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探析

2011-08-15张秋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法语加拿大

张秋丽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高职高专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探析

张秋丽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随着高职的发展,英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必不可少,而英语教学中的浸入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职业教育中重要的教学首选模式。文章从“浸入式教学模式”的相关背景、概念详细地分析了浸入式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局限性,以及浸入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中的推广和普及还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各个高职的研究者和从事外语教学的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浸入式教学模式;高职英语教育;局限性

浸入式教学模式于1965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郊区圣·兰伯特学区兴起。当时的加拿大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英语和法语是两大主要语言,语言问题一直是十分复杂且敏感的社会问题和政治焦点,由这一问题引起的升学和就业压力也一直困扰加拿大政府,直到英语和法语都成为了加拿大的官方语言,这一状况才有了好转。然而,在以法语为主要语言的魁北克省,语言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该地区的英裔魁北克人而言,由于不懂法语使得他们的就业状况明显处于劣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法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圣·兰伯特的法语侵入式教学实验一直施行到学生高中毕业,至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幼儿园和中小学以外,外语浸入式教学模式也在向加拿大的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发展。如渥太华高职的法语和英语浸入式教学。对浸入式教学模式的大量研究和评估结果表明:通过浸入式教学,学生所获得的第二语言能力、母语能力以及学科课程的成绩,都明显高于其他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对他文化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有利于加强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之间的交往及相互理解与尊重。近几十年来,加拿大的法语浸入式教学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效仿的榜样和发展这一教学模式的基石。例如,芬兰现在已有上万学生正在浸入式教学中学习第二语言。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引进了加拿大的浸入式教学模式并发展了适合本国的双向浸入式教学模式。匈牙利也于1989年开始并发展了如英语、德语、俄语和意大利语等浸入式教学模式。澳大利亚、荷兰、新加坡和南非也开展了如法语、日语、汉语等不同类型的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韩国也于2004年8月正式运营京畿道安山英语村,这一英语村的创建正是浸入式教学模式的充分体现。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并发展了浸入式教学模式。

一、浸入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浸入式教学(immersion)指的是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在儿童在校“园”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儿童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不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也就是说,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这一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浸”为主导,以学生的“入”为主体,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使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内容或教学媒介,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学生的第二语言得到飞跃发展。在这个界定中,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第二语言”这一概念。西方学者所说的第二语言指的是除母语以外,在官方、商业及社会中广泛应用着的语言。

依据不同的标准,浸入式教学模式可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按第二语言在不同学龄段浸入的迟早,浸入式教学模式可分为早期浸入式、中期浸入式和晚期浸入式和晚晚期浸入式四种。在加拿大的浸入式教学分类中,早期浸入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学龄前期(幼儿园)或小学一、二年级开始的第二语言浸入;中期浸入式是指在小学四五年级开始的第二语言浸入;晚期浸入式是指在小学六年级或初中一年级才开始的第二语言浸入教学;加拿大还把高职浸入式教学叫做晚晚期浸入式。其次,按照第二语言浸入程度的多少,浸入式教学可分为完全浸入式和部分浸入式(半浸入式)等形式。按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浸入式教学标准,完全浸入式是指80%以上甚至100%的教学时间内使用第二语言;部分浸入式(半浸入式)是指约50%的教学时间内使用第二语言。依此标准,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推行的浸入式英语教学是一种晚晚期英语部分浸入式(半浸入式)教学模式。

