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考
2011-08-15张崔英
张崔英
(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等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必然要求。
一、融入课程载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力
融入课程载体是指由教师通过组织课程教学来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大体上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程两个方面。笔者认为,要发挥这一载体的作用,需要从以下两个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中,这是提升其主导力的基本途径。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地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中且收到应有的成效,就必须实现两个转化,即实现从理论到教材、再从教材到教学的转化。实现从理论到教材的转化,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合理地融入到教材的各章节中,与各章节中原有的内容融会贯通。这需要编写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材的老师们首先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涵和基本精神,从而保证教材内容在贯彻总的指导思想中实现与时俱进。从理论到教材的转化,这只是实现转化目标的第一步,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大学生的头脑,还需要进行第二个关键性的转化,即从教材到教学的转化。这一转化的实现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可以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为引导教学、讨论教学,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讲比较抽象的理论时,可以以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使课本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理论思想的现实性;师生可以互换一下教学角色,让学生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理论的合理性与重要性。
其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专业、各学科课程的教学之中,这是提升其主导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因此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同时,还应深入发掘其他各学科课程的价值传递功能,使其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思想育人相结合,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各学科课程的学习之中。从专业技能和价值观念相结合的角度来看,既有高深的专业技能又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的人,具备成为“优质品”的潜力;而只有高深的专业技能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的人,很可能会成为“危险品”。“优质品”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而“危险品”则会给社会带来负面价值。所以,在着力培养各专业、各学科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使他们深刻理解并切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固然是我们的目标,但防止“危险品”的出现甚至比制造“优质品”更为重要。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师还是其他课程的教师,都要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者、引导者和践行者,这样所传授的理论才会更具有说服力。
二、融入活动载体,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力
融入活动载体主要是指由高校党团组织、学生组织等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活动过程。中央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文件强调了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可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指导,高校可以这样来开展实践活动。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必须要先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了解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同学们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定期进行交流。以交流为目的来让学生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可以组织同学们参观革命英雄纪念馆、参观红色旅游胜地等,让他们在这些红色资源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这样收到的效果肯定比只在课堂上讲爱国主义的内容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再次,要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如学校要在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有创新实力的科研项目,使他们在实践活动或调研中,检验自己的理论成果。可以开展“创新赶比超”活动,使大家在你追我赶中增强创新意识,做出创新成果。
三、融入管理载体,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力
融入管理载体是指高校管理部门将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具体化为行政命令、组织纪律、规章制度等,以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管理活动过程。“任何社会要使其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连续性,都必须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司法行政行为等很好地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这体现了管理环节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引导地位。要充分发挥管理载体的作用,就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要在高校中构建全方位的管理格局。高校中的管理体制大致上可以分为领导部门的管理、教师教学中的管理和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三个方面。领导部门的管理主要是在学校的规章制度、校规校纪中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而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后勤服务部门的人员则是在与学生具体的接触当中贯彻这一理念。其二,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不能一味地用制度来对其进行约束,因为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再加上青春期所具有的叛逆心理,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学校管理应与学生的自主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引领学生,让学生在领会其内在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认同管理、接受管理、参与管理。其三,要建立畅通的管理互动平台。管理活动不应是一种单向的活动,不仅要做到“上情下达”,还应做到“下情上达”。管理者要走进学生当中,及时地听取学生对管理活动的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平等的姿态实施管理。这样管理活动才能不断地探索新的载体形式,也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引导作用。
四、融入文化载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力
融入文化载体主要是指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活动过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展,对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生活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逐步融入。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内的建筑、人文景观、海报、条幅、碑刻、雕像等。如可以在学校道路两旁以悬挂条幅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把“八荣八耻”的内容分条张贴在各教学楼的楼层间,这样只要从楼道经过,都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另外因为“八荣八耻”的内容较多,写在一起全部张贴出来,很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同学们一条也记不住,而分开写则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可以在校园内矗立英雄模范或爱国将士的雕像,让同学们从他们身上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歌、校训、校园内的文艺演出等。如可以在校歌、校训中体现爱国主义、创新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在校园内文艺演出的节目中,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小品、相声或快板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五、融入新兴载体,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力
融入新兴载体主要是指运用以手机、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兴传媒大量涌现。与传统的大众传媒载体相比,新兴载体具有信息内容的海量化和专门性、信息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播手段的多媒体化、传播方式的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兴载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
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新兴载体,可以使宣传教育的内容由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文字形式变为图文并茂、声像兼具的材料,变传统的说教、灌输式的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领会,从而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在讲解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加深他们对书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开设一个专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版面,让全校师生在这个版面上自由发表自己对这一指导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并且设立一个讨论区,无论大家有什么疑惑,都可以把问题发表到讨论区内进行交流;学校可以为学生统一定制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彩信手机报或电子杂志,让他们时刻都能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
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是一个逐步探索、不断深入的过程,任重而道远。而各种载体在推动这一融入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地挖掘新的载体并且充分运用这些载体,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工作逐步推向深处。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2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3.
[5]刘秀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J].理论导报,2010(5):38.
[6]罗成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社会科学,2007(4):153.
[7]程样国,周婷.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求实,2009(5):88.
[8]陈粟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7-8.
[9]熊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经济师,2009(5):85.
[10]沈宏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1]顾娟.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述评[J].科技资讯,2007(2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