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探析
2011-08-15张镜怀
张镜怀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构建高职院校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探析
张镜怀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社会影响、生源水平、毕业生就业渠道、师资队伍建设等原因,其就业指导工作的难度、工作量远远超过普通本科院校。而目前高职院校难以在短时间内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高,因此,落实全员参与的组织制度保障,明确主要的参与人员的职责,探索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对促进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人员不足,无法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这一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提高。虽然高校早就提出就业工作全员参与的要求,但并没有得到切实实施。理论界也少有人去具体探索这一问题。因此,探索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对促进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全员参与势在必行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一般还从事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而我国复杂的户籍制度及人事管理制度使得就业管理的事务工作较多。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从事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专职教师按1∶500配备,即500个应届毕业生配备1个专职教师,从这一人力配备看,教师就是做简单的事务性工作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求职指导。由于专职人员大都忙于行政性事务性的管理工作,很少对学生真正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成了谋取职业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明显缺乏针对性和长效性。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看,难以在短时间内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就业指导队伍。尤其是,随着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的不断扩充,更加迫切要求教职工全员参加就业工作。因此,切实构建全员参与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
所谓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充分整合和利用全校教学、管理等一切相关资源,调动各种队伍和各种组织的力量,形成就业工作人人关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调动全校教职员工从不同角度支持和参加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探索和建立起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就好业的长效机制。同时,就业指导工作还要取得学生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吸收社会力量,共同协作,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协调、有序、高效地开展。
虽然高校早就提出了就业工作要全员参与,然而大多是“全员变孤军”,只停留在口号和文件要求上,全员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得到切实的开展,主要表现在:部分学院、系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高职毕业生找一份工作不太难,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意思意思就行了”;相当一部分教职工认为就业工作是学生工作者的事,与己无关;学校缺乏具体的工作机制,没有充分整合利用教学管理资源,各部门各自为政、力量分散。
为此,要构建一个具有学校领导、相关部门、就业指导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学生工作者、专业教师等参与的全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各类指导人员从不同角度发挥不同作用,确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
二、全员参与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组织管理体系
(一)学校成立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主管学生和教学工作的党政副职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检查和指导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统一部署有关重大工作、活动以及协调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教务处、共青团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具体职责是:计划和部署每学年的就业指导工作;每学期对就业指导工作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每学期听取一次各系关于就业指导工作的专题汇报;每学期就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专题研究;每学年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和表彰。
日常就业指导工作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牵头负责,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分别从学生工作、教学工作、校园文化活动三个方面促进就业指导工作。
为切实推进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应优先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组织管理体系。设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下设:①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全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②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负责学生的个体就业辅导;③学生就业服务中心,负责“职业规划社”此类社团的设立和指导工作;④成立就业信息中心,承担信息服务和网络平台构建功能。为此,要挑选素质优良的教职工专兼职担任上述相关工作。
另一方面,推动学校更新办学理念、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学校从办学理念上,把就业指导纳入到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体系之中,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牵头教学、学生等多部门共同制定《大学三年就业指导教育方案》,规定从入学教育开始,就把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渗透到教学、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中去;推动学校制定相关措施,例如,把指导学生就业纳入教职工的工作职责范围,规定每一个专业教师负责一定数量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就业指导的工作量作为年终效绩考核的指标之一;改革分配制度,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晋升、奖惩直接挂钩,鼓励教职工参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二)系成立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
在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系成立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实施“学校——系——年级——班级”四级管理运作模式,形成组织有力、管理有序、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就业指导工作组织管理体系。系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在系党总支书记和系主任领导下,具体负责本系的就业指导工作,制定本系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形成布置、指导、检查的有效工作机制。
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要强化服务职能,密切与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联系,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职位需求信息,并加强就业政策和择业方法的个性指导,切实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要经常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举办关于应聘技巧、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员工等讲座,教会高职生面试技巧,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要推进系切实转变办学思想,用就业的理念思考教学和培养,改变对就业指导的“上热下冷”现状。系要通过宣传,制定相关措施,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在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能动作用,认真探索如何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体现个性化指导的要求。同时,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要加强对年级辅导员和班级班主任的指导和协调,促进各方面通力协作、全方位齐抓共管,使各年级和各班级的就业指导工作能平衡发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就业指导中获益。
