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太虚而成圣人——大盐中斋的太虚境界探析*

2011-08-15潘畅和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太虚方寸张载

李 燕,潘畅和

(1.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安徽池州247000;2.吉林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归太虚而成圣人
——大盐中斋的太虚境界探析*

李 燕1,潘畅和2

(1.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安徽池州247000;2.吉林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大盐中斋在思想学术上以阳明学为立足点,兼收程朱,其思想以“太虚”为核心,归太虚就是要遵从天地万物之理,成就圣人境界。要归太虚,必须致良知;而良知为气质所拘束,只有变化气质,消除气拘物蔽,达观生死,才能使心复归太虚本体,真正达到致良知;与致良知相对而言,去虚伪也是归太虚的一个方法,即祛除人欲虚妄以显现灵明良知。

阳明学;太虚;致良知

大盐中斋 (1794—1837年,宽政六年—天保八年),幼名文之助,后改为正高,字子起,通称平八郎。中斋是他的号,由于他所居住的书屋名洗心洞,因而又号洗心洞主人。大盐中斋是江户时代著名的阳明学者,也是轰动天下的日本天保八年大阪起义的领导者。其学术思想以阳明学为立足点,对程朱理学也有研究和取舍,兼收并蓄,成一家之言。他宣称自己的学问以求仁为宗旨,致力于孔孟之学即圣人之学,自己的思想核心是:“一曰太虚,二曰致良知,三曰变化气质,四曰一死生,五曰去虚伪”。这五个方面无论是属于“先贤之成语”,还是属于“我之创说”,总之都是中斋特别留意和注目的地方,其思想宗旨自然不会与此游离太远。

一、太虚乃天道人伦之本

综观大盐中斋的思想,其中尤其是“太虚”最为重要。《洗心洞札记》是大盐中斋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宗旨即在“解太虚之妙,与所以归乎太虚之工。”“太虚”是中国古代宇宙观方面的一个哲学范畴,原意是指没有具体形状的空间,但不同时期的思想家们在论述时赋予其不同涵义。虚本为空无之称,《老子》《庄子》以虚为一种内心境界,后来“虚”成为一个宇宙论范畴,地上充满了万物,天是空虚的,故谓天为虚,亦称为“太虚”。到宋儒时,“太虚”被看作相当于“道”或“理”那样的形而上学范畴,其中张载 (横渠)所述最为系统,他从本体论的高度阐述了太虚的性质和功能,提出了“太虚即气”的命题,认为所谓虚只是气散而未聚的本然状况,并非空无所有,认为“太虚者,气之体。”“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太虚是永恒的物质实体,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就是由太虚之气聚而为万物、万物消亡而复归于太虚的过程。张载的这一论述,前无古人,“开太虚之宗”。大盐中斋的归太虚说深受张载影响,正如中斋本人所说:“吾太虚之说自致良知来,不自《正蒙》来,然不能逃于正蒙。”因而研究大盐中斋的太虚思想不可避免地要回溯到张载那里,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大盐中斋是站在阳明学的思想基础上吸收张载的太虚理论的。[1]368-370

关于太虚的状态和本质,大盐中斋认为,太虚虽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并不是一无所有的虚空,而是如张载所说,是气的实体。气不一定是有形可见的,只要有动静深广可言就都是气。对于太虚的内涵,大盐中斋导入了“理”的存在,由此对张载的思想做了更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大盐中斋指出:“太虚非空,即春夏秋冬之气,元亨利贞之理,遍布充满焉,而著乎物则虽愚夫妇之心眼,犹视之而识之,未著于物,则大人君子不敢道眼见之,而默而知焉耳。默而知之理气,则非愚夫妇心眼之所及也,然则非空乎?曰:非空矣。去人欲复天理,然后始知是言之妄也。”又说“身之所以为身,以有方寸之虚也,如无其虚,则不灵而死矣。”[2]348身体所见皆虚,此虚大而为太虚,小而为方寸,彼此相通,太虚即存在于我方寸之中,我方寸即包太虚。身可灭而太虚万古不灭,可见太虚并非空无所有,其中不仅充满了春夏秋冬变化之气,也蕴含了自然万物生发规律以及人类社会道德规则;太虚不仅是宇宙一切活动之根本原因,而且也是人的心灵精神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本体性存在,仁义礼智信等伦常道德都是“太虚”之德的具体表现,是人人都具备的,这些都以“太虚”为根本,在这一点上,中斋要比张载走得更远。

