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过程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探讨
2011-10-17何志武潘洪涛
何志武,潘洪涛
就业过程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探讨
何志武,潘洪涛
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引入过程理论,从大学生的就业过程解构其能力结构,针对就业过程的阶段和环节,建立相应的能力结构体系,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做出解答。
大学生;就业过程理论;就业能力
2010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身的就业能力问题。因此,进行就业能力研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可行路径。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变迁和视角转换
关于就业能力概念的内涵,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变迁过程。加齐耶对西方就业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就业能力的界定可分为,二分法的就业能力,主要关注劳动者的可雇佣性/不可雇佣性;基于劳动政策制定的就业能力,这里,就业能力被理解为个体潜在被雇佣的能力;基于劳动力市场绩效的就业能力,突出强调了劳动者基于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市场回报的预期;主动就业能力,强调劳动者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永久经纪人;互动型的就业能力,认为就业能力是政府、雇主以及劳动者共同的责任[1]。王霆、唐代盛对国外有关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他们研究认为,国外对就业能力的研究经历了从最初关注劳动者的可雇佣性,到20世纪中期把就业能力理解为个体潜在被雇佣能力,然后到80年代发展到“元特征”就业能力的概念[2]。其中,“元特征”就业能力的概念整合了态度、知识和技能等决定劳动力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3]。从90年代后期开始,就业能力的概念被进一步放宽,在不同的研究中它包含了劳动力市场形势、公司政策以及政策相关政策等[4]。不同的研究者的关注点也有很大的差异,关注,加齐耶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应该考虑劳动力市场的潜力及职业技能[5];乌坦则更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形势及政府和公司责任的研究[6];布洛赫和贝茨则认为,指导劳动者进行个体职业生涯设计更有意义[7];朱新秤则把就业能力概括为“个体在劳动力市场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各种条件的集合。”[8]
分析上述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研究的深入,就业能力的内涵在不断的扩大,研究的焦点也越来越多元化。对劳动者的关注由最初只关注劳动者的可雇佣性或成熟劳动者的可利用率,发展到现在对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全面关注。对于就业能力的责任主体,也从最初认为政府有责任激励个体以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发展到认为政府、雇主和劳动者者是就业能力发展的责任分担方。
基于上述研究,结合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我们倾向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顺利获得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当然,我们也认为,在这种能力的培训、取得和运用的过程中,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本人都负有一定的义务或责任。从我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不难发现,相对于其他研究者,我们的研究视角具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从过程理论出发的。之所以要转换我们的研究视角,就在于传统的能力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提升相应的具体内容上,没有从逻辑上回答为什么大学生要提升(增强)这些能力?鉴于该种原因,我们借助于过程理论,选择从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分析入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新视域:就业过程理论
关于就业能力的结构,国内外学者们也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进行过大量研究。瑟贾森对于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在其对就业能力概念的描述中。他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对就业能力的概念进行理解,核心的、宽泛的和全包的。其中,核心的界定,仅指劳动者在特定的劳动力市场情境中能够在多种工作中取得成功的潜力,即只关注劳动者的能力;宽泛的界定除了劳动者的能力,还包括了劳动者的意愿、学习的能力等所有个体特征;而全包的界定除了宽泛界定的内容外,还增加了环境因素和实现条件等[9]。国外也有学者主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就业能力进行了阐释。福里耶尔和泽尔斯认为,就业能力包含个人能力和职业期望两个方面。其中,个人能力涵盖四个方而的要素:个人符号,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年龄、性别等个人传记特点;行为才能,包括可转移技能、独立性、对成长的需要、对经验的开放性、与他人共事的能力和弹性;自我效能感,即相信自己能胜任工作的信念;劳动力市场行为,包括获得社会网络和职业空缺信息。职业期望是指个人的激励特性,包括提升就业能力和转换工作的意愿[10]。菲尤盖特等则认为,就业能力可以解释为能使雇员识别和实现职业生涯机会的某种特定的和积极的适应力。他们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四个维度:职业生涯识别、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职业生涯识别是指个人对职业生涯的自我解释,包括职业目标、个性特质、价值观、交互方式和时间观念。个人适应性是指改变个人因素(如知识和技能)和个人行为以满足环境需要的意愿和能力,包括乐观主义、学习意愿、接纳变化、内控特质及自我效能感。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可用以拓展个人认同和实现职业生涯的机会的社会网络(包括网络的规模和强度)。人力资本是指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进步的一系列变量,例如年龄和教育背景、工作和培训经历、工作绩效、情商等[11]。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问题,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郭志文和宋俊虹认为,就业能力实际上是个人在某一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结果,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反应。就业能力不仅取决于个人拥有的某些特质,而且还与个人环境、个人应对劳动力市场的策略以及外部的结构因素有关[12]。朱新秤认为,尽管不同的学者和研究团体由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状况不同,对于就业能力心理结构构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方面是相同的,那就是:“就业能力是由知识、技能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的一个混合心理结构”。进而,朱新秤基于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提出,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心理结构包括“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个人适应能力”。[13]也有国内学者探讨了特定能力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田永坡等研究了工作搜寻能力、配置能力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14]。