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问题思考
2011-08-15李春玲
李春玲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问题思考
李春玲
依据有关调查数据,认为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人际信任结构较为合理,总体上是一种理性的信任。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趋于理性的原因。认为禁止大学生接触网络是一种愚蠢的做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质量,除了强调大学生的修善自律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引导之外,还有赖于网络社会自身的优化、家庭教育的民主开放、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
大学生;网络交际;信任结构;信任质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现实生活中的信任问题在网络人际交往中逐渐凸现。大学生是活跃于网络的网民中的主力军,他们在网络交往中上当受骗和发布虚假信息欺骗网友等现象时有发生。网络信任危机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有关人士的担忧。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其网络人际适应性和信任质量,使之能够从容应对网络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一、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状况分析
根据对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的13-24岁青少年人际信任和网络人际信任的问卷调查结果[1],青少年的现实人际信任水平低于75,而网络人际信任水平偏高,二者的得分频数均呈正态分布。其中,有46.0%的青少年认为网络交往缺少信任,40.9%的青少年认为在网上认识的朋友不可靠,27.6%的青少年强调网络交友容易受到欺骗,不敢尝试在网上交友。他们注重网络交往因为匿名而带来的安全感,74.8%的青少年觉得网络交往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72.8%的青少年认为网络交往比较容易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71.2%的青少年强调网络交往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70.0%的青少年觉得网上聊天比面对面交谈让自己更轻松自在,69.6%的青少年强调借助网络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另外,对兰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行为的测查结果[2]表明,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水平虽然不高,但在涉及风险较高的网络交往行为时,往往表现得较为谨慎,不轻易信任他人。譬如,有91.3%的大学生表示从不寄钱给陌生网友,让他们帮忙买东西。即便对待熟悉网友,53.5%的人也表示从不作出这一举动。在风险较低、不触及财产安全等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因素时,通常表现出较高的信任度,如有91.2%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向熟悉网友倾诉烦恼。由此可见,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信任总体上是一种理性的信任,主要表现为对熟悉网友的信任,其中情感性信任远高于工具性信任,信任结构较为合理。当前,尽管有些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水平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交往就将使大学生们处于某种危险的境地。网络沟通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没有必要要求他们在网络中处处防范他人,压抑自己对情感和友谊的需求。
二、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趋于理性的原因
网络人际交往是一种基于文本的交流,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缺乏现实的互动基础和真实身份的联结。当前我国的网络法规还不健全,网络公德也尚未形成,对网络中的失信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惩罚机制。由匿名导致的交往对象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惩罚的可逃避性等网络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加大了大学生们网络交往的风险,导致了所谓的网络信任危机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社会规范完善的努力从未停息,网民的良知也时常在网络上展现,家庭、学校和社会日益和谐开明,所以当前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状况总体上趋于理性,也就“情”有可原了。
(一)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稳定,面对网络这一纷繁、奇特的互动空间,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较多。但是大多数的大学生并没有在网络中迷失和沉沦,他们的心理弹性很大,始终保持着积极的适应态度、清醒的头脑和稳健的心理素养,从容地应对网络中各种挑战和考验。同时,大学生们往往还会凭借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经验,在网络中表现出某种信任倾向,如倾向于相信权威、相信制度规范、相信亲疏关系等。这种倾向性是网络人际认知观念的反映。网络人际认知是影响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的关键因素[1]。随着对网络人际交往机会与风险的深入认识,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自己在网络中发展出来的友谊。此外,网龄这一影响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状况的重要因素常常易被忽略。研究发现,经常使用网络的人会比非网络使用者具有较高的信任感和较广的社会关系网络。网络使用年限的增加会增强网民对交往方的信任,削弱其风险意识,抑或增强其风险调控能为,而这两种后果均对工具性信任行为起正向作用,对情感性信任行为起负向作用[2]。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对电脑和网络并不陌生,往往能根据上网经验和交往内容本身包含的风险大小来做信任决定,而不仅仅因为双方关系好坏就简单定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具有较多的理性特点,其人际信任状态良好。
(二)网络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按照信任解释理论,当一个社会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且蕴涵着较多的机会时,人们更容易摆脱对传统关系的依恋。网络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交往环境,它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沟通媒介,凭借其所具有的空间延伸性、地域广阔性、信息开放性、人员平等交互性以及个性兼容性等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为他们发展友谊、获得信息、寻求各种各样的帮助等,提供了无数的机会[3]。但由于网络上匿名、脱域等特征,网络交往的风险性还将长期牵制着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的发展,尤其对以高风险为特征的工具性信任影响最为明显[2]。这种结构性特征所导致的风险,可以通过网络软、硬件条件的不断革新、完善来有效减少和弱化。我国正在出台的一些适应网络发展特点的网络法规制度,在部分网站或论坛推广实名制和网络声誉信用机制,革新校园及社会网络安全技术,这些举措对于净化网络空间、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适应性以及人际信任水平,都具有良好的实效性。
(三)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尤其在他们早期人格形成及人际信任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研究发现,父母积极的养育方式(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可使子女增强其人际信任度,增加乐于助人的行为[4]。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对人际交往产生消极认知,不能正确理解他人、信任社会,从而引发很多人际交往问题。还有研究发现,青少年人际信任的水平与所出生的家庭大小有关,出生在较小家庭的青少年比那些出生在较大家庭的人际信任的程度要高。这可能是因为在较小的家庭中出生的孩子比那些在较大家庭中出生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爱和关注,更有可能形成较为稳定持久的依恋和信任[5]。当代“90后”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教养观念和方式大多比较开明主动,乐于向子女传授为人处事的道理及人际交往的技巧。而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状况有密切的相关性,很多网络交往行为都是对现实生活应对方式的复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亲社会行为,往往会习惯性地迁移到网络社会中去。这种积极的网络人际信任的形成,与他们父母合理的教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构
