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术后患者护理中医护沟通的靶向效应
2011-08-15刘丽艳赵静夏秀萍刘松飞
刘丽艳 赵静 夏秀萍 刘松飞
目前,医护沟通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的新趋势,也为术后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的医护沟通带来了新的课题。本篇论文从现代整体护理学专业化而非简单机械式照单抓药的医护沟通角度,突出医护沟通对术后患者的靶向效应,对国内近十年术后医护沟通的共性问题和对策加以了述评,并系统归纳了自身在手术室和外科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对近一年来争创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疗区的活动中的广泛交流和学习体会加以了分析总结,现分述如下。
1 术后整体护理模式下医护沟通的共性问题、对策与靶向效应
1.1 共性问题 在护理制度不断改革出新的整体护理模式下,术后医护沟通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1 医护沟通的制度化、常规化和量化缺失问题 这是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医护沟通的制度化、常规化和具体量化问题往往导致为术后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的发生。致使术后患者得不到统一持续的康复治疗指导,也会造成术后患者主观的信任危机。
1.1.2 整体护理模式内涵的医护沟通问题 医护双方对新的护理模式内涵的理解问题。即对术后患者的护理已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生理机能护理上。随之带来医生主导、护士从属的被动式医护关系矛盾,以及这种被动关系所带来的护士只是服从医嘱加常规的被动局面的发生。
1.1.3 术后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医护论证分析的分离问题
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之一,也是导致治疗与护理方案盲目性的重要原因。医护分开是对术后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各有不同侧重的岗位责任划分,但面对相同的服务对象和共同的服务目的,常常事与愿违并造成日后责任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长时间亦会使医护关系走向恶性循环。
1.1.4 医护双方专业知识相互渗透的缺失问题 由于医护沟通的缺失造成双方专业的各自独立,以致不能有效及时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术后患者康复方案,导致优势互补的空白与不足,从而双方不能有效地相互理解和支持,给术后患者造成医护应付了事的恶性印象。
1.2 对策 首先,树立集体观念,以使有效的医护沟通成为为术后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源动力。统一的治疗护理思想会逐步树立起术后患者康复的信心和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态度的形成。其二,改变思维模式,在整体护理新模式的指导下,医护在对术后患者的医护沟通中做好桥梁纽带作用,提升医护的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深度和力度[1]。为术后患者提供生理机能、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整体服务做好必要的准备。其三,加强医护沟通的制度化、常规化和具体量化的建设。是优质护理服务得以连续有序地加以开展和实施落实,为术后患者的尽早康复提供保障。其四,不断加强专业学习,使医护沟通内容更加具体科学有效。
1.3 靶向效应 医护沟通的目的就是要实现靶向效应[2]。靶向效应的常规化和制度化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盲目一刀切式的应付治疗与护理。为不断提升护理技术水平,提供切实可行的平台和保障,以靶向效应为目的的医护沟通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2 肝胆外科术后整体护理模式下医护沟通特点、对策
2.1 医护沟通特点 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医生特点:术式多为微创手术,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进食早等特点。患者往往易于接受,同时少有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这一特点也给医护沟通的缺乏创造了客观环境和条件,基本属于常规式护理和治疗。但是正因如此,医护之间的有效和制度化沟通尤显重要。不能由于主观的懈怠造成术后患者的不必要的生理痛苦和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期医患关系纠纷的发生。
2.2 对策 结合本科实际,主要抓好和落实术后医护沟通的制度化、常规化和量化建设工作,在保障患者生理康复的同时,加强心理疏导,解除不必要的压力,使患者早日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全面康复。
3 结论
根据目前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术后患者的医护沟通在新模式下整体护理的实施过程中是十分必要和意义深远的。协调好医护关系,加强医护沟通,针对患者术中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改变以往护士只凭经验打针、送药的盲目式护理方式,有效的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保障。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只停留于表观的层面,深入系统量化式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这方面的研究支持课题和经费仍然还是空白。
[1]高永梅,等.手术室护士长在协调医护关系中的作用.哈尔滨医药,2011,1:65.
[2]杨燕等.护患、医护沟通应注意的细节问题.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