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及融资问题研究

2011-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信用贷款融资

刘 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030027)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及融资问题研究

刘 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030027)

中小建筑企业数量众多,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但是,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小建筑企业面临着诸多难题,融资难问题更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我国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入手,重点剖析了融资难的问题,分析了融资难的内因和外因,最后就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内部机制的完善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中小建筑企业;发展;融资

由于当前我国的机制、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制约,中小建筑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制度、经济以及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在这些难题中,融资问题更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建筑企业的定位、发展特别是融资问题进行研究,也有利于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便于中小建筑企业的良性、持续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我国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突出问题——融资难

中小建筑企业数量众多,群体庞大,从业队伍规模宏大,创造了全行业近50%的GDP和60%左右的就业岗位,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着无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共有建筑企业47820家,其中中小企业是47223家,占总数的98.75%。但是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大中型企业进行的,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改革的进程和发展成果。因此,长期以来,中小建筑企业这个群体很大程度上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甚至被“边缘化”。加入WTO以来,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中小建筑企业更是如此。它们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普遍存在着技术力量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盈利能力不高、人才资金缺乏等先天不足的共性原因,尤其是融资的瓶颈问题,更是导致了广大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加上中小企业发展缺乏长期和系统的发展战略与规划,所以很难适应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都无疑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一)中小建筑企业的划分与界定

中小企业的划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1999年,我国对《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进行了修改,对建筑业企业仍划分为四个等级制。2003年,新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已经出台。该《规定》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制订,应用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领域,并根据企业的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在该《规定》中,对建筑业中小型企业的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其标准为: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六百人及以上,销售额三千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四千万元及以上。

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2008年末,全省共有建筑业企业(资质内和资质外建筑企业〔注〕)4203个,比2004年增加了1510个,增长56.1%。其中,资质内建筑企业2038个,比2004年增长22.0%,所占比重为48.5%;资质外建筑企业2165个,比2004年增长111.6%,所占比重为51.5%。山西建筑业生产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各项生产、效益指标大幅度增长,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整体实力显著提高,为山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小建筑企业现状

1.费、金负担重导致资金不足,难以揽活。建筑企业在开工前交纳的有投标保证金,按工程总造价5%;履约保证金,按工程总造价10%~15%;此外还要交工程质量保证金等等。这些保证金,快则半年左右,慢则三四年才能回到企业账上,这让许多企业捉襟见肘。企业资质年检、各类人员证书年检及培训等,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何况现在承揽工程,一般都需要建筑企业垫资,工程款的回收率又极低,没有流动资金,企业如何能承揽工程?目前大部分中小建筑企业都存在着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2.技术创新、盈利能力、人才储备中的缺陷制约了自身的发展。跟中字头的大型建筑企业相比,中小建筑企业竞争力明显不足。技术落后导致盈利能力变差,继而带来人才的流失,同时,人才流失的后果又使技术落后,如此这般,企业便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去年相比有了大幅度上升,但是国内的建设单位都对价格十分敏感,大幅涨价会导致失去竞标的成功率。最后,只好企业自己死扛。

3.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融资难问题。

(1)融资渠道“内多外少”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

(2)外源融资中直接融资不理想

目前,中小建筑企业缺少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途径,直接融资的状况不理想。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大多是国有企业,仅有少数中小建筑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由于中小建筑企业在开办初期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所以大多数中小建筑企业还是采用职工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从企业债券市场看,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所以中小建筑企业很难取得发行债券融资的资格,进入证券市场融资非常困难。

(3)中小建筑企业贷款困难

中小建筑企业间接融资途径中,最主要的仍然是银行贷款。贷款时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长期以来银行业形成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歧视。二是抵押难。中小建筑企业可提供的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并且手续繁琐,收费昂贵,中小建筑企业普遍难以承受。三是中小建筑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由于缺乏关联性,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意给中小建筑企业作担保,效益一般的企业,银行又不允许其作担保人,而中小建筑企业相互之间的担保常常变得有名无实。四是一些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繁琐。

