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经贸模拟谈判中的应用
——以英语专业大三学生50人的大班为例
2011-08-15黄丽莉
黄丽莉
(福建农林大学 人文学院,福州 350002)
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经贸模拟谈判中的应用
——以英语专业大三学生50人的大班为例
黄丽莉
(福建农林大学 人文学院,福州 350002)
随着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大,《对外经贸谈判》课程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而目前该课程教学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谈判的实践机会,尤其是在扩招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在大班中开展模拟谈判。本文就英语专业大三学生50人的大班为例,根据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原则,从任务设计的的目标、输入、活动安排、教师及学生角色等要素,探讨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对外经贸模拟谈判。
任务型教学;对外经贸谈判;商务英语;模拟谈判;任务设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外贸进出口业务大幅增长,我国许多企业对通晓商务英语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对广大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出的学生不但要求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也应该懂得商务英语的专业知识;不但要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对实际操作技能有一定了解。《对外经贸谈判》(也称《国际商务英语谈判》)课程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为培养干练的涉外商务谈判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目前该课程教学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谈判的实践机会,尤其是如何针对大学扩招所带来的学生人数增多的大班中开展模拟谈判。本文就英语专业大三学生50人的大班为例,探讨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对外经贸模拟谈判。
1 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英籍印度语言学家N.S.Prabhu主持进行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交际教学改革试验——“班加罗尔试验”(Bangalore Project),目的为改革“语言结构为本”的传统教学,以任务大纲来取代传统的结构大纲或者功能意念大纲。任务型教学法着力于创造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交流互动和意义协商机会,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培养用语言做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语言教学领域逐渐引起重视,尤其是近十年来成为研究热点[1]。
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的地位和运用近年来也得到重视,而在一般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专业选修课的《对外经贸谈判》,尤其是对外经贸模拟谈判中的运用探究较少。
1.1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在外语教学领域是个使用广泛、涵义多重的术语,考查的角度不同,界定的方式也各异[2]。本文采用Nunan(1989)对“任务”的限定:任务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一项任务由目标(goals)、输入(input)、活动(activities)、教师角色(teacher role)、学生角色(student role)和环境(setting)六要素组成[3]。
任务型教学主要基于以下几种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意义的第一性、围绕任务组织课堂、设计情景及语言材料的真实;当代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合作学习、交流互动、肯定学习者的主动性与学习者个人经历和体验;活动教学论,强调人作为社会个体对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重视;以及二语习得的的研究,从学科角度解释了为何要借助任务创造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创造输入、输出、交流互动和意义协商[4]。
简而言之,任务型教学理论主张让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来发展规则系统并习得语言,强调输入的材料的选择要能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和难易度,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是任务型教学的两个关键环节[5]。
1.2 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任务型教学的灵魂在于“任务”,Nunan作为任务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指出任务型教学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6]:
(1)强调通过用目的语相互作用和影响学会交际;
(2)将真实文本引入学习环境;
(3)为学习者提供不仅关注语言,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的机会;
(4)增强学习者个人经历作为重要的、促进课堂学习的要素的作用;努力使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激活联系起来。
这些方面的特征体现着任务型教学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如:交互性原则、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原则、过程性原则、重视学习者个人经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原则和课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使用相关性原则。为顺利达到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都应遵循这些相关的原则。
