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创新研究综述
2011-08-15刘丹
刘丹
(福州大学 八方物流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物流服务创新研究综述
刘丹
(福州大学 八方物流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系统地梳理和概述了物流服务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指出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物流服务;服务创新;综述
1 引言
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产业和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早在1912年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理论”,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在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明确指出实施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要重点培育国内物流企业,不断创新物流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国内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指出通过物流业服务创新,也促进制造业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专注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可见,物流服务创新不仅是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国际范围看,对物流服务创新研究的历史不长,国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最近几年才开始关注物流服务创新的研究。下面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关于物流服务创新的研究结果,可以大致了解到关于物流服务创新的研究现状。
2 国内外物流服务创新研究现状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1.1 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
(1)知识因素。Chapman等(2003)探讨了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物流服务创新对企业的贡献。通过引用Kandampully(2002),作者提出知识、技术和关系网络是服务创新的关键,认为知识在探索物流服务创新中是非常必要的,并指出技术和能力是知识的表现,在公司内部和公司之间进行知识管理是创新物流服务的关键。
Hakansson等(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通过供应链整合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可以创造一个创新的环境,可以提高专业化和创新水平。Autry等(2008)运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并提出供应链知识的发展和物流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指出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供应链知识的发展对创新绩效有积极的影响。
Flint等(2005)通过采访美国、斯堪的纳维亚以及欧洲的高级物流经理,创建了一个由四个部分组成的物流服务创新过程模型,包括设置系列活动建立与客户的联系;收集客户的信息;讨论、明确反映客户的信息;组织间的相互学习。Flint等(2008)通过对企业评价客户价值和参加学习活动的过程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知识和物流创新之间的积极关系,提出了供应链学习管理和创新管理是影响物流服务创新的直接因素。
(2)技术因素。Wagner(2008)在对德国交通运输业的研究中,确定了一系列可以导致物流服务创新的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和资本的投入、知识的获取、培训和教育等,并强调技术资源在物流服务创新中的重要性。
Chapman等(2003)指出,企业在克服时间、空间和沟通不便时技术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技术可以提供更多有效的知识共享;为了适应新技术工具的应用,促使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创新。在逆向物流的实证研究中,Richey等(2005)利用“资源优势”理论来解释在逆向物流领域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技术资源在逆向物流创新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3)关系网络因素。Hakansson等(2004)在研究中还发现合作可以引发创新。Chapman等(2003)也提出关系网络可以导致物流服务的创新。他们特别指出公司需要协同工作,以便理解客户的需要和需求,以及客户的潜在需求。公司将和其它公司形成横向和纵向的联盟,来获得自己公司无法得到的知识。Gellman(1986)指出来自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创新,比如铁路运输上的托运人和供应商共同推动铁路运输方面的创新。
(4)其他影响因素。Richey等(2005)也讨论了金融和管理资源作为逆向物流服务创新的基础。这些资源与之前讨论过的技术资源一起构成发展逆向物流服务创新能力的决定性资源。公司的经营环境对公司的创新能力会产生影响。但是,在国外物流服务创新的研究中很少有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研究阻碍铁路产业创新的因素中,Gellman(1986)指出铁路部门的联邦法则是铁路部门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障碍。在这种规则限制下企业无法采取激励措施来创新服务过程或服务项目。同时,也分析了人力资源对铁路创新的影响,并提出公司高管在创新的反应方面对铁路创新的影响超过了操作过程创新和设备创新。
Zinn(1996)在研究拉丁美洲经济文化时指出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以及经常性的资本短缺为物流服务创新提供了动机。由于公司可用的资本有限,迫使公司在物流流程和服务提供方面创新性地使用资源。
2.1.2 物流服务创新的结果。Fawcett等(1989)在一份物流研究报告中把物流创新作为预测变量。他们调查了航空企业,发现现有的航空公司,创新会减轻市场中的竞争。他们引用了一些航空公司在构筑进入壁垒、发展规模经济以及增加转换成本等方面的案例,说明航空业已经通过各种创新成功地减少了整个行业内的竞争。
Farris II等(1998)提出使用新式轮船可以缩减一半的水上运输时间,但运输费用将会接近原来的两倍,他们的研究表明时间的节省可以弥补新增的费用。在一个实证研究中,Richey等(2005)认为创新型的公司将利用技术和其他可用的资源可以提高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的逆向物流处理能力,同时提出逆向物流创新对物流操作服务质量也具有正相关关系,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应用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Panayides等(2005)实证分析显示物流服务创新对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效率有积极影响。Richey等(2005)也研究了逆向物流创新和一个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物流服务创新可提高一个企业的市场效益和内部成本效率,提出物流服务创新可以通过增加服务内容、提高客户满意度来提高企业的收入。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大型公司在物流服务创新和战略绩效、竞争优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Persson(1991)主张物流服务创新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作者引用一个EDI技术应用的案例,说明企业采用EDI技术来加强与客户间的交流,发展新的服务来开拓新市场以及增加现有客户的价值。
