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真善美维度*
2011-08-15麻艳丽
麻艳丽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道德教育的真善美维度*
麻艳丽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传统道德教育日益暴露其弊端,德育模式势必需要突破。美学的发展日臻成熟,审美心理学诸理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是一种高级精神活动,是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心理重构的过程;德育内化理论也认为,学生主体对教育内容进行审视、反思、重新建构最终才能达到认同。共同的心理过程是审美活动与道德养成教育二者的契合点。本文运用美学相关理论,从美学意义上的几个范畴“真”、“善”、“美”的维度对道德教育进行诠释,以探讨德育效果提升的新思路。
道德教育;审美;借鉴
狹义的道德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审美教育是广义的道德教育的一种形式,狭义的道德教育(或曰德育)与审美教育(或曰美育)构成了任何一种教育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目标支点。本文所指道德教育是从狭义上而言的,它与审美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范畴。本文将分别从美学视野中的“真”、“善”、“美”维度分析探讨使道德教育有效化的逻辑途径。
一、道德教育的基础——“真”
从哲学角度讲,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从美学角度讲,真与美的关系是:真与美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即美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真”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美的。从伦理学角度讲,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我们认为“真”应体现为如下释义。
(一)对施教内容体现“真”的要求是指教育内容必须是符合特定对象、特定时代特点的正确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因材施教”一说有力地说明了教育内容与施教对象的辩证关系。小学生的情景育人法、中学生的理论熏陶法、大学生的实践参与法等等就是区分青少年思维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高低而采取的不同教育方式。还有就是针对具有不同个性特征、不同成长背景、不同需求层次的个体进行的“量体裁衣”式辅导模式,这也正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人格建构功能。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确立标准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时代特点,这在全球化浪潮裹挟下的中国更应体现出德育的时代性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针对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特点、针对中国特色的教育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甄选,总结规律,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和低效性。
(二)施教对象体现“真”的要求是指适应人性发展要求,充分尊重人的需求,以改善人的现实生活为归旨,以实践着的人为目标对象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阐述,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一个人活得有尊严,即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道德教育正是塑造完美的人的德性的过程。它虽然是个潜移默化的内隐过程,却以全新的“人”的行为面貌呈现出来,这是一个浩大的社会工程。空洞的说教、单纯的知识灌输、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是万万不能达致目的的。从美学角度讲,审美体验因人而异,说明人的感觉即内心活动各不相同,面对同一种事物或同一件艺术品得到的审美体验可能完全不同。那么体现在道德教育中,学生也需要对抽象的知性概念、社会认知进行内化重构。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更应体现出对人的自然性的尊重。人的欲望、人的本能、人的缺陷乃至人的病态正是我们实施道德教育的立足点,所谓“治病救人”正是这个表达。安身立命、发展自我是每个活生生的人的共同诉求,物质需要得以满足后追求精神丰富也是芸芸众生的生存规律,道德教育只有承认人的实践性生存方式,才能走出对人的认知的形而上理论藩篱,进而尊重生命,尊重生存。
(三)对施教方式体现“真”是指遵循心理接受规律,采取多样的教育方法施加影响力,达致受众心“悦”诚服的目标状态
美的东西总是赏心悦目的,使人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自然接受,并真正使人身心受到震撼。在道德教育中,情景的设置、氛围的烘衬、现代教育手段的使用,总之能使受教育者产生感悟的方法都应借鉴过来。比如网络是青少年特别热衷的消费载体,不良的使用习惯使得网瘾症人群高发,令整个社会为之扼腕和焦虑。但反思一下,网络既然让青少年如此着迷,不正符合美学上对审美对象“陶醉”的理想状态吗?正说明网络具有强大的审美支持心理功能,它本身就是一个能让人以美的眼光审视的对象物。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探究网络吸引青少年的奥秘,真正了解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实际影响力,并把它借鉴过来,加以变通应用到道德教育上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道德教育的目标——“善”
从美学上而论,善与美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都可视作一种伦理表达和永恒追求,即符合人性需求和社会发展长远利益。道德上的至高境界是善,它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凡理想往往是美好的、完满的,又符合美学上审美对象的至臻境界。美的东西虽不一定至善,但它总有令人振奋的一面;善的东西即使形式上不一定完美,但总会体现出内在美的一面。这是从形而上的意义上讲的。那么具体到道德教育层面,具体到教育目标的确立标准,我们培养出来的个人以什么样的姿态才算符合“善”的理念呢?我们认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培养出具有如下品质的人群,方能体现教育目标的“善”
