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科核心竞争力:特色、文化和人才

2011-08-15重庆科技学院校长严欣平

关键词:学校学生

重庆科技学院校长 严欣平

重科核心竞争力:特色、文化和人才

重庆科技学院校长 严欣平

今天,我们迎来了重庆科技学院建校60周年喜庆和欢欣的日子。校庆是加油站,追抚曾经的亮点,照亮我们勇往直前;总结过去的经验,擦亮我们穿越纷扰的慧眼;汇聚宾朋校友,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校庆是宣言书,一个社会名流云集、地方贤达毕至的盛典,注定是一个思想涌动的力量源泉。好风凭借力,年轻的重科需要故交的扶携,更需要新朋的指点。重科人低调,但不低迷,一代又一代坚韧朴实的重科人,骨子里始终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器识与宏愿,负重前行,用青春、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部厚重的重科发展史;重科人始终勇立潮头,敢于担当,以办好责任大学为使命,用报效祖国、造福黎民的热血情怀,开拓进取,不断续写重科的美好华章。

一、忆昔:艰苦创业,锐意进取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1951年,新中国百废待兴,朝鲜半岛硝烟正浓,无论是发展国家经济还是保障战时需要,都需要强大的工业经济做支撑。当时,作为工业经济之筋骨的钢铁和工业经济之血液的石油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培养两大行业建设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祖国的需要就是方向,人民的需要就是动力。4月和7月,由中央燃料工业部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分别决定,在重庆建立西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和西南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冶金专修科,1952年分别更名为重庆石油工业学校和重庆钢铁工业学校,两所承载着为新中国培养急需建设人才重要使命的学校就此诞生了。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沥风沐雨,艰苦中成长,奋斗中壮大。1980年,两所学校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而且不约而同地都在机构改革、产学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85年和1994年两所学校分别由中专升格为专科学校,又分别在1998年和1999年召开了一次承前启后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工作会议,办学理念和思路渐趋成熟,之后的发展轨迹又呈现出共同的育人特征:德育先行,狠抓教学,重视实践,注重能力,背靠行业,产学结合,面向一线,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在今天喜庆学校60华诞的日子,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倍感欣慰,倍感豪迈!那是重科人永久的荣耀——钢铁元帅升帐新中国建设一马当先,石油大军会战共和国腾飞添威助力!

“青山矗立,不坠凌云之志。”2004年,两校顺势而为,依利而行,合校升本一气呵成,开启发展新征程。我们用务实高远的发展目标引领学校未来,用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汇聚力量,借行业振兴之势,乘重庆发展东风,抓大学城建设之机,从合校之初的阵痛到深度和谐融合;从依依不舍离开老校区到首个整体入住大学城;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全面提升,重科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历经大融合、大建设、大置换、大搬迁、大发展,臻成今日之繁盛局面,为重科打开发展空间,为“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铺开驰骋的疆场。历史无言却铿锵,一穷二白又何妨?筚路蓝缕心维坚,峰回路转点沧桑。

二、抚今:居高谋远,屡创佳绩

(一)重科之战略思想

从重科进入本科教育之日起,就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高校林立之中,传承和发扬过去之辉煌,如何在高校竞争日趋激烈之中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战略判断。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能否上大学转为如何上好大学,高校毕业生已经不是“皇帝的女儿”。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正确处理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关系,更加注重内涵建设。重科长期依托行业办学,积淀了很好的行业情缘和办学基础,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重科地处重庆,重庆大发展为学校提供了巨大办学空间。因此,我们只有传承立新,将重科的理想与行业和重庆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重科的追求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服务找出路,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增活力,努力把学校的各种优势和资源转换为培养高质量学生、推进科技进步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故此,我们确立了“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确立了“立足重庆、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办学思路,确立了特色是发展之基,文化是发展之魂,人才是发展之源的战略思想。

(二)重科之精神

韦伯曾有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设: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这一事业、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的文化精神。一所大学应该有一种特有的精神气质,感召着师生努力投入,鼓舞着成员奋力进取,支撑着管理者坚持和开拓。大学的文化精神是整个群体成员所体现出来的气质风貌。其内在形成机理以价值观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在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具有感染力、号召力。重科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坚持用大庆精神等行业精神和红岩精神激励师生,逐步塑造了重科人朴实无华、勤劳率直、甘于奉献的品格,培养了重科人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刻苦钻研、不尚空谈的特质,赋予了重科人兼容宽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我们基于对重庆科技学院第一个战略发展期的现实总结和对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提炼出了“创业、创新、创优”的重科精神。作为一所年轻的本科院校,我们唯有以创业的干劲、创新的精神和创优的追求,才能在大学林立的高校群落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当然,这还需要我们通过努力来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境界,增强其感召力。

