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red pen”
——形名结构新显意义的识解
2011-08-15段传顺
段传顺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词、词组和意义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中心话题。正如认知运作是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意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因此,词、词组的意义具有显著的复杂性。例如“形容词+名词”这种词组(本文简称“形名结构”),在形式上看似非常简单的语言结构,其语义解读却牵涉到施语者和受语者两个主体(借用王文斌的施喻者、受喻者这两个术语),在语义上又因形容词、名词各自语义上的特点、施语者与受语者心理空间上的差异、概念合成的方式及认知解读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关于形名结构的语义,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生成语义学、认知语言学都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而论文通过对“red pen”这一形名结构的语义分析,认为形名结构语义的概念合成具有较高的对施语者、受语者心理空间(mental space)的依赖性,其概念合成后产生的新显意义的解读体现了受语者的主体性 (subjectivity),并受主体自洽原则的指导(Subjective Self-negotiation)。论文将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合成理论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和动态识解法 (Dynamic Construal Approach)为基础,以“red pen”为例分析此类形名结构的新显意义的在线意义建构(On-lin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并指出形名结构的意义解读符合受语者主体自洽原则 (Subjective Self-negotiation)。
一、“red pen”的意义
“red pen”这一典型的形名组合的意义是一个多义的集合。受不同环境信息和背景知识的影响,它至少具有以下几种意义的类典型范畴(prototypical category):
a.典型意义:a pen whose body has been painted red on the outside;
b.典型意义:a pen that leaves a red mark;
c.非典型意义:a pen used to record the activities of the team dressed in red;
d.非典型意义:a pen used only for recording deficits。
即使施语者使用的是一个确定的典型意义,在现实语境中受语者也会表现出语义解读差异。如下面的例子:
(1)a.施语者:“Give me a red pen.”
(The addresser needs a pen which leaves a red mark to correct exercise-books.)
受语者 :“Here’s the red pen.Here you are.”
(The addressee offers a pen which leaves a red mark.)
b.施语者:“Give me a red pen.”
(The addresser needs a pen which leaves a red mark to correct exercise-books.)
受语者:“Here’s the red pen.Here you are.”
(The addressee offers a pen whose body has been painted red on the outside.)
在a中,施语者需要一支“red pen”——红钢笔来批改作业(此时“红钢笔”指一支可以写出红色的字的钢笔),受语者提供的确是一支红钢笔(此时红钢笔为可以写出红色的字的钢笔)。这时候施语者和受语者对“red pen”这一形名结构的语义解读没有出现偏差,语用学上称之为“交际成功”。再来看b中的情况:施语者需要一支“red pen”—红钢笔来批改作业(此时红钢笔也是指一支可以写出红色的字的钢笔),而受语者提供的也是“red pen”——红钢笔(但此处红钢笔却是一支外壳是红色的钢笔)。很明显,这时候施语者与受语者对“red pen”这一形名结构的语义解读出现了与施语者的偏差,语用学上称之为“交际失败”。
二、概念合成理论和主体自洽原则
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来源于隐喻研究,美国学者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mental space)基础上发展了概念合成理论。所谓的“概念合成”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和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概念合成即:二个输入空间的结构通过合成 (blending)投射到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上去,后者继承了二个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而形成了新显结构(emergent structure)。
我们认为,形名结构的语义解读可以在概念合成和动态识解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受语者的主体性。因此,该文提出形名结构的在线意义建构,及其语义解读的主体自洽原则。所谓在线意义建构指形名结构的语义是牵涉到施语者和受语者两个主体的,也就是说,施语者与受语者拥有各自的心理空间,因此,形名结构的语义经过了两次概念合成,其语义的解读应是在线动态识解的。受语者对形名结构新显意义解读具有主体性(subjectivity),即认知主体表现出的有别与他者的个体特征,具有独特的意志、理性反思和审美价值判断,是个性的张扬和个体力量的释放。受语者对形名结构新显意义解读过程受主体自洽原则(Subjective Self-negotiation)的指导,即受语者在解读语义时有自己的心理空间,存在与施语者不同的个体差异,借助自己的经验以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和感悟力进行推理;受语者经连接(articulation)、冲洗(washing)、合流(convergence)等心理机制后形成与施语者的两个心理空间的相容,达成对新显意义的解读。
隐喻研究认为,施语者在进行概念合成时输入两个概念空间 Input Ⅰ 1 和 Input Ⅰ 2,如(2)a中的“他”和“狮子”,b中的“surgeon”和“butcher”。沈家煊认为,概念合成不仅存在于具有相似性的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中,而且是普遍存在的。形名结构中就同样存在着输入空间的概念合成,如c 中的“红”和“笔”、“快”和“车”、“假”和“枪”。
(2)a.他像个狮子。
b.The surgeon is a butcher.
