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1-08-15华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4期
关键词:阿奇胃肠道霉素

华冬梅

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华冬梅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它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如组织选择性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在酸性环境中稳定等,目前已成为治疗感染的一线药物。常用于治疗G+厌氧菌: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G需氧菌,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菌、军团菌等引起的感染。但阿奇霉素在应用时常出现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损害、双肾区疼痛、白细胞减少、血尿、低血压等。预防和减少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阿奇霉素临床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作一简单总结,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

1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范围

1.1 阿奇霉素治疗肺部和呼吸道炎性反应:阿奇霉素对肺部和呼吸道炎性反应疾病如哮喘和弥漫性细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还具有减少支气管扩张患者痰量的效果。如小剂量阿奇霉素有助于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并减少其因反复感染而产生的大量痰液。

1.2 阿奇霉素防治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阿奇霉素能防止心肌梗死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所致的持续性感染关系密切,这些病原体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新的危险因子。而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则可以治疗上述病原体引起的伴发性疾病。说明短期应用阿奇霉素是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1.3 阿奇霉素用于囊性纤维化的治疗 阿奇霉素对囊性纤维化患者最罕见的呼吸道感染菌假单胞菌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说明阿奇霉素能显著改善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

2 不良反应

2.1 消化系统反应

2.1.1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阿奇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胃绞痛。阿奇霉素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机产生收缩效应,导致上述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思密达与维生素两者合用,能有效地抵抗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应用时建议减少饭前空腹输液,口服剂型选择在餐前 1h或餐后2h服用。

2.2.2 肝损害 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肝功能异常。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代谢和排泄的主要途径,口服、注射均可导致肝损害。在首次使用阿奇霉素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出现纳差、黄疸等情况要及时联系医生,发现肝功能损害,立即停药。长期应用需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儿童和老年患者,需严格按照推荐剂量。

2.2 过敏反应 其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血压骤降等症状,亦有同时伴有面部或四肢皮肤出现丘疹,皮肤瘙痒,及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先兆的过敏性休克、皮疹多数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其导致过敏反应的最可能原因是 IgE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

2.3 伪膜性肠炎[1]与所有抗菌药物一样,抗菌药物治疗可使结肠内的正常菌群发生改变,从而使艰难梭菌得以大量繁殖。艰难梭菌产生的毒素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主要原因。病情可轻微,亦可重则威胁生命。患者在用药治疗中出现腹泻时应特别注意。

2.4 听力损伤 包括听力丧失、耳聋、耳鸣,有报道静脉滴注阿奇霉素 30min出现耳鸣,立即停止用药,逐渐好转。第 2天静脉滴注亦出现同样的情况,后停用此药。因此,建议有听力障碍的患者慎用。同时避免同对听力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药物合用[2]。

2.5 肾功能损害 有报道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索后,突感腰部呈针刺样剧烈疼痛,解红褐色尿,立即停止输液,尿常规发现尿中有红细胞、尿蛋白异常[3]。一旦发现肾功能异常,要立即停药,避免发生肾功能衰竭,一旦发现肾功能异常,立即停药,一般能逐渐好转,建议肾功能异常者慎用。

2.6 其他 应用阿其霉素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还有肾功能衰竭、尿潴留、心律失常等症状,但这类症状十分少见。

3 阿奇霉素使用时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3.1 由于肝脏是阿奇霉素清除的主要途径,故阿奇霉素用于明显肝病患者时应慎重。

3.2 宜用适量凉开水将阿奇霉素溶解摇匀后口服,不宜用滚开水冲服,以免影响药效。

3.3 食物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故在饭前 1h或饭后 2h口服。

3.4 阿奇霉素半衰期长,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因此,每天仅需服 1次。

3.5 由于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3.6 用药浓度、量不宜过大,控制滴速,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60min,浓度不超过 2.0mg/ml。

4 小结

阿奇霉素作为氮质类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 50s亚基结合,阻碍细菌转肽过程,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质的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由于阿奇霉素独特的药动学特性,因此临床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支原体感染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随着该药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日渐受到重视。作为基层医生,有责任谨慎用药,共同关注其不良反应,并盼望药品生产厂家能加强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试验。

笔者旨在通过本文提醒工作在医院一线的广大医药工作者增强防范意识,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加强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监测,尽自己的所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若出现不良反应,积极应对,将损害降至最低,确保患者免遭的伤害。此外,阿奇霉素作为一种长效抗生素,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长达32~48h,故在用于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或低下的人群时,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加强用药监测和观察,以期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

[1] 钱晓丹,夏晓萍.阿奇霉素与维生素 C配伍的稳定性观察.浙江预防医学,2005,17(5):72.

[2]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0.

[3] 陈育煌.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比较.医药论坛杂志,2009,30(20):49.

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阿奇胃肠道霉素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阿奇,出发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核糖霉素