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是师德的核心

2011-08-15毛优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师德核心老师

毛优萍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爱是师德的核心

毛优萍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文中剖析了“爱是师德的核心”的原因,并着重阐述了教师应如何爱学生、如何用心塑造学生的具体途径。

爱;师德;核心;用心塑造

当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两年多时,再次翻开了记载着5·12四川大地震优秀教师事迹录的《大爱无我》一书,笔者的眼眶一次次被我们的老师在大灾面前的无畏所浸润。心一次次被同行在大难面前的壮举所感动、所震撼。这些教师平时似乎都是那么的平凡,然而,平凡之中见伟大,危难关头见精神。他们决然以最原始、最朴素的行为诠释“老师”的本质涵义。震撼、感动之余,笔者一直在思考,是一种什么力量让这些英雄的教师作出了无畏的抉择?是一种什么精神让这些可敬可爱的教师作出无私的奉献?也曾经无数次地叩问自己:面对此情此景,我会怎样做?

说起老师,人们总会把他同“奉献”联系在一起,说他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赞誉他像春蚕、像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对老师的最好写照。什么是“老师”?老师就是一个把满腔挚爱无私奉献给祖国未来的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正是爱与责任,一种对工作、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使这些老师们在突如其来的地震天灾面前,舍生忘死,保护学生。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尽管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涵有很多,但我以为: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以对学生爱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师德”是什么?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担负教书育人重任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行为。唐代韩愈早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说。笔者也以为,教师承担着传光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的神圣使命。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笔者是一名已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普通老师,曾先后在普通中学、职高学校工作过,并已在这所高职院校工作了六年多。同时有过多年的班主任经历。面对大灾大难,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救孩子!”,当然也许没能像那些英雄老师那样高尚、伟大、无私,但起码决不会像“范跑跑”一样绝然不顾全体学生而逃生的,因为笔者时刻记得自己是一位人民教师。

教师的爱是什么?教师的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一种最高尚的爱。教师的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一种无私的爱。教师的爱是富有强烈责任感和崇高使命感的一种伟大的爱。责任就是爱。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的一种爱。”身为高职院校教师的责任,在笔者看来,就是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事业,把对学生的责任感升华为对学生的爱心。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就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献身教育的情感基础。爱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走向辉煌的保证。

作为教师,爱的奉献是无尽的。当我们用真理塑造他们纯洁的心灵时,我们的灵魂也得到了净化;当我们用高尚情操充实他们的头脑时,我们的人生也日益丰满;当我们培养的桃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感、成就感便油然而生。我们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们的青春在他们身上闪光。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艰辛中体验着幸福。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说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冰心老人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的确,“高尚师德的核心内涵就是对学生的爱心,对事业的责任心。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热爱学生等等高尚师德的表现都源自对学生、对事业的热爱。”爱是阳光,可以融化坚冰;爱是春雨,能使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师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爱;是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学生“亲其师”,才会“通其道”,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8年4月在《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对全国广大教师提了四点希望:“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其中把“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放在首条,要求广大教师“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温家宝总理曾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讲话稿中对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三要以身作则,行为规范。这是对广大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所有这些都证明了: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台湾教育家高震在著作的扉页上写道:“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全意去爱每一个学生。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那么,教师应如何爱学生呢?教师首先应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对学生多一份鼓励、赞扬与热情,因为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潜能,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我们要像保护珍贵瓷器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我们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教师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成功的爱。

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是朋友之爱。朋友之爱才是平等的,像朋友一样谈时事、谈学习、谈未来、谈做人。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师生的心灵琴弦一定会鸣奏出一曲曲动人而和谐的乐章。陶行知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仅做一位传授知识的“经师”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做一位既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又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示范者的“人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

另外,我们应如何用心塑造学生呢?

笔者以为:作为教师,首先要教学生做一个健康的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完整的含义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都保持良好和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理上没有病态。在现代道德失衡、多元的社会里,尤其要加强对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畸形”一代的出现,对社会、人类的发展都没有任何裨益。

其次要教学生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忧患意识的人。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日,尤其要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他人、对祖国有责任心,有忧患意识。如果我们的孩子“被置于常温的水盒里,一滴一滴地注入热水,最终会在安逸中丧失警惕而十分舒服地烫死”,那是十分可惜的。所谓“宜未雨先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就是这个理。

最后要教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具体就是:教书育人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我们不是出现过不会剥蛋壳的学生吗)、学会创造,以及学会发展自己的特长。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管怎样去要求学生,一定要抱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并且一定要把这个管理意图告诉学生。我们一定要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认识到:为了自我的成长就要学会分辨是非。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学会自己做主去判断哪些是自己该做的,哪些是自己不该做的,从而让他们拥有美好的灵魂,做自己的主人。

[1]黄旭.新时期青年学生素质教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G41

A

1673-0046(2011)01-0129-02

猜你喜欢

师德核心老师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