2 对外经贸模拟谈判
对外经贸谈判,又称为国际商务谈判或国际贸易谈判,指的是进行跨国经济贸易的商务活动中,处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满足某一需要,彼此通过信息交流、磋商以达到交易目的的行为过程[7]。对外经贸模拟谈判作为商务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商务谈判领域的基本理论、策略、常用句型及词汇,锻炼学生使用英语从事外贸活动谈判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在于运用一系列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的学习与实践[8],这一特点正适合对外经贸模拟谈判:侧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旨在提高学生在涉外商务场景下英语应用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与对外经贸模拟谈判的教学目标相得益彰[9]。
3 对外经贸模拟谈判中的任务设计
根据Nunan所提出的“任务”包括目标(goals)、输入(input)、活动(activities)、教师角色(teacher role)、学生角色(student role)和环境(setting)六要素组成,本文将重点讨论对外经贸模拟谈判这一任务设计的目标、输入、活动安排、教师及学生角色这四方面内容。
3.1 任务设计的目标
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经贸模拟谈判中的运用,旨在通过设计较为真实的谈判场景,让学生实践和运用课堂所学的谈判常用句型及词汇,以及谈判理论和策略,锻炼学生使用英语从事对外经贸谈判的能力。因此任务设计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任务要创造较真实的交际场景。这是Nunan提出的任务设计的首要原则,促进学生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应该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使学生完全沉浸的任务的完成中。
(2)任务应促进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学习者应加强互动,交流信息。合作学习能帮助学生锻炼社会交际能力,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加深学生对谈判技巧的掌握。
(3)任务中知识输入和输出的平衡。输入和输出的平衡是任务设计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在平时的课堂授课中,输入占较大比例;而在对外经贸模拟谈判的任务设计中,考虑到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认知能力较高,以及商务英语类课程对实践的要求较高,笔者认为模拟谈判的任务活动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
3.2 任务输入
任务输入,一般包括语言输入和策略输入。语言输入指完成任务所需的词汇,短语,句型等,是任务执行的重要前提。例如,在谈判任务开始前,应在课堂教授学生相关短语和句型,如meet each other half way(折中),Could you make it better?(再让步些好吗?)No other buyers have bid higher than this price.(没有别的买主的出价高于此价。)策略输入指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谈判基本理论和技巧。如跨文化谈判的要求和技巧,或者谈判技巧BATNA(谈判协议最佳替代方案),old mother Hubbard(哭穷策略),agenda(日程),deadline(最后期限)等。
3.3 任务设计的活动安排
在任务设计的活动安排上,本文将从谈判前、谈判中、谈判后这三个过程,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90分钟,在英语专业大三学生50人的大班中开展对外经贸模拟谈判。
(1)谈判前。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授课内容,设定谈判任务,例如:建立商务关系、报盘与还盘、运输时间、付款方式、抱怨与纠纷,每个谈判任务设买卖双方;并将50名学生,分为十个小组,每组五人,选派一位代表,进行抽签,领取任务。抽到同一个任务的买卖双方为一个大组,该组同学根据所抽取的谈判任务,结合小组成员感兴趣或者擅长的话题,构思所模拟的谈判背景,并进行角色分工,如主谈、财务总监、技术总监等。模拟谈判要求:每大组谈判时间为15分钟,其中包括每一大组10人中推选一位用PPT辅助手段,进行两分钟背景介绍;每小组实际参与谈判的人员为二至三人;另外一人为观察员(observer),为所有小组打分。最后10位观察员以及教师的评分的平均分即为每组的最后得分。教师也可以在谈判礼仪上有所要求,例如:着装正式或是在建立商务关系中递交名片或是馈赠商务礼品等。
根据Ellis和Johnson提出的任务执行的要求,任务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必须与学习者的总体学习目标相一致,并在任务一开始就告之学习者,且要符合他们的能力[10]。谈判前,教师作为任务的设计者,应该明确告知学生任务如何执行,以及评判标准,以便学生根据领取到的任务进行准备。
(2)谈判中。在谈判过程中,每组时间为15分钟,其中包括两分钟的背景介绍,以及13分钟的实际谈判环节。从笔者所组织的模拟谈判的结果来看,学生选择的话题有:中国某玩具制造商与美国进口商建立商务关系、福建武夷山某茶叶贸易公司与英国进口商的报盘与还盘、中日双方在日本地震后就蔬菜出口的付款方式的谈判等。谈判过程中,学生根据已设定的角色分工和任务话题,充分运用课堂所学,进行谈判。
教师可在征得学生许可的基础上,对该过程进行录像,以便点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做好随堂记录,从谈判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表达能力和谈判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在该过程中,教师应保持较低姿态,让学生自由主动地相互交流,不去干涉学生的任务完成。对学生在执行任务中出现的问题,不应当场纠正,而是记录下来,等任务结束后,再做点评。十位学生观察员同样也从这些方面对每组进行综合评定。
(3)谈判后。待五个模拟任务都完成后,教师和十位学生观察员进行15分钟的评估。可由学生观察员先予以点评和纠正,教师再进行最后补充。最后教师和学生观察员给每组的分数的平均值为每组的综合得分。
在该环节中,教师可根据课程要求,明确设置评分标准,如:谈判能力(50分,包括开盘表现10分,谈判议题贴合度10分,谈判目标实现程度10分,谈判策略与技巧20分),团队合作(10分),英语能力(30分,包括表达流畅10分,用词贴切10分,语感及其他10分),商务礼仪及商务文化(10分)。学生观察员也按此标准在模拟谈判过程中进行评定。
