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教师合作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2011-08-15肖辉国王春光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专业文化发展

苏 豪,肖辉国,王春光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长春 130011;2.大安市来福中学,吉林 大安 131300)

构建教师合作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苏 豪1,肖辉国2,王春光1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长春 130011;2.大安市来福中学,吉林 大安 131300)

要取得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寻求发展。教师合作文化作为一种引领教师价值取向的意识层面,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教师专业技能的增进和专业精神的提升,通过构建教师合作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条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又是高质量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合作文化;专业发展;共同愿景

在基础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作为教育改革一线的实践者,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没有高水平的师资支撑,再完美的教育改革也只能是美好的愿景。1980年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教育年鉴把教师教育的重心由的群体的被动专业化转移到教师个体的主动专业发展,这体现了教师素质提升由外部被动向内部主动的转变,这种转变让人们看到了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突破口,各国教育界纷纷展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较少有人真正理解,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于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手段取得何种成果,而不关注于教师专业发展怎样取得成果。所以只有引入能够真正引起教师共鸣,激发教师自觉进取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起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在众多可行的方法中,笔者认为通过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引领教师自觉的追求专业发展,才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

1 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简析

为了取得较高的教育质量,我们谋求教师专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促成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呢?它内部有什么能量以支撑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成型。仅就教师专业发展的本体论而言,功能主义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中以及在一种强迫性的学习氛围中,教师所经历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应包括知识、技能等技术性维度,还应该广泛考虑道德、政治和情感的维度。解释社会学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能够有效履行其角色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符号互动理论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终身性,发展了功能主义的理解范式。批判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独自或与人一起检查、更新和拓展教学的道德目的,不断学习和发展优质的专业思想、知识、技能和情感智能。[1]国内有学者更倾向于认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2]也有学者认为专业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教师专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3]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一名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专业技能的增进;需要专业精神的提升,才能达到专业成熟的理想水平。一名教师要想实现专业发展必须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这三方面的支撑才能完成,而这三方面完善也正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精髓所在。

2 教师合作文化的内涵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对话与分享,教师合作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4]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在《Changing teachers,Changing times》把教师合作文化分为“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 Collegiality)和“自然合作文化”(Collaborative Culture)[5]。哈格里夫斯认为自然合作文化才是最理想的合作文化,它是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这种合作文化具有五种特性即自发性、自愿性、发展导向性、穿越时空性和不可预测性。自发性是指这种文化或合作关系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自愿性是指合作工作关系不产生于行政强制或者强迫,而产生于教师中对其价值的理解;发展导向性是指在合作文化中教师们主动地为合作建立任务和目标,而不是为了迎合其他的目的执行目标;穿越时空性是指在合作文化中教师一起工作的方式应该是非正式的、频繁的、充分的;不可预测性是指在合作文化中对于发展教师有自己的方向,合作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和经常不能被预测的。[6]利特尔(Little)认为,教师合作是教师之间结成团队,通过分享经验、提供反馈、支持与协助等形式,改进教学、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7]国内有学者认为有学者认为教师合作文化是指“教师团队联合计划,其成员之间相互讨教、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体现团队精神的文化。[8]也有学者认为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9]由于各位学者观察的角度不尽相同,所以对教师文化的描述也是仁者见仁。

通过前人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教师合作文化其实反映到表现形式上是一种合作的形式,反映到人际关系上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反映到理想信念上是拥有共同的理想,追求相同的发展目标。

3 构建教师合作文化有利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所谓合作的最初目的是为合作者谋求利益,因为个体的力量尚不足以完成目标任务,所以采取群体合作的方式以达成共同目标任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既复杂有漫长的发展过程,如果让教师脱离群体独自达成教师专业成熟这个目标那么这个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空间将会变得非常有限的,其面临的困难也会更多。因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是通过每位教师的发展最终达成教师整体的发展,以此来提高教育质量。所以通过合作文化搭建的合作平台对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大有裨益。

(1)构建教师合作文化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舒尔曼(Shulman)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主席就职演说上提出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教学知识这一概念,他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知识教师才能更有效的教学。在这里如果我们把教学作为教师的专业,那么教学知识就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但要获得这种复杂的知识,教师需要有比简单的阅读和谈论教育学的新观念更加有效的学习机会。[10]笔者认为教师合作文化可以为专业知识的积累提供这种有效的学习机会。通过构建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互动和相互合作,将能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

(2)构建教师合作文化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增进

英国学者布隆伯格(Blumberg)曾指出,成功的教学实践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教师必须需要帮助;第二,指导者必须能够提供教师所需要的帮助,包括从哪里可以找到所需的资源;第三,在指导者和教师之间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能够使他们以一种相互满意的方式给予和接受帮助。”[11]通过构建教师合作文化,构建一种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促使合作组织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指导,以满足合作组织内个体的发展需求。

