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推行SEW模式 科学养猪无污染
2011-08-15轶名
★轶名
台湾省地处亚热带,属岛屿型气候,高温多湿且昼夜温差大,除7月、8月、9月为过热气候外,其他时节温暖如春。养猪业是台湾畜牧业的主力。依据2010年底台湾地区养猪户数据调查,台湾共饲养生猪615万头,年出栏890万头。养殖规模以存栏1000头左右的中型养殖场(户)为主,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
台湾省总人口大约2300万人,台湾每人每年猪肉消费量维持在38kg左右。综合现在人均消费水平,台湾维持市场内需的存栏头数应该在600万至650万头之间。
台湾的生猪育种水平很高,但由于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并不高,每头母猪胎产活仔数平均为9.8头,年可提供商品猪约17头。主要原因是哺乳、保育阶段的死亡率较高。从整体看,台湾的生猪养殖水平与大陆相当,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不少差距。
1 推行SEW模式科学养猪无污染
台湾养猪业的集约化程度很高,养殖规模主要集中在100头母猪以上,而且几乎都采取“一条龙”式生产方式,即自繁自养,既养母猪又养肥育猪。
猪场设计方面台湾制定有规范的猪场建设标准,对新建猪场的审批要求非常严格。猪场设计方面,分娩舍和妊娠舍均采用高床养殖,保育舍除采用高床密闭饲养外,还需要全自动调控环境温度。肥育舍比较特殊,一般会在每栏靠猪舍外墙一侧建一个宽l~2m、深20~30cm的水池,其中装有水,一般肥猪在水池中排粪,夏天天热时,水池又是猪泡澡冲凉的场所。水池中的水一般每天换1次。肥育舍料槽安装在离走道较近的一侧,这一侧高于猪舍外墙一侧,比较干燥,是肥猪采食和躺卧的主要场所。
良种选育方面台湾养猪业很重视良种的引进和选育,早期大量从欧洲引进优秀的种猪基因,选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瘦肉率和繁殖率,配种的主要方式是采用人工授精,所以种公猪的选育是整个养殖环节中最重要的工作。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就是台湾主要从事生猪育种和性能测定的专业机构之一。该所成立于1970年,是台湾唯一集畜牧、兽医、分子生物和生物化学等于一体的研究和技术推广机构,其下属的动物资源组早在25年前就开始了种公猪的性能测定工作。台湾早期的性能测定工作与目前国内的模式差不多,从30kg体重测到110kg,但从1997年台湾发生大规模口蹄疫后,他们推行了SEW模式,即把参测种公猪在免疫力最高的14~17日龄就断奶,集中后统一进行消毒、防疫,待体重达标后再进行性能指标测定。
养猪设施方面台湾对养猪业非常重视,规模较大的猪场都基本实现了养殖自动化。猪场基本上都配有完备的饲料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一般都会有几个圆柱形钢板饲料仓,虽然不大,但是可以保证饲料加工的自动化操作,一般一个人控制就可以加工出所需的全部饲料。饲料从饲料加工场所到猪舍靠管道自动输送。猪舍中也都采用自动饲喂体系,保育猪和肥育猪采用自动饲喂桶,饲料通过运输管道直接送入桶内。桶下面的开口高低可以调节,从而调节下面放出的饲料量,猪采食下面圆盘中的饲料后饲料又可从上面桶中漏下,保证食槽中总是有料。怀孕母猪采用装备有自动同步饲喂系统的个体限位栏,但是由于台湾湿度大,饲料管道中容易发生饲料积存和霉变,因此采用了控制器下料口与接料管道分离的办法,下料口与接料管道间大约30cm的距离,减少了饲料堵塞管道和发霉的机会。
粪污处理方面台湾对环境保护有严格的法规、条例,制定了一系列畜产品公害防治法规。环保部门要行使对养猪场排污水污染度的监测,农政部门要帮助养猪场安装污水污物处理设备,养猪企业要承诺和恪守防治污染的责任。养猪场无公害、无污染、排水符合放流标准时,其活猪、种猪方可获准经营或出口。养猪企业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减少猪粪尿排出量:一是选择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饲料利用率高的猪品种;二是采用高消化率的饲料,利用植酸酶增加磷的消化率,采用多阶段饲料配方饲养生猪;三是利用沼气发酵除去粪水中大量的有机物;四是结合台湾气候特点推广水帘式猪舍降温。