三、全员参与,各尽其职
除了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负责教学、指导、培训、咨询、日常管理等工作外,还要发动和整合校内外可以利用的力量参与就业指导工作。
(一)专业课教师
专业课教师熟悉所教学科的专业特点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优势、长处与不足,了解本行业发展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因此,首先要在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中加强专业发展与就业分析这些内容的指导,介绍专业的发展概况、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和所需综合技能,让学生清楚毕业时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从而对学生加强专业认知、激发专业兴趣、渗透职业意识,逐步树立立足专业而不断发展的就业理念;其次,在日常教学与学生的长期接触中,从专业角度、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上对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促使他们稳定专业思想,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再次,利用经常参与行业活动、与企业(尤其是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优势,帮助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应该认识到,就业指导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就业指导是相对的,没有一个人可以把另一个人的生涯规划设计得高枕无忧。人在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职业变化(创业、升迁、下岗、离职、退休),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就应该在学生的内心种下理想的种子,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确的处世态度,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教会学生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使学生体悟到个人价值和职业生涯都是由自己完成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是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主要力量,上述任务以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许多思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给予指导和解决。
(三)专兼职学生工作者
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处人员和共青团干部等专兼职学生工作者,首先要负责对学生开展经常性的职业指导,及时解决日常中学生就业工作出现的思想问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起,将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专兼职学生工作者是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要将就业指导教育细化到日常校园文化当中:1.结合大学生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需要,通过举行简历设计比赛、小型模拟招聘会、就业政策法规知识竞赛等与就业指导内容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求职就业能力。2.指导学生成立“职业发展促进会”等社团,开展职业规划比赛、企业文化节、职业角色扮演、生涯团体规划,开展以“生涯规划和就业”为主题的互动式论坛,提高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自觉性,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生涯目标。3.在校园文化中突出就业问题,利用学校的广播站、网站、宣传栏、校报等媒体开辟就业指导专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四)心理咨询工作者
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利用科学的职业测评工具,开展个性心理测试与职业适应性测定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为高职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指导。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潜能的过程。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测评,可以促进自我认知,帮助学生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技能、价值观和人格特点,便于更好地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择业和发展的方向;促进个人择业,使个人能够根据测评结果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促进自我发展,使学生认清自己的基本素质,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缺陷,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培训,并在实践中扬长避短,更好地发展自我。
(五)校外力量
为了更好地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聘请劳动部门职业指导师、职业培训公司人力资源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深人士和人才交流中心工作入员加人就业指导队伍,通过知识传授和实践锻炼并重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就业能力、职业设计、人生规划等各方面进行培养,实施有效的人生发展引导。特别是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就业指导领域,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能够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在未来市场上大显身手的前期锻炼,能够使学生的思想与市场接轨,能够使学生所学的专业与社会岗位接轨。
同时,发挥校友在就业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校友的示范作用,使用人单位了解学校的毕业生的素质;通过校友的中介作用,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直接邀请校友所在的单位来校招聘,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六)学生——主动的“参与者”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就业指导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学生不应该是就业指导的被动接受者。因此,就业指导教师应该尊重和信任学生,激发学生的潜力,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关注自己的就业问题,参加以就业为主体的相关学生社团,自觉学习好相关理论知识和参加实践锻炼,切实增强对职业的评价能力、选择能力,自主选择职业方向,理性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同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经常听取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改进工作,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要求。
诚然,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事此项工作的教职工掌握就业政策、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对参加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职工进行就业指导相关知识的培训。重点讲解就业政策、就业操作程序、就业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可采取以会代训、经验交流、举办专题讲座和报告以及理论探讨等形式,使他们掌握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掌握就业指导与咨询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政策和业务水平,从而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在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核心,通过全员参与,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对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的特殊作用,构建教学和行政相互依托和支持,专兼结合、校内外互补,专职带兼职,专兼职带动全校师生员工,构筑更广泛的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参与的就业队伍,必将使高职院校极其薄弱的就业指导队伍得到加强和壮大,就业指导的效能将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让每一名高职生真正成为就业指导的受益者。
[1]翟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杜林致,张旭翔.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拓展[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3]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刘科荣,邱瑞玲,黄学超.浅谈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5]蒋西河.高校全方位毕业生就业体系的建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3).
[6]葛志亮.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5,(4).
[7]王广顺.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
F718.5
A
1673-0046(2011)09-0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