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
2011-08-15湖南大学刘翠巨
湖南大学 刘翠巨
浅谈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
湖南大学 刘翠巨
一、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不健全、结合层次不高目前,教育部还没有出台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具体办法,高校内部也没有具体制度规范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现行高校财务制度无论从框架还是原则都与“办法”的要求相去甚远,虽然教育部2009年下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现行的高校财务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但对双方的相结合问题仍处于原则性的层面,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深层次结合处在探索阶段,难以满足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自身发展需要。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衔接不畅,机构职责模糊高校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行政管理权三位一体,没有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运行机制。资产的管理职能分别由财务管理、设备管理、房产管理、后勤管理等部门兼任,资产管理的职能分散,缺少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更未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在高校资产来源和使用方面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情况下,如果不确立职责明确的资产管理机构,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必定造成资产管理出现混乱情况,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核算口径不统一对于资产管理,财政部门按11类核算,教育部门按16类核算;对于财务管理,由财政部和教育部颁发的“制度”则按6类资产核算。不仅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对资产分类不一致,资产管理内部不同主管部门之间资产分类也不一致,而且不同的资产分类之间缺乏明确的分类转换标准。教育部门在要求高校资产管理部门按16类核算资产、财务管理部门按6类核算资产的同时,要求高校按财政部门11类组织清查和上报资产决算报表。由于核算口径的差异,给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也导致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大打折扣。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意义
(一)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是由资产管理的性质与重要性决定的高校的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工作的物质基础,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加强高校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对进一步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降低高校运行成本,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是管理的内在要求财务管理是高校组织财务活动、划分财权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资产管理则体现为资产的实物形态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高校资产与财务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是资产价值量和实物形态的不同表现,二者互为因果。两者的关系表明,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是管理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加强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也就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财务管理效益,推动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又有其特定的对象,服务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侧重点是资产价值的管理,而资产管理侧重点则是实物量的管理,二者相互作用,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管理。因此,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既是加强资产管理、促进资产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的有效手段。
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机制高校根据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精神,按照资产管理相关职能权限的划分,成立资产管理处或在目前的资产管理部门内部设置相关的资产管理科室,将全校的所有资产归于资产管理部门监督管理之下,形成“决策管理(学校)、综合监管(资产管理处)、归口管理(相关职能部门)、使用管理(各使用单位)的四级监督管理体系。理顺资产管理与归口管理、使用管理单位的工作关系,形成资产采购(购置或构建)、资产管理、信息管理等为内容的管理工作有效衔接,改变目前资产管理“重购置、轻管理”的思维模式。同时,在财务部门设置资产管理科或资产管理专职会计岗位,加强与资产管理处的联系与沟通,定期核对资产账,充分利用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有效信息,通过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安全完整情况的信息利用,加强资产购置计划的预算审核,以有效存量制约年度增量,通过资产处置环节的信息利用,减少直至杜绝资产流失。改变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两张皮”的问题。
(二)加强资产环节管理具体表现在:
(1)资产购置管理。资产使用单位向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提出年度资产购置计划,财务部门根据综合监管部门提供的使用单位资产存量、资产完好率和资产使用效率审核后,进行综合平衡,报决策管理机构批准后执行;可执行的资产购置预算年中需要调整的项目由归口管理部门报主管校领导审核后报资产综合监管主管校领导审批执行。资产购置预算应保持预算的严肃性和刚性,不得随意突破。资产购置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按照规范的合同文本,完整地填列合同规定的内容,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2)资产使用管理。校内各资产使用单位应设置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员,掌握本单位资产的使用情况。资产管理员要随时掌握本单位的资产存量和增量,登记资产的出租、出借情况,及时申报资产的变更信息,实时了解资产的使用状况。单位资产管理员变更时,及时告知资产归口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办理资产移交手续。资产监管部门经常不定期地抽查各资产使用管理单位资产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资产处置管理。资产使用单位根据资产的使用状况和资产报废年限标准向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归口管理部门按程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物鉴定后报主管校领导审批,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实物审核明细表,与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其资产实物与资产数据的真实完整性报资产管理主管校领导审批,并将报废资产数据转入资产管理系统待报废库。资产处置要严格按审批权限执行,对于高校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的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的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资产处置批复后,应将报废资产进行分类,发布招标公告,履行招投标程序,核减资产数据。资产处置收入进入学校财务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资产信息管理。资产管理部门根据资产购置预算、采购合同、实物验收报告和购置发票等相关资料审查其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并将资产的相关明细信息录入资产管理系统。在资产信息的录入工作中,力求资产分类正确,信息完整准确,相同资产的名称要求一致。同时,打印出资产验收单和资产条形码标签,并将名称相同、出厂编号不同的大量同类资产(如电脑等),列出明细清单,以识别标签的粘贴。财务部门在处理资产账务时,应将资产验收单编号或资产编号同时录入财务核算系统;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每月进行一次资产账务核对,并将资产验收单编号或资产编号所对应的会计凭证号导入资产管理系统,建立资产编号与财务凭证号的对应关系;年终及时处理资产未达账项,配合财务管理部门编制财务决算报表;在保持基础资产数据与财务相关数据一致的基础上,根据资产决算报告的要求编制资产决算报表。日常工作中,资产管理部门按季度向财务管理部门提供资产购置的预算执行、资产使用和资产处置等情况,同时向学校资产各级管理部门和单位提供相关资产信息。
(三)规范资产管理与财务核算的口径具体表现在:
(1)统一资产分类标准。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的提高,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机构,财务管理从属于公共财政、服务于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日益显现。高校执行财政部的分类标准,将教育部的资产16分类标准和现行高校财务制度的资产6分类标准统一到财政部的资产11分类标准上,是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要求所在。因此,高校应按财政部的资产分类标准,将固定资产分为土地、房屋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物、家具用具及其他类等共11大类,并按新的资产分类标准组织资产盘点、清查、核对等工作。同时,建议财政部联合教育部组织部分高校制定出分类标准间的转换关系目录,以便具体实施。
(2)规范资产确认和计量标准。资产的核算对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财务管理是资产广义范畴,资产管理是资产的狭义范畴。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统一的资产分类标准和高校管理的实际需要,明确规定资产管理(主要为固定资产)的资产核算范围;同时,制定资产核算的价值标准,尤其是价值起点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家具等。资产的确认范围和价值计量标准的规范和统一,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内容。
(四)开展资产绩效评价资产绩效评价是考核监督管理高校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建立包括资产安全完整率、资产使用效率和资产管理人员考核指标在内的资产管理指标体系。将校内各单位完成工作任务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成果与占有使用的有效资产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指标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各资产使用单位强化资产管理的责任,从追求资产的数量转到追求资产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同时,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资产的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年度考核,并与下年度资产购置预算和工资预算挂钩。以存量定增量,逐步平衡校内各各使用单位占有资产的严重不平等现象,解决资产闲置和资产占用不足的问题,引导各单位增强资产的效益观念,明白资产的使用效益与资金的使用效益同等重要。因此,资产绩效评价工作可以为资金分配、预算安排提供依据,促进资金管理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水平。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编辑 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