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机房管理方式探讨与思考
2011-08-15曾雪松
曾雪松,刘 晓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机房管理方式探讨与思考
曾雪松,刘 晓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文章根据作者在高职院校微机房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推出一种新的机房管理模式: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房管理方式,让我们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技术指导,让能吃苦耐劳的专业特长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这种管理方式既提高了我们的机房管理效率,又减少了机房用人,同时培养了人才。
机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员
现在的高等院校都配置了数量众多的计算机,且机器使用频繁,于是便产生了机房管理与维护的困难,那么怎样管理和维护好机房?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很多单位不仅为此配备了机房专职管理员,而且还有日夜兼守的保管和卫生管理员,可谓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计算机机房是计算机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基地,机房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机房管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成功和失败。但通过现实工作我们发现,这种管理模式实在不是最好的办法,时间久了,机房的管理问题越来越突显。机房专职管理员疲倦了;机房卫生管理员烦了,经常出工不出力。机房里坏的机器越来越多,扔到一边,谁都不会去管它。最后大家的意见是该换新的了。难到机器真的没有使用价值吗?很多情况并非如此。只是大家干这一行时间长了,坏了修好,再坏再修好。如此一来,重复的次数多了,再加上管理方式和劳动补助力度不当,从而造成管理人员的工作疲劳和厌倦。最终大家都想着新机器,维修几率自然就小,机房工作强度也会大大降低。分析到此,机房管理也颇有学问,今天,笔者想和大家探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房管理方式。让我们高水平的专业经验丰富教师担任技术指导,让能吃苦耐劳的专业特长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让学生既能学到货真价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又能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见识,同时还减轻了我们专职机房管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强度。下面从传统机房管理方式、高校机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基于人才培养的机房管理模式三个方面给大家分析。
一、传统机房管理方式的利和弊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方式可以概括为一位技术领导,一群管理员。领导带领管理员从事机房各项工作。领导不仅从事行政工作,还要从事技术工作。领导即专职教师,不仅要管理管理员工作,还要负责机房维护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工作,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因此相当的累。而管理员水平也是千差万别,有男有女,男同志自然占有技术上优势,而女同志则相反,基本上只是锁门和打扫卫生而已,在技术和动手能力方面明显较差。因为历史原因,这一部分同志被安排在机房做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改变了。因为自身的技术水平有限,遇到电脑故障问题根本不会处理,特别是遇到要用机房进行各种各样的考试时,要安装考试软件和校正考试环境,电脑随时都有可能出问题导致安装失败。大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被机器折磨的苦不堪言。当学校机房机器的数量比较小、维护数量不大时,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可行而且有效的,但当我们的学院机房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个,机器数量多达几千台或上万台时,这种管理方式就突显问题了。领导能处理日常工作问题就很难了,根本没有精力去手把手搞技术指导。所以传统的管理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应用于一所规模不大的学校,如中专、高中等。但对于我们大学、高职高专院校来说,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电脑数量的剧增,使用软件的难度增大,机房管理和维护工作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
二、高校机房工作的性质、特点
高校计算机机房与其他教学、科研实践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机房是为学生服务的窗口。高等院校机房是学生上机实习、实践的场所,机房管理人员直接面对学生,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同时要精心组织好机房的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方便。
2.机房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计算机机房所有的技术性工作都离不开具体的实践工作,管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只懂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广博的专业知识,对于可能出现的故障要有充分的估计以及解决办法。
3.机房软件多样化。现今计算机已成为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学生们获得知识,了解最新科技动态,与外界交流的窗口。因此,高校的微机中除了安装一些常用软件,还应尽可能多地囊括各类专业软件、编程语言,并且要时常更新,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学生上机的需求,满足教学科研活动的需要。
基于上述特点,高校机房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质,特别是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我们正在努力去改变现状,让尽可能多的“高手”计算机老师充实到机房管理一线,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充分发挥“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的人才培养效应[4]。
三、探讨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房管理方式
