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舟山古民居看海岛民俗文化的现世观
2011-08-15翁源昌
翁源昌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办公室,浙江舟山 316021)
从舟山古民居看海岛民俗文化的现世观
翁源昌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办公室,浙江舟山 316021)
民居是文化的物质载体.舟山古民居反映了海岛民俗文化的现世观.传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是这种现世观产生的社会背景;恶劣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使海岛民间信仰具有现实性特征,这是这种现世观产生的地域背景.舟山古民居交融倾向明显的儒佛道文化特征、“吉祥”装饰图案、建筑空间形式的对立统一以及其特殊建筑形式“厍头”都反映了海岛民俗文化的现世观.
海岛民俗文化;舟山古民居;现世观
民居是文化的一种具有色彩和形态的物质载体,是一定区域文化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透过民居淋漓尽致地得到表达.海岛舟山的传统古民居作为浙东区域重要的传统文化遗迹之一,保存了大量的海岛民俗文化信息.本文主要从舟山传统古民居来探索海岛民俗文化中的现世观.
1 海岛民俗文化现世观产生的社会及地域背景
民俗文化是民间传承的文化事物和现象的总称,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礼记·王制篇》云:“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中国现代民俗学最重要的组织者和经营者钟敬文先生在其所著的《民俗学》一文中认为民俗文化特征“首先是社会的、集体的,它不是个人意义的创作.即使有的原来是个人或少数人创立和发起的,但是它们也必须经过集体的同意和反复的履行,才能成为民俗.其次跟集体性密切相关,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或模式的.再次,它们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播布的.”[1]
在中国民俗文化现象中,现世观是极为主要的一个方面,现世观的根本内涵即乐天知命.人们的理想、幸福大多寄托于现实生命之中.台湾著名建筑学者汉宝德在《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中指出:“我国自先秦时代就否定了宗教,因此以今生今世为生命修为的目标,已经是儒家教导的人生原则.”[2]219林语堂先生曾说:“人生真正的目的存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①转引自: 汉宝德.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198.这种被广泛认同的现世观对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影响极大.从民居的空间布局、装饰到民居的名字、摆设等都有特定的讲究,都带有某种象征意义,体现着乐天知命的现世观.
民俗文化中的知天乐命的现世观,是农耕社会下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无论是孔孟的“知天乐命”、“听天由命”等儒家文化主张,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的主张,都深深地扎根于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之中,立足于宗法社会和家族血缘关系之中.人们聚族而居,人际交往基于礼仪,其所表现的生活特质就是知天乐命、达观恬淡的和谐状态.民俗文化的现世观就是农耕社会下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有机整合起来的产物.
舟山历史上地处偏僻海岛,明清时期曾几次被朝廷强迁于浙东内地,尤其是清顺治十三年(1656),清政府发布“迁海令”,严令“午前徙者为民,午后徙者为军”[3],境内居民被驱谴所剩无几.康熙二十三年(1683)十月颁“展海令”,开海禁,召原住民回乡开垦.后来陆续有来自镇海、慈溪、宁波以及福建等地的民众来此定居生息.这使得海岛民俗文化与大陆内地尤其是浙东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海岛人的生活礼仪与大陆内地类同化现象,不仅表现在海岛的婚礼和葬礼中;而且十分广泛地渗透和大量凸现在生活方式、时令节俗等各个层面.”[4]
现世观在海岛舟山民俗文化中表现突出,还由于舟山特殊的海岛地域环境使然.舟山海岛历史上一直以渔盐生产为主,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自然经济时代,面对凶险的大海,个体生命显得非常脆弱.正因为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使得海岛众生的现世观特别明显,如海岛民众特别期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战胜自然、维系生命.海岛民间信仰的显著特点就是“现实性”,与传统佛教中的“来生超渡”说、传统道教中的“修炼成仙”说以及儒家宗旨的理想主义的一面有着根本的区别,因而海岛民众信仰的重头在于“观音”和“天后”.《华严经》说:观世音菩萨在此娑婆世界中随机方便,应现种种身相,“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云:“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5]观世音菩萨要度一切烦恼,解一切苦厄,以“慈悲”为己任.在海岛民众看来,观世音菩萨就是一个救世主,它的职能就是把人从现实的苦难中解救出来.这对于长年以海为生活场所,始终伴随凶险的海岛民众来说无疑是最可值得信仰的形象.“舟山群岛渔业生产中的观音信仰渗透着避凶祈福的海洋文化心理情结.”[6]这种现世观直接表现在海岛民众生活中,海岛传统古民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 海岛传统古民居中现世观的表现
2.1 海岛传统古民居儒佛道文化特征交融倾向明显
舟山海岛传统古民居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儒佛道文化特征交融倾向明显.海岛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在海岛影响甚广.据有关史料记载,西晋太康年间(280– 289),普陀山已有观音信仰.据明代梵音洞庵释迦佛真身舍利塔碑记载:“自晋之太康、唐之大中,以及今上千龄,逾溟渤、犯惊涛,扶老携幼而至者不衰.”①参见: 朱封鳌. 普陀山观音文化胜迹游访[M].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 4.说明当时已有不少人去普陀山朝拜.而历史上位于定海北门外的普慈寺,东晋时就已有专供观音的小庵院.至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日本僧人慧锷礼五台山,得观音菩萨像,拟带回国供养,舟过普陀山,搁礁不能动,慧锷等人望潮音洞而祷曰:若尊像于海东机缘未熟,请留此山.说完,舟即浮动,于是置观音像于普陀山②参见: 方长生. 普陀山[M].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8: 2-3.,这可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几千年来观音信仰及文化渗透于海岛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情感之中.民居作为一种物质的载体,观音信仰及文化因子在传统古民居中处处都有印证.