(三)重科之核心竞争力

1.特色立校

大学特色首先是一所大学发展的优势所在,体现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优势又分静态优势和动态优势,人无我有只是潜在的特色,如果不能提升大学竞争力、没有促进大学的发展,就属于静态优势,是没有激活的优势。要想激活这种优势成为动态优势,打造大学真正的特色,就必须通过适切的管理方式和内部运作机制使其发挥效能,提升大学竞争力,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才是真正的特色。例如,斯坦福大学一直到1951年还名不见经传,而且这时大学已经入不敷出,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面临停办的危险。可是它有一大静态优势:就是斯坦福夫妇留下的32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澳门大小)的土地,当时大学的中心校园占地不到其十分之一。但是斯坦福夫妇的遗嘱规定学校永远不许出售土地,斯坦福大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地荒着而无法发挥作用帮助学校渡过难关。后来,副校长弗里德里克.特尔曼通过研究遗嘱发现并没有限制大学出租土地,于是他建立斯坦福科技园,向外出租土地,马上有很多公司学校签属租约。这第一批公司包括大名鼎鼎的柯达公司、通用电气、夏克利晶体管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和惠普公司等。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斯坦福的财政问题,并且成为斯坦福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契机。对外界而言,它促成了硅谷的形成,弗里德里克·特尔曼也被称为硅谷之父。

因此,一所特色高校首先是因管理特色而激活学校的优势资源,通过建章立制形成一套激发活力的内部运作机制,使得特色得以持续发展、内涵得以丰富。我校的优势在石油石化、冶金材料、机械电子,学校70%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出自这些方面,已形成初步特色。为激活、保持内在优势,学校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学院制,以制度保障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改革后的二级学院实现自主管理,实体运行,具有自主发展权、自主理财权、自主用人权、自主支配物资资源权,保障“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运行。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调整和配套改革,初步建立一套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合我校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拥有静态优势的石油、冶金必须通过产学研用激活自身的活力。合校以来我们与中石油、重钢等80余家石油冶金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111个实习实训基地和100多个就业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自身发展耦合,发掘新的学术生长点、建设技术转化平台、打造产学结合教学平台,建立学生就业联系渠道。短短几年时间,政产学研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品牌,产学研合作亮点频现:一是与重庆市科委、重庆三峰公司联合成立“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了 《垃圾发电厂高速离心雾化器的研究与开发》《垃圾发电厂焚烧炉液压控制技术及系统的研究》等项目研究,已申请专利44项。二是与中石油共建“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在高压气井、水平井的井控工艺技术和井控装备研制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在大庆、辽河、胜利、中原、长庆、塔里木等油气田推广应用;石油HSE风险管理配套技术研究及评价的研究成果作为行业评价标准受到石油企业的好评。三是与重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成立了重庆安全工程学院,拥有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全国安全评价甲级资质等,已对重庆市安全生产形成了重要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四是与南京晨光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研发的产品已成功运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工程等航天和国防产品中。五是重庆市社科普及基地在我校挂牌并成功通过合格验收,社科普及“五进”工作有声有色。此外,利用校内外资源还成立了10余个科研机构,为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和西部开发需求,“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此,将大力推进科技攻关,提高研发经费投入,改造提升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能源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仪器仪表等十大重点产业集群,这将为我们科技工作创造新的机会。石油石化、冶金材料、机械电子,安全工程、生物能源这些领域将构成我们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专业体系,为我们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出重大自主创新成果、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等方面发挥作用——冶金石油特色两相辉映,古韵今风教育一脉传承。

2.文化兴校

合并院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文化的传承、融合和提升。文化建设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简约到丰满、由感性到理性直至品性的过程,所以我们首选文化表现为突破口,这也是学校的形象识别系统策划,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设计,是塑造一所大学形象必不可少的过程。“境界未曾言说,格局已分高下”,文化建设的设计布局至关重要,因为它向师生昭示一个为之奋斗的愿景、践行的品性目标。