c.红笔/快车/假枪
两个概念空间经合成后就形成新显结构(emergent structure),而新显结构的意义并不等于语言表征成分的简单相加,相反是彰显语言结构的某个概念局域。我们此处关注的是受语者对新显结构的语义解读。需要指出的是,施语者与受语者拥有各自的心理空间,即Mental Space Ⅰ和Mental Space Ⅱ,受语者在进行语义解读时也有两个概念空间输入,尽管在语言表征上受语者的输入空间可能和施语者的一样,但进行概念合成时所激活的概念空间的局域却可能不同于施语者,因此,我们把受语者的概念空间输入称为Input Ⅱ 1和Input Ⅱ 2。受语者的两个概念输入空间与施语者合成出的新显结构进行连接(articulation),在受语者自己的心理空间下,受主体自洽的指导,即根据自己通识(generic space)进行冲洗(washing),然后与施语者的心理空间形成合流(convergence)。当然,由于两者心理空间的差异及主体差异等因素的存在,连接也可能不成功,受语者可能无法与施语者达成合流。
至于形名结构,名词自主体的原义是一个概念空间,里面包含着一些相互关联的概念实体。Langacker认为,形容词依存述义彰显名词自主体中的某(几)个相关联的概念局域,即形容词的语义概念空间也包含不同的局域。因此两者组合合成时,依存体的特性便依附在自主体中的特定概念实体上,其结果是相关联的双方及这种关系本身都得以彰显。再拿前文(1)中讨论过的形名结构“red pen”为例:
施语者的两个概念空间输入red Ⅰ(RⅠ)和pen Ⅰ(PⅠ)中“red”这一形容词语义包含不同的概念局域,其中的一(几)个依存述义彰显名词“pen”自主体中的某(几)个相关联的概念局域,如施语者经概念合成可能彰显形名结构中名词“pen”的“功能”侧义,此时,red pen新显意义即为“能写出红色的字的钢笔”(也可能是彰显名词的“指称”侧义,此时red pen的新显意义即为“外壳是红色的钢笔”)。受语者接受到的语言表征也是red pen,但由于受语者有自己的心理空间,故其两个概念输入是不同于施语者的red Ⅱ(R Ⅱ)和pen Ⅱ(P Ⅱ)。这两个输入与施语者的新显结构发生连接(articulation),受自洽原则指导,借助自己的经验以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和感悟力,经冲洗(washing)即寻找自己与施语者的两个心理空间所具有的某一(几)点共同特征或特性,获取相容信息,舍弃相异因素,达到两个心理空间的合流。受语者经冲洗得出的可能是red pen形名结构的“功能”侧义,即受语者解读red pen这一形名结构的语义为“可以写出红字的钢笔”,此时合流成功,如(1)a;也可能得出形名结构的“指称”侧义,即受语者解读red pen这一形名结构的语义为“外壳为红色的钢笔”,此时合流无法达成,如(1)b。当然,red pen这一形名结构还有其他意义,在此不作赘述。
再如下面的例子:
(3)a.施语者:“I saw a fast car.”
受语者:“Is that one parked in front of the store?”
b.施语者:“I saw a fast car.”
受语者 :“Is that one passed by just now?”
对话中,施语者对形名结构fast car进行概念合成,此时语义彰显的是形名结构名词的“功能侧面”——位移能力,即新显意义为“一辆可以跑得很快的车”(此时车本身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彰显形名结构语义的“形式侧面”,即“一辆快速移动的车”(此时车处于运动状态)。当形名结构中形容词述义的一个局域激活名词自主体的一个概念实体时,相关联的双方及这种关系本身都得以彰显,其他概念实体和关联关系则被处置为背景。受语者在自己的心理空间下,受自洽原则指导进行连接、冲洗,所解读出的形名结构fast car的语义可能为“功能侧面”,即“一辆可以跑得很快的车”(此时车本身处于静止状态),如(3)a;也可能为“形式侧面”,即“一辆快速移动的车”(此时车处于运动状态),如(3)b。
下面是更多例子:
(4)a.blue eyes
b.red eyes
c.black eyes
(5)a.occasional shower
b.occasional poem
(6)fake gun
(4)中名词eyes分别与形容词blue、red、black组合形成三个不同的形名结构,新显结构中彰显的是不同的语义,分别为a“虹膜”、b“眼白”和c“眼圈”。受语者对三个形名结构的语义解读很容易与施语者的心理空间达成合流,这是因为上述三个形名结构概念合成所产生的新显意义已经比较固定,根据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提出的“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的概念,上述三个形名结构语义已经渐渐固定形成“词汇化”(lexicalization);因为施语者与受语者的两个心理空间在关与上述三个形名结构的通识、共有知识上基本一致,所以容易达成合流。类似情况同样存在于(5)中:a新显的形名结构彰显“过程”侧面,语义为“偶尔的阵雨”,b新显的形名结构彰显“活动”及“目的”侧面,语义为“为(某个/几个)活动作的诗”。(6)中的形名结构比较特殊,由于词化的作用,这一形名结构已改变了名词的性质,这个形名结构的语义因此为“形式上合格,功能上不合格的枪”,得以彰显的是语义的后半部分。
受已有研究的启发,论文基于概念合成理论,提出形名结构在线意义建构及其意义解读的主体自洽原则。形名结构语义解读是一个在线建构意义的过程,其语义涉及施语者与受语者各自的心理空间,两次概念合成;形名结构的新显意义由形容词依存性述义激活名词自主体的某(几)个概念实体,其意义得以彰显的是相关联的概念局域双方及这种关联关系本身,其他概念局域及关联关系被处置为背景;受语者解读形名结构的语义具有主体性,受主体自洽原则的指导,在自己的心理空间下通过连接——冲洗,与施语者的心理空间形成两个心理空间的合流(或未能形成合流)。论文对形名结构概念合成的具体过程、形容词语义对名词语义的激活方式的研究仍不够深入。我们关注形名结构新显意义解读的主体自洽原则,目的在于对其他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王文斌.受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自洽[J].外国语,2006,(6):37.
[2]王文斌.英语词汇语义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4.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162.
[4]张辉,李佐文.从“red pencils”和“fake guns”谈起[J].外语研究,2001,(2):36-40.
[5]沈家煊.概念整合与浮现意义[J].修辞学习,2006,(5):3.
[6]张建理.英语形—名结构的动态识解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97-103.
[7]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