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大学生耻感意识现状及对策

2011-08-15张伏力

关键词:耻感道德意识

张伏力

论高校大学生耻感意识现状及对策

张伏力

分析了导致当代部分大学生荣辱不分、耻感淡化现象的原因。认为增强大学生耻感意识,必须加强知耻教育,联系实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

大学生;耻感意识;知耻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

耻感意识是伦理标准、道德准则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耻感意识的引导和培养,许多人的耻感意识逐步淡化,社会伦理、耻感文化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主导地位及约束力。当代大学生也表现出荣辱不分、耻感淡化的趋向。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因此进一步唤醒大学生的耻感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生耻感淡化及其原因

当中国的历史进入全面改革开放新阶段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当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心理发生了深层面的变化。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建设严重滑坡。一些大学生道德观念淡化、知耻意识淡薄,自我意识膨胀,讲自由、讲随性,不讲纪律、不要约束;男女交往只重情感体验、生理需求,忽视责任和义务;好炫富、好攀比、好享受,讲排场、讲及时行乐;学习上不刻苦,缺乏钻研精神,做出的毕业设计“成果”,胡乱拼凑,驴头不对马嘴。200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沈旭、张帆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人在理想、能力与道德上呈现出有悖正统观念和主流文化的思维模式。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8%的人明确表示向往“逍遥自在的小资生活”,25.4%的人希望过上“舒适安逸的白领生活”,59.7%的人表示不经常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对班里、学校发生的公共事件有71.8%的人持一种“不甚关心,但听无妨”的态度,有82.6%的人愿意“享受孤独”[1]。2004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各高等学校较先前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效果却并不明显。

当代部分大学生荣辱不分、耻感淡化,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弱化。中国传统耻感文化,是华夏民族道德与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积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一切志士仁人无不十分珍惜荣誉,蔑视无耻。但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文化出现断层,耻感文化弱化,粗俗化心态在一些人当中迅速蔓延。校园里的部分学生也崇尚起赤裸裸的物欲、金钱欲和美人欲,漠视对高尚精神的追求。2007年海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陈厚喜等四名同学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所做的关于大学生与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调查显示,有近5成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2成人认为无所谓,2成人走中间派,仅有1成的大学生关心传统耻感文化。当代大学生耻感意识淡化,与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弱化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现代流行文化的消极影响。流行文化主要以青年人为主体,表现青年人群的生活方式、品味及其消费休闲娱乐要求。流行文化给大学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是流行追求后的道德判断标准模糊甚至发生偏斜。现在的一些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毫无原则地取悦公众,争相用低俗化的方式来获取收视率、提高发行量。一些大学生受媒体追逐“时尚”跟风“流行”的影响,逐渐形成不良的心理定势,追求外表的独特与新奇,追求感官的新鲜与刺激,而不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从而造成人格上的缺失。

第三,家庭、学校、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平等观念、进取观念、竞争观念,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趋于务实,但市场经济又存在一味追逐经济利益的消极因素,如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功利主义等,这些不良因素导致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使得当代大学过度关注自我、过度关注金钱,甚至产生极其自私的心理,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由于社会的影响,学校再也不是一片净土。少数教师教书育人思想淡薄,常在学生面前流露出消极悲观情绪。学校对不健康的校园文化不能及时校正,如追星、比阔、造假、作弊、热衷花前月下等,这些负面因素都会对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形成产生严重影响。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父母的期望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在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人对他们的期望高,同时又往往以溺爱的方式,给予过分保护、过分满足、过分包办。许多事情让孩子觉得生活就应该这样,而不必去思考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荣、什么是耻。

二、增强大学生耻感意识的措施

人若是丧失了耻感意识,道德就很难对它发生作用。耻感意识淡薄现象的蔓延必将使得社会道德进一步滑坡,加大社会道德再建的难度。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塑耻感文化,增强大学生耻感意识,就成为当前高校德育的重要课题。

第一,加强知耻教育,让学生明善、明耻、明荣辱。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寡廉鲜耻被看作是道德沦丧、世风衰微的标志。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教之耻为先”,认为道德教育应把唤醒人们的羞耻心放在首位。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认为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人知耻,则有所不为;人无耻,则无所不为。近代思想家康有为也指出:“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2]。高校的道德教育首先应从耻感文化教育入手,让大学生明善、明耻、明荣辱。要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建设的新标杆,让大学生明确在生活中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光荣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可耻的,从而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耻于平庸低级,不断奋发向上。

第二,联系实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耻的目的不是坐而论道,而在于起而践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贵在践行,贵在做到“知行合一”。停留于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而不在行动上切实地为荣拒耻,就不会有实际效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坚决避免知行脱节、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现象。学校要在育人过程中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把“八荣八耻”作为一面镜子,经常照照、看看、想想,把“八荣八耻”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

第三,营造知荣免耻的校园环境。环境造就人,因此可以环境教育人。不同的环境对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不一样。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使教育者的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让高校教师既做传授知识的“经师”,又要做培育人格的“人师”。努力营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给大学生的耻感意识唤醒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大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自觉坚守做人的底线,不突破社会道德的底线。

第四,优化教育方式,避免打击自尊。知耻教育必须注意方式方法,特别要注意避免给学生带来情感伤害。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使学生当众蒙羞,不能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唤醒耻感意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打击人的自尊,耻感变成消极的压制性情感,被压制者无地自容、羞于见人。这种耻感意识的唤起目的仅在于让对方“承认”,使其认同自我就是众人所看到的那种令人“尴尬”的样子,使其自我与一个羞耻的角色合二为一。另一种是加强人的自尊,给对方造成一种心理欠缺,使其在肯定自我价值的基础上感受到自我的不足。正是这种不足和欠缺可以唤醒学生的耻感,从而产生弥补这一欠缺的愿望。唤醒这种耻感不是单纯让学生“承认”,而是促进学生“改变”,使自我超越这一羞耻的角色。对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唤醒效果,取决于教师如何“安置”耻感源。要让耻感源置于“欠缺”状态,这种耻感则变成推动人迁善、向善的积极力量;如果置于“承认”状态,这种耻感就没有教育的积极意义,只会使学生感到自卑,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唤醒大学生耻感意识,还应帮助他们确立“适度”耻感。研究表明,过强的耻感,非但无益而且有害,它会使人的行为偏离正常轨道,出现诸如过分的代偿行为、社交障碍及抑郁、怯懦、依赖、嫉妒、报复之类的病态行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障碍。

[1]张帆,沈旭.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校园亚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6(3).

[2]龚志宏.论高校荣辱观教育中的知耻教育[J].教育探索,2008(5).

G641

A

1673-1999(2011)15-0162-02

张伏力(1967-),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223001)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1-04-16

2010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09SJD880009)。

猜你喜欢

耻感道德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消失的耻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竞技体育赛场上的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