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博弈第三方支付电信运营商潜伏“夺牌”

2011-08-15梁辰

通信世界 2011年21期
关键词:牌照中国联通支付宝

本刊记者 | 梁辰

多方博弈第三方支付电信运营商潜伏“夺牌”

本刊记者 | 梁辰

有迹象显示,联动优势被边缘化,三大运营商正着手独立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现进入材料准备阶段。

西单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中国联通的支付公司——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就设置在位于此地的中国联通老办公楼里。有消息称,目前其已招聘了40多人,这些人中有一些人是中国联通的老员工,也有从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等社会渠道招兵买马而来的。

近日,广东移动推出“手机通宝能力认证平台”。与此同时,福建电信与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联手推出了天翼牡丹手机支付业务。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认为,上述举动可以看做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业务上的积极尝试。

一切迹象表明,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在后程发力,直指第三方支付牌照。

黎明前的暗战

目前,对于三大电信运营商来说,在申请第三方牌照的过程中都显得十分低调。尽管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此前对外公开了其将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公司,并进行了招聘。但是,对于申请牌照的进展,三家一直保持缄默。有业内人士认为,三家电信运营商应处于准备阶段。如何能够拿到牌照,是当前三家运营商支付业务的工作核心。

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而这具体的规定目前尚未得到明确。

所以,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其在香港上市的背景,迫使中国移动在2009年出资建立湖南手机支付基地,开展相关支付业务,但这也不符合央行的要求。

正如,此前支付宝为了申请牌照,利用近三年时间,通过两次股权转移及一项协议控制的取消彻底变身成为一家内资公司。

2011年6月15日,马云在杭州支付宝媒体沟通会上透露,原本阿里巴巴管理层与软银、雅虎讨论的方案都是设立协议控制,但后来因为央行的过问而放弃了这一方式,只得“先斩后奏”拆出支付宝。

阿里巴巴表示,2011年央行专门给支付宝发函,要求支付宝出具浙江阿里巴巴为支付宝的惟一实际控制权人,无境外投资人通过持股、协议或其他安排拥有本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证明。

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将利用其在湖南支付基地的技术背景,重新成立一个全内资的支付公司(具体名称未定)来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满足央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一系列要求。

在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官方网站上,有关该湖南支付基地的报道最早见于2009年。此后,中国移动有关支付的会议和投资也大多在此地进行。

一位熟悉中国移动的人士告诉记者,此前中国移动入股浦发只是寻求相关的合作,并不会借助银行体系去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可能在将来申请牌照之后向浦发学习金融管理经验等。

上述人士还表示,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中国移动仍在准备各种申请材料,将根据此前公布的27家首批第三方支付企业获牌情况来确定申报的业务范围,具体可能为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和银行卡收单等三项业务。而且,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目前在纯商业运作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还是政策约束和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博弈。

接受记者采访的大多数人对电信运营商拿牌照持乐观态度,甚至有分析师认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这是因为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曾对圈子内表示,肯定会给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但要求其必须符合央行的规范,而且主动申请牌照。中国联通方面一负责人甚至表示,由于政策上只是规定符合条件的就能申请获得牌照,中国联通也有可能在9月1日后获得牌照。

据悉,目前中国移动已在广州地区部分实现近场支付。通常来说电信运营商会选择一个省来作为试点,成功后再全国推广。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移动在广州的动作就属于这种试点阶段。他还透露,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电信运营商就“手机支付的标准”问题最终达成共识,采用银联主推的基于13.56MHz的技术方案,中国移动被推选为制定统一标准及解决方案的“牵头者”。这使得整个行业有了统一的标准可以参考。至于为什么主推银联技术方案,他表示,“毕竟最终钱还是在银行手中”。

不过,艾瑞分析师程善宝认为,作为博弈的结果,中国移动将在标准中获得主导地位,以弥补其损失。

此外,程善宝认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很可能会尽可能多地申请业务种类,但相互申请牌照的业务范围会有一定的差异。由于上述27家获牌企业没有一家得到电视支付的业务,因此还会有新的企业进入或者获牌企业增添业务的可能。

