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咨询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启示

2011-08-15王宏伟

关键词:求助者心理咨询团体

王宏伟

团体咨询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启示

王宏伟

探讨借鉴团体咨询方式构建自主平等,方法方式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增强其理论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团体咨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效性

一、团体咨询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即由咨询员根据求询者问题的相似性,组成课题小组,团体成员通过参与主题活动,达到参与、体验、互动、分享,认识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维护求助者心理健康,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的目的,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快乐的成长。团体咨询一般为5个阶段:(1)确定活动目标。(2)设计活动方案和程序。(3)甄选团队成员组成团体。(4)实施活动计划。(5)咨询效果评估。主要采用倾听、共情、澄清、示范、支持、反馈和评估等技术。团体咨询在精心营造的类似真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中促使团员参与互动,具有感染力强、效率高、易巩固等特点。团体咨询作用:明确具体的任务,满足了团员的内在需求。民主宽松的氛围,满足了团员被尊重和理解的情感需要。灵活多样的、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团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真诚的沟通和交流,消除了团员的逆反和阻抗,提高了认知行为改变的效率。所有的教育和引导都是在情境中进行的,其行为的改变的效果更易巩固和保持。正是团体咨询在改变认知、行为重塑和激发潜能方面的作用,其应用范围因此得到拓展,已渗透到教育、培训、企事业单位管理等领域。所以,团体咨询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1]。

二、团体咨询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启示

团体咨询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成员相互作用,来帮助他们增进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学习过程。咨询学家边耐特(M.E.Bennett)总结的10项学习内容,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同时,团体咨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及适应社会生活的的梯度和习惯,和民主作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团体咨询采用的方式和方法灵活多样,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因此效果显著[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借鉴团体咨询,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四个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转变为自主、平等、情感投入高、方法方式灵活的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有机统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主体意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将心理咨询定义为: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心理咨询师只有深入了解来访者的真实心理实际,才能针对性地开展咨询工作,而不从求助者的需要出发的咨询只能是咨询师一厢情愿的行为,不可能有任何的助人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和心理实际的了解,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欢迎程度的关键环节。比如通过对新生思想状况的问卷调查,来把握教学对象。调查问卷的包括:自我认识,对大学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等,及时对问卷进行分析,摸清新生的真实的思想道德实际情况,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发现并利用实在的和潜在的教育资源,实现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有机结合,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交融共存,达到思想教育引导与自我成长的双赢。

(二)情境意识:营造教学情境,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团体咨询主要是通过活动,引导团员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互动、体验、感悟、分享,达到改善人际关系、克服心理障碍,实现自我成长的目标。可以说没有团员的参与就没有咨询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日益多变、日趋多元的社会大环境,在没有教育对象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其育人的实效性被大大降低。思政课教学借鉴团体咨询,创设教育情境,在于唤醒、激发主体亲历的道德情感经验,帮助形成合理的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阐明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概括和深化。创设间接的道德教育情境,可以通过文化课程、课外阅读与具体生动的实力的感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间接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扩大学生的道德经验和情感更难受能力,是学生获得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2]。比如在“基础”课教学中,首先将班级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变个体单独学习为在小组中学习,有效的调动了外在环境和资源的竞争和激励作用;其次围绕育人目标、整合教学模块,设计新颖独特活动,赋知识以鲜活的生命力。通过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枯燥的道德知识学习为快乐的体验过程,实现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收获,促进了自我的成长的目的。

(三)民主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心理咨询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是否建立起了平等信任的咨询关系,所以建立良好的、平等信任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咨询关系受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咨询师的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等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可以给求助者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的表达自己、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增强求助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来访者按咨询者的要求平静地思索、真实地回答和积极地改变[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外在的社会要求的倡导者,处于居高临下的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则处于被动接受的次要地位,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受教育者对教育产生抵触反感情绪,教育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转变教学理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学生、情境的良性互动。明确教师只是知识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其主要的职责就是通过营造学习情境,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共同解决问题,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其教师的逆反心理,达到了舒心学习,愉快接受,快乐成长的目的。

(四)综合评价意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心理咨询的效果的评估要通过求助者自我评估、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求助者周围人士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判定、求助者前后心理测量的比较、咨询师的判定等。心理咨询效果的判定在咨询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效果,及时进行调整,达到预期的目标的咨询才是有效的咨询。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评估的标准、评估的内容、评估的指标体系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知识的学习、情感的投入、信念的建立、意志的培养和行为养成的过程,更是主观与客观、个体与群体、内在与外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树立综合评价意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单项与综合、知识与素养、结果与过程、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客观、科学、有效地反应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状况。

总之,思想政治课树立以上四种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机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消除逆反心理,在愉快的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有助于增强师生间的多维互动,消除师生人际、情感和思想距离,形成教与学的理想氛围,有助于突出主体地位,让学习主体在参与中,实现价值澄清、认同和内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协调和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借鉴团体咨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目标取向问题

团体咨询是以运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系统的教育,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自觉自愿地投身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情趣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5]。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比心理咨询的目标政治性更强,方向更明确,也更具有整体性与实践性。

(二)指导原则问题

心理咨询师运用有关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摄入性和治疗性会谈,揭示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条件和途径,共同协商出摆脱困境的对策,使来访者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和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信心,克服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咨询强调价值中立、非指导性和保密性等原则。这些原则要求心理咨询师必须尊重求助者的观点、看法,持严格的中立态度,无条件的接纳求助者,在尊重、接纳中完成咨询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教育者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6]。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定向并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价值倾向明显、指导性强、更不要求保密。在借鉴心理咨询方法时必须重视其差异,实现科学的借鉴。

(三)团体规模问题

团体咨询是在一个小组中进行的,为了保证成员的参与程度和咨询的效果,团体人数一般在8-15人为宜。而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多的是采取合班教学的形式进行,班级的人数在100-200人之间,有的甚至更多,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的组织实施、活动的反馈评价等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学生参与活动的意愿、形式、程度都会受到影响。尽管也会将大班分成若干个小组,但是受到时间、场地、管理制度等方面条件的影响,其效果仍然大打折扣。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

[3]吴春安.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0.

[4]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90.

[6]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G641

A

1673-1999(2011)22-0175-02

王宏伟(1968-),安徽庐江人,硕士,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政法教学部讲师。

2011-09-10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2010SK548)。

猜你喜欢

求助者心理咨询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拒绝的正确方式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心理案例论文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