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说课案例分析
2011-08-15俞大力
王 荃,俞大力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说课案例分析
王 荃,俞大力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牙雕塑技术》是高职院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现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课程特色和改革思路等七个方面介绍该门课程的说课情况,供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教师参考。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课程说课;案例
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专家,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所教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思路等内容。在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中,课程说课是一项重要内容。专业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因此,专业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专业课程说课的重要性,为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做好说课准备[1]。我院本学期开展第一轮专业核心课程说课活动,笔者代表《牙雕塑技术》课程组,对该门课程从七个方面进行了说课,供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教师参考。
《牙雕塑技术》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是院级立项建设精品课程。本课程于2009年开始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课程组成员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初见成效。
1 课程设置
(1)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方向)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口腔修复技术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口腔工艺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素质,能胜任各级各类口腔医疗机构、各级义齿加工企业口腔修复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艺型口腔医学技术专门人才。
(2)本课程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本课程于第一、二学期开设,属于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学习牙体形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训练牙体雕塑技能,是学习《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和《全口义齿工艺技术》等后续课程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各种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牙体雕塑技能为本专业岗位职业技能中的核心技能,在“口腔修复工”技师职业资格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本课程在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 课程的教学目标。1) 能力目标:能在3小时内完成3倍大标准石膏恒牙的雕刻;能在1小时内完成1倍大标准石膏恒牙的雕刻;能在半小时内完成标准蜡牙冠外形的雕刻;能用滴蜡法进行缺损牙冠的塑形;能达到“口腔修复工”技师职业资格所要求技能,毕业时取得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证书。2)知识目标:理解牙的组成、分类、功能及牙位记录;理解牙体解剖测量应用名词;掌握牙体解剖应用名称与解剖标志;掌握各类恒牙的解剖外形。3)素质目标: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具有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2 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该课程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坚持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岗位需要,通过校企合作,使课程设计更贴近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2]。
(2)设计思路。由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师及行、企业人员进行广泛调研,分析行业中的岗位能力及社会需求,对应“口腔修复工”技师职业资格标准和学生个性发展,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及教辅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及考评体系;实施项目为载体、任务为引领的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式及“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口腔医学技术人才。
(3)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依据。1) 课程组与行业专家合作,通过对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本课程能力目标是能熟练进行各个牙位牙体形态的雕塑,也是本专业的核心技能。为了达到能力目标,设置了从牙位识别与记录→牙体测量与描绘→3倍大石膏牙雕刻→标准牙齿形态雕塑,使学生从对牙有初步的认识→学会牙体基本形态的雕塑→熟练精确雕塑,“项目导向、阶梯递进”的能力实训项目,有效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2)理论内容的取舍不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而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完成本课程所有实训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包括:牙的组成、分类、功能及牙位记录;牙体解剖测量应用名词;牙体解剖应用名称与解剖标志;各类恒牙的解剖外形。舍去原有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中不涉及的乳牙解剖外形和乳恒牙髓腔解剖形态的理论内容。
(4)重点、难点的确定及解决办法。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熟练进行牙体形态的雕塑,并能正确体现各牙位的形态特征。教学难点是掌握牙形态评价标准,并能应用评价标准对雕塑牙进行自我评价。解决方法:1)循序渐进的能力训练过程(3倍大石膏牙雕刻→1倍大石膏牙雕刻→蜡牙形态雕刻→滴蜡法牙冠塑形→连续多牙冠雕塑);2)课外实训项目的补充,每周根据教学进程布置课后训练项目,课余时间实验室开放,教师轮流值班,假期布置一定量的雕牙任务及要求;3)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4)充分利用模型、图片、实训DV、教学课件及网络教学资源;5)注重学生方法能力的培养,要求他们具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细致观察,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6)加强渗透教育力度,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3 教学实施
3.1 教学组织
(1)本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围绕实训项目展开,第一学期完成牙位识别与记录、牙体测量与描绘、3倍大石膏恒牙雕刻三个项目,熟悉牙的形态特点及雕牙的基本技能;第二学期完成标准牙齿形态雕塑,巩固牙的形态特点及熟练进行牙的雕塑。每单元4学时,每次课中对学生完成作品进行点评,方法能力及素质培养贯穿每个项目中。
(2) 根据课内教学进度安排课外实训项目,并把课外实训作为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3倍大石膏恒牙雕刻,课内安排典型牙位的雕刻,只能课内完成上颌中切牙、上颌尖牙、上颌第一双尖牙、下颌第一双尖牙、上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而其余8个牙位的雕刻在课后同步进行。每个牙位需要课后训练,才能达到一定量的目标和质的目标。
(3)能力训练过程是通过由3倍大石膏牙雕刻→1倍大石膏牙雕刻→蜡牙形态雕刻→滴蜡法牙冠塑形→连续多牙冠雕刻的实训,在大小(从放大3倍→标准大小)、材料(从石膏牙→常用蜡→嵌体蜡)、方法(从分步骤完成→熟练连续完成)、课堂教学过程(从学生练习、教师示教→学生互评及自我评价→教师点评→学生修改)、实训强化过程(从课内实训→课外同步实训→假期强化训练→后续专业课程中再次训练→顶岗实训)等方面实现了循序渐进的能力训练过程,使学生通过达到一定的量的训练,在速度和雕塑质量上逐渐达标。
(4)知识学习过程是通过实训→基本理论→实训→详细理论→实训→巩固理论;实训为主在前,理论为辅在后;由粗至细、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的学习过程。
3.2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优化组合各种教法,如启发引导法、互评互学法、自我点评法、因材施教法、竞争激励法及持久巩固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学、做”合一,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重视方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示教只是教会学生正确的器械使用方法及雕牙的方法及步骤,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而对于其中的很多雕牙技巧,则鼓励学生们自己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和总结。
2)互评互学法: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仅依靠课内的时间是很难完成课程目标的,因此还需要学生课后的大量训练,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提倡学生发扬互评互学的良好学风,以好带差,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雕牙水平。
