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的基础教育整合

2011-08-15吕庆春伍爱华

关键词:城乡农村学校

吕庆春,伍爱华

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的基础教育整合

吕庆春,伍爱华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要将教育机会和资源毫无歧视地提供给受教育者。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教育资源向城市严重倾斜,造成城乡教育机会不均、教育环境反差巨大。原有的基础教育投入和资源分配制度还在扭曲着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地仍延续着基础教育的排斥、倾斜与失衡现象。在城乡统筹改革实验中,必须在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大胆创新,促进城乡基础教育整合,形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新机制。

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统筹城乡;财政投入;资源配置;制度设计

统筹城乡改革试验是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后,为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深层次困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将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求在制约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创新、率先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基础教育的城乡统筹,必须改变城乡教育发展不对称状态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艰难局面,在教育的投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大胆创新,促进城乡教育整合。

一、城乡基础教育缺乏公平的制度安排

在制度性的社会安排中,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目标,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个人、群体或者阶层的取向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社会的资源和财富有限,无法让所有的社会成员享有时,作为价值的权威分配的公共政策就明显地偏重于社会的一些部门、阶层和群体,在缺乏公平的制度安排的背景下,社会排斥就出现了。一些社会学家对拉美一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排斥进行了考察,认为农业社会被工业社会所追寻的政治价值取向和社会管理方式所取代,工业部门的代理人左右着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经济发展走势和教育导向等诸方面,于是,现代部门的强大与扩张,使得传统部门逐渐形成国家中的产业边缘化现象。拉美国家有的社会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内部殖民化”。随着国家“二元”结构的出现,基础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避免。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除了全部免除农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之外,还对义务教育阶段住读学生给予生活补贴,大大地改善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的欠账太多,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大,还是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城乡统筹改革实验中不断加以改进。

(一)财政投入缺乏公平的制度安排

1.义务教育阶段城乡财政投入差距

2004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支出占义务教育总支出的69.85%,这个比例明显偏小,包括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的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都达到了85%~90%之间。2004年,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占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比例为54.47%,其中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所占比例为32.92%[1]。这个拨款总体偏低,农村所占比例更低,与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需求相比很不相称。目前,多数地区政府对义务教育公立学校拨款不是按学生人数,而是区别重点校和非重点校拨款,造成同一级政府管理的公立学校之间差距巨大的局面[2]。城市的重点学校多,加上地缘优势、人际关系协调等多方面因素,得到的财政拨款远远多余农村学校。

2.教育投入城乡差距明显

在城乡分治的社会里,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巨大。一是城乡教育投入存在差距。2002年我国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入是5 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占总人口60%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3]。二是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投入城乡差距明显。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显示,2001年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只享受全国义务教育经费的31.2%。农村初中、小学基建支出仅占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基建支出的1.9%、3.6%。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共经费仅为城市平均水平的三成。三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投入与高等教育阶段差距很大。2004年,预算内初中生均经费与大学生均经费之比为1∶4.3,预算内小学生均经费与大学生均经费之比为1∶4.8。城市中小学的多数已是“锦衣玉食”,一些重点中小学仅靠财政上亿元拨款就“富得流油”[4]。

(二)资源配置缺乏公平的制度安排

有人曾经比喻中国城市的学校像西欧,而农村的学校像非洲。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1.城乡办学条件差距很大。城市学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现代化的各类实验室,有齐全的电教设备,运动场、图书馆、会议室、演播厅等齐备,有各种文艺汇演、夏令营等课外活动。在农村学校,很多设施如教室、教学设备、运动设施等都较差。由于经费不足,相当多农村地区不具备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一是农村地区危房比例偏高。2004年,全国的小学和初中共有4 542.3万m2的危房,同时每年自然新增危房约1 750万m2。小学和初中校舍的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那么多的中小学生遇难,学校房屋质量差、危房较多是其因素之一。二是农村初中校舍严重不足。农村学校大班超员现象十分普遍,一半以上的班级规模在56人以上,个别地方甚至超过了100人。三是中小学仪器设备的达标率较低。2004年,小学仪器设备达标率为50.91%,初中为70.57%,而在农村地区该比例更低。在一些贫困地区,甚至缺乏黑板、粉笔等最基本的教学用具,正常的教学活动都难以开展[2]。

2.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明显。城市有一流的师资,有频繁的文化、教学、学术交流等。这些在农村根本谈不上,连教师人数也不够。其一,师资学历与城市相比偏低。据统计,2002年,农村和县镇学校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分别占25.07%和40.03%,远远低于城市57.15%的比例;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分别占11.36%和 17.58%,也远低于城市 47.03%的比例[5]。其二,师资较缺。据调查,有一个乡的初级中学只有2名英语教师,要承担全校三个年级9个班的英语课,其工作的繁重程度可想而知。城市学生从幼儿园就在接受汉、英双语教学,但农村很多地方初中和高中都缺乏英语教师。其三,观念较落后。由于农村较闭塞,缺乏与外界交流,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也无法与城市相比。

