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党建工作在高校“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
2011-08-15雷屿
雷 屿
试论党建工作在高校“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
雷 屿
高校“软实力”是高校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文化力、政治力、精神力和制度力四大要素。党组织是我国高等学校的政治核心,为高校软实力提升提供了方向指引、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持。必须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促进高校软实力提升,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党建工作;高校软实力;提升;作用
一、科学理解高校软实力的内涵
(一)软实力的科学内涵
软实力(Soft power)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他将国家实力分为软、硬两方面。硬实力是指以人口、经济、军事和资源为主的有形物质力。软实力是指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吸引力、感召力,外交的说服力,国际声望以及国民形象等。通俗说来,“硬实力”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则是指蕴含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精神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力。”[1]杨叔子院士曾一针见血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则不打自垮。”因此,不论国家、城市,企业还是学校都必须在锻造“筋”与“骨”的同时,注重“气”和“神”的提升,切实做到硬实力不能软,软实力必须硬,内外和谐,刚柔相济。
(二)高校软实力的科学内涵
高校是引领、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基地,承载着培育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神圣使命,是国家的人才储库、思想源泉,起着推动社会发展,引领时代进步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高校软实力就是高校发展过程中,高校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的文化、成员、制度以及大学精神等诸多要素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文化力量,是一种特殊的大学文化。它植根于办学理念之上,熔铸在学校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大学培育人、塑造人的重要力量。如果说硬实力是学校的躯干和肢体,那么软实力就是学校的大脑和灵魂。如果说硬实力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现状和规模,那么软实力则体现了学校的追求和理想。
二、高校软实力与高校党建工作的相融性
(一)高校文化力与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相融性
文化力是高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精髓和灵魂,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旗帜,它对高校师生的人格品质、道德伦理、行为举止等方面发挥着深刻影响。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己任,努力以实际行动引导先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党组织是高校的领导核心,所以,强化高校文化力同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具有高度共融性的。加快高校文化力发展,努力提升高校文化力,核心要求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学校实际,以党组织为坚强保障,深入发掘本校的文化资源,多方着手,坚持“和而不同,文明开放”的和谐校风,倡导“诚心正义,诲人不倦”的优良教风,营造“探索求知,泰而不骄”的勤勉学风,从而构建心平气和、家庭祥和、亲爱朋和、政通人和的良好校园氛围。
(二)高校政治力与党作为高校政治核心的领导作用具有相融性
高校政治力在社会政治延续中促进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推进社会政治生活的开展。高校政治力还体现在高校通过传播主流政治文化促进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而推动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在我国,党组织作为高校的政治核心,起到引领一所学校发展航向的领导作用。因此,加强高校政治力提升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之间存在有高度的相融性。增强高校教育的政治功能,提升高校的政治力,必须要求高校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政治意图和政策方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引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性实践活动。切实教育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公民意识和政治责任感,鼓励他们自觉关注国家政治生活。当今时代全球化背景下,面临各种挑战、渗透和分化,高校应当紧抓党组织建设不放松,将党建工作融入到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切实担负起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优秀爱国公民的责任,有力地推动国家政治制度有效运作,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
(三)高校精神力与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具有相融性
高校精神力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气质,它代表着高校的整体风貌,给高校注入了生机,使一所学校不仅是简单的建筑群落,更是思想文化的发源地。
党在多年的革命、执政的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不同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现实,确定指导思想,始终立于时代潮头,吸纳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的思想武装自己,传承、创新党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党,是一个敢于解放思想,与时代同行,有着坚强信念的党。高校需要有精神文化的激励,党也同样需要理想信念的支撑。因此,加强高校精神力建设与我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作风存在一致性。高校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重托,不断追求培育和塑造优秀的价值观念与办学成果,这需要我们时刻紧抓高校党建工作,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注入到高校精神力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去,提高软实力,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与信念推力。
(四)高校制度力与党严格规范的组织制度和纪律作风具有相融性
制度是自由秩序的形成路径。高校制度是确定高校生存与发展的行为规则体系。当今高校面临新的发展挑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科学制度,以保障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以完备、规范的组织制度和严格、缜密的纪律作风而逐步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在高校中,党的组织制度和纪律作风是一所学校制度可否正常运转、可否恰当贯彻执行的坚强后盾,是一所高校制度在维持与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变革创新的有力组织保障。因此可以说,高校制度力建设与党的组织与纪律作风建设之间具有一致性。保证党组织在高校中的地位,优化党组织在学校中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激发高校产生强大动力,进一步理顺和改进自身制度建设,全面提升一所高校的软实力水平,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三、以党建工作创新促进高校软实力提升
(一)以党建为抓手,重视高校软实力的理论研究
当前,对高校软实力的概念还存在有较多认识分歧,对于高校软实力的作用机制,培育路径研究也不够透彻,难免走弯路。高校党组织应当审时度势,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宽广胸怀,高度重视高校软实力的研究和建设工程。在全校工作中,创新方式,组织专门力量,做好对于高校软实力的理论研究工作,揭示高校软实力的本质属性,理顺其各要素之间,尤其是与硬实力之间的关系,构筑软硬兼顾、均衡发展的高校力量体系。
(二)以党建为引导,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和灵魂,处于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高校软实力的提升和高校的展就会迷失方向。要紧抓这个根本,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之成为校园内外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纽带[2]。高校党组织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师生员工,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弘扬爱国、爱党、爱校精神,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增强师生对学校改革发展的信心,形成强大的思想力量。还要发挥党组织的思想理论研究优势,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实现兼容并包,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3]。
(三)以党建为促进,营造蓬勃向上的校园软环境
坚持正确导向,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培育蓬勃向上的校园软环境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重要任务。高校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又是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的学术繁荣与文化发展离不开正确的价值取向,离不开平等、民主、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离不开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要以党组织为引领,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创造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良好环境,提高引导思想舆论和学术发展的能力。要努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要通过各级党组织活动,加强对于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诚信教育,克服浮躁心理,杜绝学术腐败,增强学术、文化持续发展的活力。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好各种宣传媒体,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校园和谐的重要阵地,进而打造兼容并包、求是上进的良好校园软环境。
(四)以党建为支撑,培育求实创新的大学精神
加强大学精神建设,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抓党建为引导,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应当是道德养成,因此高校在发展中,既要构建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特色,又要塑造大学精神,严谨治学,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二是以党建工作为龙头,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大学文化力。以党组织为保障,大兴学习之风,将高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强化学校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建设,提高高校的文化生活质量。三是以创新党建工作为动力,革新观念,在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创新精神。以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思想创新提供动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现跨越发展。
(五)以党建为依托,建设良好“三风”
首先,要以党建促校风建设。校风是校园精神,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感染力,起到催人奋进的作用。党组织要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习吸引力,引导党员在校风建设上起模范带头作用,党员要做出表率,全面提高学校的软实力。其次,要以党建促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特点和作风。要以党建促进师德师风监督考核,通过开展评比、表彰和宣讲活动,引导和激励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精神风貌,强化学校的办学软实力水平。再次,要以党建促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党组织要以德育工作为抓手,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而树立理想,明确目标,规范行为。同时,高校社团组织要开展多种高质量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打造富有生机与活力校园风貌,提升软实力水平。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
[2]李萍,曾青云.当代大学软实力建设缺失分析与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7).
[3]李洁,杜宇.大学软实力:大学发展的另一维度[J].辽宁教育研究,2007(7).
D267.6
A
1673-1999(2011)02-0009-03
雷屿(1985-),男,重庆丰都人,西南大学(重庆400715)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2008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社会学,公共关系学。
20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