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虚拟社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2011-08-15张佩丽周明宝
张佩丽,周明宝
论网络虚拟社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张佩丽,周明宝
分析了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影响,认为大学生虚拟社区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阵地。从促进虚拟社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虚拟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措施。
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社区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递媒介,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迅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方方面面,因为它具有开放性、自发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性,而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作用
(一)网络对“三观”发展的负作用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对信息的辨识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网络信息良莠混杂,开放式、扁平化的信息传播模式,使大学生触碰到内容纷杂、层次不一的信息,容易陷入“信息辨识力有限——‘三观’发展模糊——信息辨识受限”的恶性循环。在缺乏正确的“三观”指导下,那些“抵抗力差”的大学生就会成为校园安定的隐忧。目前,大学生犯罪率正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在网络犯罪的人群中,18-25岁的就占了45%[1];在18-24岁的网民中,学生占32.4%,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达89.8%[2]。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
(二)网络对“两能”培养的负作用
网络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实时交互的信息和模拟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各种功能,吸引着大学生网民。虽然网络内容丰富,功能多样,但上网的过程实质仍是人机对话的过程,若长时间沉溺于网络,必然使他们缺乏人际交流,无心投入现实中的学习实践和社会实践,导致他们的交际能力与实践能力弱化。
(三)网络对“一集体”建设的负作用
集体的凝聚力和活力建设有赖于活动的策划和成员的积极参与。进入大学,随着客观环境和主观意识的双重变化,班集体发展逐渐出现寝室化、小团体化,给班集体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此时若大学生过度迷恋网络,对班集体置若罔闻,不仅会导致漠然、自私等个性缺陷,也势必进一步造成班集体凝聚力的涣散。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演变
1999年4月,清华大学汽71班党课学习小组在一台宿舍楼联网计算机上推出了以理论学习为内容的“红色网站”。这个“红色网站”的建立为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被认为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的第一步[3]。红色主题网站以正面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任务,主动性强,公信力高,是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红色主题网站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转换,这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但从信息传播结构上看,思政教育工作者是信息的发布者,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思政教育工作者不能实时获取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心得,信息传递不可逆,它还是一种单工直线工作模式。
随着网络支持技术的发展,BBS、博客、微博、校内网、QQ空间等信息传播新载体不断涌现,信息传播由单工进化为双工,由点对点模式进化为以点为中心向外辐射的网状模式。这种模式实时性强、交互性强、转载快捷,任何一个人发布的任何一个主题信息都有可能在网络上形成连锁反应。换言之,这种模式下的网民是信息发布主体和接收客体的综合体。网状双工模式载体以其个性化的特征受到师生网民的追捧,其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BBS结合相对成熟,但以这种模式为支持的载体之间相对独立,信息发布主体的自发性和主观意识较强,若简单应用于网路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一定的管理难度。
三、网络虚拟社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虚拟社区是供人们围绕某种兴趣或需求集中进行交流的地方,它是现实社区在网络上的一种投影,在这个相对集中的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资源共享、学习探讨、情感交流。虚拟社区最重要的几种形式有BBS、USENET、MUD。国内逐渐形成以BBS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其他同步异步信息交互技术形成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社区形式。虚拟社区是基于网状双工模式的新发展,但它的结构化更为凸显。以天涯社区为例,该虚拟社区即集合了BBS、微博、博客、问答、游戏、购物等13种功能。
大学生虚拟社区有别于普通的BBS论坛和公众网络上的虚拟社区。相较主题网站、BBS等载体,虚拟社区版块内容更为丰富,它是高校课堂德育教育的延伸,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优秀的社区布局、主题设计和内容互动,容易吸引大学生网民进入网络社区,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相对集中,便于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加强管理,克服弊端
