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2011-08-15郭润芳刘增艳
郭润芳 刘增艳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为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酗酒、情绪激动、腹压增高、洗热水澡、吸烟等为常见诱因[1]。通过对这些可能引起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能较客观的判断患者的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降低病死率、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本研究对陕西省靖边县医院2005年4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450例脑出血患者,死亡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36~88岁,平均68.2岁;病程0~40 d,平均8.4 d。出血量50 ml以下者31例,≥50 ml者49例,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丘脑,小脑,桥脑,脑叶,脑干等。全部病例均经头部CT/MRI扫描确诊,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脑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ml)=π/6×长×宽×厚。Glasgow昏迷评分表(GCS)测定患者意识状态,记录包括睁眼动作、言语反应、运动反应3大项,分值为3~15分。于患者入院时,收集包括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颅脑CT扫描血肿情况等资料,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死亡与出血量,死亡与出血部位,死亡与并发症、死亡与年龄的关系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出血患者死亡原因 80例脑出血死亡患者中,50例死于脑疝,12例死于再次出血,8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死于呼吸衰竭,3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死因不明。死亡原因以脑疝为主,其余依次为再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不明原因。与其他死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脑出血患者死亡与年龄关系 脑出血患者年龄小于59岁者195例,死亡21例,死亡率10.8%。60~69岁141例,死亡27例,死亡率19.1%。70~79岁者89例,死亡33例,死亡率37.1%。80岁以上者25例,死亡10例,死亡率40%。以上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死亡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80岁以上组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脑出血死亡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关系 450例脑出血患者中,脑干出血39例,死亡28例,死亡率71.8%;小脑出血24例,死亡7例,死亡率29.2%;颞叶出血22例,死亡6例,死亡率27.3%;丘脑出血113例,死亡23例,死亡率20.4%;基底节出血169例,死亡25例,死亡率14.8%。额、顶、枕叶出血83例,死亡3例,死亡率3.6%。以脑干出血死亡率最高,与其他部位出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50 ml以下者273例,死亡18例,死亡率6.6%;出血量50~100 ml者154例,死亡46例,死亡率29.9%;出血量100 ml以上者23例,死亡22例,死亡率95.7%。出血量100 ml以上者死亡率最高,与其他出血量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脑出血死亡与并发症的关系 死亡80例患者中,75例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30例有脑血管病史,17例有心脏病史,36例有肺、肾、糖尿病史。
3 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脑出血死亡与年龄、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合并高血压等并发症有关。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死亡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与相关文献报道[2-4]一致。考虑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脏器退行性改变加重,储备功能降低,防御功能下降有关。脑出血死亡主要原因为脑疝,以脑干出血死亡率高,且出血量越大,死亡率越高。考虑可能与脑容量增大明显,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向压力相对降低的部位移位形成脑疝,导致疝入的脑组织受压,压迫邻近部位,阻碍血液循环及脑脊液循环,从而进一步加剧颅内高压,最终导致死亡。脑出血发病后,随着血压升高,脑水肿严重程度亦逐渐加重,本组死亡80例患者中75例合并高血压。考虑可能与脑出血后过高的血压易发生脑水肿及血肿扩大,从而产生颅内高压,导致患者死亡。
综上所述,脑出血死亡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可受高血压、心脏病等合并症,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医师应针对这些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预防工作,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1]吴东升.脑出血死亡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25(4):382-384.
[2]吕平.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的分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5):772-773.
[3]刘斌.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分析.工企医刊,2002,15(1):10-11.
[4]赵春植,崔志强,金日华.脑出血早期死亡原因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医药研究,2005,3(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