佛教“八宝”中的莲花、盘长等是海岛传统古民居中常被用来作为装饰的一种纹饰.如莲花图案,它是佛教中最常见的持物与纹饰之一.观音菩萨,脚踏莲花、普渡众生的佛,也总是坐于莲座之上,参悟人生的真谛.莲花在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舟山传统古民居中的墙门、厅堂门扇和屋脊等醒目部位使用莲花纹饰的可谓比比皆是.定海环城南路 89号许家大院和定海古民居吴家大院的厅堂门扇,就是用莲花图案来装饰的,定海城东右城跟 11号古民居门楼上除了梅兰竹菊图案,还雕饰了莲花图样.
然而受民俗文化的现世观影响,中国民众的宗教信仰并非象西方人那么严谨.中国人中的许多人既依照儒家的教诲,也信仰佛教,同时生活态度、方式又有很明显的道家思想,儒佛道和谐于一身.在海岛古民居上,常会看到阴阳两仪的道教标志图案,如前面所例举的吴家大院,其厅堂门扇用了佛教莲花图案装饰,而后进的朝北方向的大门上端却有一个道家的阴阳两仪图案.可见道家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阴阳结合的哲学思想,以及道家重生、贵生和养生的思想,对民居建筑的朝向等空间布局极有影响,海岛传统古民居朝向基本都以“纳气”为上.
这种表面上的宗教信仰的模糊性,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现世观在生活中的反应.汉宝德在《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中说道:“中国对文化的吸纳力事实上是这样产生的:没有单一的理想,没有内外一致的宗教性压力,就自然展布出雍容大度的气象.……事实上我们是彻底的泛宗教的民族.在这里,不但每一种宗教都可以发展、生存;而且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同时接纳各种宗教的度量.……‘有奶就是娘’的现世作风表达在宗教上,就是‘有灵就是神’.”[2]222而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家文化在民居中的到处表现,那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是源于天然.
2.2 海岛古民居“吉祥”装饰图案
民居装饰是民居与当地传统文化对话的一种重要语言,海岛舟山传统古民居特别喜爱“吉祥”图案.一方面,“吉祥”图案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庄子·人世间》上写道:“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而且以今生今世为生命修为的目标,已经是儒家教导的人生原则.过“吉祥”生活是民间百姓世代关注的主题,祈吉文化就自然渗透于民俗事象的方方面面.而更主要的是海岛芸芸众生历史上是搏命于风口浪尖,祈福纳吉、驱邪禳灾更为人之常情.故而“福、禄、寿、喜、财、吉”这六大主题的吉祥图像在海岛传统古民居装饰中占据了很大比重.海岛传统古民居屋脊正中间的字碑上,常塑有福禄寿、太极八卦、和合如意和仙鹤仙松等各种避邪祈福吉祥图案,如曾任上海商会会长的刘鸿生故居其屋脊脊首就是福碌寿三仙图像;东管庙弄 17号建于清代的刘坤记大院屋脊,整条脊身是由镂空的元宝形状和古钱币图案组成.海岛古民居宅门上有“福在眼前”、“鹿鹤同春”和“麻姑献寿”等图形,如定海东管庙弄 51号的王家大宅,砖雕门楼上中枋是篆体的四个大字“紫气东来”,左右两边是“麻姑献寿”和“寿星送桃”,门楼下枋两边雕刻着两条腾云驾雾、神采飞扬的龙图形,下枋还有“福在眼前”图案,为蝙蝠与一枚古钱.这就以一种非常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充分表达了海岛民众对生命的关注、对美满生活的向往.
