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基本经验述论

2011-08-15胡三敦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民主革命政治路线先锋队

胡三敦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18)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基本经验述论

胡三敦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1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创造了诸如“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把作风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等具有中国特点的经验。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学习和研究这些经验,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党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三大法宝中一个首要的法宝。大家知道,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生长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之中。这个环境中的中国工人阶级虽然觉悟很高、革命性很强,但人数很少,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要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组织,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的大党,就必然要吸收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入党。他们加入党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将小资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剥削阶级思想带进党内来。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又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同中国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必然会发生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对党的肌体的侵蚀。中国共产党所处的这种环境特点,决定了保持和加强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党的建设中最根本的任务和目的。因为只有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才能坚持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才能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一根本问题,也是为着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一、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的具体体现,它决定着党在一定历史时期行动的方向,也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斗争,必须有自己鲜明的纲领,它是一面公开的旗帜,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但实现这个最高纲领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进程,必须经过若干个历史阶段。因此,党还必须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情况,科学制定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即奋斗目标,这就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不仅决定党的整个工作,也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党的建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所规定的目标。它不能脱离党的政治斗争和政治路线,而必须围绕着如何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过程中进行。可以说,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过程,就是进行党的建设的过程。如果党的建设不能围绕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甚至离开党的政治路线,那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就不能把党建设好,甚至会改变党的性质。

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的中心内容是处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农民问题。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党的政治路线正确,能够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能够正确处理革命武装问题,能够正确处理农民及其土地问题时,党的组织就巩固,就发展;反之,党的建设就受到损害。

党的政治路线对党的建设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这不是说党的建设对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制定和执行不起什么作用,而只是消极地适应政治路线。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实践证明,党的建设搞好了,党巩固和发展了,党就能、党也才能更正确地处理党的政治路线,更正确地处理关于统一战线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实现,有赖于党的思想理论上的成熟,党的组织上的巩固和发展。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在实践当中的贯彻执行,又能促进党的发展,促进党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成熟。

二、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这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我们党在总结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经验中,就认识到党处在农村环境和农民出身党员在党内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多次提出要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必须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经过抗日战争,特别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党的“七大”对于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做出了深刻的总结。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的科学论断。

着重思想建党,就是要解决相当一部分共产党员思想入党、克服和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问题。因为在我们党内“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民主革命时期,有很大一部分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入党时,或长或短地拖着一条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尾巴进到党内来。因此,能否克服实际存在着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是小资产阶级思想),直接关系到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就是用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中高级干部,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在复杂斗争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对全党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革命人生观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用共产主义思想去战胜自己头脑中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进行党性锻炼和思想意识修养的自觉性,增强党性观念,树立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是对全党进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能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真正懂得和掌握党的正确路线及其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善于把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变为群众的自觉的行动,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使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组织基础的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党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充满强大的生命力,保证了党对民主革命的正确领导。

三、把作风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

中国共产党的作风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在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中的体现。党风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党能否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党历来都十分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民主革命斗争中,特别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以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发扬民主等作风。这些作风都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和对待自己的态度。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要求全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因此这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是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向人民负责,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要敢于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的缺点错误,都要敢于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我们党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巩固党的组织、加强党的战斗力、促进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锐利武器。

党的三大作风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党为了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使它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而联系实际最重要的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斗争的实际。联系实际的目的则是要依靠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和力量,团结一致,为实现人民自身的利益和愿望而奋斗。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在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由此看来,党风的核心问题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就会无往而不胜,党脱离了群众,失去了民心,就会跌入毁灭的深渊。民主革命时期,正是由于我们党创立、坚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作风,从而团结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四、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

中国共产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奋斗中诞生、发展、壮大起来的。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九十年奋斗的一条基本经验。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不断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中,逐渐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经验的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创造。历史经验证明,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因此,坚持群众路线与密切联系群众同出一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统一于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具体实践之中。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只有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才能真正自觉地坚持群众路线。也只有真正认识了党的根本宗旨,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发自内心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当前一些领导干部自以为高明,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听不进去,不讲科学,脱离实际,胡乱决策,盲目蛮干的问题;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当前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群众的疾苦和利益漠然置之,甚至侵害群众利益和与民争利的问题。

我们必须懂得,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们所有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是各级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还必须懂得,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无限丰富、无限广阔的实践中,积累着无穷的智慧,展现着巨大的能力。与人民群众相比,任何领导者个人的智慧和能力都是微不足道的、非常有限的。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放下架子,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再做群众的先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既可以使领导干部贴近实际,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又可以密切干群关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既便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又便于各级领导干部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坚持群众路线,还要求我们党既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人民群众是进行社会变革的主体和决定性力量,党的一切任务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顺利完成。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并坚定地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仅有先锋队的努力,无论民主革命的胜利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都是不可能取得的。但人民群众又必须要有党的领导。我们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如果没有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就无法实现,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力量就难以凝聚,人民群众为之奋斗的事业就会遭受失败。同样,如果党对人民群众不进行宣传和教育,人民群众就不可能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甚至会迷失方向。这就是说,人民群众必须有自己的坚强的先锋队,而人民的先锋队又必须密切联系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样,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D231

A

1009-6566(2011)04-0040-03

2011-06-23

胡三敦(1952—),男,甘肃秦安人,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民主革命政治路线先锋队
大同市文联、市文艺创研中心党员先锋队下沉社区疫情防控
彰显高校师生党员先锋队特性的路径探析
真理标准大讨论与政治路线的根本转变
新时期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打造文化游乐综合体先锋队
中央苏区时期少年先锋队组织研究
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第一次社会主义政党特异领导的俄国民主革命败中有成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干部学校史研究述评
毛泽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