由上可以看出,中小建筑企业直接融资途径少、信用歧视、融资难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融资瓶颈已经迫在眉睫。

二、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中小企业融资可概括为“短易长难”,“内多外少”,融资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本文从内外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内因分析

1.资产规模小。股市俗称“盘小”,在行业中地位不高,经营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经营的连续性存在变数,因此风险大。而中小企业的实际规模要比理论上的更小,同时,规模小的企业往往年限也短。正是由于规模小、成立年限短的特性,使得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时受到一定阻碍,并且规模越小、成立年限越短的企业受到银行拒绝贷款的次数越高。“盘小”就没有足以让融资人放心的保证,因此,负债能力极为有限。目前中小建筑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高,但长期偿债能力正在减弱。

2.信息不对称。中小建筑企业信息透明度低造成了它们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极为严重。在借贷市场上,贷款是否可以发放取决于出资者对筹资者信用、能力和投资项目的收益等信息的了解程度,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及其对称性就成为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目前机制下,中小建筑企业披露信息的途径及能力有限,而企业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加剧了银行的“恐贷”心理。为避免风险,银行只能采取消极策略。

3.竞争力缺乏。中小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人才储备、技术创新和盈利能力三方面。人才储备方面,中小建筑企业的高学历员工比例接近于零。技术创新方面,人才和投入影响企业的科技水平。企业经营者能力不高导致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加上科研经费少,人才储备不足,使得总体科技水平明显不高。上述两方面的缺陷必然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而盈利能力的不足又容易引起人才流失,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三方面的不足导致了中小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缺乏,成为融资中的一大阻碍。

4.企业信用差。商界一直强调以诚信为本,但信用似乎离中小企业越来越远,在银行的诸项贷款中,对中小建筑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一直高居不下,这也使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望而生畏。

(二)外因分析

1.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中央提出的“抓大放小”的方针政策,以及金融体制“双轨变革”产生的所有制歧视,造成了银行对中小建筑企业的信用歧视。银行业认为大型企业都是国有的,贷款给他们,是国家对国家的企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中小建筑企业大多数是非国有企业,效益不稳定,贷款回收不好,信誉差,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以银行一般对中小建筑企业贷款十分慎重,条件较为苛刻。另外,在我国经济中涌现出一批区域性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的中小金融机构。但在实际的业务发展上与国有金融机构有趋同的趋势,不能真正面向中小建筑企业,也存在一定的信贷歧视现象。

2.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过度依赖抵押。银行是否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基本取决于抵押物的情况,银企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抵押关系。我国目前实行的制度中,不动产几乎是实践中唯一被银行等贷款机构认可的抵押物,因为中小企业资产少,在申请贷款时无力提供必要的抵押品。

3.风险与收益不相匹配,银行缺乏放贷积极性。中小建筑企业贷款具有贷款次数多、额度小的特点,管理成本和风险相对较高,根据风险平衡原则,则银行要求的贷款利率也应该较高。但我国目前还处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差距不大,无法补偿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所承担的高风险和高成本。

4.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和信用体系。我国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中小建筑企业服务管理机构,如中小建筑企业担保机构、中小建筑企业的信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对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另外,信用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良好的信用秩序。

三、融资问题的解决途径

基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影响,中小建筑企业在融资时遇到了瓶颈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应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方面着手。为了保证中小建筑企业能持续发展,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外部环境的改善

1.政策优惠,重点扶持。政府尽快出台加快推进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从调整行业结构、整合市场资源、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来支持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