文化的作用机理有主客观两条分析路径:客观路径是文化因子的附着-渗透-融合-固着;主观路径是个体对文化因子的感触-过滤-认同—内化。我们从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方面进行了设计,通过各种文化节、各种竞赛、娱乐、集会活动、校容校貌、规章制度、校训精神传递一种校园文化的理解,从多层面、多形式加强文化表现的穿透力,力促文化因子善附着,能渗透,易融合,强固着;无处不在的文化因子布局使成员频繁感受文化信息的冲击,力争从形式到内容引起师生共鸣,产生认同感,进而能够内化。

近年来,以“唱读讲传”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成了重庆科技学院“三节两系列”文化品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两次莅临学校,出席“唱读讲传”大型活动。以“深入抓党建,强力促三风”为重点,深化创先争优,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保障。

3.人才强校

静态优势向动态优势转化,需要人才的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点。6年来,学校共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500余名,其中博士137名。近3年博士和教授数量分别增长124%和75%。学校通过实施“团队培育计划”、“重科人才计划”、“特聘教授计划”、“卓越学者计划”、“能力提升计划”、“青年教师三种经历计划”、“重科学者计划”、“名师造就工程”,分类型、分层面、分方向立体培养引进、兼顾学科交叉;横向学科梯队、纵向专业拓展均实施了选择性精细布局,既能保证个体独立攻关,又能保障团队合作发展。

“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使学校教师队伍迈上了新的台阶,进而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实现了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863项目子课题、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攻关重点重大科技项目、石油行业纵向科研项目、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重点科技项目等方面“零”的突破。全校共主持国家级课题19项,其中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28项。2010年我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首次进入重庆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和资助经费前十强。2010年我校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重点项目1项,经费59.5万元,进入重庆市高校前5名;特别是2010年突破了5500万元,圆满完成了第二次科技工作会确立的目标任务。值得一提的是科研团队在学校发展中的贡献,据统计,学校80%以上的科研成果由科技创新团队完成:学校投入1000万元资助66个科技创新团队,在47名新晋教授中38名是团队成员;学校选送培养的16名博士中团队成员12名;团队成员共发表科研论文1217篇,其中各类检索论文306篇;省部级以上项目19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3项;专利57项;科研总经费达到1.11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640余万元,省部级项目经费1170万元。科技创新团队真正成为了优秀人才的摇篮,达到了“出人才、出成果、出名气”的目的。

水涨船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科研激情点燃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在学生中实施“万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学校先后出台《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优秀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管理办法》、《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导师制暂行办法》等文件,设立“科技创新基金”专项经费,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提高第二课堂的含金量。2008—2010年,学生共获得市级以上各类奖励13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核心期刊16篇;申请国家专利1项。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在 “挑战杯”全国竞赛中连续三届获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连续两届获一等奖,名列在渝本科院校首位。在第九届重庆高交会上,学生的三维摄像成像技术专利受到中国日报网、新华网、天津网、中国重庆高交会网等网络媒体的高度关注。2010年5月至12月,学生在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银奖;在首届全国商重科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精英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信息实践创新大赛中获9个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个人、全能4个二等奖;有3名学生获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三、展望:精雕细琢,再铸辉煌

根据学校第二战略发展期规划,到2020年,全面达到特色科技大学的条件和水平,建成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高地和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应用基地,进入全国同类高校的一流行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抢占制高点,夯实基础,打造核心竞争力。第二战略发展期的前五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两件事情:

(一)创建品牌本科教育

万丈高台,起于垒土。我们只有把本科教育做精做优,才有资本谋划其他。品牌本科教育一定不是按固定的标准套出来的,但它却一定有一套标准可遵循。我们想要的品牌本科教育质量是:学生素质高、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产学研含金量高。

1.提高学生素质

提高学生素质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是大学阶段要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由资料的选择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重组建构能力组成。在信息化时代,没有优秀的资料选择分析能力,就不能高效获取有价值的创作原料;没有敏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不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导致学术价值判断混乱;没有重组建构能力,就不能取得新的发展,难有创造。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阶段要培养的生活能力,由辨别是非能力、自我导向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组成。没有辨别是非能力,就容易随波逐流;没有自我导向能力,就难有毅力完成目标;没有自我控制能力,就难以抵挡诱惑。教师若想给学生有益影响,就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