二、致良知以归太虚

在大盐中斋那里,太虚是宇宙的本体,同时就是宇宙,而理气皆在其中,所以说道就是太虚,太虚就是理气合一。“夫道也者,太虚而已矣。故学而归乎太虚,则人能事毕矣。”[2]349由此,中斋高举起了“归太虚”的旗帜。归太虚,顾名思义,就是回归太虚的状态或境界,在中斋这里实际上就是实现成圣成仁的境界。大盐中斋认为,心与太虚同一,心归太虚并不是要心归于虚无,而是要心不执著于某物,要超脱物累,即去人欲存天理,达到心与万物相通、进而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之说,不心归乎太虚者,安分明通其义哉?”[2]352他认为,人若不心归太虚,就可能放任各种情绪而不加控制,进而丧失道德之心,尤其是对于为官掌权者,“不心归乎太虚,而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兵之辟,则必流于私,而有过不及矣。故周制自世子至公卿大夫士之子,皆早以德成其性,盛其德,而心归于太虚,以服官政,故公正而无私,何议而不中节,不特小司寇之入辟而已。”只有以德教化,培养优良的道德品格,使心归太虚,不为物欲充塞,为官者才能真正做到公正无私,秉公处理赏功罚过等事务,达到圆满治理国家天下的目的。“故君子慎独,归乎太虚。”[2]348要摆脱物欲的苦恼,实现天理之公,必须致良知:“照其是非以不敢私者,乃心之精神也,所谓良知也。这良知真是天理之公,而一毫无人欲之私者也,虽恶人如象者而有焉。……尊兄亦真致良知,则知止而定静安虑得,必当入其手矣。入其手,则欲苦恼,岂得乎?”[1]373良知是天理之公,无丝毫人欲之私,这种良知人人具有,连恶人也不例外,如果真的能够致良知,就不会有因物欲而混淆是非、图谋私利的苦恼了。

关于“良知”,大盐中斋认为良知即是太虚:“夫良知只是太虚灵明而已矣。”“其灵照不昧者,此至善之发见,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2]351中斋把阳明学的致良知与归太虚紧密联系起来。他指出,一方面,人若不能以心归太虚为最高境界,而只说良知,就不是真正的良知,而是“情识之知”(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情所产生的见闻嗅味觉知的认识作用),“致良知”的过程是为了实现“归太虚”,而只有心归太虚才是真正的实现良知,只有懂得圣人之道的人,才可能领悟这个道理,明白良知不同于情识闻见之知;另一方面,“非积阳明先生所训致良知之实功,则不可至于横渠先生所谓太虚之地位。故欲心归乎太虚者,宜致良知矣,不致良知而语太虚者,必陷于释老之学,可不恐哉!”[2]345在大盐中斋看来,王阳明所倡导的致良知是从事圣学的一种实际功夫,圣学之道并非天边的云霞,它就在我们身边,只有经过从事实际功夫的渐次积累,才有可能接近甚至实现太虚境界。这种实际功夫不仅体现在尽孝、尽忠、仁义礼让等道德实践中,也体现在以世为忧、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中斋的一生,正是不遗余力地揭发犯罪、致力于消灭世间丑恶的体行实践过程,正是基于这一点,有学者称其是“日本近代阳明学者中,以实践躬行主义行其内心信仰之最彻底者。”[3]

三、变化气质、达观生死才能真正致良知

王阳明在教导弟子黄以方时曾说过,人无不依赖自己的生命生存,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什么;人无不依赖自己的知觉感知,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的知觉是什么。这都是“心”不做主的苦痛。心如果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就是黑白分明的东西在面前,眼睛也看不见;就是对着耳边敲响大钟,耳朵也听不见。受到蒙蔽的不是眼、耳,而是心中的良知。在心体上不能遗留私念,就如眼中不能吹进一丁点灰尘。一丁点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所以对于初学用功者而言,千万要荡涤干净,不使声色货利丝毫存留心中,由此才能使所致的良知精精明明,无一丝蒙蔽。学主阳明心学,中斋亦认为只有变化气质,心归太虚,才有真良知,才能不为外物所动,不为人欲所浸,才能达到孟子“入火不热,入水不濡,何况区区富贵贫贱而足动之乎”的境界。[2]354

