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职秘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探析

2011-08-15吴桢嵘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秘书高职专业

吴桢嵘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提高高职秘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探析

吴桢嵘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秘书工作日益成为各行业、各部门管理监督日常事务的一部分。秘书在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专业化,这就要求秘书具有较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文章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了在秘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秘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操作性;灵活性;知识实践化;内容模拟化;学习社会化

一、当前高职秘书教学的基本特点

1.学术性。秘书教学中,学术性味道比较强烈,教材的应用性不强、实效性较差,学校教学强调培养学生专业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学生为了取得高分、应付考试,在接受教学内容上更多地看重基本概念、基本信条等,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科书目前还缺乏理论系统性和研究深度,大部分属于资料性、汇集性、概览性,相当一部分编者是通过编写教科书认识秘书职业和学习秘书相关知识,知识的系统性、成熟度及对行业把握度均显不足。教科书的数量虽然上去了,而学术性、学科性、理论系统性、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先进性均有待提高。教师与学生都认为文秘专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继续升学并胜任专业对口的工作非常有用,但这些内容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时有用程度比较低。可想而知,用学到的单纯的秘书理论这把单一的“钥匙”,[1]难以应对社会上千变万化的“锁”。这反映文秘专业的教学内容还不能适应科技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工作和岗位变化的需要。这样就淡化了秘书专业所蕴涵的实践色彩。

2.课堂性。秘书专业的课程应体现操作性,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主办者和实践者都是在学科教育体系中培养和成长起来的,由于传统的传道授业模式影响,绝大多数的教师仍将授课任务在课堂当中完成,这样,必然造成了秘书教学内容的空洞性和纸上谈兵的缺陷,尤其对于那些从中学出来直接跨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突然接触专业课确实难以接受和理解,往往是这个词还没有搞明白,就用这个词来解释另外一个词,结果越发使学生感到抽象、模糊。教育目标和指导思想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使秘书教学与秘书实践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学校重视对学生书本知识的培养,轻视实践技能,重视教师中心地位,轻视学生的兴趣、能力,这样难以实现秘书大量实践操作内容;而用人单位则更强调毕业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关键能力”。[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加快,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现代生产者具有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关键能力和素质,而目前文秘专业教学尚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3.有限性。虽然许多教师一直在努力探求秘书理论与秘书实践的良好结合,但这些努力受到四个瓶颈的制约。第一,课时有限。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都有限定的课时数,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担心完不成讲授内容,出现上课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是脱节的,这样课时数量有限,课程的基本内容很难充分展开,更不要说课外实践了。这就使秘书教学容易停滞在理论层面,年复一年,逐渐形成定制。第二,实践时间有限。针对秘书课程的特点,许多高职院校安排了一定的实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秘书教学苍白性的问题,但时间安排有限,尤其在实训指导课上,行业、企业人员数量过少,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学习与工作是割裂的,学生难以形成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建构知识的能力,使实训课程难以深入、到位。第三,学生实验过程有限。作为由中学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人生经历简单、社会体验单薄,对秘书基本内容只知其表,未知其味,仅靠教学的安排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些老师没有明确地告知学生实践性教学要考核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故而许多学生将精力主要投入到对大量知识的记忆和背诵中,秘书理论背得精熟,秘书实践不知所措,这使学生在毕业时,难以走上合格的职业道路。第四,“双师型”教师有限。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分析目前的秘书教学的师资队伍现状,不难看出我们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或是从各学科转型过来从事秘书教育的,多数教师的实践工作年限偏低,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数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匮乏。教师来源单一的状况助长了高职秘书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的倾向,这与培养多种能力并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二、秘书职业资格的要求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提高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秘书职业不可或缺,而秘书工作的特点是高度的综合性和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具备秘书从业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操作性。动脑、动手、动口、动腿的能力是秘书人员的职业特性。秘书人员要在秘书工作中将秘书理论溶在其中,化为无形的意识和倾向,秘书人才应该具备很强的活动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等综合素质。秘书不仅要进行调查,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当好领导的助手,还需要应付一大堆的诸如工作日记、计划表、文件和电子档案类的实际操作工作,这种操作是技术性的,实实在在的,是扎实和熟练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秘书人员。

2.灵活性。现实中的秘书工作,往往面广、复杂、突发性多,因此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四面封闭的教室与真正的商界或政界距离甚远。而秘书人员要求在将秘书理论知识记在心中的基础上,灵活应对各种场合下的挑战,将秘书工作做得让人满意,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敏锐的专业眼光,悟性好,善于总结。因此秘书人员的灵活性更多地体现在与时俱进的随机应变上。

3.创造性。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方面。一个合格的秘书不仅要“办文”、“办事”,还要出谋献策,这实际上要求秘书工作要发挥参谋作用,那么秘书在工作中不应该亦步亦趋、拾人牙慧,而应该因时而动、因时而变,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要打破定势,激荡思维,有所继承,有所创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完成较高层次的辅佐管理活动,在新的科学决策环境中充当智囊与谋士。

三、走秘书教学职业化的新路子

从以上分析可见,秘书教学与秘书职业资格要求有着并不短暂的距离,高职院校秘书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怎样才能走好秘书教学职业化的道路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点努力:

1.理论知识实践化。秘书专业教师应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首要目的,改革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借鉴国内外的优秀理念和做法,围绕课程培养能力、提高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将传道授业变为边讲边做、少讲多做或者是把传统的师讲生听,变为生讲师听或生多讲师少讲的形式,把讲课者的角色换过来,老师要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全员参与、全方位实践、全过程体验为主线,加强校内技能训练基地的建设,将技能训练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和参加各级技能竞赛,以竞赛来督促检验;让学生在讲、在练的过程中,去想、去悟、去熟练。通过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实践化,把课上活、上好。在教师指导训练下,熔炼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秘书人员。

2.课堂内容模拟化。秘书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特点,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实训室为舞台,让学生及早亲身体验秘书滋味,使实践教学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比如运用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开展模拟接待、模拟签字仪式、模拟新闻发布会、模拟宴请等等。将社会搬到课堂,以便于理解和有效深化秘书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提高其知识的熟练程度和实际应变能力,解决秘书课程的狭隘性和有限性缺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更多的锻炼。在模拟化过程中,要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增加难度,吸引学生体悟秘书理论,增加兴趣,并做到活动参与的普及化,让每个学生均有锻炼的机会,课堂内容模拟化能有效提高秘书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3.校园学习社会化。针对秘书教学的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和实践经历的情况下,秘书课程应将秘书内容由教室延伸到社会,带学生走出去,将专业职业人员请进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感受到无限的学习内容和信息交汇,调动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感受器官,将学院式学习内容和社会大学结合起来,进一步密切市、县、乡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关系,健全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面向社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使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发挥文秘专业的学生记者团的优势,组织参与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组织策划“文化节”、“艺术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企事业单位或部门的营销和宣传活动,边学边干、边学边做,通过这些蕴含着形象塑造、迎送礼仪等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使学生的组织、表达、社交、应变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学做结合,切实提高秘书实务操作能力,真正实现秘书教学的目的,培养出合格的“产品”、“精品”。

[1]何宝梅.面向市场改革秘书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2).

[2]刘亚玲.秘书职业化和高等秘书教育的新发展[J].秘书,2005,(1).

(责任编辑:王跃飞)

G712

A

1671-752X(2011)01-0087-02

2011-01-17

吴桢嵘(1970-),女,宁夏银川人,研究生,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文秘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秘书高职专业
秘书不在 等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