鉴于高校机房管理的实际特点和现有的管理状态,我们精心组织了以下四种策略,积极探讨新的管理方式和用人机制,为新时期的机房管理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1.组织专业精湛的教师组成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为此,我们把我们系部分老教授,专业骨干教师请来当技术指导,并组成专家团队。为了调动老同志、技术能手、专业骨干的工作热情,我们定期举行交流会,并给所有专家团队组成员以物质补助。在征求学校领导和绝大数专家成员的同意下,我们给每位专家成员进行分工,每位专家都要负责3至5个机房,都要带领十几位弟子,言传身教,为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房管理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技术支持。
2.奠基人才培养模式——成立计算机协会
为了培养出大批的实用型计算机技术人才,由我们计算机管理中心牵头,成立了计算机协会。成立计算机协会有两个目的,一是给全院所有计算机爱好者学习和展示的机会,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拓宽渠道;二是为我们机房管理提供后备人才和后备力量。我院所有计算机爱好者都可以参加计算机协会,我们定期为协会成员举办计算机知识讲座,为协会成员提供实习场地,为协会成员提供计算机实训工作室。由我们专家团队组对所有参与协会成员进行考核和面试,确定参与协会学生名单,并进行全校公布,以确保挑选出品学兼优,思想作风正派,能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好学生。并且会在每年的协会成员中评选出优秀协会领导干部和高技能水平的学员,为我们机房管理提供精英人才。
3.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房管理方式,组织并挑选优秀学员参与机房管理
学生在校能跟老师一块参加实践劳动,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收获。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在积极参与学校工作和学习中,得到了锻炼,提升了社交能力,为自己今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工作和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在校是非常愿意参加实践工作的,特别是和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因为,一方面学生能从老师那里源源不断地吸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那种自我展现才华的机会也得以实现。所以通过实践工作,我们发现,鼓励学生勤工俭学,组织并挑选优秀学员参与机房管理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参与积极性特别高,学生学习很用心,学生管理也很到位。机房管理老师像研究生导师一样,只管下达任务,做好技术指导,学生立马行动,彼此融洽和谐,为共同的目标任务努力奋斗。当学生自己亲手修理好一台机器时,那种自豪感让老师也感到无比激动。当学生查完机房并完成汇报时,老师感觉特别轻松。当老师抽查机房时,学生做得特别仔细,键盘、鼠标都归回原位,更不用说卫生等其他的了。学生一方面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学到了管理和技巧,同时锻炼了自己,也回报了母校。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房管理方式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4.完善新的机房管理考核体制
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的建立,当然需要一种新的管理考核方式。对于学校来说,管理好机房是我们工作的重心,让机房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服务,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满足不同形式的考试和培训,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是我们机房管理考核应该考虑的最主要方面[4]。为此,我们制订了两个方面的考核方案。一个是专家组考核方案,另一个是学生管理员组考核方案。要求专家组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机房负责。奖罚分明,工作业绩显著者除精神鼓励外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当然,工作业绩差者将被清除出组,还会给予行政处分。学生管理员要求对学校、对机房、对老师负责,根据导师提议,结合平时工作、学习业绩,除给予物质补助外,还给予嘉奖,并报学院给予精神奖励。因此我们制订了《学院机房管理专家团队和学生管理员管理条例》、《学院计算机协会章程》、《机房卫生制度》、《机房上机规程》和《学院机房管理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机房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建设,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确保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有据可依,按章办事,明确了管理目标,简化了管理程序,同时也减少了管理人员与学生及授课老师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房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存在问题及思考
1.新形式下思想观念的转变困难。有人认为耽误了学生学习时间,让学生管理机房不放心。一是怕学生维护机器时损坏更大,二是怕学生参与管理时分散学习精力,得不偿失。
2.学生每年流动变化大,给管理工作带来交接更替困难。由于学生管理员每学期都有变化,毕业走的,新学员来的,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培养力度,每学期都要准备新人,给我们的管理、培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3.组织协调工作需要加强。任何一个老师都喜欢好学生,任何学生也喜欢跟好老师学。如何分配学生管理员,如何让专家团队齐心协力,如何调动全体师生的工作激情,如何给予学生管理员和专职教师适当的物质奖励,都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4.学生参与机房管理和维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学生开始参与进来时,可能就是一张白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护技术的长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学生就会“跳龙门”。如何让学生为学校尽心尽力做点贡献,如何进一步向更高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就成为我们专家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1]罗晓东.高校机房管理浅议[J].职业圈,2007,(23).
[2]张莉.高校公共计算机机房管理模式探索[J].电脑学习,2008,(6).
[3]刘斌.职业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浅议[J].中国电子商务,2010,(3).
[4]李文平.让员工自己跑起来[J].经济管理文摘,2008,(18).
[5]陈华予,陈曦.高校机房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
G64
A
1673-0046(2011)05-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