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的烹饪方式很关键
2011-08-15罗春燕
文/本刊记者 罗春燕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很重要,除饮食种类和摄入量的控制外,烹饪方法也需要认真选择,有的食物可能会因为烹饪方法不同而增加很多能量。糖尿病患者饮食应该以少油、清淡、低糖、易消化为主。以下推荐几种适合糖友的烹饪方法。
1.氽这是将小型原料置于开水中,快速致熟的烹调方法,多用于制作汤菜。氽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将汤和水用火煮,再投菜料下锅,加以调味,不勾汁,水一开即起锅,如“氽丸子”。另一种是先将原料用沸水烫熟后捞出,放在盛器中,再将已调好味的、滚开的鲜汤倒入盛器内一烫即成。这种氽法称汤爆或水爆,如“三片汤”。特点:汤多清鲜,菜肴脆嫩。
2.蒸蒸是以蒸汽为传导加热的烹调方法,使用比较普遍。不仅用于蒸菜肴,如蒸茄子、清蒸鱼,还可用于原料的初步加工和菜肴的保温回笼等。特点:原汁原味、嫩香可口。
3.熬将小型原料加汤水或调味品(葱、姜、料酒)用火慢煮致熟的烹调方法。原料可用蔬菜、豆腐、米类、豆类及动物类食物,最好将其切成片、块、丁、丝、条等形状,便于熟透入味,如白菜熬豆腐。特点:操作简单,原料酥烂,有汤有菜。
4.煮指食物在开水中煮熟食物的方法,如煮牛肉、煮鸡等。特点:有汤有菜,口味清鲜,不勾芡,汤汁多。
5.炖是将原料加水,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加热至原料酥而汤汁醇厚的一种烹调方法,如清炖牛肉、清炖母鸡。特点:味道醇厚鲜香可口。
6.拌是用调料直接调制原料成菜的烹调方法。一般是将生料或熟料(多为动物性食品)切成较小的块、丝、条、片等形状。拌菜的调味品,主要是酱油、醋、香油、虾油、芝麻酱等,以个人口味而定。常见的拌菜有凉拌黄瓜、凉拌粉皮。特点:营养丰富,口感鲜嫩,清凉爽口。
7.炒是一种用少油旺火翻炒原料成菜的烹调方法。适用于各类烹调原料,原料要求加工威片、块、丁、丝、条状,以利原料快速成熟。注意炒制时油量要少,如干煸扁豆、清炒虾仁。特点:软嫩适宜,咸香适口。
氽、炖、蒸、拌等烹调方法,一般用油量较少,有的可完全不用油,同样能使食物味道鲜美。如清蒸鱼,仅放少许油即可,即使不放油也不影响其味道。凉拌海带、黄瓜等,只要把其他调料配好,不放油或仅几滴香油即可。尽量少用煎、炸、红烧、爆炒等耗油多的方法,也不宜采用糖醋、糖渍、拔丝和盐腌、盐浸等方法。
食用油的选择
通常食用的脂肪食物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动物性脂肪,如烹调用的牛油、猪油、羊油等,还有肉、乳、蛋中的脂肪,这类脂肪除鱼油外,含饱和脂肪酸多,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另一类是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豆油、芝麻油、菜籽油、玉米油等,植物油除椰子油外,含不饱和脂肪酸多,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因此,糖尿病人易食植物油,少食动物脂肪,尽量用植物油取代动物脂肪。一般来讲,糖尿病饮食中每日的烹调用油一般控制在少于25克为宜。
调味料的控制
在糖尿病饮食中,对用于烹调食物的调料如盐、味精、酱料、糖等的用量是有严格限制的,烹调时不宜使用砂糖。严格限制食盐用量,一般情况下,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少于6克,若已有高血压,则应少于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