变化气质的命题实际上是张载最初发明出来的。在人性学说上,张载区分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共有的普遍性,而气质之性则是每一个人由其身体情况而具有的特殊性。气质之性是有偏的,而天地之性则无所偏颇,由此他提出“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否则就不可能理解圣人之道的深刻含义并且加以阐发。大盐中斋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张载的气质之性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人人生而具有的,人人所具有的良知相同,方寸之虚一样。但是由于受禀之气不同,圣人和常人在气质上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常人方寸之虚与圣人方寸之虚同一虚,而气质则清浊昏明不可同年而语也,犹如贫人室中之虚与贵人室中之虚同一虚,而四面墙壁,上下屋床,则美恶精粗之不同也;而方寸之虚者便是太虚之虚,而太虚之虚便是方寸之虚也,本无二矣,毕竟气质墙壁之也。”[2]353由于气质像堵墙壁一样隔开了方寸之虚与太虚之虚,因此人们有必要通过学问去变化气质,力求像圣人那样实现方寸之虚与太虚之虚的同一。

张载认为,儒者须努力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浓缩了张载关注变化气质的人学思想,也寄寓了他“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精神境界。在大盐中斋看来,这种境界不仅在于自己践行“为善去恶”的道义,要“存吾心之善”,“去吾心之恶”,而且在面对那些不仁不义的行为时也要勇于批评和斗争。由此他倡导一种勇于实行的勇猛果敢的战斗精神,“当其义,则不顾其身之祸福生死,果敢行之。”[4]大盐中斋在这里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死生观。他指出,太虚是常住不灭的,不带有丝毫私欲,因此不为任何利害祸福所动。天地万物毕竟一体,只有达观生死,才能达到泰然不动的境界。常人认为天地是无穷的,而个人的存在则是短暂的,有限的;圣人则视个人与天地一体,都是无穷的,所以虽身死亦无憾,只要心不死仍可与天地竞无穷,即心与不灭的太虚同一物。中斋认为,好生恶死本是人之常情,因而让每个人都达观生死并非易事。普通人只有通过为学提高修养才能逐渐获得相应的领悟能力进而达到生死一贯这样大彻大悟的境界,其重点又更在一个“勤”字,只有真正努力做到克已除欲,才能不断向上,真正超脱。在这一点上,中斋可以说是一个乐天知命的豪杰之士,他身处社会狂乱怒涛之中,不存忧悔危惧的虚妄心念,为救饥民不惜杀身,显然已达观生死,超然于世之毁誉之外。

四、去虚伪以归太虚——学问之要在于“诚”

诚的本义是信。《说文》云:“诚,信也。”说话符合事实谓之诚。《中庸》和《孟子》将诚提高为一个重要哲学范畴。《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5]“诚”既是天之道,又是圣人的境界;既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又是人生的最高理想。宋代周敦颐以诚为人的本性,他认为“诚”源于万物资始的“乾元”,是至善的本性,是五常百行的基础。阳明心学认为,心之本体就是一分“诚”,心诚则善生,诚失则恶生。心原本为一个纯净的本体,恶念生于邪念,邪念生于杂念,杂念不生,心之为净、为诚。所以,圣人的学问只是一个“诚”字罢了,只要保持“诚”不变,就不会给恶以可生之机。“诚”也是日本人意识层里最喜爱的汉字之一,江户时期诸多学者如山鹿素行、伊藤仁斋等儒学大家的思想中几乎都有系统的“诚”论,如伊藤仁斋在《语孟字义》中说:“诚,实也。无一毫虚假无一毫伪饰,正是诚。”[6]也就是要求不存伪心,要从内心深处去尽力为他人好,要尽力去实践从内心中抑制不住地涌现出来的真情,也就是要践行忠信之德。

