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治分析

2011-08-15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0期
关键词:丘疹疱疹口病

张 明

小儿手足口病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是以手掌、脚掌、口腔、臀等部位发生皮疹、水泡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其临床表现为口腔内黏膜处、手足心、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疱疹或者红色丘疹,重者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头痛等症状,甚至还可引起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危险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本文收集我科自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就诊的2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155例,女55例,年龄1~12岁,患者中发病的患儿绝大部分为幼儿园小朋友。其中2岁以下25例,2~3岁35例,3~5岁142例,5~12岁8例,所有患儿病程均在7~10 d内,手足末端均见疱疹,口腔也均有疱疹或溃疡,发热者203例,体温在37.5℃~39.9℃。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病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高度重视年龄<3岁,体温>39.0℃的患儿,主要监测项目有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神志,以便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采取抗病毒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高热者给予退热,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治疗细菌感染,临床如无并发症患儿多在一周内痊愈;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有合并症的患者可肌内注射丙球蛋白;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者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或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应加强观察,因患儿年龄小,医护人员需耐心细致向家属做好健康宣教,以便取得家属的配合。

1.3 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所有临床症状完全消退,患儿手足口、肌肤疱疹消失,热退,无咳嗽、咽痛等症状,生命体征正常;显效: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减少,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口腔溃疡仍存在,精神饮食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210例手足口病患者都出现皮疹,特点为:大小、形态卵形或圆形斑丘疹、疱疹,刚出现的斑丘疹可为玫瑰红色、棕红色、乳黄色疱浆,皮疹大小为2~5 mm;患儿在2 d内出齐皮疹,2~3 d后消退,斑丘疹则在出疹第3天开始硬化后吸收消退,疱疹则在出疹第3天疱疹干涸结痂后吸收消退,皮疹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及痕迹;本组207例患者口腔黏膜病变,口腔黏膜病变和皮疹出现,时间一般前后不超过24 h。黏膜病变开始时小疱疹边缘红,约2 mm大小,1~2 d后开始破溃渐变成灰白色或淡黄色,面积比疱疹稍大。经治疗,本组210例患儿临床全部治愈。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科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引起的,其传播途径为: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等;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吃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3]。易感人群人对 CoxAl6及EV71型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患儿的临床表现为手足,臀,口腔黏膜疱疹。急性起病,疱疹疼痛明显,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少,且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而西医多以抗病毒,对症治疗为主,更重要的是应做好基础护理[4,5]。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该病的疫苗;主要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患者;患儿粪便及餐具可采取的措施为:用3%漂白粉澄清液对其浸泡,在阳光下暴晒其衣物;可给在有较严重合并症的手足口病流行地区中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注丙种球蛋白,增强幼儿的抵抗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预防病从口入;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阳光暴晒,避免疲劳过度等而降低自身的抵抗力;对患病的患儿应注意基础护理,如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勿用力搔抓,以免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幼儿园发病的患儿应隔离治疗,以保证孩子的早期治愈;在此病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减少幼孩被感染机会,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医院应采取预诊、分诊或设立专门诊室等措施,以避免院内感染。

[1] 郑灵巧.五举措应对手足口病疫情高发.中国社区医师,2010,32(15):212.

[2] 孙永烽.手足口病196例临床诊治分析.吉林医学,2011,32(3):523.

[3] 焦冬梅.手足口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对策.中国社区医师,2010,20(16):220.

[4] 吴升华.儿科住院医师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21.

[5] 刘纯平.32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66.

猜你喜欢

丘疹疱疹口病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手足口病那些事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警惕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