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病同治法的临床应用

2011-08-15宋晓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1期
关键词:郁证疏肝解郁同治

宋晓岚

“异病同治”即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具有同一性质的证,因而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笔者从医以来运用“异病同治”方法治疗疾病,皆获收效。举例如下。

1 胸痹证(冠心病心绞痛型)

曲某,女,68岁。2000年6月就诊,胸闷,心前区时刺痛两年加重一周,每因情志不畅胸闷发作,伴心悸,头晕无力,精神不振,舌质淡红,边隐青,舌苔白,脉沉细涩。发作时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心电图报告:心肌供血不足,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胸痹证(冠心病心绞痛型)治以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行气活血,用逍遥散(白芍、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加龙眼肉、丹参、川芎、枳壳治疗两个月后诸症消失。

分析:本例胸痹因年老体弱,肝郁血虚,郁久脉络不通,瘀血内停,不通则痛,故出现胸闷,心前区时刺痛,头晕无力心悸等症。用逍遥散加龙眼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丹参、川芎、枳壳行气活血止痛。气行则血行,血行瘀自散,故胸闷、胸痛、头晕、心悸等症自止。

2 郁证(焦虑症)

韩某,女,57岁。2002年9月就诊,情绪抑郁不乐半年,伴心烦易怒,心悸失眠,时悲伤欲哭,头晕,口干苦,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某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焦虑症,平素口服镇静剂,效不佳。该病属中医郁证,由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所致,治以疏肝解郁,泻火安神,以丹栀逍遥散(白芍、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丹皮、栀子)加郁金、合欢花、夜交藤、珍珠母治疗。半月后诸症改善,继服十日,偶有睡眠不佳,余症消失。

分析:本例郁证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用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清热,郁金、合欢花、夜交藤、珍珠母养血安神,从而五脏气机得以疏通。

3 胁痛(胆囊炎)

徐某,男,42岁。右胁痛十个月,发作时以胀痛为主,伴脘腹胀满,食少嗳气,每因进食油腻疼痛加重,舌紫,苔白,脉弦。肝胆彩超示:胆囊壁增厚粗糙。诊断:胆囊炎。证属中医胁痛。由肝气郁结所致。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用逍遥散(白芍、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加元胡,香附,川芎治疗。连服十剂,胁痛减轻,继服五剂,症消失。

分析:肝之经脉布于两胁,本例胁痛由于肝气郁结,肝络不和,疏泄不利而致。用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加元胡,香附,川芎理气止痛,从而达到通则不痛之效。

体会:上述病例虽是不同疾病,但证相同,其病因病机皆由肝气不舒,肝气郁结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治疗上均采用疏肝解郁之法,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治”治疗疾病的方法,也是辩证法思想在中医治疗上的具体反映。

[1]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2] 上海中医学院.内科学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3] 广州中医学院.方剂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猜你喜欢

郁证疏肝解郁同治
适时调整郁证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疏肝解郁止痛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毓庆宫在乾隆、嘉庆、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澜
四水同治
中医郁证病名解析❋
中国官窑瓷器的最后辉煌:“同治大婚瓷”究竟多奢华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疏肝解郁趁春天
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60例
疏肝解郁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地位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