首先,儒家孟子认为个人修养的美好境界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方面说明道德教育应结合对象的实际进行,不能一概而论;财富的多寡虽然不能决定德性的完美程度,但可以决定个体的修行重点。另一方面点明了修养者首先应“管理”好自己,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推己及人,以己示人,为“管理”好社会尽一份力。按我们时代的话语要求就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要求的“明礼诚信、团结友爱”等规则,以己德之昭昭感染他人,惠及他人,道德上的“善”意味着个人能正确处理自我身心矛盾、个人与他人矛盾、个人与社会矛盾、个人与自然矛盾,总能本着先正己后示人的道德原则对待他人、社会与自然发展。
其次,儒家伦理纲常重心在于正己,维护家庭秩序、君臣秩序(统治秩序),其时代性、阶级性局限很明显。现代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应视野更广阔些,我们需要培养出具有公共意识的人。因为现代人生活本质上就是与公众的交往互动,每个人都是多元社会角色的化身。公共生活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那么,在公共生活中具有“善”行的人基本特性应是:具有良心,具有爱心,具有热心,具有责任心。这正是我们社会道德建设的重点指向。不尽孝心,不讲诚信,人群冷漠症,见弱不帮,见利忘义这些道德领域的疾痼,固然有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但最终应归咎于人性中“善”的缺失。按照亚当·斯密的说法,怜悯和同情是人性中自然的倾向;爱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激情;还有一种美德,对它是否遵从不听任于我们意志的自由,它可以被强求,违背它即遭人怨恨,因而亦面临惩罚。这种美德就是正义。(《道德情操论》「英」亚当·斯密著,余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社会不同,时代不同,各种现象都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唯有人性尤其是人的自然本性却是恒久的。西方文化传统尊崇性恶论,东方文化传统尊崇性善论,这都是书斋里的词语革命,代表不了真实生活着的人、具体的人、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人。正像马克思主义认为的: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教育足以承担起改造人性的责任。道德教育正是重塑人性向善的手段和实践方式。
三、道德教育达致的境界——“美”
“境界”一词常用于对人生态度的描述上,其实人生态度决定着人生质量。道德教育的过程就在于不断改变、纠正人生的轨迹,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所谓道德教育达致的“境界”,是指每个人相对于以往的“我”有所改变的状况,或说道德教育对于个体人生的意义。
对教育者而言,长期的职业熏陶是一个自我教育的绝好机会。身教重于言教要求教育者本身做得不错,严格来说应达到相对完美的人格。西方鸿儒苏格拉底、柏拉图,东方圣人孔子,无疑在这方面是典范。因为他们在本身“修炼”圆满的情形下招收学生,以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期待心理孜孜育人,成为学生心目中道德和学识上的双重楷模。现代教育者应本着与学生构建良师与益友的双重身份互动关系的目标进行教育,想信教育将是一件令双方都满意的事情。作为师长,仅仅具有个人德行的完善远远不够,推己及人要求教育者将自己的知性认识尤其是美德以行之有效的方式传输给他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影响他人的良性成长。
对受教育者而言,如何实现快乐接受并受益终生呢?无疑应从人生观建构的高度进行思考。按照美学的观点来讲审美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以诗意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社会万象。德育工作一度被认为非科学,德育工作者对自己的事业无信心,工作热情不高。新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德育创新提供了契机,有关德育艺术的研究成为热点,大量的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实际工作的开展。艺术熏陶、网络育人、生命教育、心理辅导、传统文化热种种迹象均表明我们的德育正沿着以学生为本、满足人的需要、关注人性健康的有序轨道发展。这从侧面说明,道德教育的实施者正以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方式改变着传统教育的缺憾,他们以美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美育规律,传播美好意识,想信这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任何时代任何阶级都不能放松对青年的教育工作。发达国家如英、美、日、法等在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上也是煞费苦心,他们的意识形态教育色彩一点也不逊于中国。道德教育当然带有极强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色彩,单靠学生自己感兴趣有许多困难。21世纪国家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竞争。2005年胡锦涛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德者,才之帅也。在一个人才的素质育成过程中,德的涵育更需持久性,单靠学校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的工作不能仅仅止于知识的传授,更需要从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处着手,正所谓授人一渔,应侧重于健全人格的教育养成,把道德教育同世界观、人生观的建构结合起来,以审美境界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
[1]顾彬彬.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2]彭忠信.论社会性道德教育与主体性道德教育[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李满意.在审美中进行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报,2008,(11).
2011-01-20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ZX-250)
麻艳丽(1971-),女,河南元氏人,硕士研究生,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