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和谐竞争初探
2011-08-15朱忠敏
朱忠敏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
大学生和谐竞争初探
朱忠敏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
文章以大学生学习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对和谐竞争的诠释,认为和谐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欲谋求长足之发展,必须逐步树立和谐竞争观:敢于竞争,克服自我放弃的缺点;善于合作,避免草木皆兵的现象;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力戒恶性竞争的趋势;构筑和谐竞争文化,杜绝恶性竞争的习惯。
大学生;和谐竞争;必要性;途径
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温床,构建良好大学学术氛围离不开竞争机制的激励,如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处理好和谐与竞争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本应该充满纯真情怀的大学生有了太多复杂、流露出太多浮躁。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学会宽容、给对手希望;树立和谐竞争观,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一、和谐竞争的内涵
(一)和谐、竞争内涵
所谓“和谐”,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配合、恰当和蕴藏的状态,它是近年来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后的一个关键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谐”一词原用于论乐:和者,和睦、和顺也;谐者,相合、协调也。《尚书·舜典》就有:“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说法。“和”、“谐”连用,其义即为协调、调和。
所谓“竞争”是人们为了实现有利于自己的目的而进行的相互争胜的活动,是对共同期望的有限资源的争夺,进而推动生物进化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互动过程。[1]人们主观欲求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差异,是产生竞争的原因、前提。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必然产生双重效应,一般而言,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因此如果规范不严、处理不当,就极容易导致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等不良社会后果。
(二)和谐与竞争关系
从哲学层面上说,竞争与和谐的关系体现的是矛盾关系,即矛盾的竞争性(斗争性)与和谐性(同一性)的对立统一关系[2]。和谐与竞争是矛盾的两重属性,二者相互联系。从实践层面上说,竞争与和谐的关系体现的是社会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关系。“社会动力机制是基于对人类需要的满足,把人的行为与人的利益有机结合的机制,旨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社会运行效率”,而“社会平衡机制则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维护和保持各社会主体及各种力量之间协调、稳定、平和关系的机制”[3]。
笔者看来,和谐竞争指在人文关怀中,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获得双赢;不应当是恶性竞争而是双赢的竞争。和谐竞争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大学生和谐竞争的必要性
由上面的分析,和谐与竞争既相对独立、又相反相成,和谐发展中存在竞争冲突,竞争冲突中存在和谐发展。在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和谐为竞争提供平台与基础,竞争为和谐发展提供机遇和方向,双方的缺陷在互补贯通中得到克服。
大学生建立和谐竞争观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对大学生而言,和谐竞争能让大学生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和意识,能规范主体的竞争行为,使竞争在公平、公正和有序的条件下展开,并引导我们在竞争中成功与成长,最终达到大学生与竞争活动、竞争对手及社会文明和谐共进;恶性的竞争观则会产生消极错误的竞争心态,引发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导致鱼死网破局面,将人和社会引入歧途。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竞争的具体表现,包括横向、纵向的和谐竞争。
第二,对学校、社会发展来说,和谐竞争是精神在发展问题上的升华,引入竞争机制保持发展不僵化,贯彻和谐理念保持发展不冲突。和谐竞争能够教育我们从竞争的本义出发,把追逐自身利益的行为看成竞争最初的、浅层的、暂时的目的,而认同和谐发展,获得彼此双赢,社会和谐进步才是人们开展竞争的最终的、深层的、长远的目标。
三、大学生和谐竞争观的培养途径
(一)敢于竞争,克服自我放弃的缺点
竞争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具有激励作用。马克思说:“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态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4]竞争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在校大学生而言,竞争亦是必不可少的。
现实学习生活中,一说到竞争、胜利、得第一和拿冠军,大家的精神立刻就兴奋起来,这里面既有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又有功利的或非功利的原因,如理想信念、道德义务等。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靠合力完成的,但合力中既有协助力,又有竞争力。因而,竞争主体必须具备认识自我和磨练自我的参与意识、抓住时机的选择意识、知难而上与坚忍不拔的拼搏意识、知错就改的问题意识、辨别得失的评价意识。迎接挑战参与竞争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就一定失败。我们要学习一点“豪猪文化”,临危不惧,矢志不渝,自强不息,克服意志消沉的颓废心态。
(二)善于合作,避免草木皆兵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人与人的关系包含着互助合作、和谐发展的一面;同时又具有竞争性的一面,竞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竞争是主体间为了夺取同一目标而表现出的对立、排斥和超越。这就需要我们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竞争的目的不应该是对手怎样比自己差,而应该是在尽量维护夺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给予对手生存空间。昔日的竞争者稍纵间就可能变成我们的合作伙伴。和谐竞争的方式应改变初始的“少一个对手,自己就能多得一份”的原则,而是与对手共同去创造一块更大的蛋糕而分食之,从而形成双赢的结果。竞争的残酷性不再是“刀光见血”,而是资源整合以及优势互补的智慧法则。和谐发展的竞争需要合作,越激烈的竞争越要求高层次的合作,越善于合作则竞争力越强。学习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竞争,人人都需要合作,学会感谢竞争对手,正是在与其较量中受启发,从而另辟蹊径,开辟新空间。
(三)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力戒恶性竞争的趋势
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的潮流。树立和谐竞争观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主体的竞争观既影响道德伦理、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良好形成,也关联到社会安定、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竞争是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平等竞争,因而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为了个人欲求而损害他人、集体和民族的利益,否则会严重扰乱竞争秩序、破坏社会风气、妨碍社会发展。其次,竞争要遵守规则,合情合法。有人认为竞争本身无道德可言,只要能达到目的不惜损人利己、投机取巧。但从长远和整体上看,道德诚信是重要的竞争力,有规则的竞争才能够使人全面发展,主体力戒并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才能担负起社会责任。
(四)构筑和谐竞争文化,杜绝恶性竞争的习惯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人为的程序和人为的取向”,而社会转型导致现实生活无法快速跨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机制尚未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形成的文化无序期”[5]。因此,自觉构筑与维护和谐竞争文化是当今大学生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首先,避免竞争中出现恶性竞争,如若大家靠打击对手来提高自身,最终只能剩下一群在恶性竞争中互相扼杀的残兵败将,和谐竞争文化将要求给体不能恶意地为他人的发展设置障碍。其次,完善制度,规范秩序,以健全竞争机制和约束力。制度建设是根本,普遍存在的竞争问题只有从制度上着手,通过制度、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相关法纪的逐步落实、奖惩制度的完善到位、评定考核措施的科学民主等途径,彻底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颂扬公正、公平与合法的竞争。
[1]漆仲明.论如何树立和谐的竞争观[J].皖西学院学报,2009,(6).
[2]舒炼.矛盾的和谐性与竞争性[J].新华文摘,2007,(4).
[3]刘从政.完善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机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吕进)
G641
A
1671-752X(2011)01-0059-02
2010-11-08
朱忠敏(1990-),男,湖北荆门人,长江大学文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