(三)农民工子女城市求学缺乏公平的对待

尽管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农民工子女同有城市户口的人享有同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由于户籍的限制或者影响,他们到公办学校读书受限,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其一,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入学要按成绩择优录取。在应试教育主导教育方向的社会里,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社会地位和声望的重要指标,学校受社会竞争和考评机制等多方面的影响,非常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农民工子女只有经过考试,成绩优秀者才可以到城里公立学校读书。其二,学校容量有限。一方面,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学校的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成长有一定差距,学校容量确实有限,使得很多公立学校难以大量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另一方面,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是丰厚的,很多学校不会主动去开拓资源,反而以此为名,将一些农民工子女挡在门外。其三,一些公办学校巧立名目,变相收费。虽然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禁止学校乱收费,但是一些学校还是受利益的驱使,以赞助费等多种名目收取高额的费用。这样,民办打工子弟学校便成为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主要渠道。

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后,也往往不能享有与城市学生一样的待遇。东部某直辖市一所有小学生、初中生共650多人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被关停并转以后,其中小学六年级和初中部的300多学生并入了H中学。这所H中学在这个城市与一流的重点中学相比只算三流学校,可就是这样一所三流中校仍然要实行学生身份隔离,把不同生源地或者身份的学生安排在不同的教学楼里学习,东楼为主楼是本地生源的学生,西楼为附楼是农民工子弟[6]。

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整合基础教育

现代化是以工业发展为标志的。为了加快工业化建设,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用了城乡分治的办法,逐步形成了经济社会的城乡“二元”体制。长期以来,社会整体资源向城市倾斜和聚集,于是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出。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要求改变这种非均衡、非对称状态。如今统筹城乡发展,则必须努力实现教育的城乡一体化。

(一)现代化初期社会难以均衡发展

从历史的视角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到初现繁荣阶段,城乡“二元”结构日渐突出,这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一个国家的经济越是落后,特殊的制度因素在增加对新生工业的资金供给,以及向它们提供较为集中和较为高深的企业指导方面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国家越是落后,这些因素的强制性和广泛性就越是显著。”[7]其一,政府的投入集中于工业以及城市。为了加快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政府把优先发展工业,增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放在首位。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人口生活及社会保障的投入,使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等方面差距拉大。其二,城市工人及政府雇员的工资水平与农民收入差距拉大。一般情况下,一个政府雇员的最低工资水平是农民收入的2~3倍,在有的国家扩大到5~6倍[8]。其三,科技革命大多肇始于工业部门,并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工业部门不断走向繁荣。而传统的农业部门技术更新缓慢,抗御自然能力低下,农业发展也缓慢,很多时候停滞不前。其四,教育的发展所培养出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能的人才绝大部分流入城市,进入工业部门,促进现代部门更快发展,农业逐渐边缘化。因此,从世界范围考察,一些国家转型的经验表明,“它以牺牲乡村为代价,加深了城乡的分裂。这不仅无助于社会凝聚力或者财富的共享,还会加深乡村生活的疏离与复归”[9]。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要求加强社会建设,呼唤城乡整合。

(二)国运兴衰与个人发展均系于教育

教育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也是塑造人的第一变量,是维系社会精英循环的纽带。教育作为培育人的摇篮,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涂尔干高扬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宗教和经济代表了各个社会中主要的制度形式,这些方面的制度为社会提供了指导的法则和准则,它们的区别在于它们在社会中所承担的任务不同、所起的功能不一样。其中,教育具有核心地位,因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以某种方式和准则教育人,对孩子们的成才奠定了早期的基础[10]。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其职业地位也越高。“学校教育成了对个人所有的能力进行客观评价的标准及在职业招聘时的选拔基准,起到了把个人从无可奈何的出身家族解放出来的作用。”[11]阿尔蒙德也认为,在社会职位的人选中,其挑选标准是教育而不是社会地位。当代世界的许多角色都需要文化,并且至少有足以胜任角色的某些特殊教育。很明显,许多技术官员的角色就是这样的[12]。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的主流观点都认为:“教育能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能使社会新成员通过社会化而接受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体系。”[13]教育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加速经济增长,加快社会前进的步伐;二是塑造社会的主体——人。教育使人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可以跃居到社会的较高阶层。那些社会精英阶层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曾经占有优势的教育资源。教育提升人的文化修养,确定或改变人的政治价值取向,使人成为有素养的人。这样,教育不仅塑造了社会精英,也使一部分人从原有的社会阶级阶层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社会阶层。

(三)统筹城乡发展急需加强基础教育整合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财富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的政治视角也发生了变化。主导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导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改善民生,做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关注农民和农村教育,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一个人人享有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成果的社会。党的十七大把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党的工作重点之一,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国家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关注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重要工作,加大了社会整合力度。

