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省力化大蚕蚕台育防病技术*

2011-08-15奚仁才

蚕学通讯 2011年2期
关键词:蚕病省力化蚕沙

奚仁才

(重庆市潼南县农业委员会蚕桑产业服务中心 402660)

目前,影响蚕桑生产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现在我县6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因此,只有实施省力化养蚕技术才能减轻养蚕的劳动力用量,提高农民的栽桑养蚕积极性。近年来,随着“东桑西移”项目的实施,各地出现了不少栽桑养蚕大户,在养蚕过程中多采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小蚕共育,大蚕蚕台育,熟蚕自动上蔟等),但养蚕过程防病方法不当,造成蚕农经济损失大,严重影响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在实施省力化养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蚕病危害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现就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及防病技术浅谈如下。

1 大蚕省力化蚕台育的优点

养蚕劳动力用量最多的是大蚕期,占整过蚕期用量的80%以上,使用传统的方法一人养一张蚕都较辛苦。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就是3眠起后把蚕从蚕箔移到蚕台上饲养,不除蚕沙、熟蚕自动上蔟,一人的养蚕量可以提高到2张以上,减少了养蚕劳动力用量50%以上,对养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 蚕台饲养技术

2.1 蚕台的制作

蚕架可用木制或欗竹制作,蚕台一般用竹竿和竹块建成。搭建的蚕台宽约1.2m,每层高0.4~0.6m,每个蚕架可搭蚕台4~5层,长可根据蚕房的大小而定,但一般饲养1张蚕种需准备蚕台30m2。为了隔离蚕沙可用纸或塑料布作为蚕台布,防止蚕沙下漏污染蚕座。

2.2 饲养技术

3眠起后第二天可把蚕连同蚕网一起移到铺好蚕台布的蚕台上饲养,做到每天早晚用鲜石灰粉撒布蚕台起到消毒和隔离蚕沙的作用;做到定时给桑,一般每天可给桑3~4次。

3 防病技术

3.1 蚕病产生原因

3.1.1 消毒防病不严

农村养蚕对蚕病防治工作总的来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蚕农养蚕前对蚕房消毒不全面,消毒药剂量没达到标准剂量,蚕室蚕具清洗消毒不彻底,是导致蚕病暴发的重要原因。

3.1.2 采摘、储藏桑叶不当

养蚕大户由于用桑量大,多采取雇请工人采摘或收购桑叶的方式筹备桑叶。但一些工人为了增加采摘桑叶量,常常采摘桑叶方法不当,导致露水桑叶、雨水桑叶过多,夏秋季桑叶被高温曝晒发酵。这些桑叶运回后,又因储桑室数量不够,不能被及时干燥或散热,造成桑叶变质。添食湿叶,会导致蚕台水分过多,诱发僵病;添食发热发酵变质叶,会造成蚕儿发育不正常,免疫力减退,诱发细菌病和病毒病。

3.1.3 蚕台饲养处理不当

蚕台面积不够,蚕头过密,会让蚕儿食桑不整齐,部分蚕儿食桑不够,影响蚕儿正常发育,小蚕增多,抗病力下降,易发蚕病。蚕农为了不浪费桑叶,翻动蚕台,将未被食完又混有蚕沙的桑叶再供蚕儿食用,造成蚕台蚕沙发酵,容易引发蚕病。

3.1.4 桑园管理不善

蚕农为了缩减成本,重养轻管,由此造成叶质差,桑园病虫害严重,病虫与蚕之间病原交叉传染,蚕发病率增加。

3.2 蚕病防治技术

3.2.1 严格消毒蚕房,坚持“预防为主”

一要认真做好蚕室及其周围环境、储藏室、蚕具等的消毒工作。选用高效广谱的消毒药物,严格按照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做到蚕前、蚕中、蚕后及时消毒,控制病原,遏制蚕病的发生。二要加强小蚕共育室的消毒。提倡小蚕共育,并加强共育室的消毒工作。小蚕共育室的蚕具要坚持“洗、蒸、消、晒”等。蚕室要彻底清洗,并进行严格化学消毒。三要认真处理好三大污染源:病蚕、蚕沙、旧蔟。蚕室应准备消毒缸,发现病蚕就立即投入消毒缸中。严禁用病蚕或发病蚕的蚕沙喂养家禽家畜,防止病原体扩散。蚕沙要及时制成堆肥发酵,通过生物热杀灭病原;未经堆制发酵的蚕沙不得直接施入桑田或农田。旧蔟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旧草笼用后立即烧毁,塑料折蔟用后应进行清洗消毒,纸板方格蔟用后要及时曝晒进行物理消毒,并进行熏烟消毒。

3.2.2 加强蚕台饲养管理

(1)合理储藏桑叶,确保鲜桑饱食。正确采摘桑叶,雨天尽量在雨后采摘,夏秋季尽可能坚持早、晚采摘;过湿桑叶要及时薄摊干燥,过热桑叶可喷适量清水散热。饲养10张种蚕,储桑室不得小于40~50m2,确保桑叶堆放。桑叶堆放时间不得过长,间隔2~3h要进行翻动。夏秋季可喷适量清水用湿布覆盖桑叶,保持其新鲜。(2)保障足够的蚕台面积,让蚕儿食蚕均匀。蚕台饲养过程中,做到蚕头疏密适度。一般饲养1张种蚕,5龄期蚕台面积不低于30m2,才能确保蚕儿在蚕台适度均匀分布,食蚕整齐,发育正常。(3)合理管理蚕台。蚕台饲养应坚持早、晚用鲜石灰粉撒布蚕体,达到蚕体消毒和隔离蚕沙的效果。逢连续阴雨天,蚕台湿度增大时,可在蚕台上撒布焦糠或干稻草节隔湿。合理给桑,促使蚕台剩叶少。严禁翻动蚕台剩叶,翻动蚕台将造成蚕沙发酵,诱发蚕病。

3.2.3 添食药物,减少蚕病发生

药物添食可防治蚕病。除添食市售常见药物外,适量添食氯制剂药物,可有效的控制蚕病。其方法是:蚕3~5龄起后第二天,可用含有效氯 0.5%的氯制剂(漂白粉等)水剂,均匀喷洒桑叶,略干燥后喂蚕。在夏秋高温天气时,桑叶若过干添食氯制剂水剂,可增加桑叶水分,又能预防蚕病。

3.3 蚕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蚕病发生后首先进行正确诊断,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3.3.1 病毒性蚕病

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时,将病蚕拾出深埋,每天用鲜石灰粉消毒蚕体,蚕后对蚕室、蚕具彻底清洗消毒。

3.3.2 真菌性蚕病

发病后立即拾出病蚕进行深埋,保证蚕室通风排湿,并用福尔马林拌焦糠或防僵粉撒布蚕体,直至蚕病得到控制。

3.3.3 其他类型蚕病

细菌性蚕病可经过添食抗生素药物治疗;蝇蛆病可从3令起蚕开始至上蔟添食灭蚕蝇防治;蚕儿农药中毒无药物可治,应及时查明毒源,加网除沙,对未中毒蚕食用无污染叶,减少损失。

总之,蚕病防治应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加强技术宣传,让广大蚕农掌握一定的养蚕技术和防病技术,重视蚕病防治的必要性,才能有效地减少蚕病发生,增加蚕农收入,提高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巩固和稳步发展蚕桑生产。

猜你喜欢

蚕病省力化蚕沙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樱桃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
梨树早期丰产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
蚕沙真好吃
蚕沙处理资源利用分析
蚕沙的妙用
省力化设施蚕房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