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京华世纪烹饪订单班”为例

2011-08-15马景球黄立飞赵立民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京华中山工学

马景球 ,黄立飞,赵立民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2006]16号)中第五条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第六条指出:校企合作,应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这说明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不断改善与创新。本文以“京华世纪订单班”为例,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面临的问题,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1.校企合作关系不稳定

导致合作关系不稳定的因素有:合作中利益处理不当;企业担心会培养“过时”的人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缺少各种法律保障。

2.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传统校企合作的普遍做法主要有: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聘请企业人员到学校上课;企业只为学校提供一些设备或只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而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密切、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迫切需要拓展“合”的内涵。[1]

3.工学结合存在局限性

校企合作存在的不足给工学结合带来限制,主要表现在:有的企业不愿承担学生实习中的安全责任;学生在没有相关制度及较好的职业道德约束下,擅自离职;学生职业技能达不到企业要求;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和教师存在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理,不愿参与。[2]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1.坚持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理念

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准则,通过调研、分析、协调,建立个性化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方式,加强专业自身建设,办出专业特色,使专业满足区域产业发展。

2.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内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共同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创校企多方面、多角度深入合作的办学模式,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对校企合作高度重视。学校应和企业、行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要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生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职责。

3.坚持走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路子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一切资源,根据专业特点、行业特点、学生特点,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创业教育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 “可用、好用、耐用、能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做法

1.与行业协(学)会交流,与领袖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培养模式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中介作用,组织相关人员组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对烹饪专业的发展进行全面指导。通过对中山星级酒店岗位需求、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要求进行调研分析,再根据烹饪技能的特点,最终采用了特色“订单培养”模式。

(1)与行业协(学)会交流,有利于带动“点对面”校企合作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烹饪协会达成共识,定时邀请烹饪协会专家为烹饪教师、学生做行业动态专题讲座。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专业师生通过与烹饪协会的交流,参加烹饪协会部分活动。这些活动扩大了学院烹饪专业影响力,增强了对属地众多餐饮企业的吸引力。

(2)深入调研,找准校企合作结合点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领导、教师与京华世纪酒店领导进行了多次市场调研,调研结果符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专业办学思路,满足京华世纪酒店的人才需求。最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京华世纪酒店就合作培养烹饪人才的“京华世纪烹饪订单班”达成共识。实行招生与招工同步,对适合的学生才入编到“京华世纪烹饪订单班”。第一年,学生学习烹饪基础知识和进行烹饪基本功训练;第二年,根据京华世纪酒店职业岗位需求、要求和自身特点,学生可在京华高级烹调师和京华高级面点师两个培养方向中选择一个方向,学院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第三年,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院与京华世纪酒店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安排指导老师与学生按照“一师傅带一徒弟”的模式进行顶岗实习指导。顶岗实习结束后,对顶岗实习学生岗位技能、职业道德进行全面考核,优秀者直接上岗工作,落选者则在强化教育及训练后再上岗,逐步实施分层教育。

2.实训模块创新

(1)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传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校内实训基地,基本上都是学校独自建设或者通过企业捐赠部分设备建立起来的,校外实训基地大部分是以挂牌的形式取得。而创新模式中烹饪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结构、设备、运作构思完全一致,实现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由企业和学校根据校企合作对实训的要求,根据人才培养能力、专业发展的要求,基本按照五星级酒店厨房的规格建立,并附有经营性餐厅,吻合于真实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这样的工学结合生产-教学型实训基地,体现了校企合一,产学一体化办学模式特色;校外实训基地由企业和学校以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为基础,按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和岗位的要求,科学地把生产基地与校外实训内容结合起来,建立具有一定教学性的生产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和学生岗位能力鉴定。