转变教学模式 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是激发思维,唤醒学生沉睡的发现意识。世界一流大学一个共同点就是研讨式教学,自由、开放、思维碰撞,质疑的脑袋对撞聪明的脑袋,异想天开的脑袋挑战着现实规则。研讨式教学模式需要师生付出大量的劳动,也需要制度上的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其劳动强度和效度远远大于灌输性教学。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以后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转变实践模式 实践有主动实践和被动实践两种形式,被动实践注重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验证书本理论,实践的任务、方法、流程、注意事项都被告知,学生沿着既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缺失质疑、想象和创新;更重要的是主动实践,带着问题去实践,或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向工作人员请教是否有改善工序、变化方法的可能,即使行不通,也加深了对现有流程、方法的认识。既然我们要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就不应只体现应用性,还要体现高级:对最新成果的解读能力、转化能力、改进现有程序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的实践模式要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2.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我们在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中指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方向,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和交叉学科”,这是宏观指导意见,具体到操作层面: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质就是课程模块化,知识的详略取舍、组合结构次序,都可以体现自身的特色。现行课程模块一般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我看还得增加一个模块:学科思维模块。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思维模式和逻辑理路。学科思维模糊,何谈整合学科专业资源,发展交叉学科?整合学科专业资源、发展交叉学科首先是学科思维方式的交合、借鉴,思维不能延伸到其他领域,如何交叉?一线教师天天都用自身学科思维思考自身学科知识,每个教师只要有心思考一下自己的思维,梳理一下所教课程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见地。建设模块化课程,学科建设的突破,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将大大提高。随着以后的发展,我们只需将课程的新发展新变化融入其中,而且我们还能牢牢把握课程体系脉络。当然这需要教师们齐心、真诚合作。

凝练学科专业方向,实质就是凸显自身优势和特色,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度高的方向和大家熟悉、拓展较深的领域,强势就容易出成果,这与学术产出联系起来了,建议每个学院教师根据自身爱好特长自发组织2~3个团队,凝聚力量,集中资源,团体攻坚,假以时日,一定能有所收获。如果没有对一个共有关注点的共同努力,没有形成解决方法的真正责任,合作就会变成一种空谈,一种姿态。这作为我们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团队建设的有效组织方式。一所高校的优势学科理应带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指的就是凝练学科专业方向,有了主攻方向,必然带动助攻方面的进展。这就是所谓的抢点固基,打开一点,巩固一片。

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实质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难度较大,要求有站在学术领域前沿的领军人物,通晓世界范围的研究动态,比较其研究成果的取向,避开实力派大学的热门研究方向,选择冷门研究方向,这需要有远见卓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目前我们的信息通道和技术资源还不能支持,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师有胆识偏向虎山行,拿出可行性论证报告,学校将出资组织专家专门论证,通过后,学校将拨专项资金全力支持。发展交叉学科,也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但并非难为,因为完全带有个体偶然机遇特点,其发展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化合路径,把A、B两学科专业知识、方法、思维放到同一问题情境下,理论上会发生什么必然联系,然后实验验证。二是置换路径,用A学科专业知识、方法、思维处理B学科专业中的问题,会有什么新的思路,理论推导,实验验证。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长期目标,关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可以为我们及时进入前沿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提供努力方向。

另外,学科专业建设不能忽视学生的力量。我们的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老师们自问,如果你参赛有把握获得一等奖吗?那些大赛基本都思维和知识交织的结果,迁移、转化和创新的成分很大,不要小看我们的学生,如果一个学生很热爱他的专业,那么他提出的专业设计问题不一定能上升到理论层面,但是问题的指向一定是很有想象空间,具有裂变价值,教师可以引导让学生把问题清晰化,条理化,一定不要代替学生思维,最终会发现,他的问题一定基于现实某一方面或演化方面(学生还难以从理论上提出问题),这就是我们专业发展的捷径方向——有现实基础的生长方向。

3.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含金量

产学研合作的含金量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课题项目来源于行业企业和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实际问题,成果要回到企业、社会中去,提高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二是教师要适当分解出子课题或某个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协助完成。“对于高校,知识和技术转化最成功的方法是教育第一流的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为将来工业界和商业界的领导人才。这些学生在大学的讨论式研究中得到的训练将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力远大于大学里科学家的专利发明。吸引天才的学生并与他们在一种平等气氛下相互探讨交流是成功的关键。斯坦福工学院前院长吉玻恩斯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的正是“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可以产生创新的种子”。正是通过紧密参与大学的科学研究,学生们培养了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好奇心,他们能将最新的知识转变为创新的产品。培养杰出的学生仍然是大学层次的科学研究促进技术转化的最有意义的贡献”。

