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声乐教学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1-08-15◆牟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声乐美的情感

◆牟 华

(湖南城市学院音乐系)

浅析声乐教学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牟 华

(湖南城市学院音乐系)

音乐教育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挖掘和培养,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本文将就如何把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声乐教学之中,如何提高演唱者及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论述。

审美教育 声乐教学 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我国大学生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声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声乐反映客观现实生活,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声乐艺术是以听觉的形式和意象再现生活情景,人们通过视觉表演和听觉来体会声乐中所表现的真实生活。

一、声乐教育概述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其本质特征是在审美中完成教学。“情”是声乐美感的核心,是歌唱艺术的基本特征,所以,只有当“声”与“情”有机融合,才能达到盛情并茂。在这样教学中既学会了本领和技能,也获得了丰盈的审美愉悦和享受,陶冶人的情操,体现出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力量。声乐教学不单是使学生做到语言清晰、学好呼吸、共鸣达到音质优美。更多的是使她们的演唱风格鲜明、感情表达丰富,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全身心的歌唱,时刻要体现审美教育。

二、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1.声乐的审美意象

声乐艺术是以听觉的形式和意象再现生活情景,人们通过视觉表演和听觉来体会声乐中所表现的真实生活。音乐家在声乐的表现上追求情感和表现的完美统一,音乐的意境使声乐中的歌词、旋律、节奏、表演等成为一种精神形式,一种意向性结构,声乐中所表现的技巧作为时空扩展的精神迹化,是由表演、嗓音、艺术处理和精神内涵共同来完成的。由此可见,声乐以其独特的艺术内涵让我们在艺术情感的形式中体悟到真善美,这种转换使整个声乐艺术产生了无穷变化,从而呈现出种种审美意象。

2.声乐作品的内在情感

声乐强调运用气息来表现发声状态或歌唱,要求运用气息推动声带振动,来进行发声和歌唱。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情感人,营造气氛。从声乐作品上来看,这是音乐家内心深处思想境界和艺术情感的真实写照。如独唱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反映了当时青年挣脱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情感。歌曲的音乐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特别是“教我如何不想他”一句变化运用了京剧西皮的音调,民族风格更加鲜明。曲作者采用了调性多变的布局,使音乐色彩显得格外丰富。

3.声乐艺术审美创造的再现性

声乐艺术的审美实践活动由构思、表演、再现情感等部分组成。音乐家在艺术的整个环节过程中直接把握审美主体来进行,声乐作品本身的艺术美、形式美在音乐家表演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进行了完整而充分的想象、发挥与创造。

4.声乐艺术作品的欣赏性

因为音乐以非语言静止状态的形式和审美创造再现的多种艺术风格出现,这给欣赏者拓展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来进行种种想象。欣赏者可以通过视觉,客观地去感受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形式和内容,用自己已有的文学、美学和艺术知识来理解,用自己独特的情感去融合,去把握声乐作品的意象之美。

三、学生声乐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1.学生审美兴趣的培养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声乐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探讨、不断创造、不断反思的过程。一首优秀的歌曲作品不仅仅是直接描绘生活,同时又具有诗意、清冷与沉雄和飘逸。如中国古诗词歌曲《杏花天影》、《扬州慢》等曲目,都是古代艺术歌曲。歌曲内容多为写景咏物、借景抒情,同时也有含蓄地表达对国家命运关心的内容。所以,声乐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特殊性,使它在自我创作的内涵上和教育教学的审美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的直观认识为基础,上升到理性辨析为指导。

2.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声乐不仅表达人的思想,并且表达人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声乐审美情感培养时,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生活和艺术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声乐“物我交融”的境界。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声乐作品中的美的形式和意境,使他们将自然融合自已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做出审美判断。如欣赏《歌唱祖国》,我们所感知到的不只是长度相等的主歌和副歌的组成,而是以生动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深刻的理性内涵。

3.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在声乐美育教学过程中不是让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美的形式,而是要让学生富有想象力、创造性地感知、理解和创造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感知声乐各种形式美的神韵和规律,启发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首先,要求学生在声乐的学习、鉴赏过程中把声乐对美的形象的感知同情绪上的体验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当然,这需要审美主体的学生具有一定学识修养和想象,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声乐艺术美的所在。其次,鼓励学生创造审美意向,鼓励和推动审美意向的发展,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选择显现的方式,进行声乐艺术的创造。再次,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掌握收集整理审美经验资料。最后,声乐教育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年龄阶段审美心理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

四、结束语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审美为核心,要充分发挥审美功能,歌唱只有将技巧与表现完美的结合为一体时,才能成为醉人的乐篇。用悟性和灵气,一颗充满感情的,一份对万事万物发自内心的爱来表现音乐的魅力。声乐课应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挖掘教学过程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努力将声乐课中的技能、技巧与美感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气氛中学习声乐专业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1]荀洪梅.论声乐教学中的审美培养.神州,2011,(1).

[3]杜青云.浅议高校声乐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

[4]尹楠.声乐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黑河学刊,2011,(1).

[5]袁军涛.浅谈音乐教学中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商情,2010,(33).

猜你喜欢

声乐美的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