据知情人士透露,2011年6月,中国联通进入第三方支付检测月,主要将针对所申请的相关支付业务进行测试。据悉,中国联通的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已经通过测试,目前银行卡收单业务已经启动检测,而预付卡业务也将开启检测。对中国联通来说,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而是这个不可控的市场。发牌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市场是否能够接受,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此前一度被关注的联动优势,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某幕后大庄家的重心转移,银联和中国移动又自己在独立搞支付,其地位正逐渐趋于边缘化。

支付圈的“国进民退”

一位支付圈内人告诉记者,圈内普遍认为,在电信运营商申请第三方牌照的过程中,银联体系对电信运营商体系有所排斥,主要原因在于利益和渠道。

他表示,相对于其他业务来说,第三方支付业务是一项前期投入较大、获利较小的项目。此前银行并不愿意来做电子支付这项业务,可是其后来发现了该业务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所以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跳过第三方,直接与一些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合作。

对此,程善宝认为,支付市场容量非常大,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未来才是更重要的,不要在起步的时候与人厮杀。

他表示,目前电信运营商对于自身的支付业务还没有较清晰的认知,对盈利模式、资源投入调配等方面的考虑还不够周全。在去年,从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交易规模来看,仅为人民币30亿元,这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业务以及开展哪些业务,也是摆在电信运营商面前最主要的两大难题。此外,体系庞大、制度僵化也将限制其在业务上的创新。创新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创新业务模式,他们才有实力与支付宝等目前表现强势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进行竞争。

然而,电信运营商们普遍认为其国字号的背景会使得其业务开展起来更加稳定、持久,会得到更多的国家支持。甚至有人表示,此次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政策的背景就是为了在支付领域实现“国进民退”,让国有资本参与到支付行业,成为行业的引航者。

对自身优势,中国联通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电信运营商普遍具有用户基数大、营业网点广泛、持续的资金投入以及在中国市场的相对强势主导地位的特点,这有利于其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

对此,程善宝也表示电信运营商具有大型国有企业的背景,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业务实力、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合作资源,这将成为其最重要的发展条件。电信运营商应根据其业务特征,围绕主营业务,结合自身优势,以差异化经营为切入点,进入支付市场。因为,其将面临的不仅是运营商彼此之间的竞争,还有与目前已获得或有机会获得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竞争。

他认为,基于强大的合作能力,电信运营商应提供更好的移动应用服务,而基于庞大的用户基数,其也应着力发展面向个人的近场支付,包括个人金融、公交、学校、医疗以及各种公共缴费项目。不过,在远程支付上,就目前来看,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要强于电信运营商。

有业内人士认为,电信运营商开展第三方支付有其独特的先天条件,即手机号码可以作为第三方支付账号,方便使用,这相对于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减少了一个登陆环节。电信运营商还可依靠传统渠道的优势发展与互联网相关的如查询、支付、转账等业务。他表示,“移动支付离不开手机,手机离不开运营商”。

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家的产业链比较成熟,用户消费习惯逐步形成,进入平稳发展期;西班牙、意大利、瑞典、芬兰等国家的商业模式已经形成,产业链初具规模,但是业务范围还有待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处于快速发展期;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以及美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标准和业务模式基本形成,但是商业模式还在探讨中,用户消费习惯尚有待进一步培育。

在技术标准统一方面,日本的技术解决方案统一由Sony提供;欧盟由官方ETSI统一制定技术标准,主流运营商Vodafone、T-mobile、Orange等结盟,由协会协调建立统一的业务方案,保证业务模式的统一和兼容。

在合作模式方面,日本的NTT docomo和菲律宾等国的运营商主要是通过入股金融机构的模式建立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对产业链的主导,推动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关于安全性的问题,美国和部分欧盟国家的运营商和金融机构没有达成统一,现阶段主要采取业务领域差异化的模式推动。

在业务丰富性方面,docomo作出了很好的示范,除了原有的基于预存款的手机钱包业务,其逐步将业务领域又扩展到与借记卡捆绑的消费和可透支的移动信用卡支付,此后进一步延伸到电子票务、证券、折扣卡、电子钥匙等功能,与传统的金融支付形成显著的差异化优势。

(资料来自德国电信分析师谭炎明)

猜你喜欢

牌照中国联通支付宝
中国联通
奇客巴士支付宝旗舰店
红景天 直销牌照何日可待
牌照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我的支付宝
中国联通大数据应用之路
支付宝这样进医院
支付宝进医院:好还是不好?
传工信部将于12月18日发放4G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