(二)硕士授予权单位和硕士点建设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的启幕,是90年来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强民富奋斗历程中的新起点,也是100年来无数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甘愿呕心沥血上下求索的新出发。此时此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再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进入学校第二发展战略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阔步前进,注重质量,提升层次。我校已有硕士生导师20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和硕士达到657人,高级职称教师370人,又有3年与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经验,主持研究国家级课题19项,省部级课题228项,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市重点建设学科,提出申报硕士点建设已经水到渠成。现在的一个关键环节: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造就教学名师,提高升硕的成功率。其次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培养研究生指导教师,形成自己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管理机制、培养模式和指导教师队伍。拥有优秀教师和学术成果数量多、质量高的专业学科将成为我们首选申硕对象。

四、反思:居安思危,知耻后勇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的说,我们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不足值得我们反思.

1.教学与科研中的领军人物少,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我们要有危机意识、紧迫感,“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日后随着大学生源的减少,大学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今年的北约、华约和八校同盟的自主招生搞得沸沸扬扬,抢夺生源的成分据大。一所大学没有大师级人物、明星级团队、国家级学科专业和业绩骄人的成果难以吸引学生。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威廉姆·D·麦克米伦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做题为 “21世纪大学的学术战略:牛津大学的实践”的报告,一个世界一流的大学专门为学校某一方面制定发展战略,我们也应该有针对性的制定学校的学术战略,明晰目标、责任、资源和范围,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创办仅12年的大学“出产”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传奇校长——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校长杨祖佑说到“规划的目标就是要集中资源,办最有可能跃居美国大学前列的学科和专业。聘请一流教师,科研环境比待遇更具吸引力。一流教授最看重的,是有没有和谐人文生态的科研环境,能否建立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实现他的理想。”这为我们进行学术规划、培养顶尖领军人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2.学校文化转换力有待加强

一所大学的旺盛的生命力和经久不衰的发展力最终体现在大学的文化上,有学者提出要转变观念,将校园文化建设转变到文化校园建设上,虽只是词语顺序发生了改变,但眼光和境界却有本质不同,这是从长远和根本上抓住了学校发展之依赖。“大学里的树拧出的汁都是文化”说的就是这种大学,很令人向往啊。花花草草我们要种,这是文化的表现力层面,如同一个人的衣着服饰,一个人不穿衣服怎么能行?但我们更要注重一个人的内在修为和学识能力,这就上升到文化的转换力层面,具体到大学就是我们的管理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也是文化,而且是能够产生“生产力”的文化,因为它体现着具体的文化模式,我们所进行的改革,都首先要在这三者上面发生改变。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念在思维、行为中形成,大学精神也在思维、行为中慢慢积淀,不触及思维、行为的文化建设也就剥离了文化中最有魅力的层面。文化转换力不强,就难以渗透到人的内心,深层的文化没有变化,只会出现表面的配合与合作,而没有挑战自己的行为的信念和方法。我们的不足是没有及时进行文化战略转移,好在我们去年就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这必将影响管理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下一步我们将进行教学文化和科研文化建设,转变教学科研行为和理念。

3.师生关系契约化

现在教师上完课就走,学生想请教都找不到人。上课再照本宣科,念完算完,与学生交流的机会都没有,上课成了履行契约。学校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种满足学生基本需求的环境和文化,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完成他自己需要的发展。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写过《大学一解》一文,其中写到:“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大学就像大海,老师和学生都是水里的鱼,小鱼跟着大鱼游,游着游着,也就变成了大鱼。正是在从游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模仿,借鉴,理解,而最终成才。”“从游”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同时也促使教师为人师表,丰学固识,这比要求学生如何如何更有教育意义。师生关系的品质比道德目标更加有力。

4.学校自主权有待加大

世界一流大学绝大多数遵循纽曼模式、洪堡模式、美国模式运作和发展,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理念的深入人心,“科教兴国”的大政方针定会演绎出更加绚丽夺目、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华丽篇章。

60年发展,60年积淀,60年财富,其间的坎坷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其间的成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关怀、社会各界支持、广大校友帮助下,重科人将同心同德,矢志不移,为实现第二战略发展期的宏伟目标,为续写重庆科技学院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学校学生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上学校
聪明的学生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