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医药学专业课程概况的探讨
2011-08-15舒劲松梁忠郑启玮
舒劲松 梁忠 郑启玮
对当前中医药学专业课程概况的探讨
舒劲松 梁忠 郑启玮
中医药学;课程概况;教育改革
1 当前中医药学高等教育的现状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50余年的成长与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人才。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21世纪对中医药人才素质的要求,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在积极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教育战线明确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这是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大力推进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以适应教学运行方式的需要,使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方式有机融为一体[1]。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在未来五年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对于目前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方法,各中医院校也尝试了不少的创新。就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宜性而言,已经改变了长期固定不变的局面,虽然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但其社会适应能力已经大大增强,已经转变为能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颇具活力的模式机制,比如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灵活,比如很多中医院校都在尝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改实验班模式。从总体上来看,高等中医药教育有了相当的进展。
但我们也要看到在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如:①大部分的中医院校存在办学效益不高,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充分。②目前课程体系膨胀,教学时数较多,学生学习负担较重。③课程设置仍需进一步改善,中医和西医课程的教学矛盾还普遍存在,中西医各占多少课程时间和比例等存在争议。④必修课门次多,选修课较少,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⑤某些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现象,使得教材版本越编越厚。⑥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尚需进一步加强。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历史不长,有没有国外相同学科高等教育的经验可供借鉴;其次,国家的统编教材体制导致教材改革难度大、周期长,从而使许多新的东西未能及时体现出来。
2 当前中医药学专业课程概况和尚需改进的问题
2.1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因此,确定高等教育中医人才培养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原有的中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临床科研型的高级中医人才。由于目标定位过高,而本科学习时间只有短暂的5年,既要学习中医基础、临床知识,也要学习西医的基础、临床知识,还要安排公共课,庞大的课程体系给中医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以致培养的本科人才既不能很好的从事实际临床工作,为人民群众服务,更不能开展科研工作。目前社会对中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需求已不仅停留在中医辨证处方能力上,同时还要注重有过硬的西医急诊能力和相关的现代医学知识。
要解决这个矛盾,目前本科中医人才的培养应该忍痛割舍“医学通才”或“中医专才”的理想化课程编排。因为生命科学的复杂性、医学技术的风险性使得医学通才不可能存在。且中医学术之深奥,医理之全和医术之专,需反复实践反复领悟方能逐渐融通[2]。因此中医本科段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于培养适应本地区的需要、有较强临床工作能力的实用型中医人才所培养的中医人才至少具有以下四方面的能力:一是适应农村需要的中医师,能较好地解决临床问题,特别是急诊方面问题;二是能以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立足于医药市场;三是能与西医药人员交流、沟通业务;四是具有一定的促进现代中医学学术发展的潜能。
2.2 继续改进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指传授给学生的学科种类和知识范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蓝图。最佳课程体系是培养最佳智能结构人才前提。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又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与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经过实践证明是切合实际的,但毕竟已经沿用多年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课程结构过于专门化,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的知识面显得比较窄,需要较长时间的再学习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多有反映。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现学科的发展,课程内容显得有些陈旧。目前的课程设置尚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培养的需要,目前培养模式有“千人一面”之感。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课时总量比较大,部分教学内容存在重复 目前各院校中医学专业的总课时多在3400学时左右,总量比较庞大,部分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现象。目前的教材中每门课程都强调自身的完整性从概论、病因、病机到治疗方法无所不包,一个病中医讲了西医讲,针灸讲了推拿讲,课程之间特色和重点不鲜明,重复的部分较多,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3]。由于重复内容多,导致每版教材都是越编越厚,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2.2.2 必修和选修课程比例尚需进一步调整,没有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目前大部分中医院校正在着力加强选修课程的教学力度,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必修课比例还是比较大,选修课开设门数相对比较少、还没有达到合适的比例,且选修课程中多为医药类课程,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相对较少,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不足。另外大部分中医院校没有及时同国际教育潮流接轨,多数未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没有一个由基础课程整合的平台,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培养的需要,没有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搭建好一个平台,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2.2.3 专业课程门数较多,主次不明确 目前各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开设的课程体系比较庞大,近40门课程中,既要学习中医课程,也要学习西医以及公共基础课程,课业负担较为沉重。使得学生终日往返于教室上课,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有时由于对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没有进行明确,以致学生不知道哪些课程是重点的,哪些是非重点的,哪些是专业的主干。在如何对中、西医两种学科知识的学习时间和侧重点进行平衡,以及如何将两种知识体系融会贯通方面,学生处理起来存在困难。
2.2.4 教学内容更新较慢,学科渗透不足 目前国家的统编教材体制导致教材改革难度大、周期长,从而使许多新的东西未能及时体现出来。此外个别教师授课时没有及时加入本学科目前的新进展、新成果。过于注重传统理论的继承,从而使许多新的东西未能及时体现出来。教学内容中基础与临床领域相互渗透不足,跨学科领域的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2.5 实践(实验)教学力度需进一步提高 由于受到各种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尤其是扩招以后实验室和教学医院资源的严重不足,目前中医专业课程仍以理论教学为主,部分课程存在老师在教室里面满堂灌的情况,真正在教学医院、实验室、实训中心动手的机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衔接不够,不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讨论
针对以上种种不足,几乎所有中医院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许多中医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人员和高等中医院校教师的广泛认同[4]。尤其是在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后,对本科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大修订:①全面压缩课时数。②部分院校尝试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将各种人文、社科、社会、心理、文体艺术等课程中的基础部分整合在一起。③为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加重了基础课比重。④为培养学生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了临床实习基地的建设。⑤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自由空间,压缩了必修课程的比例,控制周学时数。⑥将“中医标准化患者”(指从事非医疗技术工作的正常人或患者经过培训后可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师)应用于中医临床教学中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5]。
这些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初始阶段是必要的,但是,从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质意义上来讲,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适量。当然不可避免的这些改革措施也有不足,导致很多选修课程,以及一些辅修专业的开设,不得不放在晚上或者双休日进行教学,影响应有的教学效果。大部分中医院校尚未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有的院校开设了不少选修课,但与原有专业课程相互间缺乏联系,课程显得杂乱,应该把这些课程整合在一起,一部分做为通识教育课程在低年级开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部分做为普通选修课程在高年级开设,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
综上所述,目前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建立一种科学的、多样化的、既含有通识教育课程又有普通选修课程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1]戴慎,章茂森.关于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整体优化的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3):74-75.
[2]戴慎,章茂森.关于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整体优化的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3):74-75.
[3]张庆文,王洪志,谭文澜.强化中医特色,回归临床优势.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2):20-21.
[4]王琳,高树中.针灸推拿学专业课程体系调查分析.按摩与导引,2004,20(6):11-13.
[5]图雅,邱鸿钟.高等中医教育改革中课程设置的思考.医学教育探索,2008,7(3):10-13.
[6]马骥.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医教育,2009,8(4):1-3.
430065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舒劲松);湖北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梁忠 郑启玮)
梁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