2 台湾养殖业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台湾农会的作用不可替代。台湾农会成立的初衷在于保障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知识技能,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台湾农会的百年发展,伴随着台湾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形成了鲜明的特征:有事找农会,没事农会坐;有货卖农会,没货农会买;有钱存农会,没钱农会借;有险找农会,没险农会买。
台湾的特色养殖理念值得学习。台湾非常重视特色畜禽产品的开发工作,推出“风味特色肉”,专门用香草与中草药饲养“香草猪”,虽然价格较一般猪肉要高四到五成,在市场上仍是抢手货。台湾还大力支持地方良种选育,于2004年对本地品种猪进行生产性能测定与推广,台湾的地方猪种统称黑猪,有桃园猪、顶双溪猪、美浓猪和南屿猪。
台湾对畜产品安全的监管措施值得借鉴。台湾从源头的投入品安全、生产管理,到下游的畜产品卫生,全面严格把关,建立食品卫生安全的逆向追溯机制。落实畜产品卫生安全管理,持续推进生产符合HACCP规范及ISO9000制度的畜产品,并强化CAS标志与有机农业认证。台湾对猪肉残留物质检验很严,凡上市或出口猪肉全部先进行检测,对相关违禁药物实施检查,超过标准予以罚款,还要追踪饲养管理污染过程,一查到底。
3 生猪拍卖加工销售一体作业
台湾养猪业自动化体系和市场拍卖制度,支持了台湾养猪业规模化发展。
在新北市肉品批发市场,我们亲身体验了商品猪的登记、拍卖、屠宰和销售流程。该市场是台北县农委会推行的加速农村建设计划,改善毛猪运销,充裕大台北地区肉品消费,于1976年初联合县辖各级农委会共同成立的。首创台湾唯一双区拍卖,配备了毛猪交易及电宰平台,具备电宰分切、冷藏一体化作业设施,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公平、公开、公正及整洁、舒适、有序、透明的交易平台,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盘剥成本。通过拍卖打破了市场垄断,真实反映了市场的供需关系,有效维护了供销双方的最大利益,减少了活猪往返运输的损耗及沿途疫病污染,提供了毛猪集运、加工、储藏及销售为一体的整体服务。
关于台湾肉品市场毛猪的交易价格,市场负责人介绍:主要受猪肉生产量及季节的影响较大,比如每年的1、2月份受农历春季的消费刺激使得猪价居高,3、4月份虽有清明节的较大消费,但属于春节后的消费淡季,所以价格偏低,5、6月份因为逢端午节并且气温已经转热,会造成生猪存栏数减少,及受天气影响生猪个体体重下降使得猪价偏高。7、8月份因天气炎热,生猪数量更加减少、体重更轻,而使猪价为全年最高。9、10月份气温转凉,生猪数量增加,猪只体重增加,生猪价格降低。过了中秋过后的11月没有消费的刺激,产量又高,通常会是台湾全年生猪价格最低,12月的生猪产量与11月大致相同,但因为元旦的来临而让猪价较11月份稍微上涨。
4 研发支撑产学研有机结合
台湾能够培育出优秀的台系杜洛克种猪,台湾的畜牧业研发支撑体系功不可没。台湾畜牧业科研体系由目标一致、功能齐全、相互协调配套的三方面力量组成。
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科研机构。台湾农委会所属科研机构包括6个试验所、1个保育中心和9个改良场。试验所和保育中心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是优良品种选育、养殖技术研究。农业改良场既是科研机构又是技术推广部门,主要根据本地区畜牧生产特点和农民的实际需要从事品种改良示范与推广。
相关的大专院校设立的科研机构。在台湾有9所院校设有畜产、农学等院系,主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从事基础研究。
社会团体所属研究所。如我们这次考察的财团法人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他们是由一些非赢利性基金会设立的研究机构,主要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我们应该借鉴台湾的体系建设模式,建立和健全科研、开发和推广三位一体的体制机制,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