2.1.3 物流服务创新的扩散。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Rogers)教授(1995)研究了多个有关创新扩散的案例,提出了创新扩散(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是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个人、家庭、集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传到下一个单位。在国外物流服务创新研究中,运用创新扩散理论进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
Levinson(2006)将集装箱运输作为一个典型的物流服务创新案例进行研究。指出1956年Malcom McLean用船舶从休斯顿运送了58个铝合金车厢到纽瓦克,开创了海上运输的集装箱化。这种运送货物的新方法很快就传播开来,不久,全世界的码头开始根据集装箱的运作而设计。集装箱运输使公司可以降低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运输成本,而且为采购和配送产品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大约在McLean的首次采用集装箱运输50年后,每年差不多有超过300万20英尺的集装箱漂洋过海。说明这种创新扩散速度快,易被模仿。但是不是所有的物流服务创新都容易扩散到其他的企业,如:Twede(1992)在研究一个包装创新的案例时发现复杂的物流创新对创新的扩散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些研究说明创新扩散的元素与创新本身的特征有关。
Sheffi(2004)将RFID和以前的创新比较(如:冰箱、汽车和高速公路系统、白炽灯、电视和个人计算机),提出创新生命周期理论,以此为依据预测了RFID的未来应用。Holmqvist等(2006)也对RFID技术在沃尔沃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推广应用进行了研究,指出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合作和现有的移动通讯技术的创新使用可以产生更高水平的可靠性、效用性和生产力。这些都强调了技术因素在物流服务创新扩散中的特点及作用。
Russell等(2004)利用创新扩散理论研究IT技术在两个航空公司的应用。这两个航空公司应用IT技术目的在于实施先进的供应链管理。他们利用创新扩散理论分析了社会和组织对人们接受技术创新的影响,运用案例分析了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和基于WEB的订货软件的推广和实施过程,提出了影响技术创新实施成功的主要因素:对创新的认识、企业文化、用于扩散创新知识的沟通渠道,以及各种管理因素。这为物流服务创新扩散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物流服务创新的动力。李海婴等(2006)、许益亮(2007)认为,服务创新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明确指出物流服务创新的外部动力包括:(1)外部轨道:包括技术、制度、服务专业、管理和社会等;(2)外部行为者:主要有顾客、竞争者、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公共部门;(3)物流联盟:指物流联盟内成员企业。内部动力包括:战略与管理、员工、企业组织的创新性等。翟运开(2009)根据上述的动力模型,详细分析了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动力,提出在第三方医药物流领域,服务创新活动逐渐系统化和战略性是发展趋势,这使得创新的内部动力相对于外部动力变得相对更加重要,特别是战略与管理、技术轨道的重要性日渐加大。但是,物流服务创新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和外部动力都会对医药物流服务创新产生影响。
安建梅(2008)从系统学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环境下的物流服务创新动力机制,包括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社会需要拉动机制、技术进步推动机制、政府支持的促进机制,并对大连物流服务创新及政策设计进行对策分析,认为通过市场深化,奠定物流服务创新市场基础;通过现代技术运用及服务创新,形成物流服务创新的良好技术基础;通过产业区位集聚,优化物流服务创新的生态基础;通过网络化架构,培育物流服务创新的组织基础;同时提出要加大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力度,强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张光明(2006)认为物流服务创新受到诸多因素的驱动,包括企业竞争环境、物流环境和顾客服务需求以及商业模式的变化、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物流服务商绩效改进的需要等。
2.2.2 物流服务创新的模式。罗齐和朱道立等(2002)提出了现代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并指出一种推动质押贷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融通仓模式,分析了融通仓获得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和成立独特的信用担保体系两种运作模式。
翟运开(2006)提出服务是物流企业的核心,是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产品”,贯穿于整个运作过程。物流服务的创新必须放到系统的框架内,把服务概念创新、客户关系界面创新、服务传递系统创新、新技术应用、战略选择与协调五个要素放在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来考虑。
谷再秋(2009)基于Sundbo和Galloui的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提出物流企业客户服务创新的常见模式:服务专业模式、有组织战略模式、网络模式、技术创新模式,并指出实现持续服务创新要考虑的因素:具有创新理念的企业文化是客户服务创新的基石、企业宽松的创新氛围是客户服务创新的土壤、匹配的创新激励机制是客户服务创新的推动力。
张光明(2006)提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创新模式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徐琪(2008)基于服务科学提出了物流服务创新的价值链体系结构和创新过程模型。在该体系下,客户价值、客户需求、服务方法、技术工具、组织文化等物流服务创新要素与物流能力形成相互关联的关系,每种关系通过服务过程,根据新的企业环境或客户需求被重组,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的“可视化”。这种面向服务科学的物流服务创新,是跨学科的一种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社会组织创新和需求创新、客户创新的综合。
吕赞等(2009)提出我国物流企业必须依据国情优化整合物流服务创新模式,认为物流服务创新包括: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并指出物流业应树立现代物流创新理念,综合利用创新模式走自主创新之路,全面完善服务创新,建立物流联盟,积极培育物流品牌,以实现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潘正权等(2010)从核心技术能力的角度指出第三方物流是适应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模式,并提出对策建议:确立其核心要素,根据企业的实际来制定其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树立企业的创新文化,通过创新来保证持续的竞争优势,在构建核心技术能力的过程中要重视物流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通过建立知识扩散和信息共享机制,整合社会物流资源等五方面的途径和手段实现核心技术能力,进而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
