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促进高校民族精神的培育
2011-08-15刘朝晖
刘朝晖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08)
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促进高校民族精神的培育
刘朝晖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0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高校培养具有深厚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立志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人才的价值性诉求,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民族精神培育方面面临困境,应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多方增强广大师生民族精神,为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提供可用借鉴。
民族文化;归属感;民族精神;人文教育;培育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肩负为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重任的高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及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应当紧紧围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优秀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立志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广大高校师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当前高校开展民族精神培育所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从整体上看,高校开展的民族精神的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文化加速融合,高校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归属感趋淡,民族精神意识弱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出现分歧,这导致了许多高校在师生的民族精神培育工作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培育方法较单一,系统性理解不足,时代性不强
当前我国不少高校对师生民族精神内涵的深度培育没有整体的实施纲领和具体的行动方案,主要体现在有关方面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宣导没有系统性和持续性,即使有对应的专项培育宣导活动,也往往显得内容松散,主旨单薄,力度苍白。相关访谈显示,不少大学生反映教师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缺乏创新,视野不够开阔,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时,与现实脱节感严重。建议更多采用鲜活生动的教学方法,避免过多说教和硬性灌输。另外,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他相关课程也应该更多地涉及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从而打破民族精神培育的方法单一、路径狭窄、面目令人生厌的状况。
(二)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多样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处于转型阶段,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形态、利益分配格局、社会结构、就业模式、生活方式及文化表征等元素都呈现出日趋多元化、差异化的特征,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千差万别,拜金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甚嚣尘上,以权力和财富衡量人的价值和能力成为很大一部分人的价值判断标准。由于学校缺乏真正的民族精神培育,导致了社会上很多人精神空虚,缺乏坚定的美好信仰,盲目逐利,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传统文化精髓遗失,后者又反过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促使部分师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生存条件的高昂等现象,产生了较大的内心压力。因此,他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前途,注重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工作业绩,对就业中的薪资水平、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的愿景关注有加,而忽视了国家、民族的发展和要求,不愿意到艰苦的环境锻炼自己。有的甚至抛弃了中华民族固有的优良传统,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认为外国的文化就是时尚、高雅,盲目淡化、鄙弃本土民族文化。这种舍本逐末地接受洋文化的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师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丧失。
(三)西方文化强权主义的入侵
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文化的全球趋势,在各国经济交往中,或多或少都会进行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但是,全球文化的发展同经济一样也存在着不平衡,因而,在全球多元文化的进程中,文化的交流也存在着主导与被引导、扩张与被同化的现象。一些推行强权主义的西方国家,从本国的利益和战略目标出发,利用自身所处的优势,制定全球文化交流的游戏规则,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不断输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所谓的“民主”文化,以达到制约和影响国际事务的目的,这就是西方文化的强权主义。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在政治领域不断进行同化,在意识形态方面不断进行所谓的“民主”文化和“普世”价值观的渗透企图。他们利用互联网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持续不断地宣传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散播着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祖国统一的论调和噪音,这一切都在潜意识中削弱师生对中华民族固有的情感从而影响到本民族的凝聚力。
(四)教育界对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和实践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只重视专业能力培养而忽视精神层面深层次培育的现象,使得大学教育长期存在结构性失衡。在当前高等教育形势下,学与教更多是倾向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对民族精神的养成重视度不够,大学缺乏人文精神的浸润,导致大学生思维定势、人生观世俗化、行为方式乖张等不良现象。现有的民族精神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手段、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浮于表面,实效性差强人意。德育课是民族精神培育的主渠道,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师生互动交流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以考试通过为目的,没有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思维不转变,也就谈不上具体的行动,从而使民族精神的教育流于形式,教育者没有深入探讨民族精神培育工作的方式和内涵,更缺乏实践活动和实践工作支撑。
(五)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主动认识,对民族精神的教育兴趣不高
大学时代正处在学文化、长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各种思想文化只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对有兴趣的青年学生进行不断的传播和灌输,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加速了这种趋势。在当前高等教育形式下,很多当代大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喜欢看名著,没兴趣读历史,甚至缺乏成熟的思维模式,随波逐流。这些学生既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又因知识面不宽,从而导致文化素养、精神境界、审美情趣不高。而在面对文化底蕴薄弱、价值观处在转型的特殊时期,他们又往往没有强大坚定的信仰支撑,内心漂移不定,当他们处在信息传播力高度发达的e网时代,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暗示和错误思想的诱导,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侵袭提供了可乘之机。[1]
因此,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状况是,当今高校在民族精神的培育上已经面临着诸多严峻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各种举措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升学生们的思想认识,为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保障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二、开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是增强高校民族精神培育意识的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是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升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鼓舞和激励广大青年师生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爱国主义意识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全球化进程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不利局面,面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帝国主义等对现行国际法体系和国家主权构成的严峻挑战,面对国内外各种分裂中国的势力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危害,面对民族虚无主义对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的销蚀和买办性既得利益集团对国家利益的损害,面对社会转型和文化价值体系重构过程中人们思想的困惑,面对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这三大艰巨的历史任务,高校必须坚定地开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激发其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凝聚、整合其精神和力量,向着理想的目标迈进。毋庸置疑,对于正处于民族振兴、国家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离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爱国主义情感是经过长期的聚集和沉淀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是提高广大师生文化心理素质,丰富其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难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猜测甚至担忧和警惕。这种现状是逐步得到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对外政策和中国人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因此,通过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来培养具有爱国情感、爱国理性的信仰坚定、心理成熟、智慧开放的现代爱国主义者,应成为当前高校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目标。这既符合中华民族“温良和合”的文化传统,也符合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国家战略利益。
