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的图书馆建设
2011-08-15伍丽萍
伍丽萍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的图书馆建设
伍丽萍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图书馆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门机构。为了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图书馆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的作用
图书馆是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其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决定了它在评估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共有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36个三级观测点,图书馆项目设在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下的第一个二级指标——“教学基础设施”中,并单独作为一个独立观测点,即“图书馆及校园网”,从馆舍、藏书量、藏书结构、开放时间、管理手段、图书流通、年购进量、校园网信息流通等方面对图书馆进行全面考察,明确规定优秀与合格的等级标准。“教学条件与利用”中的另外2个观测点虽不直接针对图书馆,但都与图书馆有间接关联。这些充分表明了图书馆在评估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2 以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为契机促进图书馆建设
2.1 加快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藏书量始终是衡量办馆条件、办馆规模的重要参数,也是考核图书馆能否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在评估指标体系中,文献入藏总量是图书馆工作的首要指标和观测点。指标规定生均藏书量60~80册、生均年进书量2~3册为合格标准[1]。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所以,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上,我们以评估指标为依据的同时,注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注重自然科学文献与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结合,加大藏书建设力度,调整馆藏结构,加强馆藏文献载体的多样化建设[2]。为防止评估前盲目追求数量,使新增图书更具专业性、学术性和实用性,我们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多次组织由图书馆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的采购小组到各大图书展销会和书店采购图书,大量补充印刷型文献和电子信息资源。近3年来,我院图书馆纸质图书平均年进书量3万余册,各类报刊由原来的300余种增至500余种,并购进了医药期刊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中数图电子图书数据库等大量电子信息资源,开通了CNKI数字图书馆,建立了多媒体课件信息库,开设了精品课程网,为图书馆更好地发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作用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使图书馆由“收藏利用型”向“获取利用型”转变。
2.2 提升文献信息服务水平
根据评估A级标准,图书馆必须完善管理体制,提升文献信息服务水平。(1)两年多来,我院图书馆通过网络系统定期编制“推荐书目”“新书介绍”,建立“读者荐购箱”,开设有关文献资源检索与利用的专题讲座和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成立“读者协会”,开展读书节活动和新生入馆教育等,介绍有关信息鉴别与收集、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书目查询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馆藏资源及图书馆服务,以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2)采用校园“一卡通”为全院师生提供集藏、借、还、阅为一体的全开放、大流通、多自助的无障碍图书借阅服务,实现了读者入馆、借阅、上机、消费一体化。(3)开放时间延长至22∶30,节假日也向学生开放,远远超过教育部要求的“周开放时间不得少于70小时”的标准。(4)改善环境设施,设立新书展示区,增加期刊陈列数量,购进200多台计算机,开辟第二电子阅览室,配备相应现代化设备,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校园无线WIFI上网服务项目,实现校园无障碍上网。(5)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开通CNKI漫游功能,将校园网与图书馆数据库联网,实现馆藏文献数字化,在阅览室、休闲区增设30多台可链接校园网、点击精品课程、查询馆藏资源等内容的检索机供学生免费使用,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以及文献检索、图书借阅等信息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文献形式更加多样,服务手段更加便捷,图书馆硬件建设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较好地发挥了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使图书馆成为师生教学科研、查阅现代讯息的重要场所。
2.3 促进管理规范化
规范化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涵,也是图书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评估工作不只是为了达标和总结,更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是对现行工作的整合和完善。在评建过程中,我院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和图书馆工作要求,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调整了工作岗位设置,规范了工作流程,明确了部门和岗位职责,在制度建设、业务规范、人员配备、数据统计等方面都得到了完善和提高,促进了图书馆管理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2.4 提高图书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水准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文化层次、文化修养、业务水平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先后聘用图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研究生,鼓励职工参加在职图书专业进修学习。搬迁至新校区后,学生数量增加、馆舍面积扩大,在服务功能增多与工作范围拓展的情况下,图书馆工作人员承担了大量工作。在迎评工作中,全馆工作人员增强了大局观念,在做好岗位常规工作的同时,共同参与图书验收、文献回溯建库、加工编目、排架倒架、光盘数据库建立等工作。他们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分工协作,相互学习,献计献策,较好地完成了评建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全馆工作人员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素质,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 存在问题与主要对策
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基础较薄弱,硬件和软件建设明显滞后。图书馆如何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需求,加快建设步伐,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与服务职能,为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服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1 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由于各方面原因,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未得到相应重视,其管理理念、管理标准、图书馆软硬件建设等与高职教育要求有较大差距。要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就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图书馆不仅是图书借还场所,还是学校教育、科研、文化、信息中心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内涵丰富、知识多样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构建科学合理的藏书体系
评价图书馆的馆藏质量,不仅仅是评价文献内容、印刷质量,还包括馆藏结构比例和馆藏文献使用率。因此,在完成评估指标的同时,必须处理好文献资源体系中数量与质量、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把好进书质量关,充分利用有限经费,构建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防止为达到评估指标追加馆藏复本,忽视本院专业需求,盲目购书现象。为此,必须加强图书馆与各专业系部间的沟通,了解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等需求,以本校重点专业建设为依托,更新、调整馆藏结构,在充实馆藏数量的同时优化馆藏资源,构建具有本院办学特色的馆藏体系,以提高馆藏质量和利用率[2]。
3.3 实现文献资源建设现代化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知识无限性与课堂教学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随着学生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要求的提高而愈加突出。图书馆文献资源存在总量少、文献形式单一、图书资料陈旧质低、电子图书和网络资源不足等问题,不能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随着出版物载体的多样化和网络技术现代化,文献形式已不仅限于纸质图书。因此,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上必须注重硬件建设,发展数字图书馆,加大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图书馆数字化、标准化管理与网络化服务,为学生提供更为方便、快捷、高效的咨询、检索、查询、资源共享等服务,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和服务质量[3]。
3.4 加强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理应随着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提升。但图书馆作为教辅机构,其人员配备不足、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人才,继续教育得不到落实。图书馆人员应适应高职教育特点与要求,着眼学校办学特色,既要具备较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要熟悉馆藏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良好的服务育人意识。同时,学校应重视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制订人才培训计划,改善人员结构,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合理设置馆内部门机构,明确职责,增强岗位意识,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有利于图书馆长远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学术性、教育性和服务性作用[4]。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应以评估为契机,整体部署,科学组织,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制订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长期规划,探索和建立图书馆建设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真正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为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魏颜知.高校评估中的图书馆馆藏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14~16.
[3]曹中.医学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刍议[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54~56.
[4]陆海.以教学评估为契机,促进大学图书馆管理迈上新台阶[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3):37~39.
G250
A
1671-1246(2011)09-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