2.2.3 物流服务创新的路径。刘军,王雁(2007)认为供应链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了物流服务内容的创新。创新路径的选择是物流企业制定竞争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物流企业应基于自身资源、竞争地位及客户状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创新路径和竞争策略。
翟运开(2009)提出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要从新服务概念、新客户服务界面、新的服务传递系统、技术选择及物流服务创新战略的选择与协调等五条路径推动服务创新。
2.2.4 物流服务创新的案例研究。姚武(2006)详细介绍了苏州工业园的空陆联程模式这一创新的货运模式。该模式使用规定的苏州城市代码“SZV”为标识,货物抵达上海机场后由航空公司直接中转至园区,省却了传统转关模式中货物在上海机场入库的环节,上海到园区间的空运进出口货物的通关速度大大提升,从飞机落地到货物进工厂由1~3天缩短为5~7个小时,物流费用节省30%。
杨清蒲等(2006)系统总结了宝供物流集团的成长经验,深入研究了以宝供集团为代表的生产服务业对现代社会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广州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与建议。
李静宇(2010)介绍了传化公路港物流模式,指出传化物流作为一家民营物流企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创造性建立了公路港物流服务平台,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实现了公路港物流的集约化经营和组织化管理,探索出了一条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成功之路。
杨银良(2009)分析了河南国际货运代理业存在的问题,论证了中国外运河南分公司服务创新模型的必要性,提出了货代企业在入世后的市场环境下进行服务创新的策略。
田旭等(2009)在分析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邮政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中国邮政农村物流创新主要开展连锁配送,整合资源开展合作,建立现代农业供应链。
王晓晚等(2009)针对家具产品以往不重视物流服务、物流渠道不畅通、营销服务不规范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加强以物流创新带动营销手段创新、以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来有效满足顾客需求等创新理念的意识,对我国家具产品市场体系与产业结构的完善意义重大。
3 总结及展望
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对于物流服务创新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呈现出了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从物流企业的内部、与供应链上主体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外部的政策环境三个层面,研究知识、技术、各种资源投入、企业关系网络、国家政策等因素对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程度。国外的研究比较注重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对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运用Sundbo和Gallouj的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重点研究物流企业内部战略与管理、企业员工、企业组织对服务创新的影响,以及物流企业外部的技术、制度、服务专业等轨道、外部行为者和物流合作者等对服务创新的影响。
第二、物流服务创新模式方面。这方面国内研究较多,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案例研究等定性方法基于Sundbo和Galloui的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以及服务科学理论进行探讨,还有一些专门研究物流金融服务创新。而国外对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主要融入到影响因素、创新结果和扩散的研究中,专门研究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的论文较少。
第三、物流服务创新效果方面。国内研究中极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研究,主要从物流涵盖的各个行业角度,研究物流服务创新对行业、企业的竞争力、服务质量、服务绩效、战略实施等正面影响,还有专门针对逆向物流研究物流服务创新的效果。
第四、物流服务创新扩散方面。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尚未发现,国外的研究也为数不多,主要以定性案例研究和描述为主,研究对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包括集装箱运输案例和包装案例的研究、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IT技术在航空公司的应用研究等。
第五、物流服务创新研究方法方面。国外研究除了采用理论研究方法外,大部分采用行业调查、企业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更注重第一手数据和资料的分析、研究,更注重定量研究方法,而国内研究主要是跟踪和模仿国外的服务创新研究为主,采用定性的思辨型的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为主,基于企业调查的研究几乎没有。
综上所述,国内外各项研究成果对促进物流服务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然而,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有待努力的方向主要有:第一,在推动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要更加结合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增强在实践中的应用性,最好能结合具体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将评价过程进行具体阐述,让企业管理人员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第二,对物流服务创新扩散的研究深度仍有待提高,尤其在中国应逐步开展研究。目前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局限在技术因素在物流服务创新扩散中的特点及作用,诸多领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例如在物流服务创新扩散中,物流服务、物流流程、供应链角色创新的相对重要性。第三,对物流服务创新的研究要向基于数据库的大样本实证研究方向发展,才能真正考察各个因素对整个物流服务行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力,才能真正考察创新活动对整个物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性。第四,对“物流服务创新系统”的研究是一个逐步受到关注的热点,应对其构成、表现形式、基本特性、与制造业以及一般服务业创新系统的差异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创新理论研究,提升我国物流业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物流业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Chapman R L,Soosay C,Kandampully J.Innovation in logistic services and the new business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2003,33(7):630-650.
