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咯血责任血管的DSA造影解剖分析
2011-08-15陈春商春雨关天光张立明
陈春 商春雨 关天光 张立明
急性大咯血是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是导致咯血的主要疾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已被认为临床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1]。对责任血管的认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咯血责任血管来源较为复杂,除大部分病例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例来源于其他相关动脉血管。本研究旨在探讨咯血责任血管的DSA造影解剖,为栓塞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2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112例急性大咯血的患者,其中男72例,女40例。年龄33~71岁,平均48岁。肺结核52例、支气管扩张43例,肺癌17例。
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右股动脉,引入4~5F的支气管动脉导管或Cobra导管,一般将导管置于气管分叉附近寻找支气管动脉开口,并结合病变部位行相应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胸廓内动脉、膈下动脉等造影,详细观察供血动脉的走形、分布及病变情况等。寻找困难时可用猪尾管在主动脉弓部造影,可直接显示责任血管的开口部位。当观察到造影剂从血管渗出至肺组织间隙或支气管腔内即可确定出血部位,对该动脉进行栓塞,栓塞后再次造影,证实无出血后结束手术。
2 结果
112例患者均成功发现责任血管,其中责任血管起自胸主动脉占 92例(82.14%),起自胸廓内动脉占 8例(7.14%),起自膈下动脉占4例(3.57%),起自食道固有动脉3例,起自甲状颈干2例,起自锁骨下动脉2例,起自肩胛下动脉1例。
3 讨论
支气管动脉左支96.3%起自胸主动脉,右支49.4%起自第三至第五肋间后动脉,26.5%起自左侧支气管动脉(即两者共干)。迷走支气管动脉起源较广,可起自甲状颈干、胸廓内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心包膈动脉、膈下动脉、腹主动脉等[2]。咯血患者的责任血管具有多支性或多起源性特点,多以单支为主。该支动脉被栓塞后,其他血管代偿性增粗,可能成为中远期再发咯血的责任血管。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迷走支气管动脉可能成为责任血管。
腋动脉、甲颈干、胸廓内动脉都可能参与供血邻近的两上肺野的肺结核病灶,成为肺结核咯血的责任动脉。同样,膈下动脉、胃左动脉也易成为好发于中下肺野的支气管扩张的咯血责任动脉。这就表现为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血管供血的“就近原则”[3]。解剖上,脏层胸膜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而壁层胸膜由体循环动脉供血,肺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如病变累及胸膜可导致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粘连,体循环血管可生长,新生的毛细血管可通过粘连的胸膜进入肺内病变部位[3]。
总之,熟悉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可以使介入医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选择性插管造影,从而提高手术成功效率。
[1]高宗根,吕维富,王伟昱,等.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28例.临床肺科杂志,2008,13(4):437-438.
[2]单鸿,姜在波,马壮.临床血管解剖学:介入放射学动脉图谱.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146-151.
[3]傅文宏,杜先懋,王家祥,等.急性大咯血责任血管来源的DSA分析及临床栓塞治疗.临床肺科杂志,2011,16(5):682-683.
[4]张言斌,肖海浩,汤春梅,等.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7):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