3.4 教师及学生角色
在任务设计与执行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主导地位,是任务的设计者和控制者,规定任务的内容以及任务执行的时间,任务的反馈,承担着设计、控制,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在任务执行中,学生是主体,首先根据已领取的任务话题,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之想象力,进行背景设定和角色分工。再次,通过亲身参与谈判,与对手在任务指示下,运用课堂输入,锻炼使用英语从事对外经贸谈判活动。最后,学生观察员的点评和反馈也体现了学生对课堂输入的运用,锻炼了思辨能力。
4 结语
本文通过英语专业大三学生50人的大班为例,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对外经贸模拟谈判。笔者通过学生的模拟谈判,可以看出学生在自由设定谈判背景这一任务设计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调动了模拟谈判的积极性;在任务执行中,谈判者们通过运用课堂所学的词汇、语法、及谈判策略,较好地实践了谈判环节;在点评过程中,观察员们积极发表评论,分析谈判中展示出来的谈判者的风格和策略,不但锻炼了思辨能力,也从另一个角度参与了谈判。该方法将原本50人的大班课堂按任务划分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较量,充分实践了模拟谈判的完整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授课内容,对任务的安排进行调整,例如:不同谈判者风格的模拟谈判,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人数进行任务个数的调整或是模拟谈判时间的延长。
通过以任务型教学法与谈判模拟的结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锻炼了学生运用实践课堂输入,进行模拟谈判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对外经贸谈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任务型教学法与对外经贸谈判课程的结合将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新的发展。
[1]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08.
[2] 覃修桂,齐振海.任务及任务教学法的再认识[J].外语教学,2004(3):69-74.
[3] 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 邓杰,邓颖玲.网络环境下英语视听说任务型教学研究—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J].外语教学,2007,28(5):45-49.
[6] 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Hemel Hempstead:Prin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
[7] 李雪梅.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8] 文军,刘威.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口译教学的实验研究[J].中国翻译,2007(4):42-46.
[9] 袁国爽.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在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科教研究,2008(12):98-99.
[10] Ellis,M,Johnson,C.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 Negotiation Simulation—Taking a Class of 50 Third Year English Majors as an Example
HUANG Li-l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With the growing social needs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s,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Negotiations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current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of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urrently,one of the urgent needs in this course is how to create more practical opportunities for the students,especially those in the large class,to carry out negotiation simulation effectively.By adopting the example of a class of 50 third year English majors,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theory and principles of task-based teaching,explores how to employ the task-based teaching in foreign trade negotiation simulations in the areas of the objectives,input,activities,teacher and student role of the task designs.
task-based teaching;international trade negotiation;business English;negotiation simulation;task design
G642
A
1009-3907(2011)12-0109-04
2011-06-25
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师培养基金项目(2011-2012)
黄丽莉(1982-),女,福建浦城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商务英语教学及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方面研究。
责任编辑:刘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