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妙趣 人间情怀*
——读许艳文《子夜独语》
2011-08-15张鹏
张 鹏
(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自然妙趣 人间情怀*
——读许艳文《子夜独语》
张 鹏
(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许艳文的散文随笔集《子夜独语》用细腻的笔触对普通生活的真情进行描摹,对世事如风的感叹,对人间大道的体悟,对自然美景的深情透视,对山水胜迹的追怀流连,对友情亲情的分外珍惜,对心路历程的精细巡检,彰显出人文精神的温情,真实的细节巧妙地嵌合在独特的心路历程中,发散出温馨的光辉,表现了一位人文学者博大的人间情怀。
散文随笔;自然妙趣;人间情怀
散文随笔是自由洒脱的性灵文字,宛如闲庭信步,恰似风行水上,行于当行,止于不得不止。举凡感悟自然风物、书写日常生活、喟叹世风人情、体验友谊情感、追忆沧桑历史皆可信笔写来,文字游弋于开启的心扉之后,性情自然流淌于笔端。评论家谢有顺说:“散文渴望自由,它的无法归类,正好为人类一切无法归类的情感和心灵碎片提供了含混的表达方式——散文,许多的时候,其实就是散漫的文字。”近读许艳文教授的散文随笔集《子夜独语》,深深沉浸在她对普通生活的真情描摹,娓娓道来的话语间浸透了她对世事如风的感叹,对人间大道的体悟,对自然美景的深情透视,对山水胜迹的追怀流连,对友情亲情的深挚珍惜,对心路历程的精细巡检。作为一名学者型女作家,许艳文用开阔的视野、唯美的文笔、细腻的笔法写出了女性真实的感知、困惑、求索和幸福。她把写作当作对生活的反思、追问、赞美,并从写作中获取信心和力量。
邀约风雨 晤对自然
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剧的都市生活环境里,污染加剧,生态失衡,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变本加厉。文学作品中对美好自然的描写寄托了对天地万物、自然风雨、春花秋月、四季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天道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当我们漫步于熙来攘往的街市,当我们跻身于琳琅满目的超市,当我们被层层事务性工作流程包裹得严丝合缝的时候,大自然却以亘古的美丽展现给我们一个清新、素朴、宁静的原生态的精神皈依的家园,诚如诗人海子所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许艳文《子夜独语》一书中,我欣喜地读到了许多描摹四季自然美好风物的文字,宛若自然本身一样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滋养了久居都市的现代人的干渴心灵。在《春天,邀约风雨》一文中,许艳文用清丽的文笔描写了春雨淅沥、沁人心脾的意境:“斜风细雨是一道风景。你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踽踽独行在静寂的小径上,空中悠悠然然地飘洒着牛毛细雨,慢慢儿地,浸湿了你的肌肤,浸透了你的心脾,你即刻感到一阵全身心的愉悦”。此番情景令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起“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清词丽句,联想起朱自清散文《春》中对牛毛细雨的经典描写。女性挚爱鲜花,女性的美丽与鲜花是交相辉映的,许艳文沉浸在自然的怀抱,陶醉在茶花树沁人心脾的馨香氛围中。《花开的声音》:“我从来是个爱花的女子,当然,爱花是女性所共同的特点吧?花开的季节,总是能够给我们很多欣慰和遐想;花朵的绽放,总是能够在你心的锦帛上织就一份赏心悦目的美丽。我怀着孩子般的童心在那些茶花树前留连着,雨,渐渐的越下越大了,雨点打得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偶然落到花朵上,惊得那柔弱的花瓣微微地颤动起来,我的心不觉为之揪动着,似乎这雨点就滴在我的心上,慢慢地在我的心里淤积起来,然后逐渐荡开了一池的心事。”作家那颗玲珑剔透的未泯童心浸润着晶莹的雨珠,透射出对天地精灵的由衷礼赞。季节的变换,自然景物的变化历来是生性敏感的作家的关注对象,著名散文家苇岸就曾以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物候变化和自然景观为书写对象,表达对先民智慧的叹服。