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院(系)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研究

2011-08-15杨韶春

大理大学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核心作用师生党组织

杨韶春

(大理学院党政办公室,云南大理 671003)

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院(系)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研究

杨韶春

(大理学院党政办公室,云南大理 671003)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重心在基层,院(系)级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关键,必须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的新要求,发挥政治思想引导、组织支撑以及联系和服务师生作用,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保证。

院(系)级党组织;和谐校园建设;政治核心作用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于高校党组织。院(系)是高校的基层教学科研单位,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院(系)级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如何有效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领域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在和谐校园建设中院(系)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如何体现

和谐社会是人们生存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也体现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与有效执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广泛调动和激发,学校各方的利益表达渠道畅通,利益协调和矛盾化解机制健全。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校园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1〕。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院(系)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尤其重要。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的新要求,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院(系)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挥政治思想引导作用,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凝聚共识、整合力量,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理想信念,没有良好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面对今天思想多样化的社会环境,有效克服多样化思潮对广大师生的消极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广大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师生自觉追求,形成建设和谐校园的强大精神动力。院(系)党组织应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坚持用先进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更加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

(二)发挥组织支撑作用,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基层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在高校党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教育和团结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核心,是党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的战斗堡垒〔3〕。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管理重心下移,院(系)职责进一步强化,院(系)党组织由学校党委决策的执行者变为院(系)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4〕,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着重要的组织支撑作用,是落实和谐校园建设各项任务,保证和谐校园建设成效的组织基础。院(系)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好,和谐校园建设就有了支撑力量,离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师生就难以形成合力,和谐校园建设也就无从谈起。院(系)基层党组织要主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把师生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带领师生出色地完成构建和谐校园的各项任务,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以及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组织者。

(三)发挥联系和服务师生的作用,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力量保证

基层党组织是密切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由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引起了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之间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也必然反映到高校中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新变化,教职工工作组织方式和利益实现途径的新变化,学生培养模式和校内外生活空间的新变化,高校党员队伍自身结构与发展的新变化以及高校受到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程度明显上升等,都使得和谐校园的构建面临着诸多考验〔5〕。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具备更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处理矛盾的能力、维护校园稳定的能力、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推进基层民主的能力〔1〕,有效地发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和团结群众的作用,巩固党在高校的群众基础,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和谐校园建设中院(系)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实现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院(系)工作和谐发展

事业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物质基础。院(系)党组织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推进院(系)工作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师生是高校的主体,建设和谐校园应该以满足广大师生的生存、安全、自由、发展为目的,维护师生的根本利益。在院(系)党组织工作中体现在:一是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解决教师的物质、精神、文化和社会需求,形成鼓励干事业的机制,激励教师搞好教学科研,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教师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二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解决学生学习、心理、就业和经济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三是要统筹兼顾各方面工作。院(系)党组织要善于把握工作全局,处理好事关全局的工作关系,要处理好教学、科研、育人的关系,既要关注教学、科研,大力促进教学、科研工作开展,更要关注育人,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从抓教育观念转变入手,积极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书育人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处理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工作的关系,应围绕教学科研积极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院(系)办学水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安全稳定是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院(系)党组织既要大力促进改革发展,更要关注校园稳定,把维护稳定作为首要的政治责任,主动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为师生创造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培育和谐精神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积极培育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共同理想和价值观是组织的共同伦理和个人实现价值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内动力,实现组织和谐的基础。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育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和精神信仰,夯实和谐校园的思想基础;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加强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合作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倡导民主平等、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尊重理解、支持合作的和谐理念,并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建设具有院(系)特色的优良院风、教风和学风,以和谐文化凝聚广大师生。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规范从教行为,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坚持教书育人,积极宣传和谐精神,践行和谐价值,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培育学生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其主动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健全协调机制,维护师生利益

基层党组织要关心师生的发展需求,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维护师生根本利益。一是要树立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推动民主科学决策。院(系)党组织应坚持把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参与民主科学决策,推进政务公开,重要决策征求师生意见,保证规章、制度、政策措施以及竞争环境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体现师生的公平正义诉求,以取得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和支持。二是应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学生会的沟通桥梁、维权保障作用。让师生员工有充分的利益表达话语权,促进师生意愿表达和沟通,使师生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三是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好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关心教师特别是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努力营造学生学习成长的平台,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加强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做好贫困学生的助学帮困工作,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等,使与师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四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做深入细致的师生思想工作,释疑解惑,疏导矛盾,有效化解利益冲突,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四)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完善院(系)治理结构

和谐的院(系)管理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重要因素。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利运行,理顺党政关系、干群关系、行政与学术的关系,使院(系)管理科学、协调、高效。一是建立党政共同负责制。应明确院(系)党政领导班子对本单位改革发展共同负责,以党政联席会议为决策中心,院(系)所有重要事项都通过党政联席会作出决策,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党政联席会集体决策的实施和院(系)日常工作由个人分工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以院长为主,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党组织为主,使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合作共事,形成合力,发挥班子整体工作效能。二是健全二级教代会制度。院(系)重大事项和事关教职工利益的重要事项都向教代会报告,由教代会讨论通过,畅通民主管理渠道,落实教职工对院(系)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和监督权。三是充分发挥教授治学作用。加强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建设,承担教学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建设等涉及学术方面的事务,体现和保障教授治学、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6〕四是加强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联系服务广大师生的作用。由此建立院(系)党组织、行政班子、学术机构、二级教代会以及群团组织“五位一体”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院(系)治理结构,促进院(系)民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五)加强自身建设,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

建设和谐校园,要求院(系)党组织具备更强的履职能力。院(系)党组织要把加强自身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结合起来,把和谐理念落实到基层党建工作中,统筹协调好基层党建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围绕学校工作中心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以抓好党建工作促进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开展;统筹协调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关系,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协调推进、全面加强。要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师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参与、管理、监督作用,从而激发师生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建设和谐校园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建设和谐领导班子,促进班子的团结协调;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转变领导班子作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要创新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形式及活动方式,增强党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党员先进性,引导党员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师生出色地完成建设和谐校园的各项任务。

〔1〕陆扬琳,朱忠建.论院级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基础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2008,12(1):80-81.

〔2〕胡锦涛.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2).

〔3〕伍处文.健全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高校院(系)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1.

〔4〕施小刚.高校党建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30.

〔5〕黄武南,付晨光.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8(8):70.

〔6〕杨韶春,施冰,赵金龙,等.关于推进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8,7(5):88.

The Central Political Role of Party Organizations at School Leve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University Campus

YANG Shaochun
(Administration Office,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university campus,we should focus on the grass-roots schools.It is essentical that they should play a central political role effectively.In order to ensure and construct a harmonious university campus,we should hold and construct the new requirements rai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for the the party's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which guid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olitics;which provide organizational support;which serve and contact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rty organizations at school level;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central role in politic

D26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45(2011)07-0088-04

2007年大理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课题(2007X21)

2011-05-30

杨韶春,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政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袁登学)

猜你喜欢

核心作用师生党组织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企业党委在转型期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调研与启示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麻辣师生
论“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核心作用
国企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地大出版社为例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