大盐中斋受前人尤其是周敦颐有关“诚”的思想的影响,将“诚”与太虚糅合在一起:“呜呼!天也,古圣人也,周子也,以诚为本体焉,故万物皆出乎太虚之诚也,五常百行,皆出乎圣贤太虚之诚也。”[1]371大盐中斋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始终奉行极其严肃的教育宗旨,提出,“入吾门学道,以忠信不欺为主本”,意即以“诚”为学问之要。中斋认为自己所授之道乃是遵循天地万物之理、追求至上伦常道德的圣人之道,所谓“忠信不欺为主本”表明其所致力的学问正是孔孟之学,强调学问要真切力行,要有诚意功夫,即要求不杂私意,内外一致,表里洞彻,将我能行之善完全实现,要为其所能为,不为其所不当为。这就要求,首先要以真心行实事,在开始具体的行为前要有决心;还要有专一的态度,生活中所有的事都必须集中于这一事里才能是“诚”,倘若由于私念的存留而又要这又要那,就不符合“诚”的意义了;此外还应该能够坚持到底,不因艰难困苦而中途放弃。可见,“诚”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觉悟。

与“诚”相对的正是“伪”。在中斋看来,任何虚假伪饰、狂诈邪佞都是对良知的背离和腐蠹,而虚伪根源于人的私欲,因此只有去除人的私欲,才能彻底消除私欲之根,才能真正致良知、心归太虚。致良知之学不只是要求不欺人,首先更不可因私欲遮蔽而自欺。中斋指出,致良知工夫应该像滴水穿石一样,日积月累,戒慎恐惧 (出自《礼记·中庸》。历来学者特别是东汉郑玄多从消极防范的意义加以解释,王阳明也不例外,即认为是谨慎言词,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之意)的工夫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这样才能冰释私欲,使天理豁然显现。可见,在大盐中斋这里,去虚伪也是归太虚的一个方法,与致良知相对而言,致良知是归太虚的积极工夫,而去虚伪是以消极的方式变化气质以成就归太虚之功,前者是对先天具有的灵明知觉的发挥,后者则是祛除人欲虚妄以显现灵明良知。

大盐中斋以阳明学为立足点,对前人思想尤其是张载程朱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宣称自己致力于孔孟之学,实际上也就是致力于圣学的最高目标和功夫。太虚作为其思想之核心,不仅是指宇宙万物之本原,而且也是人的心灵精神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本体性存在,归太虚就是要遵从天地万物之理,成就圣人境界。无论是变化气质、达观生死还是去除伪饰以忠信不欺为主本,都是为了真正致良知、心归太虚。

[1][日]藤原 (王)文亮.圣人与日中文化 (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朱谦之.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戴瑞坤.《阳明学大系》评介 [A]//阳明学汉学研究论集 [C].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1988:70.

[4]王 健.“神体儒用”的辨析:儒学在日本历史上的文化命运[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193.

[5]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00.

[6]童长义.神儒交涉:江户儒学中“诚”的思想研究 [M].台北:千华图书出版事业公司,1993:130-131.

To Regress to Ta ixu and Become a Sage——Analysis of Heihachiro Osh io’s Taixu Realm

L IYan1,PAN Chang-he2
(1.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 aw and Management,Chizhou College,Chizhou 247000,China;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Yanbian University,Yanji 133002,China)

Heihachiro Oshio’s academic theories is based on Yangming doctrine and absorbs some idea from idealist philosophy of Cheng Yi and Zhu Xi.Its core is Taixu.One should clear up distracting thoughts and take things like a philosopher so as to attain conscience and regress to Taixu.

yangming doctrine;Taixu;attaining conscience

刘志新)

B313.3

A

2095-042X(2011)03-0009-04

2011-05-08

李 燕 (1979—),女,内蒙古伊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日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潘畅和 (1955—),女,朝鲜族,吉林延边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日韩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重大项目 (06JJD 720016);池州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1RW 002)

猜你喜欢

太虚方寸张载
张载“太虚”概念当代争端辨析
太虚之境——雷安德罗·埃利希当代艺术展
天问一号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方寸之处
当代太虚拳的价值审视与推广策略研究
历史的方寸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