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仲长统的“乐志”诗文看汉末士人的理想栖居
2011-08-15杨霞
杨 霞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部,合肥 230022)
试从仲长统的“乐志”诗文看汉末士人的理想栖居
杨 霞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部,合肥 230022)
仲长统在《乐志文》、《乐志诗》中为汉末士人描绘了一幅物质富裕、精神自由的理想生活画卷,并透露出此期士人在思想、经济、政治立场及文学上的新动向。这种理想栖居与先秦儒家之“乱世则隐”理念一脉相承。同时,因士阶层自身经济地位的局限性,这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
仲长统;“乐志”诗文;汉末士人;理想栖居
汉末士人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孤苦的群体,一方面,“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时序》)[1],长期受儒学大义驱使的士人遂至“匹夫抗愤,处士横议”(《党锢列传》)[2]2185,欲挽大厦于将倾而不得;另一方面,个体意识萌发、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之感使此期士人普遍陷入生存焦虑之中(《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句可为例证)。在现实社会中觅得一处理想栖居成为此期士人逃避现实、化解忧虑的一剂良方。汉末士人仲长统(180-220)在其“乐志”诗文中就描述了这样一个“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2]1644的理想栖居地。
1 汉末士人的生存状态
东汉光武帝鼓励士人气节,大兴儒学,提倡忠孝,后世君主又多继承光武之风。东汉士人渐养成不好名利、不畏强权、祟尚气节的气质,并由此形成了利用风谣品评人物的“清议”之风。同时,东汉士人较之西汉士人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权利,这种权利基础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选举四个方面:土地资源的大量占有、宗族势力的不断增长、学术文化的普遍积累、仕进特权的初步形成,由此“开创了东汉士权与君权政治相颉颃的新局面”[3]。因此,对于在儒学精神的渗透下、在相应的政治权利支持下的东汉士人而言,为国分忧、为帝王效忠仍是他们的目标,只不过相对于前朝士人来讲,他们参政议政时更具自主性,也更加清醒。
东汉中晚期,政治上日渐腐败,外戚、宦官相争激烈,各种矛盾日趋尖锐,重视气节的士人因不满宦官为祸而把清议的矛头直指宦官,导致了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和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两次党锢之祸的发生。许多直言敢谏的士人遭到屠戮,士人群体受到巨大冲击,自此不愿或不敢议论朝政,士风因此趋于低靡消极。
至于王朝末年,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使得士人不再愿意把人生价值建立在为帝王效忠的基础之上。有仍居庙堂之高者,则希冀利用帝王赋予之权力挽狂澜;有处江湖之远者,则试图运用手中之笔影响时政;更有甚者,他们不问世事,转而归耕田园或纵情山水,以此追求内心的宁静。总之,士人们更加豁达,他们少有怀才不遇之感,与先贤们相比,“独善其身”成为潮流。同时,“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及时行乐思想也流行开来。这种人生观,是以前的汉代文学中所未曾出现过的,而与魏晋文学有相同之处。
以仲长统为例,其一生可总结为先“隐”:避地上党,“每州郡命召,辙称疾不就”[2]1644;再“官”:“荀彧闻统名,奇之,举为尚书郎。后参曹操军事”[2]1646;后“隐”:荀彧因反对曹操进爵国公,招致不满,“以忧薨”或“饮药而卒”(《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4]317,仲长统“复还为郎”(《魏书·王卫二刘傅传》)[4]620,可以称之谓“隐”,这里的“隐”很可能是类似东方朔的“朝隐”,也可谓之“心隐”。仲长统的这一起伏的出世、入世轨迹向我们展示了那一时代士人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心路历程及在乱世中自求平安精神家园之努力。
2 汉末士人的理想栖居
作为东汉社会批判思潮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仲长统为人“性倜傥,敢直言”[2]1644,著《昌言》指摘时弊,“踔厉震荡”[5]948,充满了积极入世、治世的儒家精神。而在其《乐志文》、《乐志诗》及一首十六字小诗“春云为马,秋风为驷。按之不迟,劳之不疾”(《天部》)[6]中,仲长统又表示要“翱翔太清,纵意容冶”[2]1646,并描述了一幅异常美好的栖居之所:
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珍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烹羔豚以奉之。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夫入帝王之门哉![2]1646
在这篇《乐志文》中,仲长统描绘出了一幅安居乐业的生活画卷:有房有田,有树有果,有车有仆,有酒有肉,出则沐浴清风,入则讲经论道,逍遥一世,颐养天年。这是汉末士人绝弃“帝王之门”步入世俗生活的宣言。它不同于颜回置于陋巷不改其乐的安然,也迥异于屈子幽独处于山中的决绝与伤感,它有着早期士人的浪漫气质,恰似孔子向往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7]474的生活方式,又有着东汉士人特有的“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张衡《归田赋》)[5]769的离尘绝响。
这是以仲长统为代表的汉末士人对惬意生活乃至理想人生的描述,它至少透露出了以下这些信息。
一是儒学精神的逊色、道家气度的渗透以及玄学思想的灵动。前人张衡因“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5]769而辞官,后人陶潜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归田,对于仲长统而言,他在文中并没有谈到其纵情于山水的原因,只是表达了对物质饱满充足、精神自由驰骋的生活的钦慕,指出政治围城之外尚有更加豁达、自由之天地。此种论调一反治国平天下的儒学弘毅精神,相反将道家之无为、逍遥气度淋漓挥洒,并昭示出汉末士人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生发的新的思想倾向。“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之语即体现了仲长统思想中的玄学特质,正如元人吴师道所言,仲长统“得罪于名教甚矣。盖已开魏晋旷达之习,玄虚之风。”[8]在他身上折射出的两汉儒学向魏晋玄学的过渡的光与影,使他成为了魏晋名士的先驱。