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目前全国各个高校都非常注重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科技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和谐、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不仅可以充实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还可以引领他们的精神追求,塑造他们的高尚行为,而这些同样有助于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良性发展。另外,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正逐步展开,并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网络社会虽然属于虚拟世界,但它的存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已造成巨大影响。正因为如此,国家在积极倡导建构和谐社会的同时,也同样重视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社会共同体,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及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正积极地履行着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
三、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问题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其个体发展的目标就是力求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正确认识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问题,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适应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从容应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变迁,还有助于推动网络共同体及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Christopher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和人际信任间的关系证实了互联网通过符号和信息培育社区、社会互动和开放讨论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减少怀疑、解决问题、控制沟通,并使得交流更高效[6]。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网民所占的比例和人数也在逐年上升。网络信任也正影响着每一处具有社会性特征的虚拟空间,如网络教育、网上交友、网上娱乐等。通过普及网络知识、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等手段来提高大学生的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其适应时代发展的网络人际信任质量,也有利于增强这一群体在网络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随着网络生活向社会经济、政治领域拓展,以及网络聊天、电子社区、博文日志、电子商务等互动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发现只有建立广泛的网络人际信任才可以简化复杂的网络所带来的生活挑战和障碍。网络社会本质是风险社会,它所带来的不是个人的风险,而是全社会的风险,甚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风险[7]。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正确认识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状况、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制度完善和行动导控,削减和化约这种风险,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网络秩序、促进彼此认同的共同体建设,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与冲突,协调社会关系,实现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四、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质量
当前人们之所以担忧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反对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主要是认为在一个没有“熟人”监督的虚拟、匿名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没有足够牢固的道德和法制观念来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容易上当受骗或主动散布谎言。但是,网络交往作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处于一个陌生的网络环境或是面对一个陌生的网友时,并未表现出盲目的戒备与不信任,往往能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许多大学生参与网络人际交往,主要是出于对网络社会的信赖和支持,他们在网络中的人际信任是对现实生活的积极补充和拓展。因此,禁止他们接触网络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和现实人际信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他们的网络交往很大程度上是其现实交往的延伸,他们的网络人际信任状况从某种意义上是其现实人际信任状况和特点的复制。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水平,还是应该回归到改善大学生现实人际信任状况这一根本问题上。当然,要想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质量,提高其网络社会适应性,除了强调大学生的修善自律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引导之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净化和陶冶。而这有赖于网络社会自身的优化、家庭教育的民主开放、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
[1]黄少华.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2]郁太维.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研究[D].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0.
[3]朱京.网络与青少年人际交往:青少年的网络人际信任特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3(12).
[4]伍业光,唐全胜.父母养育方式对民族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5).
[5]Stein Kenneth B,et al.Interpersonal trust and disaffected high school youth[J].Journal of Youth Adolescence,1974(4).
[6]Christopher E Beaudoin.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Interpersonal Trust:Taking into Account Motivation and Information Overload[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8(13).
[7]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2006.
D641
A
1673-1999(2011)15-0167-03
李春玲(1978-),女,河南西平人,硕士,滁州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教育心理教研室讲师。
2011-06-03
2010年度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10qd09);2011年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1sk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