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探讨

2011-08-15王效华

武夷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信息工程毕业设计应用型

王效华

(武夷学院 电子工程,福建 武夷山 35430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探讨

王效华

(武夷学院 电子工程,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本文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目标,从课程体系出发分析了学生就业渠道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认为应用型本科应该构建良好的实验平台,确定办学特色,强化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办学特色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在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有利于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没有止境的,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前提下充分利用和挖掘自己的优势资源,注意发挥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因此,对于新升入本科院校,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研究其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界定:应用型本科教育

本专业是原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电子与信息技术、公共安全与图像技术等10多个专业重新调整后的新宽口径专业,其主干学科为:信息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对主干学科及原专业基础分析,社会需求预测,结合我院实际,我们制定了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及产业的发展要求,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业能力和继续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

我校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信息电子系统以及信息分析与处理的基本能力。

为此,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输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设计训练,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及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够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渠道的界定:分层就业,分层教学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的是为了适应中国目前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对人才的特殊需求,目前中国的GDP上万亿的规模,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千亿元经济总量的规模相比,己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提出了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的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从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应用、调试到售后服务,涉及到人才使用的多个方而。出现了产品设计工程师、产品制造工程师、产品应用工程师、产品安装与调试工程师、产品销售维护工程师等具体岗位。考虑到我院的生源的实际情况,我们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渠道定位在:

(1)部分适合向深造或研究生方向发展的学生,确立双学位、考研方向,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专业知识,为双学位与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合格的生源;

(2)作为电子信急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设计工程师、产品制造工程师、生产组织的主要技术人员。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能够积极参与产品设计、编写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组织产品的生产工艺调整,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操作生产设备生产合格产品,参与企业质检部门组织管理工作等等;

(3)作为电子信息类产品的使用、服务阶段工程技术人员。这阶段主要从事产品技术性系统集成,营销,安装、调试、开通、维护、培训,现场运行,技术升级等产品的服务类工作;

(4)参与科研工作,进行电子信息类产品的系统开发,承担各种电子产品的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程序编写,系统组织应用等工作。

3 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调配课程,构建良好实验平台

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我们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他们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收集己毕业工作学生和部分电子信息企事业单位的反馈信息,结合我院实际,在课程设置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强调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一)淡化专业界限,学科交叉、相互渗透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它涉及到计算机、电子、信息处理和传输、自动化等领域,因而在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科间的交叉和相互.渗透,立足于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向,重点加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和传输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教学,并兼顾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教学,建立系统和控制概念,为将来从事信息系统的设计、调试应用和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构建二级知识平台

公共基础平台: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析学、法律基础和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及实验)、计算机基础、软件技术基础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历史,热爱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明确的人生观,遵纪守法,掌握基本的数、理基础知识、计算机和外语基础,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平台:应该覆盖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些主干学科。可分成5类:(1)电路类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EDA设计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各种电子线路的分析计算和基本的设计计算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和辅助设计方法;(2)信号类,有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日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中信号与系统分析、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理论、方法;(3)通信类,主要包括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等课程,使学生掌握通信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计算机类,有微机原理、单片机等课程,日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5)磁波类,主要课程为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与天线,使学生具备分析电磁场基本规律、物理特性和微波基本理论、工程分析方面的知识。

专业方向平台: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宽口径专业,不能再以过去狭窄的专业对口思想设置专业课程,但也不可能在四年大学学习中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根据我院师资、教学实验条件和原有相关专业情况,我们确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和控制工程三个主要方向,相应课程包括传感技术与应用、DSP技术应用、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语音处理等,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某一领域的基本应用,便于毕业生就业;同时还设置了多门专业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方向选修,便于学生拓宽就业面和以后继续深造。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内涵丰富,覆盖面广,因此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较多,以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目的;同时,电子信息技术又是发展和更新极快的技术,日新月异,这些给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实施带来许多问题,如课程的衔接、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更新等。我们采取课程内容整合、课时的精简以及实践环节的配合来优化课程体系,如电子线路CAD课程,要让学生掌握Protel设计原理图和PCB版图、M atlab在信号处理、数据分析、系统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我们在实践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安排课程设计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课时有限前提下讲授的新内容多又注重实际应用的目的。

(三)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靠实践教学来培养。方式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综合设计、社会实践等。实验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保证,是把教学内容及时具体运用到实验室的表现;实习则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知识在具体实际中的应用;设计则要求学生应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拓宽、深化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社会实践是把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四年中实践教学持续不断,形式多样。如物理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嵌入式技术课程设计,电路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为了突出培养创新能力,我们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在多门课程设计基础上,增设大型综合性设计;学院每年主办电子设计制作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制作和社会实践。同时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合作的精神,锻炼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磨练意志,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4 确定办学特色:从嵌入式设计出发建设特色专业