虚拟社区属于网络新兴交互平台,必然也具备网络双刃剑属性。认真审视虚拟社区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特性,切实寻找突破口,探索推进进阶模式虚拟社区,有助于虚拟社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1)启动虚拟社区实名注册制度,加强网络行为的教育和管理。在虚拟社区里,社区成员都使用网名活跃在各版块,这种隐匿性使得成员可以随意虚构网络角色,放松自身在网络上的言行责任感,进而导致道德意识弱化。虚拟社区管理机构可启动社区实名注册制度,并针对虚拟社区制定网络公约,对社区成员进行制度上的双重监管。同时,思政工作者需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从根本上提升社区成员的内在文明素养。
(2)加强舆情监控系统,实时监管虚拟社区内的信息交互。虚拟社区虽然成员背景单一,但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的自发性和主观意识仍可能把不健康、消极甚至反动的信息带进社区。一旦发现类似信息,需及时引导甚至删除,并对信息发布者进行IP地址和实名追踪,截断“源头”影响。思政工作者要占据虚拟社区的制动权,通过主题网站新闻、主题讨论贴、博文等,加强对先进理论与积极思想的传播,在互动中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现实校园发展信息的网络融入,推进网上网下有力对接。虚拟社区实现了校园在网络上的折射,它的开放性、空间性、互动性等特性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自控能力弱的社区成员仍会不自觉地沉溺于灌水、交友之中而无法自拔,严重者更会造成各种生理和心理障碍,引发网络综合症。虚拟社区管理机构要适时地把虚拟社区引向现实校园,鼓励学生从网络中走出来,实现网上网下的有力对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交际能力。
(4)坚持人文情怀和人本理念,提升网络文化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引领。网络虚拟社区成员流动频繁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一般的虚拟社区很难使成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校园虚拟社区不是虚拟游戏网络社区,也不是“天涯社区”这类综合性社会化网络社区,校园虚拟社区要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片热土,必须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网络文化。当前要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贴近学生、贴近校园、贴近社会,着力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并将其及时导入网络虚拟社区,有效增强校园文化的参与性和引领能力。
(二)结构重组,增强实效
为进一步推进虚拟社区与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当前有必要对虚拟社区进行进一步的结构重组。
(1)社区框架重组。虚拟社区框架的搭建要紧扣思想政治教育,虚实结合。根据实际需求,可分别建设以BBS为主体形式的虚拟课堂、虚拟班级、虚拟团学组织,以聊天室为主体形式的虚拟心理咨询室、交友天地,以博客为主体形式的校园百家讲堂、个人空间,以主题网站为主体形式的红色网站等。框架重组要实现组织上的全覆盖;内容上,虚拟社区要涵盖时政焦点、专业学习、实践活动、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功能上,要使虚拟社区能贴近学生、传播思想、把握动态、引导舆论、解答疑惑。
(2)管理人员重组。虚拟社区结构庞大,信息量大,必需组建虚拟社区管理机构,便于日常信息的发布、监管、引导和技术支持。由于虚拟社区本身的特殊定位,其监管成员不能是普通师生员工。虚拟社区管理机构成员可由两类人员组成:一是高校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觉悟较高的学生骨干;二是网络支持技术人员。前者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发起者与监控者,后者主要是技术支持者。高校当前要立足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政工队伍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应用水平,进一步培养网络技术人员的思政教育意识,实现两只队伍的融会贯通,通力协作。
(3)社区成员重组。虚拟社区的成员可分为领袖、呼应者、浏览者、共享者、学习者五类,他们各自所拥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不同,在社区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也不同[4]。网络虚拟社区的成员角色多样,社会化程度不一,社区信息较复杂。对于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虚拟社区而言,为保证社区内信息的导向性,注册成员范围应有一定的限定。一般面向本校师生,并应有意识地提高领袖和共享者两类成员的比例。除虚拟社区管理机构的成员外,还可以主动邀请校内名师、客座教授等参与到相应版块,以增强虚拟社区的舆论氛围和文化底蕴。
[1]张树启.浅谈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J].商业时代,2007(13).
[2]郝栋,王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1).
[3]杨振斌,黄开胜.红色网站的发展和启示[J].高校理论战线,2000(1).
[4]毛波,尤雯雯.虚拟社区成员分类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D641
A
1673-1999(2011)15-0170-02
张佩丽(1983-),女,浙江临海人,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2)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助教;周明宝(1979-),男,浙江丽水人,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
201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