他们认为,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的过程就是他们根据自身禀赋,在综合各种资源地情况,把自己与最佳岗位相匹配的过程,并提出大学生就业难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投入不足资源配置能力较低的结果。李大勇探讨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的关系,并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了剖析,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导致他们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缺乏充分的准备;职业定位不明,就业价值急功近利;缺乏信心,依赖心理较重;求职经验不足[15]。管大伟则专文讨论了非专业知识能力与高职学生就业的关系,主要讨论了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16]。另外,也有学者专门讨论了自我效能感和表达能力等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只有少数学者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过分析。应松宝认为大学生就业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大学生就业过程包括“从个体报考大学直到参加工作和其后的工作生涯的整个过程”,而狭义的大学生就业过程则是指“大学生搜寻工作信息、应聘、接受用人单位的测评、就工作待遇讨价还价、签订劳动协议的过程”[17]。孙益武在讨论就业过程中的政策和法律时也提到,大学生就业应该包括“择业阶段、签约阶段、就业报到阶段”[18]。另外,各地在就业指导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些就业模式。山西农业大学提出的大学生就业过程包括了解就业政策;分析形势,准确定位;收集处理就业信息;自荐应聘;签约;文明离校与报到就业等六个步骤[19]。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认为“对大学生来说,一个完整的择业过程,至少包括收集信息、自我分析、确立目标、准备材料、参加招聘会(投递材料)、参加笔试、参加面试、签订协议、走上岗位等环节”。[20]中国理工大学甚至还制作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年历 (见表 1[21]),不只提出了毕业生择业的阶段,还提出了每阶段的大致时间。
表1 应届毕业生就业年历
张辉、张宪国在论及毕业生求职基本方法时,也从收集有用的信息、做好自荐材料、写好简历、参见面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22]。
在本研究中,我们所指的大学生就业过程,大体与应松宝所指的狭义的大学生就业过程相对应,是指从大学生准备进入劳动力市场开始相关信息收集到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正式就业的过程。通过对上述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的过程至少应该包含就业信息的收集、参加测试(笔试/面试)、签约这样三个典型的阶段。其中,签约可以视为大学生就业过程的结果,而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参加测试是大学生就业必须经历的两个阶段。其中,就业信息的收集可分为“搜寻就业信息、评价就业信息”等阶段,其结果应该是选择合适/满意的用人单位,发出求职信息或做出求职表示;而参加测试亦可细分为“测试准备和正式参加测试”两个阶段,当然,根据测试的方式不同,对大学生相应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由此,我们认为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信息收集阶段和参加测试阶段;五个基本环节即搜寻就业信息、评价就业信息、发出求职信息、测试准备和正式参加测试(表2)。
表2 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基本阶段和环节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理论解构
依据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基本阶段和环节,我们来探讨每个阶段或环节所需要的能力,或者说,有哪些能力与每个就业环节匹配。这样,我们就能解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体系,科学地建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体系。
大学生就业过程环节一:搜寻就业信息。从广义上讲,我们可以把此处的搜寻就业信息理解成获取劳动力市场(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需求信息的能力,从狭义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是大学生接受就业信息的能力。从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来看,大概可分为学校(包括学校网站、公告栏、教师通知)、社会(包括公共媒体、劳动力市场等)和私人人际网络(家庭成员、亲属、其他朋友等)。由此,我们认为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主要针对学校网站、公告栏、教师通知、公共媒体等)和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社会资本的状况(部分受到交际能力的影响)是影响大学生信息搜寻效果的关键变量。当然,学校提供信息的能力、状况、劳动力市场提供信息的状况乃至国家、地区的就业吸纳能力,在这里也会作为环境变量,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
大学生就业过程大学生就业环节二:评价就业信息。一般而言,大学生对就业信息是否可用的评价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进行的,或者说大学生用两个关键指标来衡量就业信息的适用性。一个指标是,自己的条件能否满足岗位要求;另一个指标是该信息所传递的岗位是否满足自己的择业期望。从而,可以得出,在就业信息的评价过程中,大学生自身与就业要求相关的条件、专用人力资本和职业期望、择业标准就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自身的专业条件/专用人力资本状况,是由所学专业、专业水平等决定的。这一方面跟学生的努力程度有关,同时,在很大程度也受到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培养水平乃至国家教育导向的影响。
大学生职业期望的高低和预期的职业范围,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评价。
根据工作搜寻模型,当职业期望较高时,他可能会拒绝现有的接收单位而继续寻找上作。[23]而大量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预期偏高的情况。如果大学生不能或不愿意及时调整过高的就业预期,就业能力当然也会大大减弱。
另外,大学生有时并不一定是期望值过高,而是对预期的职业范围过于狭窄,从而错失很多工作机会。这主要是由于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只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或者,或者只想从事与本专业相近的工作。当然,也有学生只想到某类、甚至某个单位工作。一般研究者把这种情况当作是大学生职业期望过高的一种体现,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类情况更多的能从大学生思维的固化、经验的狭窄、对陌生情境的恐惧(环境适应能力差)和大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不足等方面获得解释。
总的来说,在环节二中,大学生的专业方向(学校的专业设置或者国家的教育导向)、专业技能水平(部分取决于学校的专业培养水平)、职业期望(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开放的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相关)是影响本环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就业过程环节三:发出求职信息。在学生对就业信息进行评价后,会选择合适的招聘单位发出求职信息。在该环节中,如果学生的求职信息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收到用人单位的测试邀请,我们就认为该学生在这个环节是成功的。此处,我们假设求职学生的专用人力资本状况是相同的,即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程度上是相同的 (相关问题在环节二中已经进行了考查)。那么关键就剩下了学生求职信息的组织水平上。这里,至少能反映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学生的表达能力,根据发出求职信息的方式不同可能是语言表达能力(如,电话求职),更多的可能是书面表达能力(简历的制作等);二是,学生对招聘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回应/互动能力。其中,对招聘信息的理解,能反映出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对信息的回应能力,除了信息处理能力外,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人际互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状况。