(2)利用校企各自优势,建立“校企合办餐饮企业”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专业利用校内 “生产-教学型”实训基地、校内餐饮市场、京华世纪酒店资源建立校内京华世纪创业餐厅,实现理论教室、烹饪实训室和酒店厨房一体化,烹饪理论学习和烹饪技能学习一体化;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学徒合一;实现校内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达到“教、学、做”一体的目标。这种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可以使“工”部分来自企业而高于企业,“学”部分也具有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高等教育的特点,这样才能高效率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以不变应万变。[3]同时也实现了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很好对接,破解了烹饪理论长期与实践不协调的难题。

(3)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创新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探索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力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相关教师和京华世纪酒店高管、技术人员组成“京华世纪烹饪订单班”顶岗实习领导小组、顶岗实习指导委员会和顶岗实习反馈小组,对“京华世纪烹饪订单班”学生进行顶岗前培训,并制定“京华世纪烹饪订单班”《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规定》。为了确保学生顶岗实习顺利完成,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顶岗实习学生需签订顶岗实习相关协议。

3.师资培养创新

1998年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要采用教师到企业、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和锻炼等措施,使文化课教师了解专业知识,使专业课教师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要重视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前,“双师型”教师几乎成为职业院校教师的代名词。[4]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京华世纪酒店联合成立培养烹饪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指导委员会,投入培养烹饪专业“双师型”教师专项资金,建立烹饪专业“双师型”管理与评价制度,创新性地推进“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对于没有达到“双师型”要求的专职教师,在一学年里只安排一学期的校内教学工作,另一学期则与顶岗学习学生一起参与酒店生产实践,使之向“员工、教师合一”、“师傅、教师合一”转变,做到教学相长。

运用激励机制,构建菜肴研发与教材开发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与服务社会教师团队,推进烹饪专业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统一。针对高职烹饪教育科研、教学及餐饮企业菜肴创新存在的不足,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领导、烹饪教师与京华世纪酒店员工成立各种科研服务组织。成立中山职院餐饮服务中心,为中山餐饮企业服务;成立菜肴开发中心,研究菜肴创新,为教学创新服务;成立烹饪特色教材开发中心,利用研发菜肴编写教材,采用酒店菜肴特色来开发图、音、视频系列多样式烹饪教材。这些做法促进了学院烹饪专业“研究型”教学团队建设。此外,学院鼓励校企合作的烹饪专业教师参加烹饪技能竞赛,参与餐饮论坛,与海外相关烹饪院校和海外餐饮企业交流学习,提高教师技能,走师资国际化道路。

4.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有学者提出“素质本位”教育的人才“素质结构”,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要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三是适应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四是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5]我们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注重技能培养,也需要开展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创业教育。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烹饪专业教师与京华世纪酒店相关专家、中山烹饪协会领导组成“京华世纪订单班”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委员会,对烹饪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纪律、职业道德、生产安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培养。制定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计划,确定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达标基本要求,实施学分制;有计划地开展厨房生产纪律、厨师职业道德、厨房生产安全与食品安全、厨房突发事件处理、菜肴创新等专题座谈会,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后继发展力,更好地在行业中立足。

(2)开创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界刻不容缓的使命。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6]传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京华世纪酒店设立“京华世纪订单班”创业基金,由京华世纪酒店高管与部分双师型烹饪教师担任创业指导教师,“京华世纪订单班”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在校内烹饪实训室、京华世纪创业餐厅开展创业教学,开展创业实战,为学校师生提供满意的餐饮服务,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这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同时还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另外,学院鼓励、支持“京华世纪订单班”个别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学院创业孵化基地,开展餐饮创业实践。

[1]张日恒.“校企合作”重在拓展“合”的内涵[J].科技经济市场,2006(10):179.

[2]章凌燕.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新举措[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4-6.

[3]温希东,黄亚妮.关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08(6):108-111.

[4]马庆发,唐林伟.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6[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谭家德,熊毅.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工学交替模式[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京华中山工学
盐工学人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山西药茶香飘京华
红色京华
盐工学人
——沈 妉
中山君有感于礼
盐工学人
——李 琦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历史上的“中山人”
京华清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