许艳文在《四月,交给记忆》一文中写道:“时令已是暮春,满眼的乱花飞絮、落红晕柳,天气阴晴不定,反复无常,时而细雨纷纷,时而阳光灿烂;抑或刚刚春光荡漾,瞬间又是细雨蒙蒙。淡淡的风,疏疏的雨,在这样的风中雨中,我似乎觉察到了窗前那片惹眼的绿色对我的诱惑和吸引,它们之与我,犹如燠热中的清风、黑夜中的朗月、昏睡中的好梦,一刹那间让我残花落叶般的愁绪烟消云散。”作家敏感的心灵一定是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融会贯通之后才写出如此天人合一的文字。对天地自然的深情书写,使得许艳文的散文呈现出一份浓郁的自然情怀和清新的自然气息,这是一个钟情于大自然的敏感女性依靠悟性和深情获得的文学灵感。
人在旅途 游目骋怀
文人学者深居于书斋之中阅读和感悟,忘情于山光水色之中体会天地之妙和自然之趣。如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样,许艳文感悟古人文化痕迹的篇章既有对自然的深入体察,又有对文明的感悟和追忆。“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旅途飘泊的劳顿换来心灵的丰盈。
西湖是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许艳文雨中游览西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西湖一遇》:“太阳又出来了,我们的心情也开朗起来。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就在这时候,天骤然暗下来,铜钱大的雨点一大把一大把地摔下来,湖面上鱼鳞点点,紧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刚刚还很温柔的风在大雨中也开始肆虐,小船正好划到湖中心,船身在风中左右摇摆晃动。”桂林山水甲天下,许艳文的笔墨濡染了山光水色的灵气,深情款款。《桂林记游》:“阳朔的水为漓江中的一段,景色特点大体相同,而我感觉遇龙河的山水是我所见景色中最美的!这里的水清澈透亮、缠绵柔和,犹如一位含情脉脉的女子;这里的山轮廓分明、峰如笋菇,仿若一个个尽显爱意的男子。船在缓缓前行,山在慢慢后退;水波涟漪层层,山于水中倒挂。山的影子悠悠地荡漾在粼粼碧波之上,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亲密,我惊诧阳朔的山和水竟然刚柔相济地融合得如此完美!”水的含情脉脉和山的刚健雄伟相得益彰,刚柔相济的感悟水到渠成。中国文化的精髓在许艳文对山光水色的体悟中呼之欲出淋漓尽致。古代文人徐霞客以登山临水和游山玩水的雅兴遍览了中国的名山胜水,黄山的天都峰和光明顶都曾经被徐霞客浓墨重彩地描写过,许艳文的黄山游记融自然的风光和登山的感悟于一体。《黄山雨,黄山雾》:“穿行在雾和阳光之中,我们在耗尽了所有的力气之后,终于到达了黄山之巅光明顶,在那一片硕大的青色秃石上,已经或站或坐了许多人,阳光正炽烈的照耀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意,大家一个接一个地靠在写有光明顶三个红色大字的石柱边拍照”。只有沿着坎坷磨难不断攀登,才会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这是人生的哲理。自然山水和旅途见闻,给予许艳文的文字一份走出书斋置身旷野的大气,这种大气是对传统“小女人散文”的突围和超越,这份人在旅途的感悟,濡染了自然界的清新空气,在当代女性散文中可谓一枝独秀。
情真意切 不绝如缕
亲情是人类伦理学家园中最动人心魄的乐章,对父母的感恩,对家庭的守望,对天伦的品味,历来是散文作品的重要主题。人到中年的许艳文历尽了许多人生磨难,更深地体会到亲情的力量,她的笔下,亲情总是甘之如饴,给予人类心灵以呵护和软化,用丝丝温情构筑起抗拒人生风雨的大厦。
