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1-08-15葛艳秋

关键词:钢琴课高师钢琴演奏

葛艳秋

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

葛艳秋

根据高等师范院校与艺术院校的钢琴教学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分析了高等师范院校钢琴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师钢琴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内容及形式的改革。

师范教育;钢琴教学;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目前,高师各项教学改革都正在不断深入,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也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教学质量逐步得到提高。但我国高师院校钢琴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师资不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培养目标模糊、专业化倾向严重、忽视基本功训练等。

一、改革高师钢琴教学的必要性

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钢琴基础,钢琴教学需要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随着高师音乐专业的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如果把他们按钢琴基础进行分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主修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的钢琴基础比较扎实,钢琴演奏技术较好;第二个层次是主修声乐专业的学生,他们的钢琴基础有一点,但不扎实;第三个层次是主修民族乐器或主修西洋管弦乐器的学生,他们的钢琴基础可以说基本为零,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钢琴。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钢琴基础,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必然要求改变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

高师的钢琴教学培养目标模糊,重技艺轻素质现象严重。现行教学大纲规定,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当前的钢琴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能从根本上弄清楚这个教学目标,大多还是重技艺培训,轻素质培养,刻意追求高难度的乐曲演奏技巧。毕业生虽然在钢琴演奏方面的水平较高,但面对中小学的教材授课时却难以应付。

现行高师钢琴教学模式严重偏离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实际。目前的钢琴教学可以归类为两个模式,那就是师范类教学模式和音乐学院类教学模式。这两类教学模式虽然都叫钢琴教学,但教学结构有着本质的不同。师范类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应该有鲜明的师范性特点,专业上的要求应该更为全面。音乐学院主要是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演职人员,与师范类教学应该有较大的差异。但是,目前许多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都刻意模仿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师范教育的要求。

高师对钢琴专业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又不够重视。有的高师虽然进行训练,但训练的方法不规范和不科学,学生觉得基本功练习枯燥无味,满足于弹会乐曲,应付曲目考试。学生弹奏曲目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又往往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不利于提高演奏水平,而且容易养成不良习惯。

二、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演奏水平

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理解和把握所要弹奏的每一首曲目的真正的音乐内涵,培养他们的乐曲分析能力。在钢琴教授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名家的弹奏,反复观摩钢琴家演奏的曲目,然后刻苦练习弹奏每一首曲子。在深刻理解乐曲内涵的基础上,慢慢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其次,教学中应注意把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一方面,通过集中面授,让学生掌握一些共同的钢琴演奏技能;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分层教学。如根据学生的音乐理论与钢琴弹奏基础,划分若干学习小组,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指导。同时,在钢琴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克服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每个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都能够逐步得到提高。

(二)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师范教育要培养教书育人的人才。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备教学钢琴演奏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钢琴演奏技术的传授,还要重视钢琴教学艺术的传授,加强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教学中选用的练习曲目,要适合高师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突出钢琴基本弹奏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知识结构,不能照搬艺术院校钢琴专业的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明白,钢琴只是作为自己学习和以后从事专业教学的工具。

围绕高师的人才培养目标,钢琴课教学还必须重视艺术实践和教育实习。可以通过举办学生钢琴演奏会,或让学生参与钢琴教学实习,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合格的音乐教师所需要具备的素质。

在钢琴伴奏教学中,要加强即兴伴奏能力的训练。研究即兴伴奏的教学规律,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即兴弹奏状态。加强钢琴基本功训练,将即兴伴奏与键盘和声有机结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即兴伴奏中遇到的和弦连接、和声节奏和声部处理等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索性地掌握各种和声与各种织体,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能力。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为不同风格的乐曲编配,提高审美能力和即兴伴奏水平。在钢琴教学中,还要正确处理好钢琴课的基础教学与伴奏教学的关系,把提高学生即兴伴奏能力作为高师钢琴教学的重点。在钢琴课的基础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即兴伴奏适应能力、艺术处理中的构思与想象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好好学习基础理论,还需要良好的基本方法指导,同时还要靠听觉积累和自我摸索。然后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最终构建起自我的即兴伴奏能力结构。

(三)加强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改革

首先,要建立学生学习档案,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做好学生学习效果记录。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构建科学的考核制度。钢琴课学习效果考核,不能提前告诉学生考试曲目。要建立曲目备选试题库。平时进行大量的曲目训练和学习,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平时精练的曲目中抽签选取两首作为考试曲目。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个别学生只为考试而练习的毛病,也更能使考试做到客观公正。目前很多高师院校考核的时候多是片面强调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而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考试非常欠缺,这是非常不科学的。钢琴课考核内容应当包括钢琴理论、钢琴弹奏基本功、即兴伴奏和钢琴教学法。通过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平日的学习和训练,切实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和综合素质。

[1]胡泽丹.高师钢琴教学中渗透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之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2]彭瑾,袁勤.高师钢琴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综合版,2010(7).

[3]杨昕.试论高师钢琴教学的考试改革[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2).

[4]王晓坤.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5]李钰鹏.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之思考[J].电影评介,2010(12).

(编辑:米盛)

G642.0

A

1673-1999(2011)07-0201-02

葛艳秋(1978-),女,安徽淮南人,淮南师范学院(安徽淮南232001)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与教学。

2011-01-05

猜你喜欢

钢琴课高师钢琴演奏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地方高师钢琴专业课考试侧记
从电影《钢琴课》看音乐对语障者的心理安抚作用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