3)自我点评法:编写活页式《牙体解剖学实习手册》,要求学生参照手册进行操作,并将《前牙的评分标准》、《后牙的评分标准》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评分标准对自己雕的牙齿进行自我点评,然后再由教师点评,学生再找出自己点评和教师点评的差距,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因材施教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实现:一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动手能力,制定不同的要求,对一般学生要求达到课程规定的实践考核目标,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制定更高的目标,如鼓励他们刻苦训练,积极为参加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日进杯”雕牙竞赛作准备;二是课余时间实验室开放,教师轮流值班,每次教师都指定几个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来实验室进行个别辅导,有问题的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时请教;三是假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践技能考核情况布置不同量的雕牙任务。
5)竞争激励法:展示学生所有作品,学生参与作品评选与分析,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每个实训作品进行讲评,公布评分结果,形成竞争机制,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参与全国“日进杯”雕牙竞赛的内驱力,最后通过双盲法选出参赛选手。
6)持久巩固法:牙体雕刻不仅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项目,是从事本行业终身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因此,要求学生在已结束本课程的学习,进入专业课学习的时期仍然要适量地、持久地进行雕牙训练。
(2)教学手段。通过使用实物、模型及图片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以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摄录像设备,将老师示教与多媒体教学进行优化组合。网络教学促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创造”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
3.3 考核方法、评价标准
课程考核平时技能占30%、期末技能考核占40%、理论成绩占30%。注重过程考核,平时技能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雕牙数量、进步速度、雕牙技术及质量等多方面考核。课程组与行、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分别制定了前、后牙的评分标准。
4 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及教辅资源。教材选用马惠萍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属于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教学用书。2004年开始使用校本实训教材《牙体解剖学实习手册》,此手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并采用活页纸式的装订方法,便于拆分携带,使学生能通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渐进式方法顺利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辅资源有电子课件、教学录像、试题库、图片库、牙模型、学生优秀作品陈列室及课程网站。
(2) 实践教学条件。1) 建有“功能齐全、四位一体”的校内实训中心。该中心(下设9个实验室)功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化、水电气一体化、教学多媒体化、实训环境无尘化,具有仿真职业氛围,为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实训课的开设提供了硬件保障。对社会服务的学院齿科门诊部,成为提供鲜活教学案例、学生生产性实训的重要场所。多媒体牙体解剖实训室使教师的示教清晰展示,保证“教、学、做”一体化的顺利开展,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合格的高职高专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2)拥有1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在与行业服务链全方位合作的基础上,在沪宁等地选择技术装备好、技术力量强的10多个企业或医疗机构作为口腔工艺技术方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需要,也为学生雕牙技能的后期强化训练提供了良好条件。
(3)师资队伍。具有一支“中外合作、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本课程通过校企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及教学工作,有效地保证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本课程团队共7名教师,其中4名本院专任教师(副教授2名,实验师1名,实验员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口腔高级修复工1名;“双师”结构达100%);3名外聘教师(其中2名日本籍外籍教师)。教学中师生配置比为1: 10。
5 教学效果
从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情况(2005年首次参加“日进杯”口腔工艺技能竞赛,“雕牙组”学生取得第四、五名,获优秀奖二项;2006年获三等奖一项;2007年获一、二等奖各一项;2008年获三等奖一项;2010年获三等奖一项),参加口腔高级修复工资格考试通过率(2010通过率100%),顶岗实习单位的反馈及学生就业等情况来看,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培养目标。后续专业课程教师评价本课程: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学生的雕牙技能明显提高,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6 课程特色
(1)校企合作,全程共建。行企业专家在制定课程标准、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实训项目、制定考核标准、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等课程建设中全程参与,校企合作。
(2)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引领,整合、序化课程内容。课程组与行业专家合作,通过对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的分析,设置了“项目导向、阶梯递进”的能力实训项目。
(3)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围绕项目展开,完成项目过程,就是“做”的过程。学生始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始终在“做”中“教”,“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方式做到“教、学、做”合一,课程突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把学生推到实训的主体位置,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
7 改革思路
(1) 教材改革。2009年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现有教材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教学改革的步伐,必须重新编写项目化课程教材及配套实训教材。
(2)方法创新。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并加大渗透教育力度。
(3)师资建设。有目标有计划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学习新的职业教学理念并应用于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网络建设。完善和齐全网上课程教学所需的各类教参,使学生能在网上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1]夏雪刚.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说课[J].职业技术,2009,(2):40.
[2]王庭之.人才培养评估中的高职课程说课设计案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0,(2):27-28.
On Cases of the Lecture Interpre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ANG Quan,YU Da-li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Dental Body Sculpture Technology"waSAProfessional curriculum of dentistry craft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teaching.This article proposed that the lecture interpreting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seven aspects such as the curriculum,design of the curriculum,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teaching resources,teaching effectiveness,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form ideas etc.This paper was only for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referen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professional curriculum;lecture interpreting;case
G712
B
1671-0142(2011)03-0070-04
王荃(1965-),女,江苏江都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