社会要体现竞争的公平与平等,首要的是竞争的起点要平等。这就要求营造一个全体国民平等受教育的环境,使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平等。“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人都在吹嘘他们公立学校的质量。事实上,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美国人进行向上社会流动的基础。 ”[14]中国深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乡分割,教育对象严格限定,教育资源向城市严重倾斜,造成社会转型期城乡居民教育机会不均、教育环境反差很大。因此,在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必须加强基础教育的城乡整合。

三、统筹城乡改革中基础教育整合的路径

在社会转型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困局难以破解,城乡教育“非对称”发展现象较为突出,导致维系社会公平竞争起点的教育失衡,直接挑战社会公平,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要将教育机会和资源毫无歧视地提供给受教育者。现代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准则和政策取向应当是:不管是富人、城里人还是穷人、乡下人,都有平等权利共同享用教育这种公共品,在教育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等多方面必须实现城乡大致公平。这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制度排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制度安排。首先,遵循教育的无差序性原则,保证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不受地域、城乡、性别、民族、经济背景、阶层等各种条件的限制,都能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其次,教育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

(一)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投入的城乡统筹

近几年,国家为了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公民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加大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投入,实行了多项惠及学生的政策。从2001年起实行“两免一补”到2008年秋季开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使得在教育的投入、城乡统筹等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教育的公共性逐步得到彰显。

1.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城乡统筹。进行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必须将教育经费投入进行城乡统筹。(1)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投入差距。如果照以前城乡巨额差距的方式继续下去,城市的学校办得再漂亮,也只能拉大城乡差距,很难较快提高整体国民教育水平,而且会导致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总体失衡。(2)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承担着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没有充裕的财政投入是无法办好义务教育的。义务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上不去,直接影响国民的素质。(3)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投入。高等教育需要大量投入无可厚非,但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是让所有或者绝对多数适龄公民接受基本教育,没有充足的财政投入,难于提高教育质量。

2.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农村农业税取消之后,应加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1)保障农村(尤其是边缘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再不能出现工资拖欠现象。(2)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由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很多贫困地区不具备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学校校舍简陋,实验设备奇缺,运动场地和设施缺乏,这些都要尽力改变。(3)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校的债务问题。据统计,现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普九”欠债还有300~400亿元,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

3.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补偿力度。现在中国已经做到了免除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并给农村寄宿学生以补贴。还应做以下尝试:一是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交通补贴和免费医疗;二是尝试对贫困家庭每月发放子女上学的补贴。

(二)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统筹

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办学条件差等现实依然困扰着农村教育,并且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同是一国公民,应享受基本的国民待遇,这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一个国家连国民待遇原则都不能坚守,就无法体现宪法所倡导的“公民一律平等”精神。在统筹城乡改革实验中,要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城乡统筹。

1.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现在城市里的学校条件越来越好,尤其是一些重点学校,其办学条件不仅在中国属于一流,和发达国家相比也已经差不多了,而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校舍和其他办学条件多少年来没有多少改善,有的甚至越来越差。在城乡统筹的改革试验中,为保证向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提供满足一定质量的、基本的、相对均衡的义务教育,政府应制定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线或者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其中应该包括:(1)义务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及工资标准;(2)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标准 (场地、校舍、建筑物、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具体标准);(3)保持学校正常运转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线或者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还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2]。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应成为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发展教育首先关注的问题。

2.缩小城乡师资差距。应采取措施改变农村教师紧缺、学历偏低、待遇偏低的局面。(1)将新增的一部分财政转移支付专项用于引进新教师,增加合格教师的数量。尤其要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才到农村,特别是到偏远山区和落后地区任教。(2)借鉴高校引进人才的经验,引进哪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和高学历教师到农村任教,可采取给安家费、给专项补贴、提供住房、解决配偶和子女实际问题等方式。

3.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为保证转移支付资金公平地分配和有效地使用,以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线为依据,可以县为单位,按因素法测算义务教育经费的标准需求和标准供给能力,其缺口由上级财政填平补齐。明确各级政府要分担的责任,市(省级)政府应该对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承担主要责任。此外,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应设立义务教育专项资金,扶持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事业。

4.保障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公平与公正性。在同一行政区内,对于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该以学生数为标准,实行均等化拨款制度。义务教育经费是纳税人贡献的资源,在公立学校之间进行分配时,必须客观公正。同一级政府管理的公立学校,原则上每个学生应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同时,为解决同区内不同学校间财政资源严重不均衡的局面,以及义务教育阶段严重的择校问题,应取消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的划分,对所有的学校一视同仁,都以学生数为标准,实行均等化拨款制度。在当前,财政资源分配应向薄弱学校倾斜,以缩小学校间财政资源配置的差别[2]。