(3)构建教师合作文化有利于专业精神的提升。国内有学者认为专业精神是教师对教师职业所抱有的态度、动机、信念、价值观和道德操守等的倾向性系统。它们是教师专业活动的动力系统,直接关系到教师去留的重要因素。[12]专业精神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具有高尚的专业精神的教师会对教育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原意为教育事业付出辛勤的劳动,愿意投身于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中,愿意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但高尚专业精神的养成离不开群体的熏陶,所谓独木难成林。没有交流和讨论的平台,没有参照的标准,没有相互认同的环境,就不能形成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具有较高水准的,让大家认同的专业精神。而教师合作文化则可以提供孕育专业精神的土壤,它可以既为新手教师提供建构专业精神的标准和榜样,又能够通过交流和讨论不断修缮已经形成的专业精神使其更适应新时代专业发展的要求。

4 构建教师合作文化的策略

虽然教师合作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但是其构建过程却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合作文化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构建教师合作文化应当遵循自愿合作、形式灵活、气氛融洽的原则。

(1)构建共同发展愿景,引导教师自觉追求发展。文化是意识层面的事物,所以要构建一种能够取得广泛认同的文化,也要先从意识层面入手。因为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间的文化,所以要想构建教师合作文化,要确保这种文化应该满足教师的需求和教师的期望,应该被教师所接受,只有教师真正接受合作文化,它才会在教师这个群体中生根。所以在构建教师合作文化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在平等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共同的发展愿景,以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规范教师的行为,引领教师自觉地追求专业发展。

(2)丰富教师合作方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构建教师合作文化不应拘泥于传统的开会学习或专题报告等少数几种方式,这容易使参与者感到乏味,从而导致培训效果不佳而流于形式。而且传统方式对于统一的时间和场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无疑减少了合作的机会和互相学习的时间。我们应该开发多种灵活的、多样的合作方式,不应拘泥于正式的时间、正式的场所。引导教师学会化整为零,高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小组教学科研,倡导教师自由合作共同发展。

(3)创建合作氛围,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合作的文化离不开合作的氛围,没有宽松、真诚、尊重、乐于分享的氛围构建教师合作文化只能成为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景。不同背景的教师愿意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愿意共享发展资源、愿意参与到共同发展的合作中,这需要有合作的环境来保证。所以这就要求学校为教师合作文化的产生提供必要的条件。首先,学校要保证教师合作的时间,只有保证了时间教师之间才能进行充分交流心得体会,才能解决专业发展上遇到的发展难题;其次,学校应激发教师参与合作的热情,学校应该对构建教师合作文化持支持态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奖励为教师合作做出突出于贡献的教师;最后,学校应扩大合作范围,为教师合作提供相应的硬件设备,引导教师利用互联网广泛进行校内外交流,帮助教师获取更多的专业发展资源。

构建教师合作文化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教师专业发展,它通过参与者的互动来提供专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它利用合作的过程制定出受到教师认同的共同发展愿景并将之内化为教师的价值观再激发出教师自觉发展的动力,最终它依靠这种来自教师自身的动力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1] 朱旭东,周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7(1):68.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4.

[3]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230.

[4] 熊梅,李洪修.教师专业发展—一种合作的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8(9):97.

[5] Andy Hargreaves,Changing teachers,Changing times:teachers`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4.

[6] Andy Hargreaves,Changing teachers,Changing times:teachers`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4.

[7] Little,J..Norms of collegiality and experimentation:work-place conditions of school success[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82,19(3):325.

[8] 宋声鹏.教师合作文化:学校课改的文化支持[J].广东教育,2005(9):146-151.

[9] 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48-154.

[10] Shulman,L..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1 -22.

[11] Blumberg A..Supervisors and Teachers:A Private Cold War[M].Berkeley,CA:McCutchan,1974.

[12]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Leading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y Constructing Cooperation Culture

SU Hao1,XIAO Hui-guo2,WANG Chun-guang1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1,China;2.Laifu Middle School of Daan City,Daan 131300,China)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effects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seek routes for development actively.Teacher cooperation culture,as a consciousness of leading teachers’value orientation,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ccumulation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knowledge,the enhancement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he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sprite.Leading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y building teacher cooperation culture is a shortcut,also is a guarantee to achiev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cooperation cultur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ommon vision

G640

A

1009-3907(2011)12-0158-03

2011-06-19

苏豪(1987-),男,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王春光(1963-),男,吉林省吉林市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张晓辉

猜你喜欢

专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谁远谁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