大学生就业过程环节四:测试准备阶段。测试准备阶段是指,学生从接到测试通知到参加测试之间的时段。测试一般是笔试、面试中的一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的组合。无论测试以哪种方式进行,大学生需要做准备其实是大致相同的,一般包括,相关知识的准备、个人形象方面的准备和测试经验的准备。面试的准备阶段,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互动能力的一项挑战。相关知识的准备方面,有的是会有大致的准备范围的,如国家公务员考试;有的则没有或者表面没有准备范围。前者,更多的能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快速学习和理解能力,后者,除了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还会考查到学生对测试的理解能力,侧面也能反映出学生的互动、知识迁移和适应能力。
大学生就业过程环节五:测试阶段。学生参加笔试或面试,当然,就一般招聘而言,可能没有笔试,但面试基本是测试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可以说,测试是对包括专业能力、信息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互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就业能力的综合考查。
通过解构大学生就业过程环节所需要的就业能力,我们认为可以探讨就业过程环节与相关能力内容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匹配图,研究其权重关系问题。各个就业环节与就业能力的匹配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大学生就业过程环节与就业能力匹配表
这样,如果我们给出各个就业环节对于大学生就业岗位获取的贡献权重,对基本没有影响、可能有影响、有显著影响合理赋值,则可以得出每种就业能力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值,并依此对各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当然,上表的内容描述的也只是一般的情形,对于部分专业(如,部分专业性强且供不应求的专业)也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Gazier B,Employability:an Evolutionary Notion,an Interactive Concept,in Gazier B.(ed):Employability:Concepts and Policies,Employment Observatory[G].European Commission.1999.
[2]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2006(3).
[3]Pearson R W.Creating Exible Careers:Some Observations on a “bridge” Programme for Unemployed Professional[J].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1988,16(3).
[4]Forrier A,Sels L,1990.The Concept Employability:a Complex Mosai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J].2003(3).
[5]Gazier Bernard.L’employabilité:brève Radiographie d’un Concept en Mutation[J].Sociologie du Travail,1990(4).
[6]Outin J L.Trajectoires Professionnelles et Mobilité de la main-d’?uvre:La construction sociale de l’employabilité [J].Sociologie du travail,1990,32(4).
[7]Bloch S.Bates T.Employability:Your Way to Career Success[M].London Kogan Page:1995.
[8]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4).
[9]Thijssen G L,van der Heijden,B I J M,Rocco T S.Toward the Employability Link Model:Current Employment Transition to Future Employment Perspectives[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2008,7(2).
[10]Forrier A,Sels L,The Concept Employability:a Complex Mosaic[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03(3).
[11]Fugate M.Kinicki A J,Ashforth B E.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
[12]郭志文,宋俊虹.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
[13]朱新秤.大学生就业能力心理结构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
[14]田永坡,俞婷君,吴克明.工作搜寻、配置能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J].青年研究,2007(3).
[15]李大勇.试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求职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9).
[16]管大伟.加强非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促进高职学生顺利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17).
[17]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18]孙益武.就业过程中的政策和法律解读[EB/OL].http://www.career.fudan.edu.cn/upload/File/20091123091437141.pdf,2010-04-04.
[19]大学生现行就业制度及择业途径[EB/OL].http://www1.sxau.edu.cn/shipinyuan/zsjy-web/daxueshengxianxinfjiuyeahudu jizeyetujing.htm,2010-04-04.
[20]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程序[EB/OL].http://kjxy.tengzhou.gov.cn/zsbgs/jydt/t20090520_74014.htm,2010-04-04.
[21]中国理工大学.大学生就业流程介绍[EB/OL]http://www.zglgedu.com/detail.php?infoid_28.html,2010-04-04
[22]张辉,张宪国.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9.
[23]Mortensen D.Job Search and Labor Market Analysis,in A Shenfelter and Layard (eds)[G].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North-Holland,Amsterdam.1986.
G646
A
1673-1999(2011)10-0156-04
何志武(1974-),男,湖北人,博士,重庆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研究。
2011-03-11
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机制创新研究”;重庆科技学院重点项目:“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