从近年的就业形式来看,用人单位对方向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的专业并不看好,因此各校只有发挥各自优势办出特色,才能使教学质量上水平,才能把专业办活,才能真正实现使学生拥有自我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才能真正推行应用型教学;也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吸引较多的优秀学生来报考,才能使毕业生在分配工作时更具有竞争能力。譬如一些研究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图像处理与传输为重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则以雷达信息处理为特长。鉴于此,对于应用型本科,我们应该从应用上做文章,必须扬长避短,立足民用,办出嵌入式应用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具备使用先进ARM或DSP设备的能力,具备利用ARM或DSP的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5 强化实验环节:注重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1)建立专业导师制

实行本科专业导师制,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形成各年级梯次学生科研实践队伍,能针对本科生的自身特点和学习能力,给予个性化指导,培养创新能力,构建个人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以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同时以教学为中心,将科研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由于课题研究都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堂和实验中可引入与课题有关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以科研提高教师,以教师带动学生,以优秀学生促进其他学生,达到链式反应的效果。

本专业学生可在大二或大三时开始接受专业导师制的培养,每个学生自愿选择一名讲师职称以上的教师作为自已的导师,每位导师一般带3-4名学生不等,大二时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的引导,解决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疑惑,并开始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带着实际制作项目进入电子制作中心进行电路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大三时,导师引领本科生介入科学研究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中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导师制给了本科生更宽泛的科研机会,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毕业前就能了解到社会对专业素质的要求,更促进他们的学习欲望。这个队伍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提高。导师制充分发挥了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专业指导工作,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通过指导及示范,寓学于研,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及专业兴趣,为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领域创造良好条件、以科研项日为引导,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以教学为中心,将科研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实这就是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正迁移的具体表现。

(2)高度重视学生实践环节、改进学生实验方式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建立一个大规模的、24小时向学生开放的电子制作中心,以3人为一组,每个进入中心的小组都有一个固定的老师指导,老师负责指导该学生的实际制作、电子制作中心以学生的课外制作、各种竞赛、老师的企业横向课题为主,学生可以从大二开始以实际小制作项日形式申请进入该中心、一直以来,全天开放的实验室,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的模式是十分有益的。

(3)改进毕业设计方式

高度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鼓励高年级的学生参与到企业、工厂做设计研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这此课题的研发,无疑将产生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的时间上也可以作相应的调整,传统的三个月的毕业设计方式不适合人才的培养。因为,电路设计涉及复杂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使用,学生刚学会了具使用,刚对课题有一定了解,毕业设计结束时间便到了、此外,学生参与的横向课题,时间跨度较长,许多课题在三个月内是无法完成的、为此,本专业建设项目拟对毕业设计方式作一定调整,将毕业设计选题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期末,学生在署假就可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毕业设计时间有近8个月、这样,学生可以利用署假时间,将毕业设计安排到企业进行、这样的安排,使得毕业设计更结合实际应用。

(4)完善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

高素质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越的条件和优良的环境,电子信息技术更新发展极快,要求教学内容、实验乎段、实践环境紧跟时代步伐,在完善基础实验设施的基础上,广泛与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不仅有利于专业建设,也能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6 结论

开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不仅仅是时代发展、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我院走规模效益、综合发展之路的需要,必须发挥我院电子类教师多年从事嵌入式技术研究底蕴,提高办学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创建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教学体系,做到通、专兼顾,创办一流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1]朱新宇,何晓薇.创建宽基础、全素质、具备鲜明特色的电子信息上程专业培养模式 [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05):28-30.

[2]李双喜,闫改珍,张玉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7):162-164.

[3]曹万强,杨向荣.多种形式下电子类专业实习效果的比较[J].实验室研究与探讨,2006(7)86-89.

[4]周鲜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2):117-119.

[5]包水强,土青云,刘化君.电子言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草的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66-68.

Study on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Major for the Electr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WANG Xiaohua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Engineering,Wuyi University,Wuy is han,Fujian 354300)

This paper discusses teaching goal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From course system to analyze undergraduates different from employment channel to undergo stratified teaching.It is considered that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should construct good experimental platform.It determined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Cultivation Model of enhanced practice educati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course system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TN-40

A

1674-2109(2011)02-0085-05

2011-01-01

王效华(1963-),男,汉族,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气控制与优化。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毕业设计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中信号处理系统的应用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技术实践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