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化的再思考
2011-08-15李军伟
李军伟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3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化的再思考
李军伟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3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主张从生活实践和当下的现实出发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始至终把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强调哲学理论的实践性功能,这是哲学主体化的重要作用。
主体化;哲学主体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是人的自我意识,是关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反思。旧哲学,包括古希腊哲学和中世纪哲学,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总是力图寻求世界的“终极本体”,产生了本体论哲学,无论是“物本”还是“神本”,这种哲学都泯灭了人的主体性,没有揭示哲学的真正内涵。自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问题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由本体论问题转向了认识论问题,主体性问题也随之成为西方哲学的主要问题。近代哲学的几乎全部问题,都是围绕主体问题展开的。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都致力于提升主体在哲学中的地位,从而使主体的地位达到了极致。后现代哲学家则针对主体性哲学的弊端,致力于消解主体,提出了“主体死亡”的口号,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建构了比较科学、合理的主体性原则,克服了以往对主体片面和抽象的理解,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开辟了道路。比起以往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强调哲学的主体性,对人的研究更为突出。这是哲学理论自身演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在哲学史的演进过程中,哲学研究对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客体转向主体(人)的变化。在古代和近代,作为“知识总汇”和“科学之科学”的哲学,以研究客体、世界的本原为主,企图以驾驭一切的姿态,囊括整个客观世界的知识。由于未明确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较少涉及人类自身,而主体化特征也就不明确。但即便如此,其主体化的特征也是不容抹煞的。在古希腊早期的宇宙论哲学中,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标志了古希腊哲学是从自然哲学到人学的转变”[1]。人的观念就被蕴含在拟人说中。例如,比达哥拉斯把宇宙视为类似人的有机体,恩培多克勒把存在描绘成友爱和恨两种元素组成。这说明,哲学在宇宙化、神灵化、自然化的同时,又在人格化、主体化。文艺复兴时期世界观的核心是推崇人的尊严,颂扬人的理性,维护人的需要。人文主义者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但是从他们的主张来看,他们都非常重视人的理性,认为这是人的价值所在。通过理性,人就能成为世界的主人,从而标志着人对自然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在近代哲学那里,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则达到相当水平。康德一生从事的哲学研究是围绕人的三种机能展开的。在康德哲学中,人被一分为三,一个是诗人的,一个是道德的,另一个是审美的。人是自然的立法者。康德哲学是近代意义上对哲学主体化的第一次强调和实施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他把人置于世界图景的中心。黑格尔哲学以“最高理念”即所谓绝对观念为核心,把自然界看作绝对观念的外化,把人类社会看作绝对观念向自身的返回。黑格尔认为:世界的主体是绝对理念,绝对理念是能动的,它自己不断外化自己,设定客体,并使自己沉浸于客体中。在这沉浸于客体的过程中,不断扬弃主客体各自的片面性,把自己发展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具体的主体,而主体也在客体的映现中,认识自己,反观自身,确证自己的本质,最终确证自己就是世界的主体。绝对观念统摄一切,贯穿始终。而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不过是人的主观思维形式——概念的神化。这样,黑格尔的哲学实际上就是披着思辨学说外衣的人的学说。费尔巴哈在理论上把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人本主义学说。他明确声称他的哲学以人为本。这无疑是对哲学主体化的公开申明。然而,他探讨的却是撇开社会历史过程的抽象的人,对人的活动作了直观的理解,他把人只是看作感性的对象,而没有看作感性的活动,因而未能科学地实现哲学的主体化。从理论上看,马克思正是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基础上,沿着哲学主体化这条路线,“人”的地位得到更为科学的确定,其主体化倾向得以更明显地揭示。
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把是否承认人的主体性地位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认为对事物、现实、感性,必须从“实践”、“主观”方面去理解[2]。在此之前,马克思还曾提出过人类对象性活动中的“两个尺度”的思想,认为在人类劳动中,不仅客体事物本身的尺度起作用,而且主体人的内在尺度也起作用[3]。马克思认为,科学的唯物主义不应该憎恨人类,不应该忽略“人的整个身心”,不应该排斥“情欲”和“诗意”而只承认冷冰冰的知识和理性。恩格斯、列宁也多次强调人类的认识不可能纯客观地描述客观世界,而必然包括人类主体的“理想的意图”、“理性的力量”、人类的“实践”和“需要”等。例如,恩格斯曾指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当作在历史中的人去研究。”[4]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以现实的人为中心而展开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所指出的:“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5]
其次,哲学功能也经历了一个从客体指向到主体指向的转变过程。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具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描述性功能,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是规范性功能,回答“为何能知”和“怎么知”的问题。尽管所有哲学都同时具有这两种功能,但哲学功能的重心有从描述性功能向规范性功能转换的趋势。首先,随着近代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知识迅速扩张。科学不仅摆脱了神学的羁绊,而且也相继从复苏的哲学中分离出来,不断吞噬着昔日哲学思辨驰骋的领地。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思维科学的发展,“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已日益交由具体科学来回答,哲学描述功能的领地则一块又一块地失去,而愈来愈走上对主体认识能力和方式研究的道路。其次,科学理论自身的发展也促使着哲学规范功能的加强。一是随着现代科学理论描述对象的转换(分门别类→总体综合;定性→定量;宏观→微观),经典科学理论的直观性原则被摧毁,主体及其认识手段在描述过程中痕迹愈来愈无法剔除。如仪器干扰对微观领域观察的不可避免性突出体现了主体观察和认识方式在描述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二是现代科学愈来愈多地为哲学提出了规范性课题。而科学知识总体综合的趋势,则提出了知识概括和系统化的任务。这些,都迫使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方法论和元科学(科学哲学)等问题上。
