简单明了地表达深奥的道理,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和理解。他在强调语言的重要性时指出:“许多同志爱说 ‘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2]例如在论述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时,说“不许地主说话……这等于将地主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4]。这样的描写会让普通的劳苦大众倍感亲切,无形中拉近了他们与理论的距离。毛泽东还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化为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弹钢琴”、“以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波浪式前进”等,这些方法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在实践中发挥了作用。

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艺术风格,使马克思主义变得生动活泼,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条重要经验。

五、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理论的大众化就是如何让人民大众了解掌握理论的过程,理论本身不会自动为人们所掌握,必须通过外在的灌输,这就需要宣传工作发挥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使之为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时时处处接触、感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而只有“听得到”,马克思主义才能在空间上尽量扩展,在时间上持续不断[5]。

毛泽东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普及,而且亲自深入到工厂和农村向工人、农民进行宣传讲解,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变为劳苦大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论坛》上就开始讴歌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毛泽东深入安源煤矿工人夜校传播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觉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开办农民夜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他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与认识中日民族矛盾结合起来,延安整风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推向了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仍不断强调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他要求人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强调“应该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6]。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毛主席语录》的出版流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毛主席语录》在当时家喻户晓,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普及了马克思主义。此外,毛泽东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还善于把理论问题和人民大众的感情联系起来,从而引起群众的共鸣。

我们要丰富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提供人们愿看、爱看、看了管用的思想理论产品,创新宣传的方式和手段,扩大覆盖面,努力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855.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

[5]孙谦.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J].安徽史学,2010(5).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23.

A841

A

1673-1999(2011)23-0003-02

王朝正(1987-),河南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1-10-01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