2.3 海岛古民居建筑空间形式的对立统一
根植于本土的道教的阴阳两仪、对立统一的这种处世之道,反映出华夏民族某些文化特质和心理需求,因而也直接渗透于民俗文化之中.民俗文化的现世观表现在中国人的性格上,就是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人生哲学表现在古民居建筑上,就是建筑空间形式的对立统一.
中国传统民居院落布局,直接反映了中国人两面性的性格.前院是严谨的、刻板的和按部就班符合规矩的,而“后花园”则不需要对称、均衡和礼典,传达出心灵不受约束的状态.《西厢记》、《红楼梦》中的“后花园”里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海岛传统古民居的布局上,也同样反映出这种对立统一的民俗文化的现世观,如定海城关东大街127 – 131号的“许毅老宅”,院落四面是高大的围墙,有五六米高,把院内与院外环境严密隔绝,围墙颜色是灰白的;而院落内相对地开放,宽大的天井用来通风采光,廊檐宽敞,上下四周连通,正屋中间大堂敞对着天井.而且海岛传统古民居厅堂两边的卧室也表现出“疏”、“密”的对立,卧室窗户常是内外两扇窗,外扇窗用木格扇窗,或是实木板窗,合起外窗,室内就是一个封闭的世界.海岛古民居这种密处不能通风、稀处可以走马的对立统一特征就是海岛民俗文化现世观的很好例证.
2.4 海岛古民居的特殊形式“厍头”
中国传统院落式民居横向一般为正屋三间或五间,居中一间称为堂,左右两旁称为室,常用作居室,所谓“登堂入室”.舟山海岛的渔农村对这种传统建筑形式却有一个形式上的大胆突破,即正屋居室靠山墙东西两边再各搭建一个大间,海岛人称为“厍头”.“厍头”面积比居室宽大,作为伙房或堆放渔具、农具等之用.“厍头”一头与正屋居室共用一堵墙,另一头又与厢房相接,表面上看是为省材料,但其思想根源就是海岛民俗文化现世观在居住上的有效应用,不求形式、讲究实用.“厍头”位置处在东西两边,远离堂室,就避免了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使用上非常灵活,并且其面积又比其它房间大,非常适合渔农村生产生活所需.如岱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厉家五房,整个建筑为四合院落,正中堂为堂前,厍头间接厢房;普陀区桃花镇茅山村茅港路271 – 281号陈顺泰民居,为三合院式,明堂通面阔三间,东、西面各一厍头间,厢房各三间.
综上所述,海岛舟山传统古民居中所透露出来的这种民俗文化的现世观,是人们对自身意愿的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我们深入研究挖掘传统民居文化内涵,将会更有助于保护、继承和开发民族文化遗产.
[1]钟敬文. 民俗学[C]// 连树声. 钟敬文文集: 民俗学卷.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4.
[2]汉宝德.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3]定海县志编纂委员会. 定海县志[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 110.
[4]姜彬. 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326.
[5]弘学. 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疏注[M]. 成都: 巴蜀书社, 2006: 37.
[6]柳和勇. 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论[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6: 147.
Reviewing This Life View of Folk Culture on Island from Zhoushan’s Ancient Houses
WENG Yuanchang
(Headmaster’s Office,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llege, Zhoushan, China 316021)
Folk house is the material carriage of culture. Zhoushan’s ancient folk houses reflect the this life view of the folk culture on island.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and Taoist culture are the social background the view is originated from. The terrible living condi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manifest realis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lk belief on island, which are the territorial background the view is originated from. Zhoushan’s ancient folk house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bviously mingled with Confucian, Taoism and Buddhism, their “auspicious” decorative patterns, their special building style to be contracted and in agreement in space to keep balance, and their attachment to the building served as a room to put in fishing and farming tools, reflect this life view of the folk culture on island.
Folk Culture on Island; Zhoushan’s Ancient Folk House; This Life View
(编辑:朱青海)
TU-859
A
1674-3563(2011)02-0053-04
10.3875/j.issn.1674-3563.2011.02.010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10-08-14
翁源昌(1962- ),男,浙江定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典诗词、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