对父母的爱,不仅表现在物质上关心父母,还在于心灵上息息相通。《中秋,遥望父亲》:“现在我的那位阿姨已经陪父亲度过了七个年头,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处理得十分融洽,逢年过节凡是要给父亲送上的礼物,我们总忘不了同样给她也送上一份。每次回家她都将我们一家照顾得好好的,时间一长我们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浓了。我为我的父亲能够在肖姨的关怀和温暖中安度晚年而深感欣慰。中秋佳节就要来临,祝福!”母亲去世之后,孤独的父亲因为有了肖姨无微不至的精心照料而获得了晚年的幸福,作者感到了心平气和的理解,这份理解是难能可贵的。许艳文深情怀念长眠于地下的母亲,在清明节献上浓浓的思念与深挚的追忆。《清明,遥念母亲……》:“清明节前后的好些天里,我浮想联翩,彻夜难眠,春天的季风轻轻地吹着,当空的艳阳暖暖地照着,母亲啊,在这样的大好时光里,您却与我天上人间阴阳两隔!那就让我在幻梦中先为您梳梳头发洗洗脸,再为您端上一杯您最喜欢的绿茶吧!”这样的文字,是最能唤起对母亲的美好情愫的,因为倾注了最浓郁的思念。思念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思念是一首歌,美好而感人。许艳文对一位妹妹的思念同样感人肺腑。《想念晴晴》:“病中的妹妹啊,我们多想为你递上一杯茶,送上一首歌,但我们毕竟天涯一方,千山万水,只能借春风送去我们的一声问候,托明月捎上我们的一份温馨,期盼你摆脱病魔早早康复,等待着你轻轻快快地来到我们的身边”。
亲情的书写,是许艳文散文中感人至深的一部分,篇章中流淌出的真情与深意,流露出对亲朋好友和家人长辈的深情祝愿和如缕思念,只有深切感悟了亲情的伟大力量的作家才能写出如此隽永的文字,才能唤起读者的心灵共鸣。
感悟人生 智者风范
许艳文的散文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光和人情世事的叙述,还有对人情冷暖的深入洞察,对世事如烟的深沉感喟,对哲理的深刻思考和独特领悟。传统女性是中国文化中赞美的对象,许艳文也对此首肯。倘若知书达理、又有才情的女孩子在言行举止方面能把握好一定的度,一定能够把自己的魅力表现得更加润物无声。自我与外在的关系,是每一个现代人必须面对的,我们如何把自我准确放置在社会和人生的舞台上,许艳文对此也深入思考过。《“失语症”的意味》:“在周国平先生的文字中流连了好大一阵功夫之后,怎么感觉眼前明亮了起来?抬眼看看天,原来已经放晴了,冬日的阳光好是温煦,那片枯败了枝叶的树林也顿时精神了起来,难道仅仅是我精神上的一种过于自我的感觉吗?不,太阳是真的出来了,而且真是那样地炽烈。”从书本中走出来,精神一下子明亮了起来,精神的丰富来源于博大的人间情怀和深刻感悟。心情与自然交相辉映,许艳文善于在自然面前袒露自我的心理世界。《心情气候》:“傍晚的天边最为美丽,那抹红霞灿烂得耀眼。预感在这样眩目的美好景色中即将要有一场风雨。果然,下午天色渐渐晦暗起来,慢慢地开始起风,到傍晚时就开始飘雨了,温度骤然下降,又没带伞,在风雨中疾跑感到一阵寒冷。”她还在《人在红尘》一文中写道,人的一生肯定会经历过很多,有灿如云霞艳若桃李的美丽风景,也有风大雨急天低云淡的晦暗境遇,两种情况我们都有可能遭遇,倘是前者自然鼓舞人心,倘是后者精神上要承受一定的打击了。缘来时笑若春风,灿若桃花,明若新月,甜若蜜枣;缘去时轻若烟云,暗弱晕月,涩若青果,苦若黄连。可人生之路的变数太多,谁又能言尽自己是否完全可以把握住自己呢?风景的美丽与否因心而异,让人生更积极一些,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追求。不管前面迎接我们的是什么,生命总有潮起潮落,最重要的应该还是心态吧?
许艳文的散文语言有一种恬淡的柔和之美,但也不乏激情、智慧和深度。她的悲天悯人的深情书写,表达了对人类文明和山光水色的挚爱,也是对天地万物、人间大道的持守和确证。她的表达温情脉脉、清雅从容,淡定自然、朴实谦逊,在聆听天籁的幽静中感悟自然哲理在喧嚣的现代社会面前,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她的写作内敛、细腻而厚重。她的散文,是时代精神和个人心路历程的双重镜鉴,对于重建散文的写作伦理、追问心灵和现实的互动关系也深具启发意义。她笔下的生活和理想,洋溢出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真纯和忧郁,而那些真实的细节,彰显出人文精神的温情,巧妙地嵌合在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发散出温馨的光辉。她对生活经验的归纳和结晶,对万事万物的深刻洞察,对亲情友情的呵护和守望,表现出了一位人文学者博大的人间情怀。
I06
A
1008-4681(2011)03-0159-02
2011-03-07
张鹏(1974-),男,山东泗水人,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校:谭纬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