哲学描述功能的衰退与规范功能的强化,突出体现了主体化日益加强这一哲学理论的内在发展逻辑。产生于近代科学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哲学理论发展的一个环节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随着规范性功能的加强,哲学理论的重心已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但还未从根本上突破“说明世界”即描述世界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声称哲学的功能不在于如何说明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这就实现了哲学功能从描述向规范的根本转变。正是这一转变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自己的理论放在“人”这一基点上,因为只有人才是改造世界的主体。哲学规范功能的实施必须通过“人”才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规范性功能的强调,提出体现在以“实践”范畴为其理论即是这一点上。在马克思看来,脱离实际,陷在纯思辨的泥沼里,不符合哲学的真正本质。哲学必须走出自己狭隘的思想牢笼,成为实践的哲学。马克思鞭辟入里地指责旧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6]而“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特别主张进行‘武器的批判’;他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7],也就是诉诸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主体学说的基石。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说明,人的认识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主体性是人的认识的本质规定之一,但是这种主体性又不像在唯心主义那里那样是绝对的、抽象的,而是受着社会实践这种客观的物质的历史的活动所制约的,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则说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8]“人创造环境”,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必然要受客观的历史条件的制约。而所谓“环境创造人”,也并不意味着人只是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决定”。所谓环境就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所谓环境决定人,也就是人的活动决定人。人们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改变环境,一方面又改变人自身。旧唯物主义所无法解决的“环境改变人”和“理性支配世界”的矛盾在这里得到了解决。总之,由于有了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又克服了主体性的抽象发展。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也即最后一条,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着眼于“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改变世界”,这是人的主体性的真正所在,是人的主体性的真正基础。一切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科学的理论说明,都要归结到“改变世界”的观点上来,归结到生活、时间的观点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原理都同“实践”范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是实践的物质观,它所指称的自然界,既指“自在的自然”,即未打上人的意志印记的纯粹自然;又指“人化的自然”,即进入人类实践活动领域的、打上人的意志印记的第二自然,而且以“人化自然”为重点,充分强调人类对物质世界能动的改造作用。基于这一理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被人类所揭示的“为我之物”,已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成果。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自己的每一个范畴都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以“实践”为基础展开其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创的唯物史观更是“实践的唯物史观”。马克思把人类的物质活动(实践活动)作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以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整个历史唯物主义远离无非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再现,自始至终以“实践”为中心线索:生产方式的理论是人们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理论;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理论是人类社会关系实践活动的理论;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理论是关于社会实践主体作用的理论,等等。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始至终把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强调哲学理论的实践性功能,这是哲学主体化的重要作用。
[1]冒丛虎等.欧洲哲学通史(上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98.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66-6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6-23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0.[7]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On the Subjectivity of Marist Philosophy
LIJun-wei
(Henan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Pingdingshan 467036,China)
Marxist philosophy is a practice philosophy which advocating provid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from life practice and current reality.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Marxist philosophy always takes person as the subject of practicing and emphasizes the practicing function of philosophical theory which is the important role ofphilosophy subjectivity.
subjectivity;philosophy subjectivity;Marxistphilosophy
B023
A
1009-6566(2011)02-0066-03
2011-02-24
李军伟(1983—),男,河南周口人,河南城建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