二是庄园经济的兴起及士人新型富贵观的形成。东汉政权本身就是依靠豪强地主的势力发展起来的,到了东汉中叶以后,朝中大权完全被豪强所掌握。为了攫取最大的利益,这些豪门强宗兼并土地、建立地主庄园,庇荫那些破产的同宗的小农和招纳失去土地的流民。其间,士人也倚靠为官之薪俸及其他收入购置土地,至于东汉末年,士族庄园经济开始兴起。仲长统在《乐志文》中描述的其实就是此种生活,他有良田广宅做资本,因而无苦身之劳、无步涉之艰。与此同时,士人有别于传统儒家“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新的富贵观日趋形成。经学大师马融在饥困之际曾叹息道:“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马融列传》[2]1953仲长统在《昌言》亦言“善士富者少而贫者多,禄不足以供养,安能不少营私门乎?”[2]1655明确主张高薪养士、养吏。
三是士人与政权的疏离,士人国家意识的淡薄与个体意识的萌醒。与提倡物质富足相对应的是士人政治上的独立要求。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使得士人不愿再唯王命是从。经历了党锢之祸的士人,开始犹豫面刺于朝廷之上、谤议于市井之间的意义所在。此种局面下,一种新的人生观悄然生成,即将目光更多地投向自然,投向自身。“从汉初出处从容、高视阔步于诸侯王之间的枚乘、邹阳等人,到汉末赵壹、祢衡等近乎狂士的文人,汉代文人在经历了一段屈从、依附之后,又向个性独立回归,并且达到更高的层次。”[9]
四是反映于文学上的魏晋游仙诗的大肆盛行与玄言诗的微光显露。“清虚之俗,汉末已开其端。”[10]此种特征尤其体现于仲长统的两首《乐志诗》中。相比较《乐志文》,这两首四言短诗充盈着天马行空的通脱之感。其第一首追求的是不染世俗尘埃的精神空间,它主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以至于“乘云无辔,骋风无足”,继而挣脱物质禁锢达到极度“恣心所欲”之境界;第二首诗在思想上更进一步,作者摒弃了往之儒学经义,欲“叛散五经、灭弃风雅”,表达的是对“委曲如琐”的黑暗现实的绝望与弃绝。两首短诗中所描绘的“垂露成帏,张霄成幄。沆瀣当餐,九阳当烛”及“元气为舟,微风为舵。翱翔太清,纵意容冶”[2]1645等游仙之态,与魏晋之游仙诗遥相呼应。并且,虽有着古老的四言诗歌形式,但是这两首《乐志诗》的内容却体现了一种新的创作趋势,即诗中言理,以全篇文字集中表达人生事理。这种趋势于其时恰如星光一点,但却为其后大量涌现的玄言诗开创了有益的先导。
3 汉末士人理想栖居的局限性
汉末士人所向往的物质富足、精神自由的栖居地在现实社会中只是幻想,而士人个体意识的萌发及对现实社会的无望使隐居成为折中方案。徐干一度“绝迹山谷,幽居研几”[5]1360,杨伦“志乖于时,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不复应州郡命”(《儒林列传》)[2]2564,许劭认为“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因此“避地淮海,以全老幼”(《许劭列传》)[2]2235,郑玄“隐修经业,杜门不出”(《郑玄列传》)[2]1207但“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郑玄列传》)[2]1209。著述、授经成为士人们隐居乡林的日常生活方式,而寄目于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也成为士人们疏解心绪的重要手段。
从本质上言之,汉末士人的这种规避政治、重建心灵家园的行为与先秦儒家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泰伯》)[7]303言论一脉相承。然而,此期士人追求的是物质富足基础上的精神自由状态,而“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滕文公下》)[11],不仕之士,自然失去了生活的基本来源,因此,他们的理想栖居将只是一种永不能实现的美好愿望。直至东晋陶潜去官场、归田园、躬耕稼穑之际,士人才真正接触到了“复得返自然”、“但使愿无违”的精神自由的生活本质。
[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78.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李军.论东汉士人阶层的政治权力基础[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4]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徐坚.初学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890册.影印文渊阁藏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7]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吴师道.吴礼部诗话[M]∥续修四库全书:1694册.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1987.
[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2.
[10]钟嵘.诗品[M].古直笺,曹旭,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1]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426.
责任编辑:柳 克
An analysis of scholars’ideal inhabitation in Han Dynasty based on Zhong Chang-tong’s lezhi poems and essays
YANG Xia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Law,Anhu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Hefei 230022,China)
Zhong Chang-tong describes an ideal living drawing of affluence and freedom life in his lezhi poems and essays,which reveals the scholars'new tendency in thinking,economy,political standpoint and literature in this period.The ideal inhabitation inherits from Pre-Qin Period's idea of secluded life in troubled times and the ideality wouldn't come true because of the economical limitation of bachelor stratum.
Zhong Chang-tong;lezhi poems and essays;scholars in Han Dynasty;ideal inhabitation
I206.2
A
1009-3907(2011)05-0064-03
2011-01-07
杨霞(1978-),女,安徽庐江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