二、高职高专中的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评价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通常反映出两种代表性的教育理论:行为主义论和教育认知学理论。前者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效仿语言行为,因而侧重通过让学生模仿发音、仿读词汇和句型来提高造句和阅读的水平。认知学理论则认为帮助学生建立起已有的语言模式和新的语言信息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最重要的。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讲解新的句法结构,然后学生运用已熟悉的词汇,按照这一新的句法规则进行练习。然而,这两种理论指导下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他们缺乏使用英语进行功能性交流的能力。显然,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也是人们对当时教学效果不满意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起始于1997年的“中加教育合作项目双语研究研讨会”。自1997年9月起,我国先后在西安、上海、广州等地进行了从幼儿园到中学范围内的早、中、晚期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而高职高专里的英语浸入式教学起步较晚。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本科教育中20%以上的课程必须采用浸入式教学。2003年又明确要求高职高专在三年内的浸入式课程必须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并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实施教学。许多高校都进行了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比如,天津高职在2002年规定,对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至少一门“浸入式教学”课程。清华高职在2001年规定,所有开设课程中的54门必须用英语授课并在2004年采用优秀原版教材对50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复旦高职和大连理工高职都引进了大量的原版教材对部分课程进行浸入式教学。在现阶段,一些条件相对优越的高职或学科和专业已经较好地实施了部分浸入式英语教学。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母语和英语的时间约各占50%,与此同时,它们也在努力创造条件向完全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过渡。然而尽管近几年我国高校的英语浸入式教学发展迅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全面实行英语浸入式教学,因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局限,短期内还不能取得较大成效。

首先,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局限性表现在概念的模糊性方面。因为我们借鉴的是加拿大的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与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多元文化国家的一种语言政策。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第二语言”与“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正如上文所述,西方学者所说的第二语言指的是除母语以外,在官方、商业及社会中广泛应用着的语言。这一概念通常出现在双语的社会环境中,如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这类国家中,人们通过学习第二语言来融入当地社会,并用主流语言去解决社会发展和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外语指的是除母语以外,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交际用途的语言。绝大多数人学习外语的目的都是为了应付升学或获取文凭(通过英语四六级)。另外,在欧美国家,第二语言多数是与其母语有同源关系的语言,因而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的“正迁移”。而在我国,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语系,学习者的“负迁移”通常会大大超过“正迁移”,学习的效果定然受影响。对处于中国这样的单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应该是属于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因为我国并不具备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环境,我国人口中没有说英语的民族。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英语浸入式教学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浸入式教学,借鉴双语国家的教学模式来改革和发展高职英语教学必然存在局限性。

其次,浸入式教学的局限性体现在应用范围的广度方面。从上文表述的关于这一模式的界定和实验开展的范围来看,浸入式教学模式应该是越早进行越有成效,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是最为有效的。因为浸入式教学实验以生理学、语言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神经生理学认为人类的大脑是可以塑造的,语言技能在人的青春期前更容易掌握。语言习得论者和心理学家也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语言的敏感性减弱,在语言的学习上会变得困难。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年龄大一些的学生会因某些经历和看法而不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Lindholm-Leary的研究也发现,第二语言能力的强弱与第二语言接触时间早晚、长短有很大的关系。现阶段,由于我国的财力、师资和管理方面的不足,使得大多地区都不能够真正从早期实行英语浸入式教学。因此,当学习者进入高职后,英语的学习状态离实际交际目标相去甚远,学生甚至都不能用英语进行实际的交流,当英语被用于教授其他学科的教学工具时,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另外,浸入式教学在高职阶段的实验成效还不是很明显,因为这一实验效果的获得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而高职英语教学时间通常只集中在入学的前两年。所以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被用来改革和发展高职英语教育,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加拿大和世界各国的浸入式教学模式的实验证明,通过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比较省时、省力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第二语言的能力,而且我国许多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浸入式教学模式是我国英语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我国的高职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是通过国家教育部门、各个高职的研究者和从事外语教学的老师们深入地学习思考,认真分析研究,必定能真正将高职的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成功地推行和普及下去。

[1]强海燕,赵琳.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及其在我国的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2]刘春花.高职“英语浸入式教学”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4).

[3]孙为民.外语学习应是“学得”还是“习得”[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4).

[4]强海燕,赵琳等课题组人员.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模式[J].教育导刊,2000,(2).

[5]彭伟强.美国浸入式教学实践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F718.5

A

1673-0046(2011)09-0030-02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法语加拿大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浅谈法语学习难点以及应对策略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多元加拿大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论法语的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