[3]Kandampully J.Innovation as the core competency of a service organisation:the role of technology,knowledge and networks[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2,5(1):18-26.
[4]Hakansson H,Persson G.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logic of supply chains and network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4,15(1):11-26.
[5]Autry C W,Griffis S E.Supply chain capital:the impact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linkages on firm execution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8,29(1):157-174.
[6]Flint D J,Larsson E,Gammelgaard B,Mentzer J T.Logistics innovation:a customer value-oriented social pro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5,26(1):113-147.
[7]Flint D J,Larsson E,Gammelgaard B.Exploring processes for customer value insights,supply chain learning,and innovation:an international study[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8,29(1):257-281.
[8]Wagner SM.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the Germa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8,29(2):215-232.
[9]Richey R G,Genchev S E,Daugherty P J.The role of resource commitment and innovation in reverse logistics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2005,35(3/4): 233-257.
[10]Gellman A J.Barriers to innovation in the railroad industry[J].Transportation Journal,1986,25(4):4-11.
[11]Zinn W.The new logistics in Latin America:an overview ofcurrent status and opportuniti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1996,7(1):61-71.
[12]Fawcett SE,Farris MT.Contestable markets and air line adapt ability under deregulation[J].Transportation Journal,1989,29(1):12-24.
[13]Farris MT II,Welch D.High-speed ship technology:maritime vessels for the21st century[J].Transportation Journal,1998,38(1):5-14.
[14]Panayides P M,So M.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client relationship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05,41E(3):179-200.
[15]Persson G.Achieving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logistic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1,2(1):1-11.
[16]Rogers E M.Diffusion of Innovations[M].Simon and Schuster,New York, NY,1995.
[17]Levinson M.The box that changed Asia and the world[J].Forbes Asia, 2006,(3):30-40.
[18]Twede D.The process of logistical packaging innov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1992,13(1):69-94.
[19]Sheffi Y.RFID and the innovation cycle[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4,15(1):1-10.
[20]Holmqvist M,Ste fans son G.'Smart goods' and mobile RFID:a case with innovation from Volvo[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6,27(2): 251-272.
[21]Russel l DM,HoagA M.Peopl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upply chain: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2004,34(2):102-122.
[22]李海婴,等.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动力分析[J].物流技术,2006,(6):15-18.
[23]许益亮.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的动力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180.
[24]翟运开.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动力与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10):28-32.
[25]安建梅.物流服务创新动力机制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78-80.
[26]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57-61.
[27]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11-14.
[28]翟运开,等.物流服务创新模式:“四棱锥”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11):17-19.
[29]谷再秋,等.物流企业客户服务创新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5): 138-139.
[30]徐琪.基于服务科学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4):55-58.
[31]吕赞,张丽凤.现代物流业创新模式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20-123.
[32]潘正权,陈伟斌.基于核心技术能力的电子商务物流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164-166.
[33]刘军,王雁.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路径与战略选择[J].物流技术,2007,26(1):14-16.
[34]姚武.SZV空陆联程,打造苏州虚拟空港 [J].中国储运,2006,(1): 64-65.
[35]杨清蒲.等.广州物流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实例剖析[J].商业时代,2006,(36):19-23.
[36]李静宇,传化公路港物流创新的奇葩[J].中国储运,2010,(5):70-71.
[37]杨银良.中国外运服务创新模式研究--以河南分公司为例[J].物流科技,2009,(12):4-5.
[38]田旭,伊人凤.基于农村需求的邮政物流创新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17-319.
[39]王晓晚,庞燕.家具物流模式创新与营销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5):68-69.
[40]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Literature Review on Logistics Service Innovation
LIU Dan
(Ba fang Logistics School,Fuzhou 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Logistics service innovation related literatures a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the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are introduced,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re given.
logistics service;service innovation;summary
F252
A
1005-152X(2011)02-0021-05
10.3969/j.issn.1005-152X.2011.02.008
2010-12-13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2008B2034);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09A033)
刘丹(1966-),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物流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硕导、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