第三,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来培养广大师生的正面爱国情操,而不是以负面的心态去表达爱国情感。爱国主义的情操从逻辑性上的出发点,应该是“爱”,而不是“恨”,爱国主义情操应该是一种常态的、理性的,而不应该仅仅是在一种本能条件反射即外部环境的刺激反应模式中的感性体现。但近些年来,我们部分师生的爱国情怀往往表现为一种“恨”及其驱动下的发泄行为。这是一种弱者心理,是一种深刻的屈辱历史记忆和自卑心理下滋长出来的一种变态自尊心理的表现,是误把民族自豪感当成了民族虚荣心的结果,其背后是一种民族自信心不足甚至民族自卑感在作怪。高校要做的是帮助暂时被光怪陆离的现实蒙蔽的师生拨开表层,正视民族文化精神的本相,获得真正的文化归属感,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树立正确的、正面的爱国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彻底地打破西方已经对中国制造的精神鸦片的话语垄断权。
第四,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广大师生善于辨别并坚决反对各种打着“爱国主义”幌子的害国行为。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最丰厚的精神底蕴,也是一个民族的感情触动点。自近代以来,爱国主义思想一直是被弘扬的神圣主旋律。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之下,一些民族走向独立解放,一些国家走向发展富强,但也有些国家走向了反面,极端的事例是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狂热鼓动下,因法西斯主义的兴起而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类灾难。另外,近几年那些被“颜色革命”和“街头政治”颠覆了政权的国家,其民众很大程度上也是在爱国主义的标榜之下被引向迷途的。由此可见,在缺乏理性爱国的状态下,当国家面临复杂甚至尖锐矛盾和社会危机的时候,人们的爱国热情往往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鼓动、误导和利用,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因此,高校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教育广大师生善于辨别是非,不能盲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美好、和谐的家园。[2]
三、构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途径的思考
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为基础,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的国情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笔者认为,构建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为基础的国情教育模式,有利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增强师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一)要强化“知国”的教育
知之才能爱之。全面“知国”教育,既要认识到好的方面,也要认识到不足,因为不足是发展的必经阶段,终会不断完善。所以,“知国”教育是正确“爱国”的前提条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可贵的民族精神已深深根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因此,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离开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根”,就会失去生命和活力。
(二)加强民族大团结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根之归属的情感寄托。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就是要使56个民族中的每个人都深深懂得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所以,爱国就要爱祖国的各族人民群众,各族人民之间也要互相关爱。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这56个民族同属于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民族团结对于祖国的繁荣富强、稳定发展极为重要。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精神之重要内容,任何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都是对祖国、民族、子孙后代不利的。要反对破坏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同各种分裂势力和破坏分子作斗争。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观念。[3]
(三)发挥高校教职员工主观能动性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进行渗入式教育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需要创造全员育人的整体氛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也要让各部门、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通过大学生导师制的形式,形成合力。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中应起主导作用。各专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将民族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如文科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内容进行授课,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理工科教师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尤其是中国历史上优秀科学家的事迹,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行政机关人员应充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在指导学生思想中注意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勤劳俭朴的优秀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作风。从而使学生在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中学会对本土民族文化优劣的判断,提高他们对民族精神的理性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建设祖国迎接挑战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使他们成为自觉的、坚定的理性爱国主义者,成为真正的时代栋梁。[4]
(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归属感氛围的营造
校园文化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把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的教育内容融于形象生动的文学、戏曲、音乐、美术、体育等多种校园文化形式之中,利用校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舆论媒体的宣传功能,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伟大目标,传播新时代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举办感染力强、辐射面广,符合师生思想特点、主题鲜明的人文讲座或论坛,既可以增强师生的人文精神,又能提高师生的文化品味、格调和情感。在校园环境上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占领各种宣传阵地,教室应张贴国旗、国徽图案、革命领袖和历史杰出人物的肖像、爱国名言等。充分发挥艺术感染力的作用,用直观鲜明的艺术形象拨动师生的心弦,如油画、壁画、连环画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造爱国人士纪念塑像等,以此达到营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归属感的浓郁氛围。通过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丰富形式,激发广大师生爱国的自觉意识,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必将对广大师生的精神产生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的影响。
(五)构建网络民族精神家园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师生重要的生存空间。互联网是师生获得各种知识最快速便捷的渠道,是一种文化学习的工具,也是交往的平台、娱乐的场所。这就会带给师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的改变。特别是网络上关于社会突出矛盾问题的关注和激烈争论,就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因此,高校要从意识形态的高度出发,积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发挥网络自身优势,通过网络向师生传播民族、科学、先进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构建“网络民族精神家园”,对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作用。[5]
总之,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底蕴深厚、哲理深邃、意境深远,凝聚着历代中国人的智慧和经验,在国学升温的当代,应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归属感的教育为契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使广大师生从中汲取营养,提升人文素养,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以作为一名华夏子孙为荣,推进高校民族精神的培育工作上新的台阶。
[1] 梁景时.强化高等院校民族精神教育的价值暨方式[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86-87.
[2] 张世文.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几个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88-90.
[3] 张博颖.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性研究[J].道德与文明,2010(3):80-81.
[4] 徐柏才.要在大学生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N].光明日报,2006-01-08.
[5] 陈枢卉.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J].教育评论,2010(1):57.
G641
A
刘朝晖(197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