(三)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求学机会均等

1.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应试教育是中国的教育传统,自科举制度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存在。应该说应试教育有它存在的土壤与合理性,但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不协调的地方。现代社会是创新的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这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机制。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淡化应试教育,努力搞好素质教育,改变优生积聚优校的办法,让学校合理分担学生资源。

2.增加城市学校的数量和容量。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作为劳动力的蓄水池,其中大量劳动力将离开乡村来到城市,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家属、小孩。目前,把农民工计算在内,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5%左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设施也需要加速发展。教育作为一种公共品,使其满足人们(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民工子女)的需求,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必须扩大城市的教育规模,扩大城市的教育投入。(1)新建学校,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不再接受现代私塾教育,或者到打工子弟学校学习。(2)对原有学校进行扩容,积极引进教师、增添校舍等,扩大办学规模。(3)禁止学校变相收取额外的费用。现在一些农民工子女要到城里较好的学校读书,从小学到中学,每年都要缴纳数额不等的借读费,学校以赞助费等各种名义收下,这是必须禁止的。

3.扫除农民工子女中考和高考的户籍障碍。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城市只勉强负责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高中被排斥在义务教育之外。这对于很多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又被城市户籍隔离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往往初中毕业就意味着城市学习生活的终结。因此,必须尽快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让在城里完成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能继续上学,并能参加高考。

(四)开展教育下乡活动

有学者做过研究,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援工业的周期一般是50年,之后就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我国现在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在教育方面也是城市反哺农村的时期。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展支教活动,但从规模、力度和实质内容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充实。

1.扎实开展好支教活动。从城市重点学校定期选派一部分优秀教师到偏远和贫困地区任教。要像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派遣医疗队援助非洲贫困国家一样,两年一换。一是选派重点学校的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最快一年一换,要不间断,不能搞形式,走过场;二是将支教经历作为评聘职称、晋升职务的重要考核指标。规定没有这样的经历不行,就像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年男性必须服兵役一样,没有这个经历任何人都不行。

2.结对帮扶与资源开放。城市设施较好的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贫困学校,或者免费向农村学校开放。城里有的重点学校设施非常好,而它们获得政府拨款、社会赞助的项目和经费非常多,因此它们有能力帮助农村的贫困学校。一是将一些教学设施或者用过了的教学设施赠送给贫困地区的学校;二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与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进行帮扶;三是将体育场地、实验室、演播室等设施向农村学生开放,让农村孩子体验现代教育方式和手段。

3.面向农村偏远地区招生。城市学校不带功利性地面向农村招收一部分学生。现在城市的重点学校也在向农村招收学生,但其目的是追求升学率,招收的是农村学校中的尖子生。在城乡教育统筹过程中,城市中小学校应该有一部分生源面向农村偏远地区,同时既要招收成绩好的学生,又要招收成绩差一些的学生。

(五)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和联合国儿童基金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父母关爱的缺失和学习的压力,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两个最大而又往往被成人忽略的困境[15]。对于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爱与关怀。爱与安全感缺失,生活稳定感丧失,生活在孤独与惶恐之中,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学校要切实肩负起关爱留守儿童的责任,有条件的要让他们到学校寄宿,政府给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费。教师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情况,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四、结语

总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了城乡居民在经济、文化、教育、心理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巨大差别,加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是跨越式发展,走的是非均衡发展的现代化之路,社会建设的滞后性又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在农村和城市极不平衡,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是城乡统筹改革试验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城乡统筹改革试验中,要努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束缚,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从各个方面促进城乡基础教育整合。

[1]王信川.保障教育发展权促进人全面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09-18.

[2]王善迈,曹夕多.重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

[3]陈锡文.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村政策[J].改革,2004(3).

[4]周大平.义务教育欠缺公平的制度安排[J].瞭望,2005(19).

[5]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亚洲管治研究中心.中国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62.

[6]吴珊.上海一所公立中学将农民工子弟与本地生隔离[N].南方都市报,2010-06-09.

[7]艾森斯塔德S N.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张旅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54.

[8]阿瑟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施伟,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91.

[9]猪口孝.变动中的民主[M].林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0.

[10]Anthony M Orum.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M].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1:68.

[11]今田高俊.社会阶层与政治[M].赵华敏,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11.

[12]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987:148.

[13]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M].陈一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79.

[14]高坂健次.当代日本社会分层[M].张玄,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36.

[15]文赤华.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面临心理困扰[J].瞭望,2005(47).

G40-011.8

A

1673-1999(2011)10-0109-05

吕庆春(1967-),男,四川蓬安人,博士,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教授,从事社会转型、社会风险研究;伍爱华,女,四川蓬安人,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

2011-04-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研究”(08XSH002)。

猜你喜欢

城乡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城乡涌动创业潮
学校推介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奇妙学校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