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哲学意蕴
2011-08-15陈然然张宏伟
陈然然,张宏伟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哲学意蕴
陈然然,张宏伟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精髓,而且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在实践的思维、实践的动力、实践的目的和实践的原则等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注入了新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实践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分析和解决当今时代和中国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哲学智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当前对科学发展的解读有很多视角。深入挖掘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中蕴含的实践哲学思想,探究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哲学意蕴及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创新和发展,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义,更有利于我们切实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求真务实的实践思维
“求真务实”是胡锦涛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具有鲜明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概念。他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求真务实”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求真。求真就是探求真理,就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认识过程,就是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追求、认识、把握、运用规律和真理。二是务实。务实就是把“实际”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要内容,就是为国家、为人民扎扎实实办事。求真是务实的前提和根本要求,务实是求真的归宿和基础,两者是紧密联系的辩证统一体,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影响和促进。
胡锦涛把求真务实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概括为“三个根本”、“四求四务”。“三个根本”是指,“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四求四务”是指,“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三个根本”、“四求四务”就是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与规律,以一种艰苦奋斗的踏实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胡锦涛不仅从理论上创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内涵,而且在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中坚决贯彻实施求真务实精神。他指出:“要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全面科学地判断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把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求真务实,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来进行,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实效。”[1]
求真务实就是要求人们增强忧患意识,踏踏实实寻求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规律和真理,并运用规律和真理,卓有成效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求真务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中实践的决定性作用,求真务实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的实践思维。
二、“以人为本”的实践动力论和目的论
(一)“以人为本”的实践动力论
发展实践的依靠力量和动力究竟是什么?这个看似明确的道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却是模糊的。“以物为本”的实践观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造成经济社会发展“见物不见人”。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关于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和人的实践本质的思想,明确指出发展实践一定要依靠人,人是发展实践的根本动力。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展和改革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才能够长盛不衰。
一方面,从生产力体系的结构看,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体系的核心内容。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和动力源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人、爱护人,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实现人的价值。
另一方面,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来看,正是由于人类本身力量的发展,才发生了工业革命,使人类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由自然经济进入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由人的依赖关系进入物的依赖关系。尤其是近现代,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科学、知识己经成为财富的巨大源泉。所以,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主体地位,阐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动力源,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实践动力论。
(二)“以人为本”的实践目的论
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从发展目的的角度诠释了实践的目的,强调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意义,不仅在于人能创造和使用工具并能动地改造世界,而且在于人及人的发展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目的本身。
胡锦涛明确指出:“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现在,我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同样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2]“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同时,还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准,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对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4]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原则
(一)全面发展原则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化建设过程中,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单一地强调物质生产实践的决定作用,单纯发展经济,结果造成经济和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实际上,社会实践的领域是多样的和复杂的。经济建设不是人类实践的全部内容。马克思说:“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5]
科学发展观讲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既要坚持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又要切实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深刻阐明了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还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并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当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根本任务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全面发展。
(二)协调发展原则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指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指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状态。
第一,实践的诸要素之间要协调发展。实践活动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只有实践的诸要素配置合理,主体、中介和客体相互契合,才能使实践诸要素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或得到合理、协调的发挥。实践的协调性就是关注实践中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的协调运行,追求人、自然和社会的协同发展。
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强调了实践协调性的重要性,不仅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作用,而且重视实践的自然客体——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认为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第二,各种实践形式之间要协调发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相互适应、彼此协调、良性互动,才能实现整体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片面地强调阶级斗争实践的作用,结果给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造成巨大损失。邓小平通过总结历史的教训,提出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践的核心内涵。在新的时期,面临国内外复杂的形势和各种严峻的考验,我们党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原则,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之间要保持协调性,即在保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第三,实践结果的评价体现协调性。对实践结果的评价不仅指实践对于某一具体主体的功利性后果,而且是指实践对于社会和人类主体的直接和间接的后果,必须全面考察实践的社会后果及其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整体的、综合的、长远的效应。怎样评价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结果呢?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针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则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要充分体现协调性,不光要看到单一的经济增长,同时要保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能具体感受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同时发展。只有这样的实践结果才是对中国特色社会建设、对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发展有益的、合理的。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人与自然之间,我们应当首先确认人只有依赖于自然界、依赖周围的环境才能存在和发展。当人类的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便会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导致诸如生态失衡、资源紧缺等实践负面效应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念,以有效地指导当代人类的实践活动。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是对现实中实践负效应反思的结果。
一方面要在尊重自然规律前提下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实践。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以获取各种物质生活资料,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不能忽视和违背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人类实践活动并不只限于“改造”自然,而且包括“恢复”和“保护”自然[6]。因此,要“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要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我国的现实而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7]
[1]胡锦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4-01-13.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19.
[3]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06-26.
[4]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3-10.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5.
[6]佘远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7]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19.
A851.6
A
1673-1999(2011)01-0012-03
陈然然,女,硕士,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张宏伟,男,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20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