2.建议拓宽建筑企业融资渠道。在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是我国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的最主要方式,建筑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应享受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对信誉好(市信用企业)、工程质量优(有广东省优质工程奖、获鲁班奖)、具有发展潜力的建筑企业,允许多家企业合债融资,允许多家企业采取联保的方式用工程合同作抵押进行融资。建议银行和融资贷款公司,应大力向建筑企业倾斜,放宽建筑企业贷款和融资条件。(1)实行准银团贷款模式,降低信贷风险。各个中小银行及金融机构联合起来,采用同一贷款协议,与中小建筑企业按照预先所商定的贷款种类、期限和条件提供资金。它不仅有效地降低了中小银行在运营中的信贷风险,而且也为中小建筑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2)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解决中小建筑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同时也对它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其在经营方向上向国有银行靠拢。与此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其他途径。例如发股筹资和融资租赁。主板市场中的中小企业板和深证所开辟的“三板”市场都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融资租赁被学术界称为“大金融”5大支柱之一,目前全球近1/3的投资都通过这种方式完成。融资租赁集融资、融物、信贷、贸易、生产为一身,具有表外融资、扩大投资、促进销售、节水、盘活存量、推动技术改造、缓解债务负担、增加资产流动性和强化资产管理等多种优点,日益为中小企业所青睐。

3.完善信用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服务对象的、涵盖银行、建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信用信息系统,依法采集和保存银行、建筑企业的信用信息,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督促中小建筑企业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加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为银行与中小建筑企业关系的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立信用记录体系。声誉机制的建立能使信息趋于对称分布。因此,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体系,可以使相关金融机构共享信用信息资源,信用状况更加透明,降低了信息成本,风险定价成本也随之降低。同时,信用记录也增加了中小企业及其股东的违约成本,促使其主动增强对自身的风险约束。

4.构建信用担保体系

构建中小建筑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体系,有助于补充中小建筑企业信用的不足,克服中小建筑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担保品欠缺或不足的障碍,分担金融机构对中小建筑企业融资的风险,因而有利于提高银行对中小建筑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建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要改进现行担保机构的运作办法,按股份制、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坚持经营的非盈利性和服务性。

(二)内部机制的完善

1.实施人才战略

每一个企业员工都应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尤其是企业主自身素质的提高。实施人才战略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整体社会形象,同时也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因素。

在企业开业前,建议对准中小企业家进行教育和培训,改变他们“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激发“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树立“有债必还、再借不难”的思想,使其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实施人才储备战略,建立积极有效的人才引入和激励机制。

2.重视企业管理

关键是制定一系列合理、科学、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制度,强调纪律性,要求企业从上到下必须严格执行制度,抑制管理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使中小企业的财务、生产、质量等管理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3.推进技术创新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也是高校的薄弱环节。中小企业可与高校及研究所进行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和交流,摆脱自身科研水平在人力和财力方面的限制。

4.倡导企业文化

构建人文氛围,留住人才。创建学习型企业,使员工通过学习得到不断的提高,以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考方法,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并终身学习和共同学习。

(1)通过有计划地让员工转换工作岗位,让他们能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战胜自我,使个人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注重后续教育,努力为企业人员提供各种培训与深造机会,加快知识的更新换代。

(2)充分应用日益发达的网络技术,将重要的信息通过网络在员工之间达到共享,培养员工间的情谊及对企业的主人翁意识。

5.允许银行参与治理

目前我国的中小建筑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不完善,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银行作为企业最大债权人,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希望获取更大、更长远的投资回报,也就有动力真正地、全面地参与中小建筑企业的治理,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银行在与企业的长期接触中积累了很多的经营管理经验,能够改进和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也就进一步增加了银行与中小建筑企业的合作机率。

[1]李进峰.中小建筑企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5,(1).

[2]兰文涛,崔京萍,赵桂叶.改善银企关系,解决中小建筑企业融资问题[J].建筑经济,2007,(8).

[3]孙艳平.中小企业内部融资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J].财务与金融,2008,(3).

F27

A

1673-0046(2011)01-0090-03

猜你喜欢

信用贷款融资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融资
融资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旧信封
信用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